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本章知识梳理,思维导图,1. 生活、生产中机械功的含义(理解); 2. 功;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认识) 3. 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认识); 4. 机械功和功率:能用机械功公式、功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认识); 5. 机械效率: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了解); 6. 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认识); 7. 动能和势能及其转化;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理解).,考纲要求,一、功:作用在物体上的_,使物体在_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1.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_. (2)物体在力的方
2、向上通过了_.,知识梳理,力,力,力,距离,2.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有力无距离:如搬石头未搬动. (2)有力,也有距离,但力的方向和距离垂直:如手提水桶在水平面上走动. (3)有距离无力:如踢足球后球离开脚之后的运动过程中,脚对球不做功.,知识梳理,3. 功的计算:物体上的力与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_. 公式:W=Fs=Pt. 各量单位:WJ(焦耳),FN(牛顿),sm(米),PW(瓦特),ts(秒). 4. 国际单位:将Nm称为_,简称_,符号(_).1 J=1 Nm.,知识梳理,乘积,焦耳,焦,J,公式应用注意: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 公式中的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
3、通过的距离,且与力对应; 功的单位“焦”(1牛米 =1焦). 二、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_. 1. 说明: (1)功的原理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知识梳理,省功,(2)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3)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4)对于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 本身的重力):人做的功(Fs)= 直接对重物所做的功(Gh).,知识梳理,2. 举例: (1)斜面光滑(不计摩擦):沿斜面的拉力做的功等于直接把重物提升h做的功,即:FL=Gh. (
4、2)实际斜面:斜面粗糙(考虑摩擦)若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力为f,则: FL=fL+Gh;这样F做的功FL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的功Gh.,知识梳理,三、功率:_和_的比值. 1. 公式:P= =Fv. 2. 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常用单位kW,MW; 换算:1 kW=103W,1 MW=106 W. 3. 物理意义:表示做功_的物理量(与机械效率无关).某小轿车功率为72 kW,它表示小轿车1 s做功_J.,知识梳理,功,所用的时间,快慢,72 000,四、机械效率:_跟_的比值. 1. 有用功:对人们有价值的功. 2. 额外功:对人们没有价值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3. 总功: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
5、(有用功加额外功). 4. 公式:= 100%= 100%. 注意:用滑轮组竖直提升重物时,= 100%= 100%= 100%;,知识梳理,有用功,总功,不计绳重和摩擦时,= 100%= 100%= 100%;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_. 5. 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们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1)功率表示做功的_,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知识梳理,改进机械的结构使其更合理、更轻巧;定时保养、使机械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等,快慢,(2)机械效率表示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是有用功. 五、机械能 1. 能量:一个物体能够_,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理解: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的大小;物体能做
6、的功多,表示它的能量就_;,知识梳理,做功,大,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没有做功,但它具有能量. 2. 机械能:_和_的统称,即机械能等于二者的_.,知识梳理,动能,势能,和,知识梳理,运动,大,被举高,弹性形变,大,3.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1)首先分析决定动能、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看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如何变化.,大,例如火箭加速升空,判断火箭携带的卫星的动能和势能的变化.先根据题意可知卫星质量_,高度_,可以判断重力势能_;然后根据质量_,速度_,可以判断动能_. (2)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没有
7、其他外力做功,则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即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不变.例如投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就只有重力做功了,它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知识梳理,不变,增加,增加,不变,增加,增加,六、重点实验总结 1.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原理:= 100%= 100%. (2)应测物理量:_、_、_和_. (3)器材:_、_、_、_、_和_.,知识梳理,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刻度尺,弹簧测力计,(4)步骤:必须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5)结论:同一个滑轮组
8、,提升的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_; 不同的滑轮组,提升重力相同的物体,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_. (6)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增加物重;,知识梳理,匀速,高,低,减小绳子和动滑轮的重力; 减小摩擦. 注意以下两种情况不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 不计摩擦时,改变绕线方法; 改变重物提升高度和速度. 2. 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1)猜想:动能大小与物体_和_有关; (2)器材:小钢球,斜面轨道、木块(纸盒);,知识梳理,质量,速度,(3)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小钢球; 实验方法:_法和_法; 判断动能大小的方法:_; 控制速度大小的方法:_; (4)分析归纳:运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
9、_; 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_; (5)实验结论:物体动能与_和_有关;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_.,知识梳理,控制变量,转换,木块(纸盒)被推动的距离大小,控制小球释放的高度,大,大,质量,速度,大,一、功和功率的计算 1. 工人在水平地面上用80 N的水平推力以0.2 m/s的速度推动400 N的重物使它沿水平方向移动50 m,在这个过程: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是_,支持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是_,工人的推力所做的功是_,功率是_.,本章重点考点(一)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0,0,4 000 J,16 W,2. 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一位身高170 cm的运动员和一位身高16
10、0 cm的运动员,在挺举项目中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如图Z11-2-1所示.如果他们对杠铃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W1W2,P1P2 B. W1W2,P1P2 C. W1W2,P1P2 D. W1W2,P1P2,C,本章重点考点(一)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3. 常用机器人潜入水下打捞沉船上的物体.若机器人在水下30 m处将某物体匀速竖直向上运至水面需时间150 s,物体竖直上升所需要的动力F与物体运动速度v的关系如图Z11-2-2所示,试求出这个过程动力F对物体做的功和功率.,解:v= =0.2 m/s, 由图可知,此时
11、F=500 N, W=Fs=500 N30 m=15 000 J. P= =100 W.,本章重点考点(一)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二、滑轮组的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 4. 如图Z11-2-3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 N的物体在10 s内匀速上升1 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00 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A. 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 m B. 做的有用功是800 J C. 拉力F的功率是80 W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B,本章重点考点(一)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5. 图Z11-2-4甲中力F1水平拉动重为G的物体A在水平路面匀速移动了s.改用滑轮组拉动A在同一路面匀
12、速移动了s,拉力为F2(如图Z11-2-4乙).此过程中滑轮组 ( ) A. 总功为F2s B. 额外功为F1s C. 额外功为3F2s-F1s D. 机械效率为,C,本章重点考点(一)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6. 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员用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吊起建筑材料(如图Z11-2-5).绕在滑轮组上的钢 丝绳最大拉力为2103 N,不计滑轮、吊钩、 绳的自重及摩擦,一次最多能起吊_N 的建筑材料,实际使用该滑轮组最多只能吊起5.4103 N的建筑材料,且将建筑材料1 s内匀速吊起了1 m,起重机的功率是_,机械效率为_.若吊起的建筑材料重力减小,机械效率将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3、” ).,6103,6103 W,90%,减小,本章重点考点(一)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7. 工人用如图Z11-2-6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工人用200 N的力恰好能将重500 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求: (1)动滑轮的重力和该滑轮组此时的机械效率. (2)若将物体的重力变成800 N, 求出此时的机械效率.,本章重点考点(一)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解:(1)3F=G物+G动, G动=3F-G物=3200 N-500 N=100 N. = 100%= 100%= =83.3%. (2)= 100%= 100%= 100%= =88.9%.,本章重点考点(一)功、功
14、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8. 如图Z11-2-7是在水平面上移动重物的装置,若物重为600 N,在地面的摩擦阻力为重力的0.2倍时,用50 的水平拉力F匀速移动物体,使其以2 m/s的速度前进,经过5 s,试求: (1)拉力F所做的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本章重点考点(一)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解:(1)s物=vt=2 m/s5 s=10 m, s=3s物=310 m=30 m, W=Fs=50 N30 m=1 500 J. (2)f=0.2G=0.2600 N=120 N, = 100%= 100%= 100%=80%.,本章重点考点(一)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三、斜面的功、功率
15、和机械效率的计算 9. 如图Z11-2-8,斜面长3 m,高1 m,工人用300 N沿斜面方向的力将重为540 N的箱子匀速推到车上,在此过程中有用功为_,总功为_,额外功为_,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540 J,900 J,360 J,60%,本章重点考点(一)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10. 现有重800 N的木箱A,小李同学想把它搬到高为6 m、长为10 m的斜面上,如图Z11-2-9所示,他站在斜面上,沿斜面向上用600 N的拉力使木箱A以0.2 m/s的速度匀速从斜面底端到达斜面顶端求: (1)小李同学拉力的功率是多大? (2)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木箱A在斜面上匀速运动时 受
16、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本章重点考点(一)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解: (1)P=Fv=600 N0.2 m/s=120 W. (2)W有用=Gh=800 N6 m=4 800 J, W总=Fs=600 N10 m=6 000 J, = 100%= 100%=80%. (3)W额=W总-W有用=6 000 J-4 800 J=1 200 J, f= =120 N.,本章重点考点(一)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1.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Z11-3-1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本章重点考点(二)机械效率的测量,(1)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7、为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第3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漏填,由图丙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N,88.9%,2.4,本章重点考点(二)机械效率的测量,(3)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填“高”或“低”) (4)根据实验结论推测,使用该滑轮组再次将重8 N的物体匀速提升10 c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_(填序号). A. 71.6% B. 82.4% C. 92.1% D. 101%,高,C,本章重点考点(二)机械效率的测量,2. 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如图Z11-3-2中的甲
18、、乙、丙所示,本章重点考点(二)机械效率的测量,83.3,72.7,本章重点考点(二)机械效率的测量,(1)请计算出后两次的机械效率,并填入表格中. (2)比较1、2两次实验,可得的结论:_. (3)比较2、3两次实验,可得的结论:_.,同一滑轮组,提起的物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不同的滑轮组机械效率不同,且在物重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本章重点考点(二)机械效率的测量,3.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 (1)小明用如图z11-3-3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本章重点考点(二)机械效率的测量,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_; 通过计
19、算比较三次实验的机械效率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18 cm或5 c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提升的高度无关,本章重点考点(二)机械效率的测量,(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图Z11-3-3乙也做了实验: 小红的做法是为了探究_; 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_(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_ _;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的绕线方式是否有关,相同,做的有用功相 同,做的额外功也相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绕线方式无关,本章重点考点(二)机械效率的测量,(3)小军也用如图Z11-3-3丙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
20、数据如下表:在小军的实验中,你得到的结论是: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速度无关,本章重点考点(二)机械效率的测量,4.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按正确方法操作,如图Z11-3-4是他实验中的情景,下表是他记录的一组数据,本章重点考点(二)机械效率的测量,(1)由表中数据可计算出,滑轮组对钩码做的有用功为_J,人做的总功为_J (2)对以上两个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其不合理之处 是_;结合测力计放大图,可知小强的错误是_ (3)在该次实验中,所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是_,0.25,0.21,有用功大于总功,测力计的示数读错,92.6%,本章重点考点(二)机械效率的测量,5. 在“
21、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图Z11-3-5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两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40,本章重点考点(二)机械效率的测量,(1)在表格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数据 (2)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组装滑轮组(3)第1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 (4)如果将重为3 N的钩码挂在同一滑轮组下,根据题中已有的信息可以判断出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在_和_之间,答图略,66.7%,66.7,72.7,本章重点考点(二)机械效率的测量,6. 小明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题,提出了如下一些值得探究的猜想: 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
22、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给你如图Z11-3-6所示的装置,请你选择上述猜想中的一项,并解答下列问题:,本章重点考点(二)机械效率的测量,(1)你选择的猜想是_(填写序号). (2)要用图中的器材完成你选择的探究,还要补充的器材是:(至少写出两种)_. (3)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有: _; _; _,本章重点考点(二)机械效率的测量,本章重点考点(二)机械效率的测量,(1)(2)(3)答案见下表:,1.(2016北京改编)一个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落,速度越来越大,相继经过B、C两点,如图Z11-4-1所示.
23、若A、B两点间的距离等于B、C两点间的距离,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球在下落过程中动能不变 B.小球在C点的重力势能小于在B点的重力势能 C.小球所受的重力在AB段做的功等于在BC段做的功 D.小球所受的重力在AB段做功的功率小于在BC段做功的功率,A,本章重点考点(三) 机械能及机械能的转化,2.(2016株洲改编)如图Z11-4-2是某选手在射箭比赛中的一次正中远处靶心O的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她是略朝靶心下方射击的 B.她是朝靶心射击的 C.射箭时弹性势能主要转化为动能 D.射箭时弹性势能主要转化为重力势能,C,本章重点考点(三) 机械能及机械能的转化,3.(2
24、016黄冈)自由式滑雪世界杯男子U形池总决赛于2016年3月11日在法国蒂涅举行,参赛选手手持雪杖、脚蹬滑雪板在U形池内来回滑动、翻飞(如图Z11-4-3),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本章重点考点(三) 机械能及机械能的转化,A.选手借助雪仗加速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选手脚蹬滑雪板是为了减小其对池面的压力 C.选手飞离U形池后能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了向上的力 D.选手飞离U形池后向上运动时势能转化为动能,本章重点考点(三) 机械能及机械能的转化,4.(2015潍坊改编)如图Z11-4-4所示,光滑斜面与水平面在M点通过小圆弧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原长时右端在N点.小物块从斜面上
25、P点由静止滑下,与弹簧碰撞后又返回到P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本章重点考点(三) 机械能及机械能的转化,A.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 B.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少 C.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D.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本章重点考点(三) 机械能及机械能的转化,5.(2016镇江)在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的两次实验中,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时的场景如图Z11-4-5所示,木板固定在水平面 上,该实验是通过比较木块在 木板上滑行的_来比 较小球动能大小的,图中错误 的操作是_.改正后进行实验,发现木块会从木板右侧滑出,则可以
26、通过,距离,两次实验中未保持木块初始位置相同,本章重点考点(三) 机械能及机械能的转化,_(填“增大”或“减小”)木块的质量来加以改进. 6.小华同学为了探究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用三个相同的木桩插入同一水平沙面上,且插入的深度相同将质量为m和2m的两个重物由相同高度h处分别落在两个木柱上,再将质量为m的重物从高度2h处落下,落到第三个木桩上,用刻度尺量取三个桩下陷的深度,将实验所得的有关数据分别列表如下:,增大,本章重点考点(三) 机械能及机械能的转化,(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和2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高度相同时,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本章重点考点(三) 机械能及机
27、械能的转化,(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和3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 (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中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同一物体,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越大,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所处的高度有关,物体越重、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本章重点考点(三) 机械能及机械能的转化,7. 如图Z11-4-6所示,将两根细线上端固定在横杆上,细线的末端固定在圆柱形金属筒上,慢慢卷起金属筒,使得细线绕在金属筒上,从高处释放金属筒,金属筒下降的速度越来越快,本章重点考点(三) 机械能及机械能的转化,(1)这是由于金属筒受_作用,将_能转化为动能 (2)金属筒转动到底部后,此时由于_,要保持原来的转动状态,将会重新上升 (3)由于摩擦阻力,机械能的总量_,从而使每次上升的高度都比原来小,重力,重力势,金属筒具有惯性,减小,本章重点考点(三) 机械能及机械能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