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高校财务风险及其对策 【摘 要】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扩招和规模扩张、财务管理的失控,经费来源单一等使高校负债发展成为必然选择,因此,合理组织资金与防范财务风险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对高校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怎么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及其对策。 【关键词】高校财务 风险 对策 中图分类号: D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高校财务风险 (一)、政府投入不足是形成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 高等教育是社会公益事业的组成部分,其经费来源主要依赖财政拨款。近年来,由于扩招高校的在校生规模成倍地增长,而财政拨款投资甚微,因此为了保证基本建设
2、、教学设备、教学经费的投入,学校只能向社会融资,包括银行贷款、社会的招商引资等,造成财务结构严重不合理,还本付息严重占用正常的办学经费,导致经费的非正常运转。为增加全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提高民族素质,从上世纪末实行了高校扩招政策。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势必造成学校基本建设的投资扩张,由于政府投入不足,根据国家银校合作的有关政策,绝大部分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向银行办理了融资贷款。从目前来看,一些“盲目巨额”的贷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几年正在陆续显现,巨大的还本付息压力,直接冲击着学校财务管理的正常运转,是导致学校财务风险的最直接因素。 (二)、预算管理方面存在弊端、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预算期间较短。高
3、校预算一般按年度编制,力求维持年度收支平衡,基本上不考虑学校的长期发展目标,使得不少高校的长期发展目标仅停留在战略层面上,无法在学校的财务管理及预算规划上得到核算与监督。预算不全面。虽然高校目前实行的是“大收大支”的财务综合预算,但这种预算也仅立足于学校的财务部门,没有涵盖全部资金收支,无法体现学校整体财务状况,影响学校对资金的综合利用。预算缺乏约束力。目前高校的预算编制方法不完善,有待进行充分的论证加以修订,无法调整和优化收支结构,使预算执行的可行性降低;预算监督不力,预算执行缺乏相应的考核与奖惩措施,使得预算执行流于形式目前,我国高校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
4、决策失误经常发生。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主要表现在:建设项目缺乏科学论证,盲目跟从;投资规模不受学校有效支付能力约束,投资成本不受预算边界约束,任意扩大贷款规模。 (三)、教育资金来源过于单一。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方案(试行)中对教育经费的投入指标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周济部长说:“教学经费投入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教学经费投入不达标,学校的教学评估就不能通过。”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聚财、理财、及时地提供足额经费已成为高校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目前,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财政拨款;二是学费收入。教育资金
5、来源的过于单一,教育资金的严重不足,严重阻碍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多渠道筹措资金,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已成为高校发展的一种趋势。 二、化解高校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增加政府投入是化解高校财务风险的根本途径 高校的收入来源主要为财政拨款、学费收入两项,这些经费除正常办学支出外,节余部分用于归还银行贷款已是杯水车薪,因此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同时政府也应该增加投入。这是因为:第一,造成债务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应对扩招,而在扩招时政府经费投入较小,而是大部份交给学校来解决,并提倡“建立教育银行,运用金融手段扩大教育资金来源”,一定意义上讲是学校运用金融手段为政府办理了贷款“垫资”;虽然政府已经为高校化债,但力
6、度还是不够大。第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之四,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确保教育经费有较大增长。”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而造成历史“欠账”累积,因此针对扩招形成的债务,政府应给予必要的“补偿”。 (二)、加强财务预、决算工作,强调财务计划和控制能力 随着高校多元化投入机制的形成,学校必须从整体出发,按照多元化筹资、一元化管理的原则,实行综合财务计划管理。综合财务计划反映了高校全部资金的收入来源和支出用途,并将综合了的高校整体财力进行总体平衡,从而保证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合理制定的综合财务计划是高校优化资源配置,克服投资上的短期行为
7、,是节约支出和减少损失浪费的前提,反映了高校经费管理、调控的能力。只有加强综合财务计划的编制,才能克服目前财务预算管理中的不足。采用零基预算法编制高校综合财务计划是切实可行的,一切以零为起点,从根本上重新衡量、评价、判定各类费用支出因素的必要性和适度规模。其目的就是要杜绝不公平的预算分配,消除不合理,强化预算约束,使预算更具科学化树立风险意识,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财务风险。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臆断。例如,对校办产业投资,应采用科学方法计算各种投资方案的投资回收期、投资报酬率、净现值及内含报酬率等指标,并对计算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在考虑其他因素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