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2月21日-5709)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2月21日-5709)1: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一定价值的产品的()。单项选择题A、智力技能B、思维品质C、思维程序D、能力或特性 2:专家具有哪些特征?()多项选择题A、专家比新手更能有效地组织信息B、专家记忆容量较大,因而提取信息的速度更快C、专家善于应用直接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D、专家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问题的表征,在更深的层面上表征问题E、专家有更强的认知与自我监控能力 3:桑代克奠定了认知派学习理论的基础,可以说是
2、教育心理学的鼻祖。()判断题对错 4: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这种方法属于()单项选择题A、调查法B、观察法C、实验法D、测验法 5:人之初,性本善,可见品德是先天的。()判断题对错 6: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当代最有用的学习是【】单项选择题A、学习过程的学习B、知识的学习C、技能的学习D、道德的学习 7:在教师的人格中有两种重要特征对教学有显著影响:一是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二是()。单项选择题A、说到做到B、敬业精神C、热心和同情心D、重义气讲交情 8:一个优秀学生班集体的形成,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多项选择题A、组建阶段B、形核阶段C、形成阶段D、发展阶
3、段E、巩固阶段 9:有人记忆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E1”时,联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这是使用了()。单项选择题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识策略D、复述策略 10: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是一个有不同发展阶段的非连续的过程。()判断题对错 11:计划策略属于()单项选择题A、精加工策略B、支持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元认知策略 12: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划分标准,一般可以把学习分为哪三类?()单项选择题A、知识学习、意义学习和命题学习B、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和机械学习C、命题学习、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D、技能学习、知识学习和社会规范学习 13
4、:儿童的思维运算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但思维运算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所处的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感觉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 14:下面哪一点说的不是思维的特点?()单项选择题A、直观性B、与语言有密切的联系C、间接性D、概括性 15: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单项选择题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 16:心智技能的执行具有()。单项选择题A、外显性B、展开性C、内潜性D、客观性 17:1920年首创人工概念研究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霍尔B、皮亚杰C、赫尔D、布鲁纳 18:看到一朵红花
5、,这时的心理活动为()单项选择题A、感觉B、知觉C、视觉D、色觉 19: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单项选择题A、正迁移B、负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 20: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连的()。单项选择题A、各种智力活动B、各种课堂行为C、各种子目标D、教学阶段 21:少年期儿童的思维类型是()单项选择题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经验型的抽象思维D、理论型的抽象思维 22: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单项选择题A、兴奋型B、活泼型C、安静型D、弱型 23: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
6、、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原型启发B、原型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 24:课堂气氛往往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单项选择题A、教学风格B、教学方法C、教学氛围D、气氛区 25:总是与“为什么”这样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是()单项选择题A、归因风格B、归因C、控制点D、学习 26: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场依存型B、发散型C、冲动型D、沉思型 27:技能就是知识。()判断题对错 28:意志的品质有()多项选择题A、自觉性B
7、、果断性C、顺序性D、坚韧性E、自制力 29:情绪通常与生理需要相联系,人和动物都有情绪,其特点有()多项选择题A、情境性B、暂时性C、外显性D、激动性E、稳定性 30: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是有规律的,一般是()。多项选择题A、遗忘的进程不均衡B、遗忘先快后慢C、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D、遗忘先慢后快E、遗忘的速度越来越快 31: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单项选择题A、注意力B、动机C、情感D、意志 32:问题解决的第一个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分析问题B、提出假设C、发现问题D、检验假设 33:某位数学教师在讲授“直角三角形”这一概念时,不仅用常见的图示来说明,还用、等图示来说明
8、。他在这里所运用的教学活动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变式D、比较 34: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单项选择题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大纲 35:一般认为,桑代克发表的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该书出版于()单项选择题A、1913年B、1903年C、1923年D、1879年 36:以下方法不属于教师能促进学生做笔记和复习笔记的是()。单项选择题A、讲演慢一点B、重复复杂的主题材料C、呈现做笔记的线索D、在黑板上将所有信息罗列出来
9、 37: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的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临床个案法 38:在睡眠的_阶段,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各项功能指标变慢,脑电波主要以波为主。()单项选择题A、入睡期B、潜渡睡眠期C、深度睡眠期D、中度睡眠期 39: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单项选择题A、不容易矫正B、容易矫正C、不属于性心理障碍D、属于心理障碍 40:()阶段,活动的执行是在物质与物质化水平上进行的,相当于加里培林的“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单项选择题A、原型内化
10、B、原型模拟C、原型定向D、原型操作 41: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两个阶段的心理学家()。单项选择题A、皮亚杰B、柯尔伯格C、加涅D、班杜拉 42:同样的刺激,不同的人压力感不同,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多项选择题A、经验B、准备状态C、认知D、性格E、环境 43:学生背诵课文时常常是开头,结尾部分容易记住,中间部分容易出错,这主要是由于()单项选择题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缺乏提取中介D、既有前摄抑制也有倒摄抑制 44:根据概念的外延特征,可以分为单独概念、普通概念和_。()单项选择题A、具体概念B、集合概念C、科学概念D、人工概念 45: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独
11、立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单项选择题A、文学B、数学C、历史D、法律 46:下面哪一种不是心理促动药物?()单项选择题A、兴奋剂B、镇静剂C、迷幻剂D、葡萄糖 47: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单项选择题A、组织策略B、复述策略C、元认识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 48: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判断题对错 49:()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单项选择题A、知识B、应用C、评价目标D、综合目标 50:现代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是()。多项选择题A、以教师教为中心B、以学生学习为中心C、关注真实生活D、以“研究”超越“经
12、验”E、创造性和灵活性 查看答案 1:答案D 解析 2:答案A,B,C,D,E 解析 选项中所描述的皆为专家的特征。 3:答案错误 解析 (P68)改正:桑代克可以说是教育心理学的鼻祖,他接受了达尔文进化论和联想主义传统的影响,在动物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试误一联结”学习理论,奠定了联结派学习理论的基础。 4:答案B 解析 5:答案错误 解析 品德的形成具有后天性,人的品德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从他自身中产生和发展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6:答案A 解析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家们特别强调人类学习过程的一些情感因素、动机因素、人际关系和沟通的作用。所以选A。(资料来
13、源当代教育心理学)(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7:答案C 解析 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也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 8:答案A,B,C,D 解析 9:答案B 解析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利用谐音联想法帮助记忆是其中一种。 10:答案错误 解析 11:答案D 解析 12:答案D 解析 根据学习的内容,可将学习分成:知识学习;技能学习;社会规范的学习。 13:答案C 解析 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有可逆性和守恒性的特征,并且能凭借具体形象的支持进行逻辑推理。 14:答案A 解析 思维主要有概括性、间接性、思维与语言有密切的联系。 15:答案B 解析 16:答案C 解析 17:答案C 解析 赫尔于1
14、920年首次用汉字的偏旁部首作为概念,用无意义音节给它们命名,首创人工概念研究。(资料来源普通心理学)(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8:答案A 解析 19:答案D 解析 垂直迁移,主要是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层次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 20:答案C 解析 21:答案C 解析 22:答案C 解析 23:答案D 解析 24:答案D 解析 25:答案B 解析 26:答案D 解析 沉思型是指当个体处于不明情境时,倾向于深思熟虑,仔细考虑所观察到的现象及所面临的问题,权衡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在解答问题情境中,有些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沉思型认知方式。 27:
15、答案错误 解析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作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28:答案A,B,D,E 解析 29:答案A,B,C,D 解析 30:答案A,B,C 解析 ABC【解析】遗忘的进程都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即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的遗忘速度较快,以后逐渐减慢,这条规律最早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的。因此,答案选ABC。 31:答案A 解析 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 32:答案C 解析 33:答案C 解析 变式
16、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 34:答案B 解析 乌申斯基是俄国著名的教育家,在1868年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35:答案B 解析 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著教育心理学开始的。该书出版的年份是l903年。 36:答案D 解析 教师在黑板上只需写出重要的信息即可。 37:答案C 解析 38:答案C 解析 39:答案C 解析 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的生理早已成熟,但心理的社会化远没有完成,要等到能够结婚的年龄,往往有八九年甚至十来年的煎熬期,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手淫、
17、早恋等性偏差。这是正常的,不属于性心理障碍。 40:答案D 解析 原型操作阶段是将头脑中的活动程序计划外显化的过程,相当于加里培林的“物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 41:答案A 解析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 42:答案A,B,C,D,E 解析 个体对压力感不同的原因:(1)经验:面对同一事件或情境时,经验影响人们对压力的感受。(2)准备状态:对将面l临的压力事件是否有心理准备也会影
18、响压力感受。(3)认知:评估在增加压力感和缓解压力中有重要作用。(4)性格: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对压力的感受不同。(5)环境:与所处的工作单位或学校及家庭有直接关系。 43:答案D 解析 44:答案B 解析 45:答案B 解析 场独立性者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更加擅长。 46:答案D 解析 有些药物在使用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而使个体的感知觉、情绪和行为等心理活动发生变化,称为心理促动药物。按照其作用的性质不同,心理促动药物可以分为三类:镇静剂、兴奋剂和迷幻剂。 47:答案B 解析 48:答案正确 解析 略。 49:答案C 解析 认知目标有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评价目标是最高水平认知学习的结果。 50:答案B,C,D,E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第 12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