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企业内部控制 与 风险防范,2,问题:从我国部分知名企业的破产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3,第一章、企业内部控制的全面分析,1、 内控的概念内部控制是为合理保证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而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其贯串于经营活动的全部过程。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 (一)控制环境: 经营管理的风格、方式和风格。 组织结构(组织图) 董事会 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工作说明书) 管理控制方法 内部设计 人事政策和实务 外部影响,4,(二)会计系统,确认并记录所有真实的交易 及时充分详细的描述交易 经营价值计量 确定经营方式
2、时间 适当披露 (三)控制程序 交易授权 职责划分 凭证与记录控制 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 独立稽核,5,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及我国企业内控现状,内部控制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萌芽期内部牵制 查访错弊 职务分离和帐目核对 钱、帐、物为主要会计控制对象 (二)发展期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 组织计划 业务授权 资产接触 信息保证 (三)成熟期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架构 控制环境 分析评估 控制活动 信息与沟通 监督,6,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现实分析:我国企业经营效益普遍较差,会计造假行为严重,财务报告严重失真;企业违法违规现象愈演愈烈,内部控制制度所监控的对象主要是中层以下管理人员及普通员
3、工,对高层管理者控制薄弱,甚至严重失控,造成内部人控制现象。 原因分析: 重经营、轻管理 重产品销售、轻战略经营 重资本经营,轻金融风险防范 重网络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 重人才引进、轻人员监督和培训 重会计信息、轻控制环境建设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推行的难点: 内部控制基础薄弱 缺乏统一的内部控制标准 法律意识不强 内部控制人员素质不高 我国法律法规不健全,7,企业内部控制设计的总体思路:,借鉴内部控制理论 参考内部控制范例 根据内部控制法规 结合企业管理实际 定期评价、修改 企业内部控制遵循的五条具体规则: 相互牵制原则 协调配合原则 称式定位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 整体结构原则,8,内部控制设计的
4、四大步骤:确定控制目标 (1)维护财产物质的完整性 (2)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3)保证财务活动的合法性 (4)保证经营决策的贯彻执行 (5)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6)保证国家法律法规的遵守执行 整合控制流程 鉴别控制环节 确定控制措施,9,内部控制的划分方式: 1.信息处理控制系统 (1)手工信息控制系统 (2)计算机信息控制系统 2.货币资金控制系统 (1)现金控制系统 (2)银行存款控制系统 3.存货控制系统 (1)采购控制系统 (2)存储控制系统 (3)领发控制系统 4.固定资产控制系统 (1)固定资产购置控制系统 (2)固定资产退出控制系统 (3)固定资产折旧
5、控制系统,10,5.成本费用控制系统 (1)工资费用控制系统 (2)生产费用控制系统 (3)产品成本控制系统 6.销售控制系统 (1)销售发货控制系统 (2)销售收款控制系统 7.投资控制系统 (1)短期投资控制系统 (2)长期投资控制系统 8.财务成果控制系统 (1)销售利润控制系统 (2)营业外收支控制系统 (3)利润分配控制系统 预算控制、物流管理、人力资源政策,作为子控制系统加以设计, 内部控制的设计形式: 内部控制流程图 内部控制调查表 文字记录,11,12,1.,风险与内控的关系风险的概念: 管理风险(市场、财务、生产风险) 政治风险 创新风险风险的控制:实施风险权限管理 建立风险
6、控制责任制度 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开展风险识别 制定项目风险评估和项目责任控制制度 建立风险分析制度 建立风险报告制度,13,内部控制的类型:预防性控制:(事前)是为了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而采取的控制,如:职责分离、监督性检查、各种校验, 检查性控制:(事后)是把已经发生和存在的错误检查出来的控制 纠正性控制:(事后后)是把检查出来的错弊进行处理的控制。 如:计算机处理采购业务 指导性控制:是为了实现有利结果而采取的控制 补偿性控制:如果某些环节比较薄弱,或者比较重要,而需要采取的控制措施。如:应收帐款风险较大,就需要采取信用额度控制(预防性),还要采取定期对帐的措施(补偿性),14,1.5 企
7、业内部控制的10种方法,1、 组织规划控制:职务不兼容制度 (1)杜绝交叉任职 (2) 领导班子分设管理控制机构; (1)法人治理结构; (2)管理部门设置 2 、 授权批准控制; (1)批准范围; (2)批准层次 (3)批准的责任; (4)批准的程序 3、 全面预算控制: (1)预算体系的建立;(2)预算的编制和审定;(3)预算的下达及落实 (4)预算执行的授权;(5)预算执行的监控(6)预算差异的分析和调整 (7)预算业绩的考核,15,1.5企业内部控制的10种方法,4 、 会计控制系统 (1)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规范和监督制度 (2)统一会计政策 (3)统一会计科目 (4)明确会计处理的
8、程序和方法 5、 财产保全控制 (1)限制直接接触; (2)定期盘点; (3)记录保护 (4)财产保险; (5) 财产记录监控 6 、 人力资源控制 (1)建立严格的招聘程序;(2)制订员工工作规范(3)定期培训 (4)加强和考核奖惩制度;(5)对重要岗位员工建立职业信用保险机制 (6)工作岗位轮换;(7)提高工资和福利,加强沟通,16,1.5 企业内部控制的10种方法,7、 风险防范控制 (1)筹资风险评估; (2)投资风险评估 (3)信用风险评估; (4)合同风险评估 8、 内部报告控制 (1)资金分析报告; (2) 经营分析报告; (3)费用分析报告 (4)资产分析报告; (5) 投资分
9、析报告; (6)财务分析报告 9 、 管理信息系统控制 (1)加强对电子信息系统本身的控制 (2)运用信息手段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内部人为控制的影响 10、 内部审计控制 根据我国公司法,董事会应对内部控制系统负责。,17,设计内部控制应遵循的五条具体准则(1)相互牵制原则(授权、执行、记录、保管、核对) (2)协调配合原则 (3)程式定位原则 (4)成本效益原则 (5)整体结构原则 企业内部控制应处理好的关系: (1)协调好控与被控的关系 (2)正确理解内部控制与内部会计监督的关系 (3)正确处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与会计道德自律的关系 (4)正确处理传统内部控制与新型内部控制方式的关系 (5)
10、正确处理企业内部控制效果与控制成本的关系 (6)正确处理企业内部控制层次与工作效率的关系,18,1、控与被控的关系分析: 控与被控永远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协调好它们的关系应把握: (1)瞄准主要目标,有的放矢 (2)善于抓住战机 (3)把自己置于受控的地位 (4)根据变化不断调整控制思路 控点与控面的分析: 严谨的内部控制制度,应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全方位控制,同时对重要方面和环节进行重点控制; 重要控制点: (1)资金控制 (2)成本费用控制 (3)权力使用,19,2、 内控的成本与效益分析,20,3、 职责分离程度的合适度职责分离可以避免舞弊和错误的风险,但同时又增加了一些控制成本,21,4
11、、 内部控制层次对内控的影响分析: 纵深投资项目越多,管理层次越多,经营风险就越大,控制就越难,表现在效率方面尤甚。 5、保险对内控的作用分析: 当采取了各种措施后仍未能将风险降低至满意的程度时,可以购买保险,通过保险(成本)来控制风险,表现在财产保险、人寿保险、执业保险等。 6、制度化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制度化管理:是以科学制定的制度规范为基本手段协调企业组织集体协作行为的管理方式。内部控制的方法之一就是制定政策和程序,亦即制度。内部控制提倡制度化管理,但是制度化管理不是内控的全部,有效的内控允许一定例外(但是这些例外必须经过一定的授权。),22,2.8 财务部门如何组织和实现有效的内部
12、会计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 货币资金 2. 实物资产 3. 对外投资 4. 工程项目 5. 采购与付款 6. 筹资 7. 销售与收款 9. 成本费用 担保制度 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 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 授权批准控制 会计系统控制 预算控制 财产保全控制 风险控制 内部报告控制 电子信息技术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 确立企业经营目标 确立内部会计控制目标 评估实现目标的风险 根据风险评估设计内部会计控制系统 形成内部会计控制制度,23,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应符合以下八大原则: 合法性原则(会计法、公司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 整体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 经济性原
13、则 适用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财务内部控制的要点: 1、明确管理职责、纵向与横向的监督关系 2、职责分工,权利分割,相互制约 3、交易授权,建立恰当的审批手续 4、设计并使用适当的凭证和记录 5、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的授权 6、资产和记录的保管制度 7、独立的稽核,例行的复核与自动的查对 8、制定和执行恰当的会计方法和程序 9、工作轮换 10、独立检查,(内外部审计),24,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框架的五个方面: 一、原则性的财务、会计制度 会计核算制度: 1、会计核算的体制; 2、主要会计政策; 3、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 4、会计科目使用说明;5、会计报表种类及格式;6、会计报表编制说明(附注) 财务
14、管理制度 二、综合性管理制度 1、帐务处理程序制度; 2、预算管理制度; 3、会计稽核制度 4、内部牵制制度;5、财产清查制度;6、财务分析制度;7、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8、会计电算化; 9、对子(分)公司等属属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办法 三、财务收支审批报告制度 1、财务收支审批管理办法; 2、重大资本性支出审批与授权制度 3、重大费用支出审批与授权审批制度;4、财务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四、财务机构与人员管理制度 五、成本费用管理制度(费用报销、成本核算、成本计划、控制、分析、考核),25,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最主要的风险。 财务风险的种类: 利率风险 汇率风险 购买力风险 经营风险 市场风险
15、流动性风险 政治风险 违约风险 道德风险讨论:财务人员(或其他执行者)如何解决职别比较高的人要其违反制度的选择;,26,企业 所有者与经营者对内控目标 的需求分析 企业所有者: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监督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行为;通过会计信息掌握资本的安全性、收益性 经营者: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确保企业经营目标实现;强化风险管理;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完成受托经营责任。 不同产权结构下内部控制效率的分析: 一、对私有产权结构下内部控制效率的分析 独资企业:身份重叠,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同,发生的代理成本和监督成本较低,任人唯亲现象严重,以血缘关系来约束,信任大于防范,管理者很少舞弊。会计控制
16、效率通常较高,主要问题是:(1)书面文件资料不齐;(2)控制标准随意性大;(3)分工控制不明确;(4)管理者权力过大;(5)靠道德而不是制度 合伙企业:合伙企业的不完全契约关系,会因一个人的退伙而失败,或引发无休止的争议而散伙,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短期行为,内部只靠信任关系,或形成互相监督而引发猜疑,合伙人兼职现象较多,会计控制效率较低。 二、混合产权结构下内部控制效率的分析: 股份制企业是其代表,体现现代企业管理特点 治理结构复杂有序 各种制度、标准较为健全 控制程序完善科学 内部控制制度效率较高 制度权威而不是人治,27,内部控制局限性的理性分析 一、内控受到的威胁: 管理层的违规 对
17、资产的接触 形式主义 利益的冲突 二、内控的局限性分析 成本限制 串通舞弊 人为错误 管理越权 修订跟不上变化 高层的管理理念 设计缺陷(常规业务),28,如何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解决下面四大难点: 第一、如何把握授权的度 决策者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经济行为的效益性和廉洁性 第二、如何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 内控制度的科学性;主要决策者的受控程度 第三、如何提升规范控制程度 第四、如何提高控制人员的熟练程度 问题思考: 1、控与被控的矛盾协调 2、控面与控点的有机结合 3、控制与创新的关系,29,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框架的建立,内部控制评价的一般标准: 一、内部控制的
18、完整性 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系统性 内部控制贯彻执行的始终性 二、内部控制的合理性 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时的适用性 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时的经济性 三、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内部控制政策与国家法律法规相符 内部控制对企业效益的促进性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以完整性和合理性为基础,内部控制的完整性与合理性以效益性为目的。 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标准: 一、内部控制要素评价标准 二、内部控制作业层级(细化) 控制目标 控制点 控制措施,30,3. 基本业务的内部控制,31,利润,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3.1 企业价值链的分析,32,3.2 投资决策的内控 a. 投资分类: 按投资性质:分为权益性、债权性、混合
19、性投资 按投资目的:短期投资、长期投资 b.投资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 职务分离制度 财务分析制度 投资的选择和审批制度 投资项目审批的联签制度 投资证劵的内部控制制度 投资的保管制度 投资资产处置的控制制度 投资记录和入帐的控制制度 投资收益和投资资产期末计价的控制制度,33,对外投资的内部控制与管理 一、对外投资的风险 投资决策因素(市场调研、可行性研究不充分、自身实力不济、没有考虑机会成本) 被投资企业内部管理因素(内部管理混乱、缺乏监控、造成资产流失) 二、投资风险的识别与衡量 投资项目不能如期投产,不能取得效益、或投产但不能盈利、导致企业整体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这是投资风险的最强形式
20、。 投资项目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利息率 投资项目没有达到企业的整体平均资金利润率 投资风险的大小,可根据投资项目的收益期望值和期望值标准差两个指标计算及衡量,收益期望值越小,编制差越大。 三、对外投资的管理与控制 投资立项的管理与控制(市场分析、产品销路和发展趋势,工艺流程和技术数据,预测产品的销售价格、成本、税金、和盈利及汇率风险以及筹资成本。,34,投资项目管理的分析与控制(加强跟踪管理或参与被投资项目管理) 建立投资备抵防范风险,建立投资风险准备金 通过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分散投资风险(产品多元化。地区多元化) 综述:投资前科学论证,投资后跟踪与管理、适当提取投资风险准备。 四:对外投资
21、立项后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内容:资产投出与管理、资产处置、监督与评价。 设立岗位责任制,包括设立投资管理部、具体项目设立项目责任人及监督人 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的合理评估,外派人员的监督,合作对象的选择 项目负责人的风险抵押金制度 投资损失的处理规定及程序 关键内部控制程序 投资业务要经过授权审批(合同、协议、投资证明) 投资业务的会计记录与授权、执行和保管等方面明确职责分工 内审或不参与投资的业务人员定期盘点 建立详尽的会计核算制度及相关职务分离,35,投资担保业务的主要流程及其内部控制: (1) 担保业务的受理 被担保企业出具的担保申请书 被担保事项的经济合同、协议及相关文件资料 被担保单位
22、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报告(资产状况,筹资的可行性报告等); 有关反担保的资料 (2)调查了解被担保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 (3)担保业务的审批 (4)签订担保合同 (5)担保检查 (6)担保合同的履行(修改、展期、终止、垫款、收回),36,3.3 销售与应收帐款的控制 销售活动的内部控制基本内容: 销售计划编制 2. 销售订单处理 3. 授信或批准赊销 4. 商品销售定价 5. 签订销售合同 6. 装运货物 7. 登记销售台帐 8. 商品销售退回处理 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基本内容: 制定信用政策 制度信用条款机销售折扣率 对新客户进行信用调查 核定新客户的信用额度 对原有老客户信用的继续调查机信用
23、额度的修正 记录应收帐款 收取帐款 估计坏帐损失并计提坏帐准备金 对坏帐损失报批并进行帐务处理 对应收帐款金额及收回情况进行报告.,37,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 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岗位分工 销售与收款控制的相关部门及岗位设置 销售与收款控制的岗位责任制 销售与发货的控制 销售预算控制 销售定价控制(商品价目表、销售价格、价格折让) 赊销及信用控制 客户信用状况调查表 授信额和授信期留有余地 必要的信用担保 委托第三方进行调查 无法取得客户信用资料的授信一律不予批准,38,销售和发货的程序控制 1. 签订销售合同的控制 销售谈判 合同订立 合同审批 销售通知书的编制和核实控制 组织发货控制 销售发票的
24、控制 对销售发票通知单和发货通知书连续编号 开票员核对发票通知单和发货通知书 检查销售价格 单独的发票复核 销货退回的控制 1.验收退回货物及填制退货接受报告, 2. 调查退货索赔 3.核准退货 4. 填制和邮寄贷项通知书,39,销售记录控制 销售部门建立销售台帐 销售合同、销售计划、销售通知书、发货凭证、运货凭证、销售发票相互核收款的控制 (一)现销收款的控制 (二)应收帐款的控制应收帐款记录的内部会计控制应收帐款的帐龄分析控制 应收帐款收款控制 在单位内部明确经济责任 规定赊销管理权限 采取销售折扣的方式 确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选择坚挺的货币作为结算货币,避免外汇汇兑损失 落实责任人催收逾期
25、应收帐款 7、 制定收款安全措施,40,(三)对帐的控制 (四)坏帐的控制 坏帐确认控制 坏帐批准的控制 坏帐核销的控制 计提坏帐准备控制 (五)应收票据的控制(不熟不收) 监督与检查 销售与收款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 销售与收款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中心情况 销售的管理情况 收款的管理情况 销售退回和折让的管理情况,41,ERP系统下的销售管理控制,42,采购与付款的内部控制 采购与付款主要业务活动包括: 请购商品或劳务 批准采购申请 对外采购 验收商品或劳务 支付款项 采购与付款控制的主要凭证和记录 请购单(使用部门填写) 订购单或采购合同 验收单 退货单 卖方发票 付款凭单 转帐凭证
26、付款凭证 材料采购明细表 应付帐款明细表 现金、银行存款日记帐 卖方对帐单,43,采购与付款控制的关键程序: 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不相容) 请购与审批控制 采购与验收控制 付款控制 监督检查 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 有无不按计划盲目采购或不及时采购 是否为本单位所需或非法谋利 是否舍近求远、质次价高收受回扣 有无随意分摊采购费用 财务部门是否及时结算和入帐 短缺或质次是否得到及时处理 材料计价方法是否正确,44,如何应用MRP系统对采购行为进行控制?,MRP,计划来源,采购管理,计划部门,采购请求,成本管理,财务管理,应收帐款,质量管理,库存管理,补充库存需求,检验,收料,45,3.6 存货管理
27、的内部控制 存货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 合理经济地购入存货 保护存货地实际存在 合理地确定存货价值 公允恰当地列示利润表中地销售成本 存货内部控制制度: 职责分离的内部牵制制度 存货的储存保管制度 存货盘存控制制度 存货的日常管理内部控制 验收(凭证审核、数量检验、质量检验、时间检验、发票审核) 入库(立即出库、上架存货、人工入库、跟踪控制) 存货入库后保管与储存管理(存货储存管理、呆废料的管理) 存货发出(接对单、备料、交接、帐目记录、表单保存与分发) 存货退料(汇总、品质鉴定、退货、补货、帐目记录) 采购资料的整理计归档(采购单、采购计划、合同、方式、询价单),46,存货的采购控制,47,降
28、低库存的策略,48,领用库存物资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 一、设计本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合法性原则 厉行节约原则 计划控制原则 岗位分离原则 二、内部设计的具体内容: (一)物资领用计划申报制度 (二)物资领用制度 (三)台帐记录制度 (四)成本考核制度,49,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 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 科学的进行固定资产的预测风险 正确地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切实做好固定资产地保全 不断提高固定资产地利用效果 固定资产管理的控制原则 相关职务分离原则 资本的支出预算原则 充分使用原则 生产最大可能性原则 实物负责原则 更新年限的经济性原则,50,固定资产购置的内部控制 主要控制目标: 保证固
29、定资产购置业务有效合法(授权、批准) 保证固定资产购置经济合理(必需、质量、性能、价格) 保证资产购置会计核算真实完整 保证购置的固定资产实物安全 主要控制点: 审批 签约 验收 审核 移交 记帐 核对,51,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固定资产分口分级管理 固定资产的保管制度 (1)固定资产定号 (2)保管定人 (3)管理定户 (4)建立保管卡 固定资产的交接手续 固定资产的盘点 固定资产的投保 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固定资产处置的内部控制: 鉴定 审批 审核 注销,52,人力资源的内部控制: 有完善的招聘与选拔方针及操作性程序 企业文化和道德价值观、职业技能的导向培训 规则制定、
30、纪律约束与奖惩措施 业绩评价及晋升制度 对重要岗位建立职业信用保险 工作岗位的定期轮换,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员工招聘,培训计划,绩效评估,报酬管理,人力资源测评,53,人工成本的控制 在保证内控制度可控的前提下简化作业流程,可以提高效率、节约用人成本;充分授权预防熟练员工离职; 加大管理跨度,缩短管理层次 充分利用临时工 部分工作外包 应尽量减少试用期不合格率 重新核算设备投入成本与该投入所能节省人工的成本; 实行科学的薪酬战略,对员工进行科学的绩效考核 考勤、工资系统的应用,54,3、生产与 成本、费用的内部控制,成本控制的基本工作程序如下: 1、制订成本标准。成
31、本标准是成本控制的准绳,成本标准首先包括成本计划中规定的各项指标。但成本计划中的一些指标都比较综合,还不能满足具体控制的要求,这就必须规定一系列具体的标准。确定这些标准的方法,大致有三种: (1)计划指标分解法。即将大指标分解为小指标。分解时,可以按部门、单位分解,也可以按不同产品和各种产品的工艺阶段或零部件进行分解,若更细致一点,还可以按工序进行分解。 (2)预算法。就是用制订预算的办法来制订控制标准。有的企业基本上是根据季度的生产销售计划来制订较短期的(如月份)的费用开支预算,并把它作为成本控制的标准。采用这种方法特别要注意从实际出发来制订预算。 (3)定额法。就是建立起定额和费用开支限额
32、,并将这些定额和限额作为控制标准来进行控制。在企业里,凡是能建立定额的地方,都应把定额建立起来,如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等等。实行定额控制的办法有利于成本控制的具体化和经常化。 在采用上述方法确定成本控制标准时,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计算。同时还要正确处理成本指标与其他技术经济指标的关系(如和质量、生产效率等关系),从完成企业的总体目标出发,经过综合平衡,防止片面性。必要时。还应搞多种方案的择优选用。 2、监督成本的形成。这就是根据控制标准,对成本形成的各个项目,经常地进行检查、评比和监督。不仅要检查指标本身的执行情况,而且要检查和监督影响指标的各项条件,如设备、工艺、工具、工人技术水
33、平、工作环境等。所以,成本日常控制要与生产作业控制等结合起来进行。,55,成本日常控制的主要方面有: (1)材料费用的日常控制。车间施工员和技术检查员要监督按图纸、工艺、工装要求进行操作,实行首件检查,防止成批报废。车间设备员要按工艺规程规定的要求监督设备维修和使用情况,不合要求不能开工生产。供应部门材料员要按规定的品种、规格、材质实行限额发料,监督领料、补料、退料等制度的执行。生产调度人员要控制生产批量,合理下料,合理投料,监督期量标准的执行。车间材料费的日常控制,一般由车间材料核算员负责,它要经常收集材料,分析对比,追踪原因,并会同有关部门和人员提出改进措施。 (2)工资费用的日常控制。主
34、要是车间劳资员对生产现场的工时定额、出勤率、工时利用率、劳动组织的调整、奖金、津贴等的监督和控制。此外,生产调度人员要监督车间内部作业计划的合理安排,要合理投产、合理派工、控制窝工、停工、加班、加点等。车间劳资员(或定额员)对上述有关指标负责控制和核算,分析偏差,寻找原因。 (3)间接费用的日常控制。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的项目很多,发生的情况各异。有定额的按定额控制,没有定额的按各项费用预算进行控制,如采用费用开支手册、企业内费用券(又叫本票、企业内流通券)等形式来实行控制。各个部门、车间、班组分别由有关人员负责控制和监督,并提出改进意见。 上述各生产费用的日常控制,不仅要有专人负责和监督,而
35、且要使费用发生的执行者实行自我控制。还应当在责任制中加以规定。这样才能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使成本的日常控制有群众基础。 3、及时纠正偏差。针对成本差异发生的原因,查明责任者,分别情况,分别轻重缓急,提出改进措施,加以贯彻执行。对于重大差异项目的纠正,一般采用下列程序: (1)提出课题。从各种成本超支的原因中提出降低成本的课题。这些课题首先应当是那些成本降低潜力大、各方关心、可能实行的项目。提出课题的要求,包括课题的目的、内容、理由、根据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益。 (2)讨论和决策。课题选定以后,应发动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对重大课题,可能要提出多种解决方案,然后进行各种方案的对比分
36、析,从中选出最优方案。 (3)确定方案实施的方法步骤及负责执行的部门和人员。 (4)贯彻执行确定的方案。在执行过程中也要及时加以监督检查。方案实现以后,还要检查方案实现后的经济效益,衡量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56,(1) 质量成本: a) 质量定义:需要特别关注顾客的满意度 b) 质量成本的定义:指质量不佳所产生的成本 c) 质量成本的分类:,鉴定成本:检验费用、检测设备费用、工资福利、聘请质量专家的费用 内部损失成本:是指产品在交给客户前被发现质量未符合要求的成本,包括废品损失、翻修费用、复检费用、停工费用、产品降级贬值、其他故障费用 外部损失成本:是指产品送交给顾客之后才发现的成本,包括
37、退货、保修、理赔费用、折价、声誉损失(三株、可口可乐),57,d) 各质量成本的转换性,平衡点 e) 质量成本控制的关键: 质量预防成本: 注重研究开发、 加大培训、(特别是交叉培训) 尽量使用标准配件、 供应商应相对稳定 进货检验成本: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要求和管理、采取标准抽样检验 制程质量成本:加强自检、避免不良品流入下一工序 外部故障成本:加强出货检验、避免退货、,(2) 目标成本 小案例:某厂的目标成本方法 a) 目标成本的概述:顾客需求、设计、目标价格、目标利润、目标成本。优点:设计小组 b) 目标成本与内部控制的联系:目标一致,,质量成本,预防+鉴定,外部内部损失,58,成本内部控
38、制程序图,事前控制 (1)制定目标成本 (2)编制成本预算 (3)成本指标分解, 下达各责任部门,事后控制 (1)风险差异原因 (2)提出改进措施 (3)计算实际成本 (4)进行奖惩,事中控制 (1)实地观察记录 (2)计算差异 (3)信息反馈,差异汇总分析,作下期预算改进的参考,按照成本 预算控制,59,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 (1)货币资金收支与记帐的岗位分离 (2)货币资金收入、支出合理合法 (3)全部收支及时、准确地入帐,并且支出要有核准手续 (4)控制现金坐支,当日收入资金应及时送存银行 (5)按月盘点现金,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剂表,做到帐实相符 (6)加强对货币资金
39、地内部审计 岗位分工与授权控制: 货币资金控制的不相容职务 货币资金控制的相关部门设置及分工 货币资金控制的岗位责任制 货币资金授权审批制度 货币资金收入与支出地控制: (收入)填制“销货单”集中收款地控制 邮局汇款现金收入地控制 赊销业务收回现金地控制 其他收款方式地控制,60,(支出)零星采购记费用报销支出地控制 借款支出业务地控制 备用金支出地控制 应付凭单控制(大型企业) 外阜存款地控制: 加强对外阜存款帐户设立地审查 明确外阜存款岗位责任制度 制定外阜存款地具体管理办法 对外阜存款资金统一调度 外阜存款要及时加以清理 票据和印鉴的管理: (一)收入原始凭证地管理制度 印制或购买制度
40、保管制度(三清、四专、五防、六不准) 发票和收据的领用、注销、存档,61,电算化会计系统环境下内部控制 (一)电算化会计系统的一般控制(人、硬件、软件、及环境) 1、组织与管理控制(部门设置、人员分工、岗位职责、权限划分) 系统管理主要负责硬软件技术管理工作,包括掌握网络服务器及数据库的超级口令,负责网络资源分配,监控网络运行;按照主管人员要求,对各岗位分配权限,对数据的安全保密负责;负责对硬软件、数据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审核岗位主要负责监督计算机及电算化系统的运行,包括:审查机内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性、合法性、防止非法修改历史数据。 2、应用系统开发、建立和维护控制
41、 系统开发控制包括;开发前的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开发过程的人员分工,资料的收集和保管。 系统建立控制包括:资源配置,系统测试,新旧系统的并轨运行及验收程序。 系统的维护包括:系统硬软件的安装。修正、更新、扩展、备份等。,62,3、系统操作控制。(包括操作权限控制和操作规程控制) 操作权限控制指每个岗位只能在授权范围内对系统进行作业,常用口令形式。 操作规程控制指硬软件操作规程、作业运行规程、用机时间记录规程。 系统软件控制指为保证系统软件运行而预先设计的各种处理故障、纠正错误。 数据和程序控制指程序和数据的安全关系到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数据控制通常采取:接触控制、丢失数据的恢复与重建
42、,数据的备份等。 程序控制通常包括:保证程序不被修改、不损坏、不被病毒感染。 网络安全控制指:数据保密、访问控制、身份识别、不可否认和完整性。 网络传输介质尽量使用光纤传输。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控制 包括:输入控制、计算机处理与数据文件控制和输出控制。 输入控制:设立科目名称与代码对照文件,预算平衡、顺序检查、二次输入等 计算机处理与数据文件控制:登帐条件、防错纠错、修改权限与痕迹控制。 输出控制:权限操作,打印输出资料登记保管。,63,常见的舞弊形式及防治措施: 包括盗用、敲诈、行贿、欺诈性披露、利益冲突、权力的滥用等。 有关舞弊的重要信号:管理当局不重视控制、用复印件代替原件、关键
43、人员喜欢一手包办某些业务等。,64,65,66,67,揭秘会计师造假14招: 销售造假四招 招数一:销售给控股股东和非控股子公司 招数二:在不同控股程度子公司间的安排销售 招数三:公司溢价采购控股子公司产品给劳务形成固定资产 招数四:变更销售收入确认方式 成本造假三招: 招数五:不同成本费用项目之间的分类变化 招数六:变通广告费用与商标使用费 招数七:利息费用资本化,68,税收造假两招 招数八:所得税返还款的确认期间作弊 招数九:通过内部转移价格规避增值税 资产造假五招 招数十:资产溢价转让,提高当期收益 招数十一:以不良实物资产对外投资 招数十二:调节股权投资比率 招数十三:折旧和摊销年限自
44、我“调节” 招数十四:控制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和冲回,69,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企业内部审计的设立与科学定位: 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 审计会计帐目 稽查、评估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职能部门工作效能评估 向管理当局提出建议报告 内部审计部门的定位: 1、由审计委员会领导 1、由监事会领导 2、由董事会领导 3、由财务副总或财务总监领导 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 审查和评价业务处理授权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审查和评价业务活动发生的真实性、合法性 审查和评价财务与会计处理程序的合法性、合理性 审查和评价各种经济信息资料的真实与完整性 评价经营目标的实现程度和管理控制系统的完备性,70,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手段与
45、方法: 1、了解和描述内部控制制度 书面说明法 调查表法 流程图 2、评价内部控制制度 控制对象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 控制程序是否明确、固定化 组织机构是否健全及适应控制要求 执行人员素质、是否权责对立、分工明确、相互制约、赏罚分明 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可行 信息资料是否健全完备 成本效益是否满足成本最大效益最佳原则 3、测试评价内部控制制度 检查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经济业务并对检查所发现的错弊逐一记录 分析审查样本中发现的错弊的性质和原因 根据错弊情况,对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其业务的可信赖度进行判断 写出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情况报表,71,内部控制审计与组织效率:组织效率是指组织目标的达成情况。由
46、于企业组织是许多主体契约的联结,因而组织的目标实际上是一组目标所构成的目标体系,可以概括为“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最大化”,它是一个典型的多目标最优化模型。另外,组织的目标本身也是动态的,随着环境的变化和组织自身的演进, 从内部控制的目标看,显然它是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组织效率的重要内生变量。而且,它主要属于管理当局实际对组织的财产及其经营行使控制权的的利益关系主体的职权范围之内。我们不妨假设其他一切不变,将组织效率(OE)与内部控制(IC)的函数关系描述如下: OE=f(IC)-g(IC) 其中,f(IC)表示内部控制效益(由于内部控制所导致的组织效率的提高),g(IC)表示内部控制成
47、本(由于内部控制而耗费的组织资源的机会成本,以及内部控制对组织效率的牺牲)。显然,f(IC)和g(IC)都是随着内部控制的增加(深度、广度、精度等)而递增的。这样,自然就会得出一个最佳内部控制点的问题,即内部控制并不是多多益善,而有一个合理的度。这与经济学上大多数成本效益权衡(trade-off)模型并无二致。 审计也是为了提高组织效率服务的,但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稍有不同。外部审计实际上是由独立的一方对组织效率水平和状况做出评价和签证,以便起到促进(直接提高组织效率,或者指引出更有效的组织资源配置)作用,因而它是组织效率的一个外生变量。至于内部审计,我们既可以从组织中的科层的角度去理解,也可以
48、干脆把它看作是内部控制的一部分。我们姑且仅考虑外部审计(EA),也对组织效率函数做出单因素的简化,可以得出: OE=h(EA)-k(EA),72,其中,h(EA)表示审计效益(由于审计所促进的组织效率的提高或者避免的组织效率损失),k(EA)表示审计成本(由于审计而耗费的组织资源的机会成本)。同样可以知道h(EA)和k(EA)都是EA的单调递增函数,因而整个组织效率函数也变成了一个此消彼长的模型。这样,审计也存在最佳边界的问题。 如果假设其他因素中立,引入内部控制和审计的双因素模型,可以得出新的组织效率函数: OE=f(IC)-g(IC)+h(EA)-k(EA) 从理论上讲,尽管IC和EA一个
49、是内生变量,一个是外生变量,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个带有规律性的函数关系:对内部控制投入的组织资源越多,内部控制就越健全,所能增进组织效率的空间越大,从而审计的风险越小,审计的资源投入就可以越小,相应地,审计所能增进组织效率的空间也越小。从数学上叙述,就是IC与EA呈负相关,从而导致f(IC)与h(EA)、g(IC)与k(EA)呈负相关,这就意味着构成OE的4个消长变量之间实际上存在着相互依赖、此消彼长的函数关系。而这正是内部控制与审计之间互动与耦合的逻辑关系的数学表述。 如果我们把审计也看作是一种控制的话,组织效率的双因素模型就可以用来说明控制(内部控制和作为外部控制的审计)与组织效率的关系,由此也可以探讨最佳控制水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