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3月26日-3225)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3月26日-3225)1:同一性是在青春期才出现的。()判断题对错 2:完形一顿悟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斯金纳C、苛勒D、加涅 3: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由“大地”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训练学生的()单项选择题A、发散思维B、推测与假设C、好奇心D、独立性 4:二年级儿童学会用学具拼搭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这是动作技能学习。()判断题对错 5:一般说来,认知风格中场独立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单项选择题A、
2、文学B、数学C、历史D、法律 6:常常不自觉地静默端坐,因而对外界刺激缺乏适当反应的儿童属于()单项选择题A、禀赋优异儿童B、智能不足儿童C、学习困难儿童D、情绪困扰儿童 7: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及()。单项选择题A、态度一致B、行动一致C、观点趋同D、相互理解与扶持 8: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最突出的特点是()单项选择题A、强调模仿B、强调行动C、强调思维D、强调观察式学习和替代强化 9: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TSE题:扇动一张纸,一个孩子感到空气在脸上拂过。过了一段时间,在有风的一天,他感到了风。因此他觉得风的形成是由于树的晃动。TS你认为这种因果表征处于思维发展的哪一阶
3、段?()多项选择题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10:让学生按照各自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属于什么教学?()单项选择题A、愉快教学B、个别化教学C、情境教学D、理想化教学 11: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单项选择题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计划策略D、调节策略 12:有系统地收集学生学习行为的有关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_。单项选择题A、教学计划B、教学设计C、教学评价D、教学过程 13:干扰说认为,前摄抑制是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
4、材料的干扰。()判断题对错 14: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单项选择题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 15: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教学策略B、教学方法C、教学目标D、学习方法 16:青年初期的年龄阶段指的是()单项选择题A、6、711、12岁B、11、l214、15岁C、14、1517、18岁D、17、l825岁 17: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缩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单项选择题A、爬山法B、逆向工作法C、
5、手段一目的分析D、试误法 18: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发给学生相应的小红花,这种做法属于()单项选择题A、强化法B、示范法C、代币奖励法D、系统脱敏法 19:长时记忆的容量()单项选择题A、较大B、没有限制C、非常之小D、为72个组块 20:标准化测验比大部分课堂测验更具有随意性。()判断题对错 21:学习策略是通过学习、练习获得的,并且能通过训练获得提高。()判断题对错 22:迁移的关系转换说强调()。单项选择题A、发展了的心理官能B、学习材料的相似性C、已有经验的概括化D、对情境关系的理解 23:接受学习必然是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学习。()判断题对错 24:通常所说
6、的规则、原理、原则属于()。单项选择题A、感知B、表象C、概念D、命题 25: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的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临床个案法 26: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和阻碍作用,被称为()单项选择题A、正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 27: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单项选择题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D、强化和惩罚 28: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持久的()单项选择题A、焦虑B、紧张C、情绪低落D、注意障碍 29:知识传递的唯一途径是()单项选择题A、直接传递B、间
7、接传递C、循环传递D、辐射传递 30: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的过程称为()。单项选择题A、发现问题B、提出问题C、理解问题D、分解问题 31: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_单项选择题A、斯金纳B、普莱西C、加涅D、布鲁纳 32:、“形式训练说”所讨论的迁移实际上属于()单项选择题A、正迁移B、负迁移C、特殊性迁移D、普遍性迁移 3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单项选择题A、生存需要B、归属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34: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引起或改变某种心理现象并加以记录的心理学
8、方法,叫做()单项选择题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育经验总结法 35:合理编排教材的标准是使教材达到()。多项选择题A、系统化B、结构化C、一体化D、网络化E、整体化 36: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这是指学习策略的()单项选择题A、内化性原则B、特定性原则C、主体性原则D、生成性原则 37:教师对学生学习评定由于受学生某些特征之间的相似而给予同样评分的倾向是()单项选择题A、宽大误差B、集中趋势C、逻辑误差D、对比误差 38:产生深度知觉双眼线索有()多项选择题A、视轴辐合B、空气透视C、相对高度D、双眼视差E、相对大小 39: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有()多项选择题A、活动
9、的定向阶段B、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C、有声言语阶段D、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E、内部言语阶段 40: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为哪几个阶段?()多项选择题A、动作的定向阶段B、物质与物质化阶段C、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D、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E、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41:体育方面的球类、体操、田径属于()。单项选择题A、识记技能B、心智技能C、操作技能D、认知技能 42: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ABC”治疗法属于()单项选择题A、行为改变法B、认知改变法C、精神分析法D、运动改变法 43:一个人的对人、对已、对事、对物的态度是()。单项选择题A、与生俱来的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10、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44:引导个体的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单项选择题A、内驱力B、需要C、期望D、诱因 45:心理练习对动作技能的影响()。单项选择题A、对技能的改进没有帮助B、取决于任务的性质C、有显著作用D、不明确 46: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适度竞争不但不会影响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单项选择题A、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B、养成竞争意识C、导致教师管理公正D、促进团结协作 47:遗忘的原因有()多项选择题A、衰退说B、遗忘说C、干扰说D、压抑说E、提取失败说 48: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
11、中。错误的是()单项选择题A、态度学习迁移B、情感迁移C、知识与技能迁移D、气质迁移 49:动作技能的练习中往往会出现高原现象。【】判断题对错 50:早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就已经发现了智商分布规律是()常态分布离散分布正态分布偏态分布单项选择题A、常态分布B、离散分布C、正态分布D、偏态分布 查看答案 1:答案错误 解析 儿童在学前期已形成了各种同一性,进入青春期后,早期形成的同一性已不能应付眼前必须作出的种种选择和决断了。 2:答案C 解析 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曾在19131917年间,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与当时盛行的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相对立的完形
12、顿悟说。因此,答案为C。 3:答案A 解析 4:答案错误 解析 5:答案B 解析 6:答案C 解析 7:答案B 解析 人际吸引以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及行动一致为特点。 8:答案D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9:答案C 解析 我认为这个孩子处于具体运算阶段.首先,他知道纸的扇动能形成风,就能反过来明白风的形成是由于某物的动,而处在前运算阶段的孩子不具备这种思维的可逆性;另外,形式运算阶段的孩子已经有较高的思维能力,接近成人水平,不会犯这种错误.排除这两个阶段,显然这个孩子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本解析由zcydg提供)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A 解析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错误 解析 干扰说认
13、为,前摄抑制是前面学习的材料对知识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14:答案D 解析 教材P73概念学习如“三角形”这个概念,只要掌握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相连接的关键特征,而与它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无关。本题“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一命题,如果没有获得“直角”、“三角形”和“特殊”等概念就不能获得这一命题的意义。这可以用教材中“圆”的例子套用。应该是D 15:答案A 解析 教学策略即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 16:答案C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17:答案C 解析 手段一目的分析法是依据要达到的目标和具体的问题情境来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活动来解决问题的。 18:答案C 解
14、析 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这种方法属于代币奖励法。 19:答案B 解析 长时记忆保存时间长,容量没有限制。 20:答案错误 解析 标准化测验具有更强的计划性,而不是随意的。 21:答案正确 解析 略 22:答案D 解析 23:答案错误 解析 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进行的划分,这是两个互相独立的维度。无论是发现法学习还是接受法学习,都既有可能是有意义的,也有可能是机械的 24:答案D 解析 25:答案C 解析 见“调查法”定义。 26:答案B 解析 27:答案C 解析 正强化和负强化都是为了增
15、加反应的概率。 28:答案C 解析 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情绪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29:答案B 解析 迄今为止,知识传递的唯一途径仍是间接传递。所谓“间接传递”,就是指知识传递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媒介物(媒体)进行。 30:答案C 解析 31:答案A 解析 32:答案D 解析 33:答案D 解析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下到上包括生理和组织的需要、关系和社会的需要、成就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34:答案C 解析 35:答案B,C,D 解析 合理的教材编排就是要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36:答案B 解析 37:答案C 解析 38:答案A,D 解析 39:答案A,B,C,D,E 解
16、析 40:答案A,B,C,D,E 解析 有关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有加里培林的五阶段理论和安德森的三个阶段理论。考生注意二者的区别。 41:答案C 解析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42:答案B 解析 43:答案D 解析 通常来说,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44:答案D 解析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45:答案B 解析 心理练习对动作技能的影响取决于任务的性质。任务复杂时,心理练习对动作技能的影响有限;反之。心理练习对动作技能的掌握则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6:答案A 解析 【解析】竞争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47:答案A,C,D,E 解析 48:答案D 解析 按照共同要素说,两任务的共同成分可以是学习材料、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学习目标等方面的,也可以是态度、情感方面的。 49:答案正确 解析 动作技能的学习有一个共同特点:开始进步快,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后期进步较慢。(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50:答案A 解析 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