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1月12日-8441).docx

上传人:陈十三 文档编号:1687515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1月12日-844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1月12日-844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1月12日-844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1月12日-844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1月12日-8441)1:哪些人善于发现问题?()多项选择题A、个体的好奇心、求知欲望越强的B、个体活动的积极性越高的C、个体的知识经验越丰富的D、个体的视野越开阔的 2:桑代克提出的三个学习规律是()多项选择题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应用律E、失用律 3:计划策略属于()单项选择题A、精加工策略B、支持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元认知策略 4:()是对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是对材料领会的一种形式。单项选择题A、转换

2、B、解释C、推断D、记忆 5:根据成败归因理论,内在、不稳定的因素是()。单项选择题A、能力B、努力C、运气D、任务难度 6:“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合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强化说B、认知失调论C、从众说D、观察学习说 7:教师讲解的含糊不清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单项选择题A、正相关B、影响不大C、负相关D、毫无影响 8:元认知知识包括()。多项选择题A、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B、对任务的认识C、对有关学习策略的认识D、对学习策略使用方面的认识E、对教师的认识 9: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同时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表明儿童认知水平处于()。单项选择题A

3、、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10:在乒乓球练习中,拍球动作的成功率至少达到75%,这种技能达到_目标单项选择题A、模仿B、准确C、连贯D、习惯化 11:练习中的反馈主要来自于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两方面。()判断题对错 12:从众意味着个性的丧失,因而是一种消极现象。()判断题对错 13:倾听比询问更有利于搜集资料。()判断题对错 14:下列属于正迁移的是()多项选择题A、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B、在学校爱护公物的言行影响在校外规范自己的行为C、外语学习中,词汇的掌握对阅读的影响D、学习汉语字母发音对英语字母发音的影响E、举一反三 15:布鲁纳学

4、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转化B、获得C、评价D、同化 16:皮亚杰认为在10岁以后,儿童的道德行为处于()。单项选择题A、他律阶段B、无道德规则阶段C、自律阶段D、独立阶段 17:青年初期是世界观()。单项选择题A、形成时期B、初步形成时期C、初步成熟时期D、成熟时期 18:对学习内容的直观形式包括()多项选择题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图形直观D、言语直观E、动作直观 19:知识的应用包括()四个彼此相联又互相独立的基本环节。多项选择题A、审题、联想B、识记、保持C、分析、研究D、解析、类化 20:在许多人“起哄”的时候,平时优雅的学生也会表现得粗鲁无礼,这种行为是()单项

5、选择题A、服从?B、从众?C、个性化D、模仿? 21:下面属于“问题解决”的是()。单项选择题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C、用一个词来造句D、荡秋千 22:桑代克的三条主要的学习律是()多项选择题A、效果律B、联结律C、准备律D、反应律E、练习律 23:下列不是直观类型的是()。单项选择题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数字直观D、言语直观 24: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单项选择题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25: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多项选择题A、认知的需要B、审美的需要C、创造的需要D、安全的

6、需要E、尊重的需要 26:根据孟育群的观点,思想教育能力属于教师基本能力的()单项选择题A、认知能力B、传播能力C、组织能力D、交往能力 2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的抑制作用叫()。单项选择题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 28:构成品德心理结构的基本成分是()。多项选择题A、知B、情C、意D、行E、态度 29:有效进行知识概括的方法是()。多项选择题A、合理运用正例和反例B、运用变式组织感性经验、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C、科学的进行比较D、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觉概括 30: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单项选择题A、严格规则B、系统规则

7、C、标准规则D、系统程序 31: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掌握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这一教育理念属于()。单项选择题A、发现学习B、掌握学习C、概念学习D、合作学习 32:标准化测验因其测验条件的标准化,测验的结果比较客观一致,所以适用的范围和时限较窄。()判断题对错 33: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是()。多项选择题A、目的性B、认知性C、序列性D、明确性E、开放性 34: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从身高、体重和_身体等外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单项选择题A、头部B、面部C、头面部D、骨骼 35: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单项选择题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

8、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 36:教师威信形成的基本条件不包括()单项选择题A、高尚的道德思想B、良好的道德品质C、师生的平等交往D、高超的教育和教学艺术 37:在技能形成过程中,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这是()阶段的动作特点。单项选择题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 38:教师善于快速准确地抓住学生的重要特征,准确判断学生的情绪和愿望,这说明教师的观察力具有()。单项选择题A、客观性B、全面性C、精密性D、敏锐性 39: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单项选择题A

9、、元认知策略B、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 40:心智技能的特点有()多项选择题A、观念性B、展开性C、内潜性D、简缩性E、物质性 41: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有()多项选择题A、活动的定向阶段B、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C、有声言语阶段D、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E、内部言语阶段 42:以下哪一项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初期()单项选择题A、联系形成阶段B、自动化阶段C、认知阶段D、运用阶段 43:下面属于心理现象的是()单项选择题A、词B、语言C、言语D、句子 44: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鼓励学生背结论。()判断题对错 45:学生在做好事时想起了雷锋同志,并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内心

10、体验,这种体验是()。单项选择题A、直觉的道德情感B、想象的道德情感C、伦理的道德情感D、道德情感 46:皮亚杰认为,2至7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单项选择题A、思维准备阶段B、思维阶段C、感慌运动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 47: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中学生常见的焦虑反应是()。单项选择题A、生活焦虑B、睡眠障碍焦虑C、交友焦虑D、考试焦虑 48: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持久的()单项选择题A、焦虑B、紧张C、情绪低落D、注意障碍 49:问题解决过程中常用的启发式策略有()多项选择题A、手段一目的分析法B、爬山法C、算法D、逆向搜索法E、启发法 50:在一个班级内不

11、同小组之间的竞争属于()单项选择题A、小组竞争B、群体间竞争C、群体内竞争D、集体竞争 查看答案 1:答案A,B,C,D 解析 能否发现问题,这与个体的好奇心、求知欲望、活动积极性、已有的知识经验、个体的视野等有关。 2:答案A,B,C 解析 3:答案D 解析 4:答案C 解析 领会是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推断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5:答案B 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A选项为稳定的内部原因;B选项为不稳定

12、的内在原因:C为稳定的外在原因;D为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6:答案D 解析 7:答案C 解析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含糊不清与学生成绩有负相关。 8:答案A,B,C,D 解析 元认知知识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一知道做什么,是在完成任务之前的一种认识。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正确 解析 答案是错误的,这题是正确的。反馈就是来自内外两部分的(本解析由唐门提供) 12:答案错误 解析 (P452)改正:从众既有积极意义又有消极作用。 13:答案正确 解析 略 14:答案A,B,C,E 解析 15:答案C 解析 16:答案C 解析 皮亚杰认为在

13、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17:答案B 解析 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所以青年初期是世界观初步形成时期。 18:答案A,B,D 解析 19:答案A,D 解析 20:答案B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21:答案C 解析 22:答案A,C,E 解析 23:答案C 解析 24:答案D 解析 25:答案A,B,C 解析 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26:答案C 解析 27:答案B 解析 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的抑制作用为倒摄抑制;旧信息对已有新信息的抑制作用为前摄抑制。 28:答案A,B,D 解析 品德的

14、心理结构的基本成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29:答案A,B,C,D 解析 有效进行知识概括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合理运用正例和反例;运用变式组织感性经验、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科学的进行比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觉概括。 30:答案D 解析 只有建立并遵循一套系统程序,才能在编制测验题目、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减少由于主观因素等造成的误差。 31:答案B 解析 32:答案错误 解析 因其条件标准化和结果的客观化,因此适用的范围和时限也较宽广。 33:答案A,B,C 解析 ABC【解析】本题考查对问题解决的特点的掌握。问题解决是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15、它具有明确的目的,并且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还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故选ABC。 34:答案C 解析 35:答案C 解析 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为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 36:答案C 解析 37:答案C 解析 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表现为在动作控制方面,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并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而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 38:答案D 解析 39:答案A 解析 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都属于元认知策略。 40:答案A,C,D 解析 41:答案A,B,C,D,E 解析 42:答案C 解析 43:答案C 解析 44:答案错误 解析 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 45:答案B 解析 46:答案A 解析 47:答案D 解析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 48:答案C 解析 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情绪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49:答案A,B,D 解析 50:答案B 解析 第 12 页 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其他考试类文档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