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1月21日-6616)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1月21日-6616)1: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正迁移横向迁移负迁移纵向迁移单项选择题A、正迁移B、横向迁移C、负迁移D、纵向迁移 2:人的年龄也会造成沟通障碍,所以“代沟”是指()。单项选择题A、心理障碍B、个性障碍C、地位障碍D、文化障碍 3:由于疲劳、成熟、机体损伤以及其他生理变化所导致的行为变化不属于学习。()判断题对错 4:以下关于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描述正确的是()。多项选择题A、它包括五种因
2、素三种过程B、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C、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D、教学过程要以学习过程为基础E、评价/反思过程会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 5:以下属于心理测验的是()多项选择题A、人格测验B、认知测验C、观察法D、自述法E、评估性会谈 6:布卢姆提出的学习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掌握学习B、认知学习C、情感学习D、行为学习 7:意识的特征有()多项选择题A、觉知性B、能动性C、社会性D、目的性E、社会历史性 8:学校是教师成长档案袋的主人和管理者。()判断题对错 9: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联结力量就会增加,这符合下列哪一条学习规律?()单
3、项选择题A、练习律B、效果律C、准备律D、近因律 10:以饮食文化为例,美国人吃牡蛎而不吃蜗牛,犹太人吃鱼而不吃猪肉等,体现了文化的()单项选择题A、差异性B、多样性C、共同性D、具体性 11:下列概念中,()不是皮亚杰最先提出的。单项选择题A、同化B、顺应C、图式D、反射 12:研究者认为,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判断题对错 13: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高。()判断题对错 14: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和影响效果的不同,可分为()。单项选择题A、正迁移和负迁移B、逆向迁移与顺向迁移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15: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单项选择题A、19世
4、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以后 16:练习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而练习结果的表示方法通常是()单项选择题A、图示B、坐标C、遗忘曲线D、练习曲线 17:奥苏贝尔认为,学龄儿童获得概念的典型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联想B、同化C、形成D、强化 18:学生在学习弹奏钢琴曲的练习中,当练习到一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停止了,这种现象属于技能学习中的()单项选择题A、高原现象B、倒摄抑制C、生理极限D、及时反馈 19:学习者因榜样受到强化而使自己也间接受到强化,我们称这种强化为()。单项选择题A、直接强化B、替代强化C、具体强化D、概括强
5、化 20:掌握学习是由布鲁纳等人提出的,其基本理念是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判断题对错 21: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的过程称为()。单项选择题A、发现问题B、提出问题C、明确问题D、分解问题 22:小王任教于某市重点中学,他性格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他一直认为作为教师把课讲好就可以了,因此平时很少与人交往,经常独来独往,我行我素,难于和同事搞好关系。你认为小王老师应该如何改进?()多项选择题A、教师之间要团结合作B、要以积极的心态融入集体当中C、多与学生交流D、更多
6、的进行人际关系的交往 23: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称为()。单项选择题A、原型B、定势C、变式D、问题 24:培养自尊心的先决条件是重要感、成就感和()单项选择题A、需要感B、有力感C、安全感D、信任感 25: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和控制。()判断题对错 26:按造就焦虑的根源来划分,焦虑包括()多项选择题A、现实性焦虑B、神经性焦虑C、过敏性焦虑D、道德性焦虑 27:如果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那么他的年龄是()。单项选择题A、02岁B、27岁C、711岁D、1116岁 28:心理健康教育的非指示性原则的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
7、高尔顿C、比奈D、罗杰斯 29: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单项选择题A、极大的影响B、不大的影响C、积极的影响D、消极的影响 30: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最突出的特点是()单项选择题A、强调模仿B、强调行动C、强调思维D、强调观察式学习和替代强化 31:合理编排教材的标准是使教材达到()。多项选择题A、系统化B、结构化C、一体化D、网络化E、整体化 32: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斯金纳B、罗杰斯C、布鲁纳D、弗洛伊德 33: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单项选择题A、能否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B、能否充分考察教学情境C、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D
8、、能否更多地考虑班集体的建设 34: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的某种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为()。单项选择题A、内在强化B、负强化C、替代强化D、无意强化 35:迁移的关系转换说强调()。单项选择题A、发展了的心理官能B、学习材料的相似性C、已有经验的概括化D、对情境关系的理解 36:被试本人对自己的人格特征予以评价的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自陈量表法B、主题统觉测验C、罗夏克墨迹测验D、句子完成法 37:在人格特征中,具有核心作用的成分是()。单项选择题A、能力B、气质C、性格D、认知方式 38:
9、道德认知的教育干预方法包括()多项选择题A、短期训练法B、课堂讨论法C、人格发展法D、学业课程法E、价值观辨析法 39:学习定势就是学习心向。()判断题对错 40:受到他人或规范的压力,个体产生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称为()。单项选择题A、模仿B、从众C、服从D、认同 41:意志的品质有()多项选择题A、自觉性B、果断性C、顺序性D、坚韧性E、自制力 42:后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这是()单项选择题A、倒摄抑制B、衰退抑制C、同类抑制D、前摄抑制 43: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苛勒B、奥苏伯尔C、贾德D、桑代克 44:教师职业角色形成的最后
10、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角色信念形成B、角色认知C、角色认同D、角色内化 45:()的学生在信息加工上多采用整体加工方式。单项选择题A、系列型B、沉思型C、冲动型D、场独立型 46: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分类的最初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加涅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 47: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单项选择题A、人和动物B、动物C、儿童 48:心理健康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社会的评价标准。()判断题对错 49:学习是导致有机体行为变化的唯一因素。()判断题对错 50:学习迁移的心向的产生有利于学习迁移的实现,所以“定势”对学习的影响是积极的,“卢钦斯盛水实验”可以证实。()判断题对错
11、 查看答案 1:答案C 解析 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效果不同,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2:答案C 解析 在影响人际沟通的障碍中,地位障碍是指由于阶级、政治、宗教、职业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使人们对同一信息会有完全不同的解释,从而造成沟通的困难,甚至年龄也会造成沟通障碍,所谓“代沟”就是一例。 3:答案正确 解析 4:答案A,B,C,D,E 解析 略。 5:答案A,B 解析 心理测验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和心理学原理,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认知、行为、情感的心理活动予以量化,包括人格
12、测验和认知测验。因此,本题选择AB选项。 6:答案A 解析 掌握学习理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和课程论专家本杰明布卢姆提出的学校课堂学习理论,集中反映了布卢姆基本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观点。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7:答案A,B,D,E 解析 8:答案错误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9:答案B 解析 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认为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个:效果律、准备律和练习律。其中,效果律是指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其他条件相等,在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则其联结就会增强;而得到烦恼的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削弱。因此,答案为B。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D 解析
13、反射最早是由桑代克提出的。 12:答案错误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13:答案错误 解析 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并不完全成正比。过分强烈的学习动机往往使学生处于一种紧张的情绪之下,注意力和知觉范围变得狭窄,由此限制了学生正常的智力活动,降低了思维效率。因此学习动机存在一个动机最佳水平,即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效率随学习动机强度增大而提高,直至达到学习动机最佳强度而获最佳,之后随学习强度的进一步增大而下降。 14:答案A 解析 15:答案D 解析 16:答案D 解析 17:答案B 解析 18:答案A 解析 19:答案B 解析 20:答案错误 解析 掌握学习是由布卢姆等人提出的。 21:答案C 解析 22
14、:答案A,B,C,D 解析 23:答案D 解析 24:答案B 解析 25:答案正确 解析 (P222223) 26:答案A,B,D 解析 27:答案C 解析 如上题。 28:答案D 解析 29:答案A 解析 研究表明,群体规范形成的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因为青少年时期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所以心理和行为容易受到来自同伴群体的影响而改变。 30:答案D 解析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其强化,不仅包括直接强化,更多的时候是受到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1:答案B,C,D 解析 合理的教材编排就是要使教材达
15、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32:答案D 解析 动机性遗忘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或有损自我的形象。这一理论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 33:答案C 解析 34:答案C 解析 35:答案D 解析 36:答案A 解析 自陈量表法是在标准化的技术条件下,对受测者的行为和内部心理变化进行探察和鉴别的方法。自陈量表法是被试本人对自己的人格特征予以评价。自陈量表通常也称为人格量表。 37:答案C 解析 性格不像气质那样具有天赋性,没有好坏之分,它是后天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 38:答案A,B,C,D,E 解析 39:答案正
16、确 解析 略 40:答案C 解析 41:答案A,B,D,E 解析 42:答案A 解析 43:答案B 解析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44:答案A 解析 45:答案C 解析 冲动型学生面对问题时总是急于求成,不能全面细致地分析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不管正确与否就急于表达出来,甚至有时还没弄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对问题进行解答。他们的信息加工策略使用的多是整体加工方式,在完成需要整体型解释的学习任务时,学习成绩更好。 46:答案A 解析 47:答案A 解析 48:答案正确 解析 不同社会由于其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社会规范不同,对于同一行为正常与否,往往会作出不同的判断。 49:答案错误 解析 行为的变化除学习可以引起外,别的因素如疾病、疲劳均可导致。 50:答案错误 解析 卢钦斯的“量杯”实验说明的是定势的消极影响。 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