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1月18日-393)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1月18日-393)1:一个学生在多次进行某一测验时,如果得到的分数相近,说明该测验具有较高的()单项选择题A、效度B、难度C、区分度D、信度 2: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的记忆策略。单项选择题A、感知性B、理解性C、计划性D、调节性 3: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单项选择题A、比较不稳定的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C、时稳时变的D、比较稳定的 4:引起学生注意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事件,教师
2、应如何来引导学生的注意?()多项选择题A、激发求知欲B、唤起先前经验C、变化教学情境D、配合学生经验 5: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判断题对错 6: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个体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被称为()。单项选择题A、冲动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 7:柯尔柏格认为道德发展依赖于个人的()单项选择题A、认知能力的发展B、自控能力的发展C、学习能力的发展D、交往能力的发展 8: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是()单项选择题A、动机B、需要C、诱因D、环境 9:以下属于实物直观的是()多项选择题A、演示实验B
3、、观察实物C、观察教学电影D、到实地参观访问E、阅读文艺作品 10:依据经验或自觉选择解法的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推理式B、启发式C、算法式D、演绎式 11:我国古代教育著作学记中就写道:“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从学习策略上看,这是属于()。单项选择题A、认知策略B、复述策略C、监视策略D、组织策略 12:社会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判断题对错 13:新教师将练习看作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判断题对错 14: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的代表人物是()单项选择题A、沃尔夫B、高尔顿C、桑代克D、斯金纳 15:课堂气氛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问发生()。单项选择题A
4、、连锁性感染B、互相监督C、互相帮助D、遵守纪律 16:有的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有的学生不愿意为他所不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是()单项选择题A、认知动机B、学习兴趣C、成就动机D、交往动机 17: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判断题对错 18:消退实质上是一种()单项选择题A、正强化B、负强化C、无强化D、替代强化 19:产生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有多种,如()多项选择题A、纹理梯度B、线条透视C、相对大小D、光线和阴影E、视轴辅合 20:关于道德与品德关系的说法,最全面的是()。单项选择题A、二者相互区别B
5、、二者相互联系C、二者相互独立D、二者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 21: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单项选择题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 22: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主要表现为()多项选择题A、处事热情B、情绪稳定C、才思敏捷D、待人亲切E、关爱学生 23:创造力的核心和基础是()单项选择题A、智力B、知识C、技能D、创造性思维 24: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做()。单项选择题A、前摄干扰B、倒摄干扰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 25:一般来说,元认知策略可分为()。多项选择题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计划策略D、监视策略E、调节策略
6、 26: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单项选择题A、华生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 27: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对偶故事法B、两难故事法C、临床法D、观察法 28:群体规范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相互影响阶段,第二阶段是由于趋同倾向而导致评价、判断和相应行为上的一致性,第三阶段是出现一种占优势的意见。()判断题对错 29:维果斯基在儿童心理发展观上提出了()。单项选择题A、阶段发展理论B、最近发展区理论C、文化历史发展理论D、人格发展理论 30:先学习了牛、羊等动物的相关知识,就将对我们以后学习“哺乳动物”的概念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样的学习迁移现象我们将它叫做
7、()单项选择题A、横向迁移B、纵向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 31:学生在学习弹奏钢琴曲的练习中,当练习到一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停止了,这种现象属技能学习中的()单项选择题A、高原现象B、倒摄抑制C、生理极限D、及时反馈 32: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判断题对错 33: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单项选择题A、道德信念B、道德情感C、道德认识D、道德情感 34: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单项选择题A、创造性B、聚合思维C、发散思维D、智力 35:强化可以增强刺激反应的联结,不强化则会削弱,这是桑代克关于学习的()单项选择题A、效果律B、练习律C、准备律D、消退
8、律 36: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是()多项选择题A、认知定向阶段B、掌握局部动作阶段C、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D、活动的定向阶段E、动作协调完善化阶段 37:桑代克接受了达尔文进化论和联想主义传统的影响,奠定了联结派学习理论的基础。()判断题对错 38: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判断题对错 39: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的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权威阶段B、可逆性阶段C、公正阶段D、自我中心阶段 40:某学生十分喜欢某位教师,就会自愿接受该教师的教育,在态度和行为方面与教师的要求保持一致。此时学生的态度和品德进入到哪一个阶段()单项选择题A、顺从B、依从C、认同
9、D、内化 41:提出“离差智商”概念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比奈B、推孟C、韦克斯勒D、高尔顿 42:女生在生理发育的速度上快于男生,一直到青春期,女生的心理成熟水平都较男生高,这说明心理发展存在()单项选择题A、连续性B、差异性C、不平衡性D、顺序性 43:在教学没计工作中,中心是()单项选择题A、分析教学内容B、没计教学策略C、分析教学对象D、没计学习目标 44:高水平和达到自动化水平的技能也称为()单项选择题A、自动技能B、智力技能C、熟练技巧D、动作技能 4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单项选择题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
10、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46:教学前阶段实施的评价是()。单项选择题A、准备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标准参照评价 47:当今,学习(行为)目标之父是()单项选择题A、珍妮特沃斯B、布鲁纳C、泰勒D、布鲁姆 48:一个人把对某人的感情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的心理现象,叫()单项选择题A、认同B、移植C、投射D、回归 49: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包括()。单项选择题A、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B、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社会环境C、父母性格、学校教育、同辈群体D、家庭教养模式、校风校纪、同辈群体
11、 50:个别化教学是指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判断题对错 查看答案 1:答案D 解析 信度是反映测验分数的稳定性的指标,在本题中,同一个人先后测同一份试卷。分数接近,趋于稳定,因此可以认为这份试卷信度较高。 2:答案B 解析 3:答案D 解析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比较稳定的。 4:答案A,C,D 解析 引起学生注意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事件。教师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引导学生的注意。激发求知欲,即由教师提出问题;变化教学情境,即通过教学媒体;配合学生经验,即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然后转到所教主题之上。 5
12、:答案正确 解析 答:正确。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技能是在后天的不断学习过程中逐步完善的,而不是通过遗传获得的。在学习的最初阶段,练习对技能学习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不断的练习,进步速度逐渐减慢,但仍有进步。 6:答案A 解析 7:答案A 解析 柯尔柏格指出道德发展为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由于柯尔柏格侧重道德观念或道德判断的发展而非道德行为表现的变换,因此他认为道德发展依赖个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 8:答案C 解析 9:答案A,B,D 解析 实物直观是以实际的事物本身作为直观对象而进行的直观活动,包括观察实物、收集标本、到实地参观访问、演示实验等活动。因此,本题选
13、择ABD选项。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B 解析 12:答案错误 解析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 13:答案错误 解析 题干所述是专家型教师对练习的功能的认识。 14:答案C 解析 15:答案A 解析 16:答案D 解析 17:答案正确 解析 略 18:答案C 解析 19:答案A,B,C,D 解析 20:答案D 解析 21:答案C 解析 22:答案A,B,D 解析 23:答案D 解析 24:答案B 解析 倒摄干扰又称倒摄抑制,指的是学习新信息的过程中,新信息对已有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 25:答案C,D,E 解析 一般来说,元认知策略可以分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26:答
14、案B 解析 如上题。 27:答案B 解析 28:答案错误 解析 群体规范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相互影响阶段;第二阶段是出现一种占优势的意见;第三阶段是由于趋同倾向而导致评价、判断和相应行为上的一致性。 29:答案B 解析 30:答案B 解析 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哺乳动物”是“牛、羊等动物”的上位概念,是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1:答案A 解析 32:答案正确 解析 略。 33:答案C 解析 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34:答案C 解析 35:答案A 解析 36:答案A,B,C,E 解析 37:答案正确 解析 (P6
15、8) 38:答案正确 解析 略。 39:答案D 解析 40:答案C 解析 41:答案C 解析 识记性试题。提出“离差智商”概念的心理学家是韦克斯勒。离差智商是以同年龄组被试的总体平均数为标准确定的。(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2:答案B 解析 43:答案C 解析 44:答案C 解析 见“熟练技巧”定义。 45:答案D 解析 强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 46:答案A 解析 47:答案C 解析 48:答案B 解析 移植是把对某人的感情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的过程。投射是学生把自己的情感、思想或信念归诸别人或客体的心理现象。选B。 49:答案A 解析 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不管什么社会,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社会化动因基本上都是家庭、学校、同伴以及电视、电影、文艺作品等社会宣传媒体。因此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50:答案正确 解析 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包括这样几个环节:(1)诊断学生的初始学业水平或学习不足;(2)提供教师与学生或机器与学生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3)引入有序的教学材料,加以操练和练习;(4)容许学生以自己速度向前学。(本解析由安宝蓝提供) 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