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6月12日-7413)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6月12日-7413)1: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单项选择题A、语义联想B、视觉想象C、关键词法D、谐音联想法 2: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课堂纪律差,注意力分散,师生关系疏远,多数学生被动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样的状况,基本上可以判断其课堂气氛属于反抗型。()判断题对错 3: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复杂的行为这是()单项选择题A、示范法B、系统脱敏法C、惩罚法D、行为塑造法
2、4:两种学习间发生的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单项选择题A、正迁移B、负迁移C、横向迁移D、纵向迁移 5:感知一运动不协调属于哪一类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单项选择题A、学习困难儿童B、情绪与行为问题儿童C、营养不良儿童D、淘气儿童 6: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苛勒B、奥苏伯尔C、贾德D、桑代克 7:在权威命令、群体气氛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致的行为是()单项选择题A、从众B、服从C、认同D、内化 8:机械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判断题对错 9:布鲁纳认为学习新知识过程的具体环
3、节包括()多项选择题A、新知识的获得B、知识的储存C、知识的转化D、对知识的评价E、知识的呈现 10: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单项选择题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 11:教师启发学生独立地探索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方法,进而获得知识的学习称为()单项选择题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 12:下列不属于桑代克所提的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单项选择题A、效果律B、巩固律C、练习律D、准备律 13: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发给学生相应的小红花,这种做法属于()单项选择题A、强化法B、示范法C、代币奖励法D、系统脱敏法 14:采
4、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柯尔伯格B、皮亚杰C、斯金纳D、巴甫洛夫 15:维果斯基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判断题对错 16:健康的体质,特别是健全的脑,是智力发展的心理前提。()判断题对错 17:思维的主要特征为()单项选择题A、间接性和概括性B、分析性和概括性C、间接性和整合性D、分析性和整合性 18:下列属于道德情感的是()。多项选择题A、爱国主义情感B、集体主义情感C、义务感D、责任感E、事业感 19:根据加涅的学习层级结构理论,他认为最复杂、最高学习水平的学习类别是()。单项选择题A、言语联结学习B、解决问题学习C、规则学习D、概念学习
5、 20:尽管各种不同的研究及其相关测验分别强调创造性的不同特征,但目前较公认的是以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来代表创造性。()判断题对错 21:罗夏墨迹测验的记分要素主要包括()多项选择题A、反应的部位B、反应的正确率C、反应的内容D、反应的状态E、反应的速度 22:人们经常借助于外在的具体形式,如画图表、路线图等表征问题,使表征更明直观,这是()的过程。单项选择题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提出假设D、验证假设 23:存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多项选择题A、感性直观B、实物直观C、本质直观D、模象直观E、言语直观 24: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是()。多项选择题A、目的性B、认知性C、序
6、列性D、明确性E、开放性 25: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判断题对错 26:教学媒体包括()多项选择题A、投影B、录像C、计算机D、黑板E、图片 27:智商的计算公式是()。单项选择题A、B、height=28alt=C、hspace=0src=D、width=207border=0 28: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从众依从服从遵从单项选择题A、从众B、依从C、服从D、遵从 29:掌握学习是由布鲁纳等人提出的,其基本理念是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判断题对错 3
7、0:()会使学生经常处于比较过度的紧张状态,如考试中的怯场现象。()单项选择题A、正常焦虑B、低度焦虑C、中度焦虑D、高度焦虑 31: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心理学规律主要涉及的是学校情境中的()单项选择题A、学习B、学生与教师C、教师与教学D、学与教 32:研究表明,要使记忆的效果最好,学习的熟练程度应达到()。单项选择题A、10%B、150%C、200%D、300% 33:通过对学生的家庭作业或课堂练习、论文、日记、手工制作的模型、绘画等各种作品进行考查分析,并形成某种判断和决策的过程称为()。单项选择题A、个案研究B、观察分析C、案卷分析D、轶事记录 34:从教学评价的功能看,可以分为(
8、)。多项选择题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配置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E、正式评价 35: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单项选择题A、行为参照B、省力C、服从D、强迫 36:一位胆小的学生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这种方法属于()。单项选择题A、行为塑造法B、示范法C、代币奖励法D、强化法 37: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维纳B、马斯洛C、班杜拉D、阿特金森 38:下列测验方法中,不可能由教师或学校自行编制的是()单项选择题A、心理测验B、客观测验C、标准测验D、论文式测验 39:在人际关系中有着引发、指向和强化功能的是()单项选择题A、认知B、动机C、情感
9、D、态度 40:直接检验方式是检验假设的唯一方式。()判断题对错 41:将教学目标由低到高依次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加涅B、桑代克C、布鲁纳D、布卢姆 42: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多项选择题A、效果强化B、直接强化C、间接强化D、替代性强化E、自我强化 43:根据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可以分为()多项选择题A、接受B、反应C、形成价值观念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E、价值体系个性化 44:真正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单项选择题A、杜威B、布鲁
10、纳C、桑代克D、卡特尔 45: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有()。多项选择题A、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B、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C、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D、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E、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46:中小学生掌握概念时,一般是先达到符号学习水平,再提高到命题学习水平。()判断题对错 47:1905年,世界上编制的第一个智力测量的量表是()单项选择题A、瑞文标准推理测验B、韦克斯勒智力量表C、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D、比奈一西蒙智力量表 48:下面属于内部感觉的是()多项选择题A、味觉B、嗅觉C、平衡觉D、运动觉E、机体觉 49: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
11、却进行考试),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其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单项选择题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条件反射 50:工作记忆保留信息的时间一般是()。单项选择题A、1020秒B、12秒C、1分钟以内D、1分钟以上 查看答案 1:答案D 解析 略。 2:答案错误 解析 3:答案D 解析 4:答案B 解析 5:答案A 解析 6:答案B 解析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7:答案B 解析 8:答案错误 解析 答:错误。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9:答案A,C,D 解析 10:答案C 解析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
12、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他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为此,他提出“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11:答案B 解析 12:答案B 解析 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包括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13:答案C 解析 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这种方法属于代币奖励法。 14:答案A 解析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系统扩展了皮亚杰的
13、理论和方法,首倡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 15:答案错误 解析 乌申斯基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6:答案错误 解析 17:答案A 解析 18:答案A,B,C,D,E 解析 略。 19:答案B 解析 20:答案正确 解析 略 21:答案A,C,E 解析 22:答案B 解析 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23:答案B,D,E 解析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24:答案A,B,C 解析 ABC【解析】本题考查对问题解决的特点的掌握。问题解决是个人应用一系列的
14、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它具有明确的目的,并且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还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故选ABC。 25:答案正确 解析 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试联结误过程,而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的过程建立的。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近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此过程中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最终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牢固的联系。 26:答案A,B,C,D,E 解析 27:答案B 解析 智商简称IQ。28:答案C 解析 从众是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29:答案错误 解析 掌握学习是由布卢
15、姆等人提出的。 30:答案D 解析 高度焦虑会使学生经常处于比较过度的紧张状态,如考试中的怯场现象。低度焦虑则往往使学生情绪松弛,反应迟缓,不易激动,对学习活动采取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抵制教师要求他们解答困难的问题。因此,本题应该选择D选项。 31:答案D 解析 32:答案B 解析 33:答案C 解析 略。 34:答案C,D 解析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按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来分的,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是按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来分的。而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则是按教学评价的功能来分的。 35:答案A 解析 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即以他人行为为行
16、为参照;二是为了避免他人的非议或排斥。 36:答案D 解析 37:答案B 解析 38:答案C 解析 标准测验是一种大规模的、具有统一标准的、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的、并对误差作了严格控制的测验。它根本不可能由教师或学校自行编制,一般由专门的考试机构编制试卷并组织实施。 39:答案B 解析 40:答案错误 解析 通过实践检验假设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 41:答案D 解析 42:答案B,D,E 解析 班杜拉把强化分为三种: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43:答案A,B,C,D,E 解析 44:答案C 解析 45:答案A,B,C,D,E 解析 五项均为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46:答案错误 解析 掌握概念时,一般是先达到符号学习水平,再提高至概念学习水平。 47:答案D 解析 48:答案C,D,E 解析 49:答案A 解析 准备律是指联结的加强或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状态。良好的准备状态是学习顺利进行的基础,所以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50:答案A 解析 第 12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