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右江矿务局小龙矿(煤矿)采矿权评估报告右江矿务局小龙矿(煤矿)采矿权评估报告冀矿资评(采)字GX200904号二零一零年一月八日右江矿务局小龙矿(煤矿)采矿权评估报告摘要冀矿资评(采)字GX200904号评估机构:河北矿产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评估委托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评估对象:右江矿务局小龙矿(煤矿)采矿权。评估目的:“右江矿务局小龙矿”申请延续及变更矿区范围,按有关规定需对该采矿权进行评估,收取采矿权价款。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委托本公司对该采矿权进行出让评估。本次评估即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向评估委托人提供在本评估报告中所述各种条件下和评估基准日合理的采矿权价值参考意见。评
2、估基准日:2009年9月30日。评估方法:折现现金流量法和收入权益法。评估主要参数:1、折现现金流量法主要参数矿区面积7.0193平方公里;评估基准日保有资源储量(111b+122b+331+332+333)508.60万吨;评估利用资源储量465.24万吨;甲三-3、甲三-4煤层回采率均取85%;储量备用系数1.3;可采储量61.97万吨,正常生产期生产规模15万吨/年,矿井衰减期生产规模3万吨/年,评估计算服务年限9.58年;原煤不含税销售价格210元/吨;固定资产投资为1200万元;流动资金180.00万元;单位总成本费用170.52元/吨;单位经营成本161.42元/吨;折现率8%。2
3、、收入权益法主要参数2006年9月30日至2008年10月31日消耗资源矿石量31.25万吨;原煤不含税销售价格193.34元/吨;采矿权权益系数3.9%;折现率8%。评估结论:本评估公司在尽职调查、了解和分析评估对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依据科学的评估程序,选用合理的评估方法和参数,经过估算,估算出右江矿务局小龙矿(煤矿)采矿权评估价值为229.63万元,大写人民币贰佰贰拾玖万陆仟叁佰元整。右江矿务局小龙矿2006年10月2008年10月矿山消耗资源量采矿权价值为283.22万元,大写人民币贰佰捌拾叁万贰仟贰佰元整。评估报告使用限制:(1)本评估报告只能服务于本评估报告中载明的评估目的以及报送有
4、关主管机关备案而作; (2)本评估报告书的使用权归委托方所有;(3)除法律法规规定以及相关当事方另有约定外,未征得本公司同意,本评估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被摘抄、引用或披露于公开媒体。提示:以上内容摘自右江矿务局小龙矿(煤矿)采矿权评估报告,欲了解本评估项目的全面情况,应认真阅读该采矿权评估报告全文。 法定代表人(签名):张步同 项目负责人(签名): 陈 平 注册矿业权评估师(签名):陈 平 郭运芳 二零一零年一月八日报告目录第一部分:正 文 1、评估机构12、评估委托人13、采矿权申请人及矿山简介14、评估目的35、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36、评估基准日47、评估依据48、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概
5、况59、评估实施过程 1510、评估方法1511、评估参数的确定1612、评估结果2913、2006年11月2008年10月矿山消耗资源量采矿权价值的估算2914、评估假设条件3115、特别事项说明3116、评估报告的使用限制3217、评估机构和注册矿业权评估师3218、采矿权评估报告日32第二部分:附 表1、右江矿务局小龙矿(煤矿)采矿权评估价值估算表332、右江矿务局小龙矿(煤矿)采矿权评估销售收入估算表343、右江矿务局小龙矿(煤矿)采矿权评估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354、右江矿务局小龙矿(煤矿)采矿权评估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365、右江矿务局小龙矿(煤矿)采矿权评估单位成本估算表376、右江
6、矿务局小龙矿(煤矿)采矿权评估经营成本估算表387、右江矿务局小龙矿(煤矿)采矿权评估税费估算表398、右江矿务局小龙矿2006年10月2008年10月矿山消耗资源量采矿权评估价值估算表 40第三部分:附 件(目录见附件处)右江矿务局小龙矿(煤矿)采矿权评估报告冀矿资评(采)字GX200904号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矿业权价款评估合同书,河北矿产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组成采矿权评估组,于2009年11月17日2010年1月8日对右江矿务局小龙矿(煤矿)采矿权进行了评定估算。现将采矿权评估情况及评估结果报告如下:1.评估机构机构名称:河北矿产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石家庄槐安西路8
7、8号卓达中苑商务大厦B座301室;法定代表人:张步同;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证书编号:矿权评资 1999007号(附件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130100000012178(附件3)。2.评估委托人评估委托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附件3)。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矿业权管理机构,代表国家行使矿业权出让人职责,为本项目评估委托人。 3.采矿权申请人及矿山简介3.1采矿权申请人企业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矿务局(见附件P156);住 所:田东县祥周镇新洲村;法定代表人:叶仿拥;注册资金:人民币柒仟玖佰陆拾捌万元;经济性质:国有;经营方式:开采、销售、服务;经营范围:煤炭
8、开采(分支经营)、销售;机械、机电产品、建材、石材系列产品、石油产品、矿产品、废旧金属、印刷品、生铁、生铁管、铸件、耐磨钢球、铜、铝五金交电、日用百货、糖烟酒、果菜、饲料、粮油、机动车配件、土产日杂、建筑材料、室内装饰、各种宝石、玉石、石刻科工艺品、盆景、饮食、照相及照相器材、液化气、饮具、农副产品、冷拔丝、园钉、文化用品销售;设备修理;车船运输。右江矿务局的前身为新州煤矿,1959年建矿,1979年建局,系广西国有煤炭生产骨干企业、自治区级先进企业,曾被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命名为国有大型二档企业,是广西唯一一家国有地方煤矿标准化矿务局。原隶属自治区管理,2000年12月正式划归白色地区即现百色市
9、管理。现有长岭煤矿、州景煤矿、里拉煤矿、那读煤矿、塘内煤矿、小龙煤矿、公篓煤矿公篓井、公篓煤矿跃进井等8对国有生产矿井,年生产能力200万吨左右。自2003年以来开工建设保群煤矿保群井、林场煤矿、水埠煤矿、水埠煤矿保安井、保群煤矿百发井、那徐煤矿、那音一矿、那音二矿、那音三矿等9个矿井工程项目,力争在“十一五”期末全局煤炭产量达到500万吨以上。目前右江矿务局被列为广西最大的褐煤生产基地。企业国有总资产现为4.03亿元,国有净资产1.53亿元,企业各类从业人员8500多人,矿区人口约3.50万人。企业的生产经营以煤炭生产为主、多种经营为辅,经营范围涉及煤炭开采、销售,机械、铸件、机电产品、建材
10、产品以及汽车修理、汽车运输等。煤炭产品主要有长焰煤、褐煤,属中灰、低硫优质环保型煤种。原煤发热量为12.5418.80兆焦/千克,灰份2040%,硫份1%,无黏结性,符合国家环保规定值,适用于各种形式的动力配煤和发电、制糖、化工、民用等领域,是发展铝、电等工业的理想能源。3.2矿山简介企业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矿务局小龙矿(见附件P157);地 址:田东县平马镇小龙村;负责人:陈志敏;经济性质:国有经营单位(非法人);资金数额:人民币壹万元;经营范围:煤炭开采,矸石砖生产、销售,糖烟酒销售。右江矿务局小龙矿始建于1990年,1995年12月28日投产,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核定生产能
11、力为20万吨/年。小龙矿主采煤层甲三3煤和甲三4煤,两层煤平均间距约10米。采煤方法主要为走向长臂和倾斜长臂采煤法,顶板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全矿现有在岗职工492人,其中中级职称11人,初级职称5人,技术员14人。矿井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置机构,配备人员。该矿以往未进行过采矿权价款评估,未处置过采矿权价款。4、评估目的“右江矿务局小龙矿”申请延续及变更矿区范围,按有关规定需对该采矿权进行评估,收取采矿权价款。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委托本公司对该采矿权进行出让评估。本次评估即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向评估委托人提供在本评估报告中所述各种条件下和评估基准日合理的采矿权价值参考意见。5.评估对
12、象和评估范围5.1评估对象:评估对象为右江矿务局小龙矿(煤矿)采矿权。原采矿许可证号:4500009940039(见附件P154);开采矿种:煤;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生产规模:15万吨/年;有效期限:壹拾年,自1999年9月至2009年9月。5.2评估范围原采矿许可证范围原采矿许可证范围(北京54坐标)由以下11个拐点坐标圈定(见附件P154):序号XY序号XY1261141536408100226111403640913032613273364094554261324536407500526140203640460262612800364042607261252636404430826122
13、403640496592612055364055001026121603640646011261165036407865矿区面积:8.242平方公里,开采标高:+60-250米。申请变更范围即委托评估范围根据矿业权价款评估合同书(附件3),评估范围(西安80坐标)由以下11个拐点坐标圈定(见附件P5):序号XY序号XYA2611356.64136408026.527B2611081.63436409056.534C2613214.65136409381.547D2613186.66036407426.530E2613961.68036404528.509F2612741.67236403986
14、.499G2612467.66836404356.501H2612181.66336404891.504I2611996.65936405426.508J2612101.65536406386.526K2611591.64436407791.526矿区面积:8.242平方公里,开采标高:+110米-250米。为开采矿井浅部的煤炭资源,2008年右江矿务局申请变更开采标高范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以桂国土资函200931号文关于右江矿务局长岭矿等六对矿井调整矿区范围及采矿权登记有关问题的批复原则同意对小龙矿调整矿区的开采深度。本次委托矿区范围即申请变更后的范围。广西田东县新州矿区五号井田(
15、小龙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以下简称储量核实报告)资源储量核实范围在本次评估委托范围之内。本次评估资源储量数据以储量核实报告为依据。6.评估基准日本项目评估基准日为2009年9月30日。评估报告中计量和计价标准,均为该基准日客观有效标准。选取该日期作为评估基准日,一是该日距评估委托日未超过时限;二是考虑该日期为月末且距离评估日期较近,便于评估资料收集;三是考虑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7评估依据7.11996年8月29日修正后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7.2国务院1998年第241号令发布的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7.3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年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
16、766-1999);7.4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2007年第1号公告发布的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矿业权评估准则指导意见CMV13051-2007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7.5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 7.6国土资源部发布的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7.7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740号通知印发的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实施指导意见。7.8国土资源部公告2008年第6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实施矿业权评估准则的公告;7.9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以下简称评估准则)及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7.10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关于实施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修改方案的公告2006年第18号;7.11矿业权价款评估合同书(附件3);7.12广西田东县新州矿区五号井田(小龙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附件4);7.13广西田东县新州矿区五号井田(小龙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书桂储伟审(2009)24(附件5);7.14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桂资储备案(2009)55号(附件6);7.15广西右江矿务局小龙矿开采设计说明书(附件7);7.16广西右江矿务局小龙矿开采设计审查意见书桂国土矿开审(2009)05号(附件8);7.17原采矿许可证(附件9);7.18营业执照(附件10);7.1
18、9右江矿务局及右江矿务局小龙矿提供的财务报表(附件11);7.20其他资料。 8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概况8.1矿区位置和交通 矿区位于百色煤田东南部,属新州五号井田范围内,矿区位于田东县城西280,县城距矿区中心点约3.30千米,行政隶属百色市田东县平马镇管辖。矿区东起小塘村(142勘探线),西至甘露莲小学,南起巴龙,北至那庇屯,长约5.70千米,南北宽2.50千米,总面积8.242平方千米。矿区内自然屯较多,地理坐标:东经:10703361070646,北纬:233554233727,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070523,北纬:233641。矿区内水陆交通较方便,南(宁)百(色)二级公路从矿区南侧
19、通过,西至百色市区约69公里,东至南宁市198千米,南昆铁路从矿区北部经过,南宁百色高速公路从右江南岸通过,矿区内村村都通乡村公路。发源于云南境内的右江河从井田西面、南面通过,百色至南宁一年四季均可通航。8.2自然地理矿区为丘陵地貌,东西低中部高,海拔标高一般在+100+170米之间,最高处为中部的ZK13401孔附近标高+170.30米,最低处为右江(水面为+100米左右)。8.3地质工作概况 解放后,小龙矿区先后有多个地质单位进行过不同阶段的煤炭资源勘探工作,其中以广西地矿局第二地质队和广西150煤田地质勘探队工作的时间最长。一九七二年广西150煤田地质勘探队在平马探区(含小龙矿区)进行精
20、查勘探工作,并提交了广西百色煤田平马探区精查地质报告,一九七三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燃料化工局以燃基字(73)地审第03号文批准了该报告,批准甲三-3煤层及甲三-4煤层A2级储量28.538万吨,B级储量700.886万吨,C1级903.504万吨,C2级368.627万吨。1981年地矿局第二地质队提交的广西百色煤田田东探区初步勘探地质报告及1983年初广西150队在平马探区内的新州五号井进行精查补充勘探工作,施工5个钻孔,工程量1358.65米,提交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百色煤田新州五号井精查补充勘探总结,广西壮族自治区煤炭工业厅以煤基字(1984)51号文批准了该报告。批准修改厚的甲三-3煤层
21、和甲三-4煤层煤厚大于0.80米的工业储量为:A级44.40万吨,B级286.10万吨,C级623.30万吨。一九七七年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对百色煤田进行普查会战工作的批示,广西150队负责80线以西的煤田地质勘查工作,第二地质队负责80线以东的煤田地质勘查工作。2005年11月,广西煤炭地质150队受右江矿务局的委托,对小龙煤矿进行了煤炭储量核实工作,在收集以往地质勘探报告成果和矿井开采资料、实地调查矿山煤层、地质和构造特征的基础上,对甲三-3和甲三-4煤层进行了资源/储量估算,并于2006年1月提交了广西田东县新州五号井田(小龙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地质报告,2006年5月19日
22、经广西南宁储伟资源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评审,2006年10月10日以桂储伟审2006107号批准了该报告,批准后的甲三-3和甲三-4煤层总资源/储量580.79万吨,其中甲三-3煤层350.94万吨,甲三-4煤层229.74万吨,消耗的资源储量202.84万吨,累计查明783.63万吨。连F断层南移损失的资源量130.72万吨。2006年12月25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备案,备案文号为桂资储备案2006133号。2008年10月底,广西煤炭地质150勘探队接受右江矿务局委托,于2008年11月初开展工作。在收集、整理分析广西煤炭地质150勘探队1972年提交的广西百色煤田马平探区精查地质报告
23、、1983年在平马探区内的新州五号井进行精查补充勘探工作提交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百色煤田新州五号井精查补充勘探总结和地矿局第二地质队1981年提交的广西百色煤田田东探区初步勘探地质报告等以往三个地质勘探报告和2006年广西煤炭地质150勘探队提交的广西田东县新州五号井田(小龙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地质报告,收集至2008年10月止的矿井开拓资料,实地调查矿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特征,了解井下巷道煤层地质特征,特别对祥周二号断层(连F断层)实际位置南移,断层破坏带变宽的情况进行井下地质调查,验证矿山提供的小煤窑采空区的范围。井下巷道分布直接采用矿山提供的至2008年10月底的采掘平面图
24、。最终以矿山地质调查研究所取得的地质资料以及矿山提供的矿井开拓资料为基础,结合上述三个地质勘探报告和2006年煤炭资源储量核实地质报告,进行此次煤炭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并编制广西田东县新州矿区五号井田(小龙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根据此次储量核实,申请扩大矿区开采深度后矿井保有资源储量508.60万吨,消耗资源储量293.20万吨,累计查明资源储量801.80万吨。8.4矿区地质概况8.4.1地层小龙矿及钻孔揭露的地层主要是下第三系那读组三段、百岗组和第四系等。现有老到新叙述如下:1、那读组三段本段是整个煤田的区域对比标志层。相当于俗称的田东泥岩段,全段厚度450米,岩性为褐灰色深灰色泥岩,
25、中厚层厚层状,泥质结构,致密坚硬,断口平坦,近似油脂光泽,遇水易膨胀,中间夹13层灰白色薄层状粉砂岩,偶有煤线及炭质泥岩出现。与下伏那读组二段地层呈整合接触。2、百岗组本组在小龙矿厚250320米,厚度变化大,岩性标志不明显,根据含煤性、岩性特征,以稳定的甲三-1顶为界分为上含煤段、中含煤段及下含煤段。现自下而上分述如下:下含煤段甲三-4煤层底板那读组三段主要是灰、深灰、褐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夹砂岩、泥质砂岩、粉砂岩,偶见夹含砾砂岩、泥灰岩,含煤06层,不含可采煤层。岩性变化由浅部到深部砂质减少,泥质增多,沉积厚度由西南往东北逐渐变厚。普遍含菱铁矿结核。厚4573米。中含煤段自甲三-4煤至甲三-
26、1煤,岩性为褐灰、暗灰、少量灰绿色泥岩,夹粉砂岩、泥质砂岩、砂岩,偶见钙质砂岩及泥灰岩。夹煤010层,有主要可采煤层甲三-3煤、甲三-4煤,局部可采煤层甲三-1、甲三-2煤层赋存其中,向深部砂质减少钙质增高,钙质结核较发育。厚度6570米。上含煤段甲三-1至伏平组,岩性为灰、褐灰色、少许灰绿色砂质泥岩、泥岩、夹粉砂岩、泥质砂岩、灰岩,并具有从东向西,由北到南砂质增高,砂岩含量增多,厚度变小。含钙质结核,下部含04层煤。厚度110140米。3、伏平组以一套砂岩为底界与百岗组分界,地层以灰绿色、褐色砂岩与泥岩互层,夹有膨润土。全组厚度670米,但在本井田上部已被风化剥蚀而保存0500米。4、第四系
27、多为残积层、坡积层以及右江冲积扇而成的阶地。阶地多为二元结构,上部为黄灰色、淡红色的粘土和砂质粘土,下部为黄色、灰绿色的砂砾层,砾径约215毫米,地层总厚度一般小于10米,与下伏的地层呈不整合接触。8.4.2构造小龙矿位于百色煤田南翼东段,为一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北西南东向,岩层产状较平缓,倾角在68间,构造以断裂为主,计有连F、连F1、F1、F平四条,叙述如下:1、连F1推测正断层为连F断层的分支,总长度约1.70千米,西始于矿区中部的13603孔附近,东至达拉村,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约45,断距小于50米,其规模小,对煤层的破坏性也小,该断层无钻孔控制,主要由13804、ZK13804检
28、孔控制。2、连塘正断层连F位于上寨屯-巴龙屯-那龙屯-小塘屯一线向东延至矿区外围,长度大于8千米,倾向北,倾角6575,落差35200米,对煤层的破坏大,使断层北侧的煤层埋藏深度加大。并于小龙矿中部与连F1相接,矿区内有134F1、ZK13400、ZK13605孔控制,井下开采发现该断层南移(实际是断层破坏带加宽),该断层对煤层的破坏性极大,断层两侧破坏区宽一般达200米。断层南侧已开采的小龙矿得到证实,使小龙矿储量减少130万吨。3、小龙正断层F1位于小龙矿中部,东始于田东党校,西延至矿区外围,长度大于4千米,水平断距一般为40米,落差大于100米,断层主要在不可采区域。4、平马正断层F平位
29、于小龙矿东南角边缘,断层规模小,长不足2千米,且又在煤层露头附近,破坏性小。矿区主体构造为单斜构造,次一级褶曲不发育,岩层产状平缓,断层少,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8.5含煤地层及煤层、煤质8.5.1含煤地层小龙矿含煤地层为第三系渐新晚始新统百岗段,百岗段厚250320米,含煤性好,夹煤833层,纯煤总厚4.3214.18米,可采煤层厚0.609.05米,含煤系数1.283.59%,主要煤层甲四1、甲四2、甲五煤层位于百岗段的中部,根据含煤性、岩性特征,以稳定的甲三-1、甲三-4煤层为界可分为上含煤段、中含煤段及下含煤段。下含煤段厚4573米,一般65米,由灰、深灰、褐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夹砂岩、泥
30、质砂岩、粉砂岩,偶见夹含砾砂岩、泥灰岩,含煤06层,不可采。中含煤段以甲三-1煤底板为顶界至甲三-4煤底板,厚6570米,一般68米。岩性为褐灰、暗灰、少量灰绿色泥岩,夹粉砂岩、泥质砂岩、砂岩,自下而上主要含有甲三-41煤、甲三-4煤、甲三-31煤、甲三-3煤层,甲三-4煤、甲三-3煤层为小龙矿的开采对象,甲三-41煤层在142勘探线附近局部可采。上含煤段厚度110140米。岩性为灰、褐灰色、少许灰绿色砂质泥岩、泥岩、夹粉砂岩、泥质砂岩。下部含04层煤,其中甲二-1煤层偶见可采点。8.5.2煤层小龙矿百岗组中含煤段的甲三-4煤、甲三-3煤层层位相对稳定,是小龙矿的开采对象。现将主要煤层甲三-4
31、煤、甲三-3煤层分述如下:1、甲三-4煤层位于中含煤段中部,煤层厚度、层位稳定性好,煤层全层厚度为1.17米2.36米。在矿区范围内浅部在小龙正断层以南,不可采;往深部-93-750米水平可采;走向上巴龙屯以西煤层厚度变薄,不可采。可采宽0.300.80千米,长约2.50千米,纯煤厚度0.601.87米,平均厚1.08米。煤层结构较复杂由26个煤分层组成,一般23层,单层厚度0.031.31米,夹矸15层,为炭质泥岩、偶见粉砂岩,单层厚0.012.61米,由西到东,由北至南夹矸厚度变小。甲三-4煤层顶、底板为含炭泥岩、泥岩,局部为粉砂岩。2、甲三-3煤层矿区内均有分布,煤层一般厚0.941.6
32、0米,最厚达3.95米。在矿区内浅部小龙正断层以南大多变薄或相变为炭质泥岩不可采;在可采的小龙正断层至连塘正断层之间有从东到西煤层厚度变小不可采。煤层结构较复杂,由25个煤分层组成,一般三层,分层厚度0.021.34米,夹矸14层,多为炭质泥岩、泥岩,偶见粉砂岩,单位厚0.021.14米,从西到东,由浅到深,夹矸厚度增大。煤层顶、底板主要为炭质泥岩、泥岩,偶见粉砂岩。从区域上看,甲三-3煤层在矿区外围东部146勘探线以东明显分叉成甲三-31煤、甲三-32煤两层。8.5.3煤质1、煤的物理性质百色煤田由于沉积环境关系,成煤期基本相同,同一含煤段的煤层其物理性质基本相似,甲三-3、甲三-4煤层外观
33、特征为褐黑色,条痕褐色,沥青光泽,宏观煤岩类型为半亮型煤,条带状结构。甲三-3煤层的显微特征,有机组分占7181%,矿物组分1929%,有机组分以凝胶基质、结构镜煤体为主,凝胶化基质占3042%,结构镜煤体占35%,次为均一镜煤体占516%,含少量皮体、树胶体、角质层、小孢子;矿物组分大多为水云母占9%,黄铁矿1%,含微量石英及胶磷矿组成的角砾状碎屑。2、煤的化学性质煤的化学性质详见下表:项目煤层Mad(%)Ad(%)Vdaf(%)FCad(%)Qb,adMJ/kgSt,d(%)Pd(%)甲三-3最大13.6047.8053.7144.1520.611.390.037最小8.7718.9345
34、.2124.1612.850.660.006平均10.9424.0148.1837.1416.761.030.022甲三-4最大12.9348.7652.2044.7222.011.410.056最小6.9915.4244.1725.1312.730.600.009平均11.1834.1448.5932.5016.540.930.019根据广西150队在田东县新州五号井勘查补充勘探及广西第二地质队在田东探取的初步勘探中的地质资料甲三-3煤的容重平均为1.36吨/立方米,甲三-4煤的容重平均为1.37吨/立方米。8.6煤层顶底板岩性及夹矸岩性特征甲三-3煤层:位于下百岗段中部,其顶板为灰色泥岩、
35、砂质泥岩,底板为泥质砂岩、泥岩,富含螺蚌化石,其层位比较特殊,易于识别,对比可靠,煤层结构较复杂,夹矸1至4层,矸石多为炭质泥岩、泥岩。甲三-4煤层:该煤距甲三-3煤层约13米,煤层顶板为细砂岩、粉砂岩,岩石胶结性较差,底板为砂质泥岩、泥岩,煤层结构较复杂,夹矸一般1至5层,矸石为炭质泥岩、泥岩、粉砂岩。8.7矿区共(伴)生矿产石油和天然气:在百色煤田中的那读组、百岗组的不同层位中都有大小不一的透镜状油层。田阳探区煤炭普查勘探过程中在矿区ZK7007孔那读组和ZK7416孔百岗组地层中分别发现油砂。在位于矿山东部的水埠矿段ZK7206、ZK7208、ZK7405-1孔组地层中不同部位分别打到了
36、天然气,特别是ZK7208孔,天然气喷出40余天之久。以往勘探在井田没有发现油层和天然气。8.8矿石加工技术性能百色煤田的煤炭资源主要作为动力用煤,以往地质勘探工作中没有进行对煤的加工技术性能的实验工作,百色煤田多年来的开发,也未对煤的利用方向进行过煤的加工试验,多年来的商品煤几乎都是原煤。8.9开采技术条件8.9.1水文地质条件8.9.1.1矿区地表水体右江从矿区南部外围经过,右江是最低侵蚀基准面。据田东水文站观测资料,在田东地段右江历年来最高洪水位为101.69米(1937)。田东小河自北向南流经矿区中部,于田东码头汇入右江,河面宽1040米,旱季流量小,雨季常受右江水位顶托发生雍水。综上
37、所述,右江河是小龙矿地表水和地下水排泄通道。8.9.1.2含水层与隔水层1、第四系含水层地表普遍出露的松散层,厚度一般小于10米,为坡积、冲积物,呈灰黄色的粘土和砂质粘土,极少数为砾石;局部有右江阶地残留层,上部为粘土、砂质粘土下部为杂色砂砾石碎块,砾径220毫米,为透水层。2、第三系始新统百岗组弱含水层该组是矿区内含煤地层,厚250320米,主要是灰、深灰、褐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夹砂岩、泥质砂岩、粉砂岩,偶见夹含砾砂岩,泥岩、砂质泥岩含水性差,具有含水层性质的砂岩、粉砂岩占地层厚度的2030%,而这些含水层又为薄层,含水量小为特点。在甲三-3、甲三-4煤层之间的砂岩透镜体的厚度对矿井的充水有影
38、响。自西向东甲三-4煤层底板砂岩含量增多,透镜体厚度增大,在138140勘探线附近,特别是13900、14001孔附近更为明显。138勘探线以西甲三-4煤层底板基本上是泥岩局部为夹粉砂质泥岩,含水极小。甲三-4煤层与甲三-3煤层之间为厚度在9.80米至15米厚的泥岩局部夹粉砂质泥岩,具有较好的隔水性能。甲三-3煤层直接顶板为泥岩或炭质泥岩,顶板之上约1217米常有砂岩透镜体存在,其厚度是自浅部向深部增大,在矿井135勘探线以西连F断层以南,厚度为34米,在矿区外围的13803孔附近砂岩透镜体达41米。百岗组地下水主要是以层间水状态赋存于粉细砂岩的孔隙之中,水量虽小,但具有一定的补给条件,有构造
39、因素影响时也能形成一定的水头压力。3、第三系始新统那读组三段隔水层那读三段即俗称的田东泥岩段,为百岗组下伏地层,上距甲三-4煤层约50米,是矿区的主要隔水层,最厚度达360米,一般多在120米以上,岩性为灰灰褐色深灰色泥岩,偶夹泥灰岩,中厚层状,结构致密,坚硬,岩性比较单一,是良好的隔水层。8.9.1.3断层的导水性小龙矿断层不多,对煤层破坏最大的有小龙正断层和连塘正断层,特别是后者。连塘正断层落差近百米,断层破碎带最宽达135米,断层使煤层顶、底板上下透镜状砂岩含水层连通,使得矿井涌水量远大于附近其它矿井。特别是1996年开采甲三-3煤层的1310、1312采区和2000年开采距甲三-4煤层
40、的1401、1402工作面后矿井涌水量从原来的30m3/h,增加到50m3/h或可达70m3/h。8.9.1.4矿井涌水量据资料,甲三-3和甲三-4煤层厚度变化不大,涌水量相对稳定,雨季最大涌水量Qmax=150m3/h,枯水季节一般涌水量为4050m3/h。8.9.1.5矿井充水因素据资料,矿井充水因素主要有:采区冒落高度及其影响范围内的粉砂岩、砂岩中的裂隙、孔隙水直接向矿井充水,矿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的补给,但补给条件较差,在细、粉砂岩透镜体中缓慢运动。煤层顶底板中的粉砂岩、砂岩,其裂隙、孔隙水直接向矿井充水。断层破碎带中的水直接向矿井充水。煤层浅埋地段第四系透水层间接向矿井充水。右江
41、河自西向东迂回流过矿区西部和南部,在煤层浅埋地段,开采时河水流通开采时形成的裂隙向巷道涌水,对矿坑充水有影响。 总之,水文地质条件属于中等复杂类型。8.9.2工程地质条件广西第二地质队在田东探区进行勘查时,曾对煤层顶底板5米范围内的岩性进行统计,泥岩类占80%,其次砂岩类约占18%,其它岩类约占2%,因此绝大部分岩石属于软性岩石,相当于普氏34级。据井田邻近的公篓井精查地质报告资料中对5301孔C煤和B煤顶底板岩样的测试结果,各种岩石的抗压、抗拉、抗剪强度都较小,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规定,属软岩较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较破碎,完整性指数约为0.55,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井田与该矿相距不远
42、,岩性相似,其物理性质亦近似。据公篓井广西煤炭石油局130队普查地质工作中在同地层段的5301孔A煤和B煤顶底板岩样的测试结果,各种岩石的抗压、抗拉、抗剪程度都较小。经钻井回次测定岩石质量指标(RQD)值为2570%间,岩石的力学性质、抗剪、抗拉强度等测试结果来看,均低。经换算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6.215.1MPa,小于30MPa,据煤顶底板岩样的测试结果,各种岩石的抗压、抗拉、抗剪强度都较小,按照区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属软弱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较破碎,RQD(%)小于50,完整性差,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煤层顶底板的抗压强度属于差。煤层顶底板岩石为软岩类。总之,矿床工程地质条件属
43、中等复杂类型。8.9.3环境地质条件矿区为丘陵地形,坡度缓,地势北高南低,海拔标高+98+145米,北部一般在+120米+134米之间,最低处位于矿区的西南角右江河附近+97.80米。矿区距右江河较近,坡度缓,少有山洪爆发。每年24月常有冰雹。一般风力在7级以下,1972年曾有龙卷风造成房屋倒塌,人畜伤亡。矿区地震烈度为度,偶有5级以下地震发生。矿区为丘陵地形,坡度缓,未见有泥石流、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发生。矿井采空区造成地表不同程度的整体沉陷或局部塌陷。采出的煤炭和煤矸石会造成地表水体的污染。8.9.4煤炭安全生产综合评价8.9.4.1瓦斯从以往测试结果看,CO20.020.18毫升/克,平
44、均为0.084毫升/克,未超出国家保安规程中不超出1%的规定;N20.152.25毫升/克;CH40.021.71毫升/克,未超出国家保安规程井下不超过5.30%的规定,个别地段由于瓦斯集中在钻探施工中也有发生井喷的现象。小龙矿自1991年投产至今矿山开采近20年来在正常通风的条件下年度矿山瓦斯等级鉴定结果均为低瓦斯矿井,全矿瓦斯相对涌出量小于10m3/t,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小于12m3/t,绝对涌出量小于7m3/min。2006、2007年度矿山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全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6.53m3/t9.97m3/t,绝对涌出量为5.314.17 m3/min,采区或一翼最大相对涌出量为9.6m3/t。二氧化碳含量少,全矿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小于7m3/min。矿井开采以来没有发生过瓦斯燃烧或爆炸事件。据小龙矿2006年至2007年的开采资料显示,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6.309.79 m3/t,绝对涌出量4.175.31m3/t,均小于10m3/t,属于低瓦斯矿井。8.9.4.2煤尘爆炸性及煤的自燃倾向小龙矿2006、2007年度对煤尘作爆炸性指数测定,其指数均为48.14%,具有爆炸性危险。自燃倾向试验均为一级,容易发生自燃现象。自燃发火期为2个月。8.9.4.3地温据以往勘探所取得的资料,井温均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