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6月07日-4034).docx

上传人:陈十三 文档编号:17021805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6月07日-403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6月07日-403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6月07日-403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6月07日-4034)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6月07日-4034)1:根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可以把迁移分为()多项选择题A、正迁移B、顺向迁移C、垂直迁移D、逆向迁移E、水平迁移 2: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教师的_。单项选择题A、专业知识B、教育学知识C、心理学知识D、相对学科知识 3:难易不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单项选择题A、垂直迁移B、水平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 4:构成品德心理结构的基本成分是()。多项选择题A、知B、情C、意D、行E、态度 5:态度的

2、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单项选择题A、知识经验B、观念和信念C、道德认识D、道德观 6: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依从B、接受C、认同D、内化 7: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属于刺激()单项选择题A、获得B、消退C、分化D、泛化 8:人的一生中在睡眠中度过的时间大概有()单项选择题A、12B、13C、14D、15 9: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有()多项选择题A、家庭教养方式B、社会风气C、同伴群体D、态度定势E、道德认知 10:学习是为了赢得地位和自尊,这种学习动机属于()。单项选择题A、附属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认

3、知内驱力D、内部求知欲 11:人格的本质特征有()。多项选择题A、独特性B、稳定性C、综合性D、复杂性E、功能性 12:教师期待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判断题对错 13:当个人对行为成功可能性大小的主观估计减少时,成功的诱因值也会减小。()判断题对错 14: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单项选择题A、不容易矫正B、容易矫正C、不属于性心理障碍D、属于心理障碍 15:注意力分散是哪一类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单项选择题A、营养不良儿童B、学习困难儿童C、情绪与行为问题儿童D、身材矮小儿童 16:教学评价是对学

4、习结果的客观描述。()判断题对错 17:教师_的流畅性与他们的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相关。单项选择题A、记忆B、思维C、现象D、观察 18:()的学生在信息加工上多采用整体加工方式。单项选择题A、系列型B、沉思型C、冲动型D、场独立型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社会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判断题对错 20: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叫()单项选择题A、教学策略B、学习策略C、教学计划D、教学目标 21:元认知策略不包括()。单项选择题A

5、、目标监控B、领会监控C、策略监控D、注意监控 22: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为四种水平,其中最低水平是()单项选择题A、解释的理解B、字面理解C、批判性理解D、创造性理解 23: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过程B、教学手段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 24: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形式训练说B、经验泛化说C、共同要素说D、关系转换说 2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单项选择题A、归属B、自我实现C、尊重D、生理 26: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TSE题:小明的智力发育和学习十分正常,课间同学们都到室外活动去了,可他却

6、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发呆。他不愿和同学们一起玩,渐渐地对周围环境没了兴趣,对周围的人和事不予理睬,大家都说他是不合群的学生。TS小明的这种现象,属于下列哪种心理状况?()多项选择题A、学生对与人交往根本不感兴趣,或因焦虑、担忧而不能与人交往B、学生不被同伴所喜爱,与他人交往时遭到拒绝C、家长过分保护,不让孩子与他人交往D、学生本身患有孤独症、精神分裂症 27: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单项选择题A、极大的影响B、不大的影响C、积极的影响D、消极的影响 28: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是()单项选择题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青春期 29: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

7、最低水平的_单项选择题A、信息加工B、学习活动C、复杂记忆D、理解 30:下列教师促成的纪律属于结构的创设的是()。单项选择题A、规定限制B、理解C、协助D、同情 31:20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翻译,日本的小原又一撰写的()。单项选择题A、教育实用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教育心理大纲D、教育心理统计 32:在“万绿丛中一点红”中,绿草更容易被归为一组,这是知觉的()单项选择题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 33:道德情感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对于青少年儿童最重要的是()。多项选择题A、集体主义情感B、义务感C、责任感D、羞耻感E、事业感 34:一种学

8、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被称为()。单项选择题A、正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 35: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称为()。单项选择题A、配置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 36: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多项选择题A、知识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技能学习E、社会规范学习 37: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分为三个子系统,即()。多项选择题A、工作记忆B、瞬时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 38:常常不自觉地静默端坐,因而对外界刺激缺乏适当反应的儿童属于()单项选择题A、禀赋优异儿童B、智能不足儿童C、学习

9、困难儿童D、情绪困扰儿童 39: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著教育心理学开始的,该书出版的年份是()单项选择题A、1913年B、1903年C、1923年D、1879年 40:注意的功能有()多项选择题A、调节和监督功能B、维持功能C、抑制功能D、选择功能E、启动功能 41:_指个体在面对压力时为减轻其负面影响而做出的认知和行为的努力过程。()单项选择题A、应激B、应对C、应付D、应答 42: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能持完全否定态度,更不应指责,要给予一定的肯定。这体现了在塑造创造性的个性时要注意()。单项选择题A、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B、保护学生的好奇心C、鼓励

10、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D、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43:皮亚杰认为,l0岁以后儿童的道德行为判断主要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判断题对错 44: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称为()单项选择题A、学习动机B、学习需要C、认知内驱力D、学习期待 45: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为()。单项选择题A、人际关系B、群体凝聚力C、群体规范D、课堂气氛 46: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教师的()。单项选择题A、专业知识B、教育学知识C、心理学知识D、相关学科知识 47: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两个阶段的心理学家()。单项选择题A、皮亚杰B、柯尔伯格C、加

11、涅D、班杜拉 48: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单项选择题A、新观点B、认知结构C、策略系统D、价值体系 49:疲劳与学习效果成()关系。单项选择题A、正向B、反向C、不一定D、正比 50: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单项选择题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 查看答案 1:答案C,E 解析 2:答案A 解析 3:答案A 解析 4:答案A,B,D 解析 品德的心理结构的基本成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5:答案B 解析 略。 6:答案C 解析 7:答

12、案C 解析 刺激分化指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8:答案B 解析 9:答案A,B,C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A,B,C,D,E 解析 12:答案正确 解析 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可以产生期待效应。教师期待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指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3:答案错误 解析 成功的诱因值等于一个人对行为成功可能性大小的主观估计,即当个人对行为成功可能性大小的主观估计减少时,成功的诱因值便会增大。 14:答案C 解析 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的生理早已成熟,但

13、心理的社会化远没有完成,要等到能够结婚的年龄,往往有八九年甚至十来年的煎熬期,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手淫、早恋等性偏差。这是正常的,不属于性心理障碍。 15:答案B 解析 16:答案错误 解析 教学评价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 17:答案B 解析 18:答案C 解析 冲动型学生面对问题时总是急于求成,不能全面细致地分析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不管正确与否就急于表达出来,甚至有时还没弄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对问题进行解答。他们的信息加工策略使用的多是整体加工方式,在完成需要整体型解释的学习任务时,学习成绩更好。 19:答案正确 解析 20:答案A 解析 21:答案B 解析 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

14、视策略和调节策略。其中监视策略包括根据对认知目标达成程度的监控、对学习策略的效果的监控和对自己注意力、时间安排等方面的监控。其中不包括的是领会监控。(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2:答案B 解析 23:答案C 解析 24:答案C 解析 25:答案B 解析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他把人类的基本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6:答案A 解析 27:答案A 解析 群体规范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有极大的影响。 28:答案D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29:答案D 解析 30:答案A 解析 教师促成的纪律有结构的创设和体贴,BCD属体贴,规定限制是

15、结构创设。 31:答案A 解析 32:答案B 解析 33:答案B,C,D 解析 缺乏义务感、责任感与羞耻感,也就无所谓品德的发展了。 34:答案B 解析 35:答案D 解析 36:答案A,D,E 解析 依据学习内容,学习可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社会规范的学习。 37:答案B,C,D 解析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 38:答案C 解析 从“常常不自觉地静默端坐,对外界刺激缺乏适当反应”来看,该儿童可能是一种以上基本心理过程失调而造成反应缺乏。该症状为学习困难儿童的表现。(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9:答案B 解析 40:答案A,B,D 解析

16、41:答案B 解析 42:答案A 解析 【解析】此题考点是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应有好的心理环境。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不应全盘否定,更不应指责,应鼓励学生正视并反思错误,引导学生尝试新的探索,而不循规蹈矩。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出现“怕回答问题”、“不愿回答问题”等的现象,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出自己的想法,从而促进其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43:答案正确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44:答案B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45:答案D 解析 【解析】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课堂气氛具有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 46:答案A 解析 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 47:答案A 解析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 48:答案D 解析 考查内化的定义,应识记。 49:答案B 解析 当一个人疲劳的时候,学习效果会降低,疲劳程度越大,学习效果越差。所以疲劳与学习效果成反向关系。(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50:答案B 解析 第 12 页 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其他考试类文档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