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2月08日-3990).docx

上传人:陈十三 文档编号:16902063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2月08日-399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2月08日-399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2月08日-399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2月08日-3990)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2月08日-3990)1: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单项选择题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分现象 2: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单项选择题A、苛勒B、托尔曼C、桑代克D、巴甫洛夫 3: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一定价值的产品的()。单项选择题A、智力技能B、思维品质C、思维程序D、能力或特性 4:()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单项选择题A、科顿B、

2、波斯纳C、布鲁纳D、布鲁巴奇 5:下列不属于观察评价技术的是()。单项选择题A、行为检查单B、轶事记录C、成长记录袋D、等级评价量表 6: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教学内容,其主要表现为()。多项选择题A、教学课件B、教学大纲C、教材D、课程E、教案 7:一般意义上的多媒体教学是指狭义的。【】判断题对错 8:由特定团体的相对标准决定最终成绩的测验是_。单项选择题A、标准参照测验B、常模参照测验C、描述性测验D、团体测验 9:托尔曼的学习理论曾被称为符号一格式塔学习理论或期待学说,现在一般称之为信号学习理论或()单项选择题A、符号学习理论B、发现学习理论C、同化学习理论D、以上都不

3、是 10:学生将特殊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对所学内容在信念和态度上表示正面肯定属于()。单项选择题A、接受B、价值体系个性化C、反应D、形成价值观念 11:自动化阶段是动作的协调和技能的完善阶段,是动作技能的()单项选择题A、形成初期B、初步动作系统形成阶段C、内化阶段D、最后阶段 12: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的代表人物是()单项选择题A、沃尔夫B、高尔顿C、桑代克D、斯金纳 13:行为目标的陈述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多项选择题A、总体目标B、具体目标C、产生条件D、行为准则E、教学目标 14:学习信息时,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称为()。单项选择题A、相似干扰

4、B、后摄干扰C、接近干扰D、前摄干扰 15: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单项选择题A、维持动机作用B、促进和维持功能C、思想教育作用D、培养纪律功能 16:教学中采用的各种物质奖励属于下列哪种强化?()单项选择题A、原始强化B、替代强化C、次级强化D、自我强化 17:我国心理学家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信号学习、刺激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等八类。()判断题对错 18: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单项选择题A、极大的影响B、不大的影响C、积极的影响D、消极的影响 19: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

5、可获得答案的问题称为()。单项选择题A、明确问题B、模糊问题C、有结构问题D、无结构问题 20:班级里小集团属于()。单项选择题A、联合群体B、正式群体C、松散群体D、非正式群体 21:数学家高斯少年时自己发现了用首尾相加、将连加变为乘法的方法快速解决1100的连加问题是一种()单项选择题A、真创造B、假创造C、类创造D、种创造 22:青少年期一般指()岁。单项选择题A、612B、1118C、618D、1020 23:在教育心理学看来,()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单项选择题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环境D、评价反思过程 24:生理

6、发展处于_的动物只能对单一的刺激形成反射,即只能把单一性的刺激作为信号。()单项选择题A、知觉阶段B、思维阶段C、感觉阶段D、思维萌芽阶段 25:学习策略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与学生的学习内容无关。()判断题对错 26: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单项选择题A、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B、任务越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越低C、任务难度中等,最佳激起水平适中D、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27:教育的着眼点是()单项选择题A、人B、教法C、心理D、教态 28:在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_是低级的价值内化水平单项选择题A、接受B、反应C、形成价值观念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29:

7、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单项选择题A、复杂方案B、学习计划C、可行方案D、思维程序 30: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思想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孟子B、孔子C、老子D、荀子 3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单项选择题A、知识经验B、观念和信念C、道德认识D、道德观 32:柯尔柏格认为道德发展依赖个人的()的发展。单项选择题A、认知能力B、学习能力C、自控能力D、交往能力 33:近代第一个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心理学上的人是()单项选择题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桑代克D、裴斯泰洛齐 34:老师

8、在教授课文时采用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这里老师使用的学习策略是()单项选择题A、精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阅读理解策略 35:按照研究的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直接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对所了解的事实加以记录和客观解释,以了解学生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方法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观察法B、心理测验法C、谈话法D、自述法 36:要了解学生对某学科的学习态度,最好使用()。单项选择题A、标准成就测验B、教师自编测验C、心理测验D、观察法 37: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单项选择题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C、丰富想象力D、分化概念 38:研究表明,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

9、,态度的相似性,个性的互补以及外形等因素是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单项选择题A、环境因素B、主要因素C、外部互动因素D、辅助因素 39: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理解问题是首要环节。()判断题对错 40:人们以一定的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是_。单项选择题A、阶层B、阶段C、集团D、群体 41: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多项选择题A、场独立与场依存B、沉思型与冲动型C、内向型与外向型D、辐合型与发散型。E、可控与不可控 42:我们一般认为女生细心、胆小、娇气,男生则心粗、胆大、傲气。这是人际认知的()单项选择题A、投射效应B、光环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效应 43:学

10、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视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单项选择题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管理策略D、复述策略 44:布鲁纳认为:一切知识都是按编码系统排列和组织起来的。()判断题对错 45: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教学策略B、教学方法C、教学目标D、学习方法 46:下面哪些问题属于有结构的问题()单项选择题A、如何进行素质教育B、如何解决河内塔问题C、如何促进经济发展D、如何上好一堂课 47: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中学生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11、()。单项选择题A、生活焦虑B、睡眠障碍焦虑C、交友焦虑D、考试焦虑 48:根据成败归因理论,内在、不稳定的因素是()。单项选择题A、能力B、努力C、运气D、任务难度 49: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有()多项选择题A、家庭教养方式B、社会风气C、同伴群体D、态度定势E、道德认知 50: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单项选择题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问题检验D、问题解决 查看答案 1:答案C 解析 在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高原现象。 2:答案A 解析 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曾在19131917年间,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

12、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与当时盛行的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学习理论相对立的完形顿悟说。在苛勒的黑猩猩问题解决的系列实验中,他把黑猩猩置于笼内,笼外放有食物,食物与笼子之间放有木棒。对于简单的问题,黑猩猩只要使用一根木棒便可获取食物,复杂的问题则需要黑猩猩将两根木棒接在一起(一根木棒可以插入另一根木棒),方能获取食物。因此,答案选A。 3:答案D 解析 4:答案B 解析 【解析】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 5:答案C 解析 6:答案B,C,D 解析 BCD【解析】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教学内容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因此,答案选BCD。 7:答案正确 解析 一般意义上的多媒体

13、指的仅仅是能集成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及动画等多种媒体的多媒体计算机,而不是广义上的多种媒体的组合。(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8:答案B 解析 9:答案A 解析 10:答案D 解析 11:答案D 解析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B,C,D 解析 行为目标的陈述的三要素是:具体目标、产生条件和行为准则。 14:答案D 解析 干扰可分前摄干扰与倒摄干扰两种。前摄干扰指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倒摄干扰指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 15:答案B 解析 根据课堂管理的概念,选B。 16:答案A 解析 原始强化是利用原始的强化物(即本身所具有强化作用的刺激,如饮食等)进行的强化

14、。如教学中采用的各种物质奖励等。 17:答案错误 解析 把学习分为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等八种的是加涅。 18:答案A 解析 研究表明,群体规范形成的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因为青少年时期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所以心理和行为容易受到来自同伴群体的影响而改变。 19:答案C 解析 20:答案D 解析 21:答案C 解析 22:答案B 解析 青少年期包括少年期(11、12岁14、15岁)和青年初期(14、15岁17、18岁)。 23:答案C 解析 教学环境关系到学生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对学生认知发展有积极作用,因此它是课堂管理研究的重要范畴。 24:答案C 解析

15、 25:答案错误 解析 (P235)改正:学习策略本身也是一种知识范畴,它既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条件,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应当将学习策略的培养纳入学生的学习内容之中。 26:答案B 解析 27:答案A 解析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人是教育的着眼点,也是心理学的主题。 28:答案A 解析 29:答案A 解析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30:答案B 解析 31:答案B 解析 32:答案A 解析 33:答案B 解析 34:答案B 解析 35:答案A 解析 36:答案D 解析 略 37:答案D 解析 变式是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组织感性

16、材料,使非本质要素变异,突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概念。因此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分化概念。 38:答案B 解析 39:答案错误 解析 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首要环节是发现问题。 40:答案D 解析 41:答案A,B,D 解析 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 42:答案D 解析 43:答案B 解析 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了浏览阅读材料,元认知监视策略包括了监视自己认知活动的速度、测查等。以上任务都属于元认知策略范畴。 44:答案正确 解析 (P107) 45:答案B 解析 46:答案B 解析 47:答案D 解析 中学生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 48:答案B 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A选项为稳定的内部原因;B选项为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为稳定的外在原因;D为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49:答案A,B,C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50:答案D 解析 第 12 页 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其他考试类文档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