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5月06日-9806)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5月06日-9806)1:通过观察事物、演示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方式获得直观经验,属于()。单项选择题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知识直观 2:知识的同化反映的是新旧知识的()。单项选择题A、改造性B、累积性C、矛盾性D、对立性 3:冲动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快,精确性差。()判断题对错 4:在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过程B、学习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 5
2、:关于问题的种类,对某个代数式进行因式分解属于()。单项选择题A、一般问题B、有结构问题C、无结构问题D、特殊问题 6:一个人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以及主导心境方面的特征指的是()单项选择题A、性格的理智特征B、性格的情绪特征C、性格的意志特征D、性格的静态特征 7: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错误的一种是()。单项选择题A、态度学习迁移B、情感迁移C、知识与技能迁移D、气质迁移 8:在进行心理辅导时,辅导教师与受辅导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有()。多项选择题A、积极关注B、询问C、尊重D、真诚E、同感 9:个人在工作中的状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多项选择题A、蜜月期B、适应期C、先
3、期厌倦期D、后期挫折期E、淡漠期 10: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单项选择题A、1879年B、1897年C、1789年D、1798年 11: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明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单项选择题A、多血质B、胆汁质C、黏液质D、抑郁质 12:合作教学在设计与实施上必须具备的特征有()。多项选择题A、分工合作B、密切配合C、各自尽力D、社会互动E、团体历程 13:元认知的实质是个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单项选择题A、自我控制B、自我认知C、自我指导D、自我学习 14:人之初,性本善,可见品德是先天的。()判断题对错 15
4、:“强化”在斯金纳程序教学法理论中占有核心的地位。()判断题对错 16: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的抑制作用叫()。单项选择题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 17: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单项选择题A、可用因素B、微弱因素C、重要因素D、利弊兼有的因素 18: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按一定测验理论和技术,根据全国或地区所有学校的共同教育目标来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单项选择题A、智力发展的测验B、结构的测验C、能力形成的测验D、成就水平的测验 19:读文章标题,去猜测文中具体内容是属于()训练。单项选择题A、头脑风暴训练B、自我设计训练C、推
5、测与假设训练D、发散思维训练 20: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单项选择题A、维持动机作用B、促进和维持功能C、思想教育作用D、培养纪律功能 21:以下哪一项不是班杜拉重点研究的社会学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单项选择题A、攻击性行为B、亲社会行为C、性别角色的获得D、观察能力 22: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多项选择题A、积极的B、消极的C、和睦的D、对抗的E、排斥的 23:个人面对某种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类别的数量,表示的是创造性的什么特征?()单项选择题A、独创性B、变通性C、流畅性D、新颖性 24:乌申斯基的代表作(),对心理学发
6、展成果进行了总结。单项选择题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大纲 25:过度的抑郁症,通常伴随着严重的()单项选择题A、强迫症B、焦虑症C、恐怖症D、人格障碍 26: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为四种水平,其中最高水平是()单项选择题A、解释的理解B、字面理解C、批判性理解D、创造性理解 27: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模仿B、从众C、服从D、认同 28: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单项选择题A、否认B、文饰C、投射D、幻想 29:“跳一跳,摘桃子”是讲
7、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单项选择题A、难度适中?B、便于检测C、集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D、一般目标与具体目标相结合 30:动机会推动人们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这体现了动机的()单项选择题A、激活功能B、指向功能C、调节功能D、调节和维持功能 31:网络环境下的虚拟群体是指在网络环境中形成的一种正式群体。()判断题对错 32:班杜拉认为,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这种强化属于()单项选择题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C、替代性强化D、自我强化 33: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单项选择题A、智力技能B、思维品质C、思维程序D、能力或特性 34:布卢
8、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单项选择题A、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B、知识、领会、分析、综合、评价、应用C、领会、知识、应用、分析、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评价、分析、综合、应用 35: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单项选择题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C、原理学习D、推理学习 36: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然后写出重点的这种策略属于()单项选择题A、元认知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复述策略 37: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单项选择题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C、闭合
9、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 38: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单项选择题A、既定疑点B、理论假设C、刺激情境D、给定途径 39: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外在环境和自身内在特征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判断题对错 40:“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属于迁移中的()。单项选择题A、顺应性迁移B、重组性迁移C、同化性迁移D、一般迁移 41:有些学生虽然知道道德规范,也愿意遵守,但却受个人欲望的支配,不能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干出了违反道德规范的事。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单项选择题A、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B、缺乏良好的情感C、道德意志薄弱D、没有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
10、式 42:少年期相对于生理发展速度而言,心理发展相对平稳。()判断题对错 43: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称为()单项选择题A、课堂凝聚力B、课堂控制C、课堂管理D、课堂气氛 44:布鲁纳在1994年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总结为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以及()。单项选择题A、社会文化研究B、家庭环境研究C、学校环境研究D、班级气氛研究 45:课堂交往的性质是()单项选择题A、非正式交往B、正式交往C、同事交往D、“一对一”交往 46:()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单项选择题A、小学B、初高中C、大学D、成年 47: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
11、或群体所要求的知汉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称为个体()单项选择题A、价值化B、人格化C、社会化D、个性化 48:智力测验所测量的是()。多项选择题A、言语能力B、数学能力C、记忆能力D、空间知觉E、推理能力 49:每个概念都包含两个方面,它们是内涵和()。单项选择题A、例证B、外延C、名称D、属性 50:惩罚与负强化是相同的。()判断题对错 查看答案 1:答案A 解析 2:答案B 解析 3:答案正确 解析 4:答案B 解析 学习过程,它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
12、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等。 5:答案B 解析 有结构的问题是指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 6:答案B 解析 7:答案D 解析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而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不存在迁移现象。 8:答案A,C,D,E 解析 B选项是评估性会谈应掌握的一项技术。 9:答案A,B,C,D,E 解析 10:答案A 解析 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年由房东岳译、日本的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879年德国的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其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出现。(本解析由p
13、enny提供) 11:答案A 解析 12:答案A,B,C,D,E 解析 略。 13:答案A 解析 14:答案错误 解析 品德的形成具有后天性,人的品德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从他自身中产生和发展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5:答案正确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16:答案B 解析 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的抑制作用为倒摄抑制;旧信息对已有新信息的抑制作用为前摄抑制。 17:答案C 解析 班级规模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18:答案D 解析 19:答案C 解析 本题内容属于推测与假设训练。 20:答案B 解析 21:答案D 解析 班杜拉重点研究的社会学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有:攻击
14、性行为、亲社会行为、性别角色的获得。 22:答案A,B,D 解析 【解析】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23:答案C 解析 此题说的是数量,请看清题意。研究者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个: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其中,流畅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因此,答案为C。 24:答案B 解析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25:答案B 解析 26:答案D 解析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别是字面的理
15、解、解释的理解、批判性理解、创造性理解。 27:答案D 解析 28:答案B 解析 文饰是一种通过对不能得到的物体或参与的事件的否定来达到内心的平衡的一种心理防御方式。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就是典型的文饰心理。 29:答案A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30:答案A 解析 31:答案错误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32:答案A 解析 33:答案D 解析 34:答案A 解析 35:答案B 解析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从低到高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36:答案C 解析 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包括列提纲,列图表等。而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
16、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注意二者的区别。 37:答案D 解析 38:答案C 解析 39:答案正确 解析 略。 40:答案C 解析 41:答案C 解析 【解析】不能抗拒诱惑显然是意志薄弱。 42:答案正确 解析 略 43:答案C 解析 44:答案A 解析 45:答案B 解析 课堂交往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属于正式交往。非正式交往是指课下教师和学生在没有任何规则制度的约束的自由交往。(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6:答案B 解析 埃里克森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初中和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47:答案C 解析 48:答案A,B,C,D,E 解析 目前通用的智力测验而言,一般注重的是表现在认知活动中的稳定的一般能力,如言语能力、数学能力、记忆能力、空间知觉、推理能力等。 49:答案B 解析 每个概念都包含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 50:答案错误 解析 负强化是通过消除厌恶刺激来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惩罚则是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滞除或制止某类反应的过程,因此,两者并不相同。 第 12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