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1月28日-6037)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1月28日-6037)1:单独呈现条件刺激就能引起的反应就叫()单项选择题A、中性反应B、条件反应C、无条件反应D、操作反应 2: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单项选择题A、准备律B、练习律C、动机律D、效果律 3: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单项选择题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
2、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4:在进行心理辅导时,辅导教师与受辅导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有()。多项选择题A、积极关注B、询问C、尊重D、真诚E、同感 5: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些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是()。单项选择题A、感性知识B、命题知识C、程序性知识D、陈述性知识 6: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学习动机越高越好B、学习动机越低越好C、学习动机呈正U型关系D、学习动机呈倒U型关系 7:一位胆小的学生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这种方法属于()。单项选择题A、行为塑造法B、示范法C、
3、代币奖励法D、强化法 8:在心理学巾,最早明确强调内部心理结构并以此来解释学习过程的心理学流派是()单项选择题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C、格式塔学派D、认知心理学 9:“一个已经形成的可以改变的联结,如不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减弱。”桑代克把这称为()单项选择题A、准备律B、应用律C、失用率D、效果率 10: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单项选择题A、知识B、领会C、综合D、评价 11:沉思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慢、精确性高。()判断题对错 12:提出问题的解决的五步模式被人们看作是一种经典的解决问题过程的标志的是()。单项选择题A、纽厄尔B、杜威C、格拉斯D、巴甫洛夫
4、13: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经历认知阶段、联系形成阶段和自动化阶段。()判断题对错 14:根据知识的状态和表现方式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安得森B、埃里克森C、艾宾浩斯D、加涅 15: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单项选择题A、人和动物B、动物C、儿童 16:在确定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时,常用的三个指标是信度、效度和强度。()判断题对错 17:从直接具体经验到抽象经验排列了11种媒体,构成一个经验锥形的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布鲁纳B、桑代克C、皮亚杰D、戴尔 18: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有()。单项选择题A、系统
5、性B、预见性C、结构性D、实效性 19:能力的结构大体上分为三种理论模型()多项选择题A、因素说B、结构说C、理论说D、信息加工理论E、实验理论 20: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_。单项选择题A、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B、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C、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了D、系统脱敏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 21:有些教师把大量时间化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他们在成长历程中处于()单项选择题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效率
6、阶段 22:道德具有社会共同性,因此不具有阶级性。()判断题对错 23:行为目标的陈述应具备的要素有()多项选择题A、具体目标B、概括目标C、产生条件D、行为标准E、行为结果 24: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果断采取恰当教育措施的独特的心理素质,即()。单项选择题A、教育手段B、教育机智C、教育反响D、教育灵感 25:在教育心理学看来,()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单项选择题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环境D、评价/反思过程 26: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叫
7、()。单项选择题A、能力B、气质C、性格D、习惯 27: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大致包括()。多项选择题A、前道德阶段B、他律道德阶段C、自律道德阶段D、公正道德阶段E、无道德规则阶段 28:在活动难度较大时,动机强度越强,工作效率会()。单项选择题A、较低B、中等C、较高D、不变 29:催眠状态是一种()多项选择题A、特殊的意识状态B、意识恍惚状态C、睡眠状态D、可控制的意识状态E、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30:下列属于教师促成纪律中结构创设的是()。多项选择题A、指导B、奖励C、协助D、操纵E、征求学生意见 31: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单项选择题A、
8、严重惧怕B、原因不明地惧怕C、非理性惧怕D、持久性地惧怕 32: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1218岁阶段的发展任务主要是培养()。单项选择题A、主动性B、自我同一性C、勤奋感D、自主性 33:两种任务在学习过程、学习材料、学习目标等方面具有的共同成分越多,迁移效果越明显。这表明何种因素起主要作用?()单项选择题A、相似性B、概括经验C、学习策略D、心向 34:达到最低限度领会以后,或者在达到勉强可以回忆的程度以后,对某一课题继续进行学习的现象称为()单项选择题A、过度学习B、复习C、记忆恢复D、强化 35:下列属于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的是单项选择题A、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识过程B、重
9、视学习过程C、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D、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 36: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单项选择题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形象思维D、抽象思维 37: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单项选择题A、斯金纳B、普莱西C、加涅D、布鲁纳 38:聚合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判断题对错 39: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判断题对错 40: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单项选择题A、官能心理学B、人本主义C、行为主义D、认知心理学 41:科学家利用蝙蝠飞行的原理发明了声纳和雷达,其中促进科学家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是()单项选择题A、问题表征B、迁移C、
10、定势D、原型启发 42: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单项选择题A、维持动机作用B、促进和维持功能C、思想教育作用D、培养纪律功能 43:在记忆领域的心理学研究中,正迁移又叫做()单项选择题A、前摄易化B、前摄抑制C、原则迁移D、倒摄抑制 44:在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哪个阶段?()单项选择题A、依从B、认同C、同化D、内化 45:认知心理学家在研究推理、决策、问题解决等复杂认知过程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主要原因是采取了()手段。单项选择题A、统计分析B、测验C、调查研究D、口语报告 46: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单项选择题A、
11、作出分析B、作出判断C、进行评估D、作出决策 47:提出“什么样的钢笔才理想?”的问题的方法属于创造力训练的()单项选择题A、缺点列举训练B、希望点列举训练C、想象D、联想 48: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是下位学习。()判断题对错 49:提出经验类化说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贾德B、埃里克森C、加涅D、桑代克 50:下列哪项内容不是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单项选择题A、连续性与阶段性B、定向性与顺序性C、不平衡性与差异性D、跳跃性 查看答案 1:答案B 解析 2:答案D 解析 3:答案D 解析 强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 4:答案A,C,D,E 解析 B选项是评估性会谈应掌
12、握的一项技术。 5:答案C 解析 6:答案D 解析 7:答案D 解析 8:答案C 解析 9:答案C 解析 见桑代克“失用律”定义。 10:答案A 解析 知识是认知领域的构成部分,指对所学材料的记忆,包括对具体事实、方法、过程、概念和原理的回忆,其所要求的心理过程是记忆,这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11:答案正确 解析 12:答案B 解析 13:答案正确 解析 (P250251) 14:答案A 解析 15:答案A 解析 16:答案错误 解析 在确定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时,常用的三个指标是信度、效度和区分度。 17:答案D 解析 18:答案B 解析 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以学生为
13、中心并有预见性。 19:答案A,B,D 解析 20:答案C 解析 21:答案A 解析 22:答案错误 解析 道德虽有其社会共同性,但在阶级社会里,人们的社会关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3:答案A,C,D 解析 24:答案B 解析 25:答案C 解析 【解析】教学环境关系到学生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对学生认知发展有积极作用,因此它是课堂管理研究的重要范畴。 26:答案C 解析 27:答案B,C,D 解析 28:答案A 解析 研究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活动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简单容易的活动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当活动难度加大时,动机强度要降低。 29:答案A,B 解析 30:答案A,B,D
14、解析 C、E两项不属于结构创设。 31:答案C 解析 恐怖症与一般恐怖反应的最大区别在于其非理性。 32:答案B 解析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1)婴儿期(0-15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2)儿童早期(1-5-3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3)学期前(3-6、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4)学龄期(6、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5)青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6)成年早期(18-30):亲密感对孤独感;(7)成年中期(30-50岁):繁殖感对停滞感;(8)成年晚期(50岁以后):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33:答案A 解析 相似性的大小主要是由两项任
15、务中含有的共同成分决定的,较多的共同成分(如学习材料、学习目标、学习过程等)将产生较大的相似性,并导致迁移的产生。 34:答案A 解析 略 35:答案D 解析 36:答案A 解析 略。 37:答案A 解析 38:答案错误 解析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 39:答案正确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40:答案A 解析 形式训练说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从其基本观点可以看出它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1:答案D 解析 42:答案B 解析 根据课堂管理的概念,选B。 43:答案A 解析 在记忆领域的心理学研究中,正迁移又叫做前摄易化或倒摄易化,负迁移又叫做前摄抑制或倒摄抑制。 44:答案B 解析 45:答案D 解析 认知心理学家在研究推理、决策、问题解决等复杂认知过程时采取口语报告的方法。口语报告法也称“大声法”,即经过一定训练后,让被试者在解决某个问题的同时,大声说出头脑内部进行的活动,事后由心理学家对其进行分析。 46:答案B 解析 教学评价的目的就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进行估计,并进一步根据这种估计做出判断。 47:答案B 解析 48:答案错误 解析 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是上位学习。 49:答案A 解析 50:答案D 解析 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