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2月19日-3890)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2月19日-3890)1:如果儿童处于1115岁,那么他属于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的()。单项选择题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2:为了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这些感知规律包括()多项选择题A、强度律B、活动律C、层次律D、差异律E、组合律 3:教师要同家长打交道,必要时还要与社会各方面交流,这属于教师角色中的()单项选择题A、课堂的管理者B、团队活动领导者C
2、、办事员D、公共关系人员 4: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下列哪些途径来形成?()多项选择题A、直接发生途径B、间接发生途径C、直接转化途径D、间接转化途径 5: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测试,目的在于检验学生某个阶段学习的完成情况。这种测验叫做()。单项选择题A、安置性测验B、诊断性测验C、形成性测验D、终结性测验 6:“掌握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布卢姆?B、布鲁纳?C、班杜拉?D、斯金纳 7:下列概念中()不是皮亚杰最先提出的。单项选择题A、同化B、顺应C、图式D、反射 8:有些课题包含高度结构性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掌握这种
3、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单项选择题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B、师生互动策略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D、合作学习策略 9:一般而言,创造性与个性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判断题对错 10:舒茨提出人际交往需要的三维理论,认为基本的需要包括()。多项选择题A、成就B、包容C、情感D、支配E、生存 11:在各类学习评定中,一般是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进行的,目的在于了解教学结果,探究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便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的是()单项选择题A、配置性评定B、形成性评定C、总结性评定D、综合性评定 12: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单项选择题A、认识动机B、赞许动机C、成就动
4、机D、交往动机 13: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单项选择题A、0252秒B、0225秒C、2秒到1分钟D、5秒到2分钟 14:理解知识是学习的第一步。()判断题对错 15:在小学阶段,学校不开设化学、物理课程,这是受()单项选择题A、学生认知发展制约B、师资力量制约C、仪器设备制约D、课程复杂性制约 16:依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多项选择题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上位学习 17:教学设计的开始环节为()单项选择题A、教学内容B、教学对象分析C、学习目标编写D、学习需要分析 18: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把思维分为()多项选择题A
5、、直观动作思维B、发散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D、聚合思维E、抽象逻辑思维 19:教师在履行社会交给自己的教育职责过程中,所具有的使学生感到尊敬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就是()。单项选择题A、教师的责任感B、自我教学效能感C、教师的信念D、教师的威信 20:在学习成功与失败的归因中,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是()单项选择题A、能力高低B、努力程度C、运气好坏D、任务难度 21: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单项选择题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22:由于高中生认知能力、意识水平的提高,其情绪体验呈如下特点()多项选择题
6、A、延续性B、丰富性C、曲折性D、内隐性E、特异性 23:“一好百好”,“一坏百坏”,这种社会认知效应称为()。单项选择题A、刻板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首因效应 24: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学生对()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单项选择题A、民主型B、放任自流型C、仁慈专断型D、强硬专断型 25: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形象直观 26:推理的正确性除了受前提的真实性和是否符合逻辑规则的影响外,还受_因素影响。()多项选择题A、推理材料的性质B、推理材料的数量C、前
7、提气氛效应D、推理时的情景E、赌徒谬论 27:在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标准时,主要应该考虑到哪些方面?()多项选择题A、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B、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C、心理健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D、心理健康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社会评价问题 28: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单项选择题A、教师随堂评价B、教师自编测验C、随常考试D、课堂提问测验 29: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单项选择题A、辨别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规则或原理学习 30:心智技能形成中出声的外部语言阶段、不出声的外部
8、语言阶段和内部语言阶段可以合称为()。单项选择题A、原型定向B、原型模仿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 31: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 32:一般来说,元认知策略可分为()。多项选择题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计划策略D、监视策略E、调节策略 33: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包括()。多项选择题A、自我效能感B、一般交易效能感C、集体效能感D、个人教学效能感 34: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属于()。单项选择题A、监视策略B、组
9、织策略C、复述策略D、元认知计划策略 35:教育心理学是()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单项选择题A、自然学科B、普通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理论心理学 36:维果斯基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判断题对错 37:在知识学习的类型中,词汇学习、实物、图像、图表、图形等属于()。单项选择题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38: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判断题对错 39:少年期相对于生理发展速度而言,心理发展相对平稳。()判断题对错 40:影响着群体与每个成员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单项选择题A、群体压力B、群体动力C、群
10、体凝聚力D、群体规范 41:能摆脱有关材料的束缚,发表独立见解,探索新的解答方案的理解是()单项选择题A、解释的理解B、字面理解C、批判性理解D、创造性理解 42:根据维纳的观点,影响学生学习成败的主要因素包括【】多项选择题A、能力B、努力C、运气D、任务难易E、教师 43:关键期的存在说明学生心理发展具有()单项选择题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 44: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多项选择题A、场独立与场依存B、沉思型与冲动型C、内向型与外向型D、辐合型与发散型。E、可控与不可控 45: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强化法”属于()。单项选择题A、行为改变法B、认知
11、改变法C、精神分析法D、运动改变法 46: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但是教学结果的测量可以不依据教学目标。()判断题对错 47:学生课堂学习动机由哪些选项构成()多项选择题A、认知的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附属的内驱力D、交往的内驱力E、获得认同的内驱力 48:在进行心理辅导时,辅导教师与受辅导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有()。多项选择题A、积极关注B、询问C、尊重D、真诚E、同感 49:下列说法中不能反映学习迁移现象的是()单项选择题A、举一反三B、由表及里C、触类旁通D、由此及彼 50:专家具有哪些特征?()多项选择题A、专家比新手更能有效地组织信息B、专家记忆容
12、量较大,因而提取信息的速度更快C、专家善于应用直接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D、专家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问题的表征,在更深的层面上表征问题E、专家有更强的认知与自我监控能力 查看答案 1:答案D 解析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关于年龄的划分如下:感知运动阶段为02岁;前运算阶段为27岁;具体运算阶段为711岁;形式运算阶段为1115岁。 2:答案A,B,D,E 解析 这些感知规律包括: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和组合律。 3:答案D 解析 略 4:答案A,D 解析 5:答案C 解析 6:答案A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7:答案D 解析 8:答案A 解析 9:答案正确 解析 略。 10:答案B,C,D 解析 社会
13、心理学家舒茨1958年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11:答案B 解析 形成性评价一般是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进行的,目的在于了解教学结果,探究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便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A 解析 14:答案错误 解析 记忆知识是学习的第一步。 15:答案A 解析 16:答案A,B,C 解析 依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17:答案D 解析 18:答案A,C,E 解析 19:答案D 解析 20:答案A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21:答案B
14、解析 为教师的期待而学习的动机是低级的动机。 22:答案A,B,E 解析 23:答案C 解析 24:答案B 解析 25:答案A 解析 26:答案A,C,E 解析 27:答案A,B,C,D 解析 由心理健康的标准可知以上选项均对。 28:答案B 解析 标准化成就测验是一种经过标准化过程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达到何种程度的测验。教师自编测验是在教学过程中,担任教学工作的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而编制的测验,其针对性比较强。因此,在对学生的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进行评价时,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就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29:答案D 解析 30:答案D 解析 原型内化即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向头
15、脑内部转化,即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方式变为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出声的外部语言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内部言语阶段。 31:答案B 解析 【解析】发现教学,也称启发式教学,一般经历四个阶段,题干中提到的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是发现教学的第一步。 32:答案C,D,E 解析 CDE【解析】本题考查元认知策略的种类。元认知策略包括元认知计划策略、元认知监视策略、元认知调节策略。 33:答案B,D 解析 34:答案D 解析 35:答案C 解析 36:答案错误 解析 乌申斯基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37:答案A 解析 38:答案正确 解析 系统暂
16、无解析 39:答案正确 解析 略。 40:答案B 解析 41:答案D 解析 略 42:答案A,B,C,D 解析 维纳认为,学生学习成败包括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3:答案C 解析 44:答案A,B,D 解析 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 45:答案A 解析 强化法是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 46:答案错误 解析 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教学结果的测量必须针对教学目标。 47:答案A,B,C 解析 48:答案A,C,D,E 解析 B选项是评估性会谈应掌握的一项技术。 49:答案B 解析 “由表及里”只能说明学习的顺序。 50:答案A,B,C,D,E 解析 选项中所描述的皆为专家的特征。 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