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3月06日-3932)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3月06日-3932)1: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的预言似乎自动地应验了。这一效应称作()单项选择题A、福勒和布朗效应B、费斯廷格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马斯洛效应 2:格式塔关于学习实质的看法,是建立在其对()学习现象的观察的基础上的。单项选择题A、猿猴B、白鼠C、鸽子D、兔子 3:学习课文时分段、总结段意属于()。单项选择题A、复述策略B、理解控制策略C、精加工策略D、
2、组织策略 4:有的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的行为称作_。单项选择题A、冲动型问题行为B、扰乱性的问题行为C、多动型问题行为D、自律障碍行为 5: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单项选择题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非正式评价 6:个体对挫折的反应表现在()多项选择题A、应激性反应B、情绪性反应C、理智性反应D、激情反应E、人格的变化 7:气质与性格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方面。单项选择题A、特性与共性B、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C、能力与人格D、生理与社会 8:从整个中学阶段看,哪一个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单项选择题A、
3、初一年级B、初二年级C、初三年级D、高一年级 9: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单项选择题A、刺激情境B、即定疑问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 10: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包括以下哪几个子过程?()多项选择题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C、认知过程D、动作再现过程E、动机过程 11:将本身没有逻辑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某些意义,以便于记忆,也是一种形式的有意义学习。判断题对错 12:以卜属于学生群体差异的是()。多项选择题A、年龄差异B、学习方式差异C、兴趣差异D、性别差异E、社会文化差异 13: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单项选择题A、观察力B、记忆力C、意志力D、思维力 1
4、4:斯金纳通过实验提出,有机体的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另一类是()单项选择题A、刺激性行为B、操作性行为C、反应性行为D、认知性行为 15:“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地表现了()单项选择题A、注意的指向性B、注意的集中性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性 16:当前我国教学评价的新理念是()单项选择题A、发展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 17: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多项选择题A、对现实的有效知觉B、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C、具有健全的人格D、具有良好的适应力 18:掌握学习是由布鲁纳等人提出的,其基本理念是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所有
5、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判断题对错 19: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看,创造力培养的最好途径是()。单项选择题A、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B、进行反省认知训练C、加强基本技能训练D、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训练 20: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判断题对错 21: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儿童达到道德的自律。()判断题对错 22:教师的批评与赞扬与学生的学习成绩_。单项选择题A、关系密切B、关系不明显C、存在负相关D、有利有弊 23: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
6、时期发生在()单项选择题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 24: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分类的最初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加涅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 25: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字音归类识字,有人按偏旁归类识字,这属于()。单项选择题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复述策略 26:教学设计是联系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有利予教师的创造性发挥。()判断题对错 27:某个学生在课堂上故意弄出响声以引起教师的注意,这时,采取()的处理方法最为适宜。单项选择题A、言语提醒B、非言语暗示C、有意忽视D、暂时隔离 28: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一般把人的学习定义为在()
7、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单项选择题A、学习行为B、社会理论C、社会生活实践D、文化视野 29:学习源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而引发的学习动机,属于()。单项选择题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附属内驱力D、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30: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单项选择题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B、一周之后复习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D、当天复习 31: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单项选择题A、强化B、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D、消退 32: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进行系统研究,得到的规律是()单项选择题A、进程均衡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
8、、无明显变化 33: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理解问题是首要环节。()判断题对错 34:功能固着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有时候功能固着能够对问题解决起积极作用,有时候起消极作用。判断题对错 35: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判断题对错 36:课堂里那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是()单项选择题A、课堂文化B、课堂纪律C、课堂气氛D、课堂目标 37: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青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称为()。单项选择题A、直觉的道德情感B、想象的道德情感C、伦理的道德情感D、形象的道德情感 38:
9、打篮球属于()。多项选择题A、细微型操作技能B、粗放型操作技能C、徒手型操作技能D、开放型操作技能E、闭合型操作技能 39:在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_是低级的价值内化水平单项选择题A、接受B、反应C、形成价值观念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40:排除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来帮助记忆,这是利用了()单项选择题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 41: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单项选择题A、知识B、领会C、综合D、评价 42:巴甫洛夫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所依据的著名实验是()单项选择题A、狗分泌唾液的实验B、饿猫开箱的实验C、白鼠走迷宫的实验D、白鼠按压杠杆
10、取食的实验 43:观察法的记录方式包括()。多项选择题A、项目检核表B、双向表C、评定量表D、轶事记录 44:在乒乓球练习中,拍球动作的成功率至少达到75%,这种技能达到_目标单项选择题A、模仿B、准确C、连贯D、习惯化 45:青年初期是世界观()。单项选择题A、形成时期B、初步形成时期C、初步成熟时期D、成熟时期 46:“学习是人类倾向或才能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把这种变化简单地归之于成长的过程。”这是下列哪位学者的观点?()单项选择题A、希尔加德B、加涅C、潘菽D、邵瑞珍 47:测量与测验所得到的结果,只有通过_才能判断这种客观描述的实际意义。单项选择题A、教学评价
11、B、测量C、测验D、教学设计 48:常用的认知策略有()。多项选择题A、复述策略B、计划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 49: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场依存型B、发散型C、冲动型D、沉思型 50:弗洛伊德把人格发展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三阶段。()判断题对错 查看答案 1:答案C 解析 2:答案A 解析 3:答案C 解析 4:答案B 解析 5:答案A 解析 要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需要在教学开始前使用诊断性评价来诊断出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后,可以对症下药,以便安排教学。 6:答案B,C,E 解析 7:答案
12、D 解析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不像气质那样具有天赋性,没有好坏之分,它是后天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 8:答案B 解析 9:答案A 解析 根据问题的定义,选A。 10:答案A,B,D,E 解析 11:答案错误 解析 12:答案A,D,E 解析 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等。 13:答案C 解析 14:答案B 解析 识记性试题。斯金纳认为,人和
13、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操作行为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操作性行为。(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5:答案A 解析 16:答案A 解析 17:答案A,B,C,D 解析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对现实的有效知觉,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具有健全的人格,等等。 18:答案错误 解析 掌握学习是由布卢姆等人提出的。 19:答案D 解析 20:答案正确 解析 略 21:答案正确 解析 22:答案C 解析 23:答案B 解析 13、1416、17岁,只有三四年的时间属
14、个体发展中的少年期,但在人生的过程中,这是一个身心变化剧烈的时期。有些心理学家也把这一时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意味着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因此,正确答案选B。 24:答案A 解析 加涅(1965)把正迁移又分为横向迁移(水平迁移)和纵向迁移(垂直迁移)两种。(资料来源当代教育心理学)(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5:答案A 解析 略。 26:答案正确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27:答案C 解析 28:答案C 解析 29:答案D 解析 30:答案A 解析 31:答案C 解析 逃避条件作用指当厌恶刺激出现后,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
15、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 32:答案B 解析 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是错误地再认或再现称为遗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先提出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规律。 33:答案错误 解析 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首要环节是发现问题。 34:答案错误 解析 答:错误。功能固着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而且最初看到的功能越重要,就越难看出其他的功能,所以说功能固着对问题解决主要起阻碍作用,即消极作用。 35:答案正确 解析 略。 36:答案C 解析 37:答案A 解
16、析 38:答案B,D 解析 略。 39:答案A 解析 40:答案A 解析 41:答案A 解析 知识是认知领域的构成部分,指对所学材料的记忆,包括对具体事实、方法、过程、概念和原理的回忆,其所要求的心理过程是记忆,这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42:答案A 解析 43:答案A,C,D 解析 观察法的记录方式通常有以下三种:项目检核表、评定量表和轶事记录。 44:答案B 解析 45:答案B 解析 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所以青年初期是世界观初步形成时期。 46:答案B 解析 47:答案A 解析 48:答案A,C,D 解析 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49:答案D 解析 深思熟虑、错误少,是沉思型认知方式的特点。 50:答案错误 解析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