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5月05日-129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5月05日-1291)1:意志的品质有()多项选择题A、自觉性B、果断性C、顺序性D、坚韧性E、自制力 2: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多项选择题A、家庭教养模式B、学校教育C、同辈群体D、隔辈群体E、遗传 3:信息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单项选择题A、思维B、想象C、注意D、复述 4:生理自我成熟的时间是()单项选择题A、3岁左右B、5岁左右C、6岁左右D、7岁左右 5:在课堂上,某教师注重创造自由气氛,鼓励学生自由
2、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该教师对课堂管理的领导方式主要属于()。单项选择题A、参与式B、监督式C、放羊式D、控制式 6:哪些人善于发现问题?()多项选择题A、个体的好奇心、求知欲望越强的B、个体活动的积极性越高的C、个体的知识经验越丰富的D、个体的视野越开阔的 7:孩子哭闹着要买玩具,母亲对其不予理睬,这是()。单项选择题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 8: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以精神分析的原理为基础,强调心理社会性的发展阶段的学者是()单项选择题A、皮亚杰B、艾里克森C、柯尔柏格D、希尔加德 9:认为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的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形式训练说B
3、、关系转换说C、共同要素说D、经验类化说 10:()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单项选择题A、小学B、初高中C、大学D、成年 11: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判断题对错 12:布鲁纳提出儿童思维发展的三个阶段是()多项选择题A、动作性的阶段B、印象性的阶段C、思维性的阶段D、象征性的阶段E、前思维阶段 13:在教育心理学看来,()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单项选择题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环境D、评价/反思过程 14:现代认知心理学区分了两类图式,即()。多项选择题A、客体的图式B、事件的图式C、命题的
4、图式D、概念的图式 15:根据迁移的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可以分为()单项选择题A、正迁移和负迁移B、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D、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16:数学学习中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属于()。多项选择题A、自上而下的迁移B、自下而上的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E、水平迁移 17: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测量B、教学评价C、教学管理D、教学计划 18:创造力可以表现在人类生活的一切实践活动中。【】判断题对错 19: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多项选择题A、行动对抗B、认知失调C、拉帮结伙D、情感冲突E、语言冲突 20
5、:小王任教于某市重点中学,他性格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他一直认为作为教师把课讲好就可以了,因此平时很少与人交往,经常独来独往,我行我素,难于和同事搞好关系。你认为小王老师应该如何改进?()多项选择题A、教师之间要团结合作B、要以积极的心态融入集体当中C、多与学生交流D、更多的进行人际关系的交往 21: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班杜拉B、斯金纳C、桑代克D、阿特金森 22:()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单位,指在一定的时问内,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达到教学目的。单项选择题A、教育B、教学C、课D、学校教育 23: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单项选择题A、知识B、领会C
6、、综合D、评价 24:_是学生学习或认知活动的动力。()单项选择题A、学习动机B、学习兴趣C、学习过程D、学习策略 25:按我国心理学家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划分,少年期相当于我国在校学生的()。单项选择题A、大学阶段B、高中阶段C、初中阶段D、小学阶段 26:提出“什么样的电视机才理想?”问题的方法属于创造力训练的()单项选择题A、缺点列举B、联想C、希望点列举D、想象 27:下面哪一项属于“问题解决”?()单项选择题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C、用一个词来造句D、荡秋千 28: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教学策略B、教学方法C、教学目标D、学
7、习方法 29: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复述策略单项选择题 30:同辈群体与班集体、共青团和学生会相比,缺乏正式规范的支配和组织原则的支配。()判断题对错 31: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研究者倾向于将其分为两类,即()多项选择题A、有结构的问题B、无结构的问题C、创造性问题D、认知性问题E、一般性问题 32: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包括()。多项选择题A、前道德阶段B、他律道德阶段C、合作道德阶段D、公正道德阶段E、后道德阶段 33: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进行新的学习、理解新信息是()。单项选择题
8、A、发现学习B、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D、机械学习 34:教学设计的应用可分为()单项选择题A、主动和被动的不同层次B、积极和消极的不同层次C、宏观和微观的不同层次D、正确和错误的不同层次 35:在布鲁姆的认知领域教学目标中,能够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属于教学目标的()层次。单项选择题A、应用B、综合C、领会D、评价 36:()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单项选择题A、学校B、家庭C、社会D、工作单位 37:下列教师促成的纪律属于结构的创设的是()。单项选择题A、规定限制B、理解C、协助D、同情 38:有的学生看见警察在时,遵守交通规则;警察不在时,就违反交通规则;其态度和品德属于哪一阶
9、段?()单项选择题A、解冻B、依从C、认同D、内化 39:定势对迁移的发生起着促进作用。()判断题对错 40:奥苏伯尔认为以下哪种因素在学习迁移中起作用()。单项选择题A、任务的相似性B、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C、原有的认知结构D、对事物关系的理解 41:教育心理学只是一门理论性的基础学科。()判断题对错 42: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单项选择题A、变化B、改变C、变式D、突出 43: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是()。单项选择题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认知策略D、动作技能 44:元认知体验包括知的体验,也包括不知的体验。()判断题对错 45:通过综合归纳
10、获得意义的学习是下位学习。()判断题对错 46:皮亚杰所提出的影响个体认知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单项选择题A、成熟B、物理环境C、社会环境D、教学 47:顿悟是指学习者领会到自己的动作和情境,特别是和目的物之间的关系。()判断题对错 48:以不同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和外部表现,可把情绪状态分为()多项选择题A、心境B、情操C、激情D、应激E、美感 49: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个体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被称为()。单项选择题A、冲动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 50: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单
11、项选择题A、教育目的服务的B、教师和学生服务的C、特定的教学服务的D、当前工作服务的 查看答案 1:答案A,B,D,E 解析 2:答案A,B,C 解析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3:答案D 解析 4:答案A 解析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社会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5:答案A 解析 6:答案A,B,C,D 解析 能否发现问题,这与个体的好奇心、求知欲望、活动积极性、已有的知识经验、个体的视野等有关。 7:答案D 解析 8:答案B
12、解析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B 解析 埃里克森发展理论指明r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初巾和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11:答案错误 解析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马斯洛是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 12:答案A,B,D 解析 布鲁纳认为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经历了三种表征系统的阶段:动作性表征(又称动作再现表象)、映像性表征(又称肖像式再现表象)、符号性表征(又称象征性再现表象)。(资料来源教育心理学)(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3:答案C 解析 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发展,因此它是课堂管理研究的重要范畴。(本解析由安宝蓝提供)
13、14:答案A,B 解析 略。 15:答案C 解析 16:答案B,C 解析 数字运算对字母运算的影响是积极的,因此是正迁移;数字运算是下位的、较低层次的,因此是自下而上的迁移。 17:答案B 解析 18:答案正确 解析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在人类生活的一切实践活动中,人们都可以产生这种独创,所以是正确的。(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9:答案A,B,D 解析 20:答案A,B,C,D 解析 21:答案A 解析 22:答案C 解析 23:答案A 解析 知识是认知领域的构成部分,指对所学材料的记忆,包括对具体事实、方法、过程、概念和原理的回忆,其所要求的心理过程是
14、记忆,这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24:答案A 解析 25:答案C 解析 26:答案C 解析 27:答案C 解析 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的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和序列性的特点。 28:答案A 解析 教学策略即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 29:答案D 解析 30:答案正确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31:答案A,B 解析 32:答案A,B,C,D 解析 ABCD【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他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的转化过程,即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
15、、公正道德阶段。 33:答案B 解析 意义学习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34:答案C 解析 35:答案B 解析 36:答案A 解析 在日常教学中可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37:答案A 解析 教师促成的纪律有结构的创设和体贴,BCD属于体贴,规定限制是结构创设。 38:答案B 解析 39:答案错误 解析 【系统解析】定势对迁移究竟是积极的影响还是消极的影响,取决于许多因素,但关键要使学习者首先能意识到定势的这种双重性。 40:答案C 解析 41:答案错误 解析 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具有实践性的应用学科;既重视理论研究,也重视应用开发研究。 42:答案C 解析 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属性。 43:答案B 解析 44:答案正确 解析 45:答案错误 解析 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是上位学习。 46:答案D 解析 47:答案正确 解析 (P98) 48:答案A,C,D 解析 49:答案A 解析 50:答案C 解析 略。 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