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初中数学学案导学中如何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倡导“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学生观,具体来说它包括三个方面,即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的课程理念。其中,“学生的发展”既指全体学生的发展,也指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学案导学就是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关注学生发展,利用导学案建立学生自主学台,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升自学能力,进而提高数学素养。 1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是学生在和谐健康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才能有所感悟,要营造和谐健康的课堂环境,教师应该尊重
2、学生人格,使学生获得成功和自信,为学生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学案导学中,要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不要一味包办代替,也不要只让几个好成绩展示,冷落了成绩不好的学生,使他们丧失学习兴趣,失去学习信心。学案导学中,把信任还给学生,让学生独立起来,充分展示他们的自信和能力,时时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和特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进步,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置疑精神和对自已的超越。 2 关注全体学生的最佳发展 新课程改革构建了一个符
3、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具有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时代性的课程体系,这就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新课程教学设计要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促使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学案导学中,要关注全体学生的最佳发展,面对每一位学生基础不同,充分利用数学学案架构最合适的学习条件,让每位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参与到学习中。课前,让学生认真全面深入学案的学习中,按照学案体系完成相关问题学习,尽力解决学案中的问题。课中,引导学生展示学案中的学习成果,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进一步深化学案中的问题解答,使每位学生得到最佳发展。课后,面对学生的学习差异,绝不放弃每位学生,让基础差的学生进
4、一步消化学案,举一反三,加强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关注每位学生的最佳发展,进而达到全体学生最佳发展。 3 关注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 新课程把课程的功能定位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这就要求教学要化知识为智慧,积文化为品行。相应地,学案教学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训练,发展学生的智慧和能力,而且要促进他们积极的情感态度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学案导学要认真掌握学生实际,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对成绩差的不要漠视,多给与鼓励、关心、帮助,补救他们的基础,提高他们的基本素养。成绩优秀的学生并不是就不需要提高基本素养,也要多引导学生重视基本素养的提升,每次教学要求学生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不能
5、使学生高谈阔论、好高骛远,必须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性质、计算和基本数学思维方法,规范学生的解答格式,理清学生解答思路,架构学生解答体系,夯实数学基础,形成数学基本素养,只有掌握了基本素养,才会进一步提升数学能力。 4 关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学案导学的最大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掌握优秀的学习方法。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利用学案创设恰当合适的教学情景和条件,步步逼近,激发诱导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认真完成学案的预习,积极配合小组开展讨论,共同研究学习,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学习的目的。教学中,要充分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通过探究动手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诱导思维,建立数学思维体系,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学中,引导学生采取多种学习方式,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数学能力。 总之,初中数学学案导学中,要立足学生实际,搭建良好的数学学台,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立足提高基本素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