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 14 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一、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变化1耕作方式的进步(1)原始社会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主要的生产工具有石刀、石斧、耒耜。(2)商周少量使用青铜农具,懂得灌溉、除草、沤制绿肥、治虫等技术。(3)春秋战国铁犁和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这是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隋唐时期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耕犁趋于完善,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3农业灌溉(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时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2)农业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的翻车,唐朝时创制的筒车,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出现风力水车。这些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
2、快速发展。二、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及其原因1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西周时期,土地被划分成“井”字形方块,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井田制的基本特点:2一切土地归国家所有(即属于周王所有) 。周王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诸侯。在贵族受封的土地上,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主要包括地主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下,土地由地主经营,土地兼并是获得土地的主要方式;自耕农土地私有制下,土地由自耕农经营,规模小,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均田制北魏到唐朝
3、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数量,限制土地买卖。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这些措施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2原因(1)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大量荒地被开垦,私田出现。(2)鲁国按亩纳税,促使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变。(3)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地主阶级统治,推动各国变法。(4)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5)生产力的发展是古代中国土地演变的根本因素。考向一 小农经济的特点、地位及影响1含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
4、足的自然经济。2产生条件(1)生产工具:铁农具和牛耕。(2)生产关系: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3(3)农民自身: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4)政府扶持: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持小农经济。3特点(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2)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3)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4)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面对天灾人祸的脆弱性。4地位是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年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5影响(1)积极影响有利于推动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古代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封建经济
5、的繁荣发展。小农经济的稳定也保障了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政治稳定。奠定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保障了中华文明的传承性和延续性。(2)消极影响小农经济具有较强的分散性、封闭性和落后性,这些特点使之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土地兼并的加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而在小农经济下,人们只有通过对自然的过度索取来解决这一矛盾,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典例引领】宋代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代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
6、”该材料主要表明从宋代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A人地矛盾的显现B精耕细作的传承C稻麦种植的减少D技术交流的增加【答案】B4考向二 土地兼并及封建租佃关系一、土地兼并1根源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2影响(1)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土地兼并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危及王朝的统治。(2)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的征发。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3)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4)导致租佃关系的出现并日趋普遍化。3解决方式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如北魏到隋唐实行的均田制使土地兼并状况得到一定的缓解。4认识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
7、,土地兼并问题是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的,最多只能缓解。因为封建国家不可能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二、全面认识租佃关系1定义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2过程(1)战国时期:租佃方式产生。(2)汉代:租佃现象比较普遍。(3)宋代: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主要经营方式。土地出租时,多订立契约,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地租以实物租为主。(4)明清时期:人口增多,人地矛盾突出使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3特征5(1)土地出租者与土地租佃者之间采取了一种契约形式。契约内容包括田亩的位置、数量、类别以及地租偿
8、付的方式及数量。(2)租佃制下,佃户有了迁移的自由,社会身份、地位在法律上有了显著的提高。魏晋隋唐时期的部曲、佃户都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迁移的自由,到宋代时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大为削弱,佃户的身份地位提高。(3)产品地租代替劳役地租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宋代地租主要有分成租和定额租两种。(4)租佃制呈现复杂化趋势。在经济发展较快的江浙地区,在土地所有者和实际耕种者之间出现了二地主阶层,从而使土地所有权、占用权和使用权分离。4影响(1)在租佃关系下,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2)随着租佃制度的发展,佃农通过抗租、减租的斗争,争取到一些权利,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稳定
9、发展。【典例引领】吐鲁番地区曾出土若干份唐代租佃契约,上面写有田主、租田人和知见人,还有租种期限、租田数目和田租数额,田租有分成制和定额租制两种。这种租佃契约A阻碍了小农经济继续发展B限制了地主对农民的盘剥C加强了地主对农民的控制D有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答案】B考向三 中国古代庄园经济1土地来源古代中国的庄园主要是由商人、豪强地主、官僚等用威胁、欺骗、敲诈、权威、买卖、强占等各种手段,兼并农民的土地,形成大土地私有制。62经济形态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经济,庄园主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布置庄园,使耕种与纺织等手工业结合,把庄园建成一个独立而封闭的世界。3剥削方式庄园除有一部分奴仆劳动外,大多由
10、徒附、宾客、族人通过租佃的方式来耕作,他们一般向庄园主交纳实物地租。除实物地租外,他们也须无偿地为庄园主服一些劳役,如砍伐林木、看家护院、充当“部曲”等。4管理形式中国古代庄园对依附农民行使的是一种以族权为表现形式的政治权力,没有司法管辖权,唐代以后庄园主对庄园劳动者的人身控制进一步削弱。【典例引领】下表是根据东汉四民月令统计的田庄内商业贸易(部分月份)状况。材料可以说明东汉二月 可粜粟、黍、大小豆、麻、麦子,收新碳三月 可粜粟,买布四月 可粜穰及大麦,收敝絮五月 可粜大小豆、胡麻,籴大小麦,收敝絮及布帛A土地兼并现象盛行B地方经济独立性强C田庄自给自足特征D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答案】C71孟子
11、梁惠王说“深耕易耨”;礼记月令说(季夏之月)“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荀子王制说“修堤渠,通沟浍使民有所耘艾”。这反映出当时A铁犁牛耕得到推广B注重精耕细作C小农经济形成D国君重视农业生产2更赋,是汉朝的制度,成年男子均须为政府服徭役,共有三种,即正卒、戍边、更卒。更卒之役是每人每年须在本地为地方官府服一个月的无偿劳役。如不愿或不能亲身服役者,可出一定量的钱交官府雇人代替。更赋的实行A成为了汉朝敛财的重要途径B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C反映了汉朝商品经济的发达D促进了汉初经济的恢复3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了小农、小工、小商的
12、三位一体化趋势。宋代农民的兼业现象A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B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C扩大了农民的人身自由D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4据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 455%,以北则占到 545%;而据北宋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已占 591%,以北则为409%,这一变化A推动了对外贸易通道的变化B导致了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C表明了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D加剧了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5秦、汉、唐都有过大规模迁徙富豪,使他们的田产一律化为乌有的事情。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不立田制”。据此可知,宋代A土地私有权的完整性得到承认B土地租佃关系不断衰退
13、8C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受到抑制D人身依附关系更加强化6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了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宋代农民的兼业现象A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B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C扩大了农民的人身自由D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7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中国文化,具有“安土重迁”的特征,对传统的中国人来说,“背井离乡”是一种悲惨的遭遇。但明清时期却出现了“自发性移民”,即移民现象的出现不是出于政府的强制,而是人口密集地区的人民自己决定到异乡去寻找生存空间。这一移民现象的出现反映了A资本主义萌芽加速了人口的自由流动B政府的赋税改革使人身
14、依附关系消失C人口的逐渐增加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D土地兼并的严重使人地矛盾日益尖锐8康熙四十五年(1705 年)直隶一些地区,有地 1040 亩者占户数的 515%,而 100 亩以上者占177%。雍正二年(1724 年),官庄、旗地与屯田合计约 054 亿亩,仅占全部耕地面积的 74%。乾隆时代,中国一些地区自耕农约占全区户数的一半左右。这说明,这一时期A农民土地私有制有所发展B土地过度集中现象较为严重C政府对土地管理失去控制D农民无地可耕问题得到解决9明代熊人霖南荣集曾载闽浙一带的“寮主经济”:寮主者,汀之久居各邑山中,颇有资本者,披寮蓬以待菁民之至,给所执之种,作为锄植而征其租,菁民者,汀
15、、上杭之贫民,每年数百为群,赤手至各邑,依寮主为活,而受其值。这反映了当时A经济作物大量入市B小农经济开始解体C雇佣关系开始出现D农业生产关系调整910明朝初年,浙江嘉兴水稻亩产 1126 市斤,有“粳稻之乡”之称;明中期以后,嘉兴成为种植桑、豆、棉、麻、烟草等作物的专业区。嘉兴种植结构的转变表明A农业生产方式呈现资本主义化B中国市场与国外市场联系密切C太湖地区已失去经济重心地位D价值规律支配着农业产业调整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春秋战国 公元前 338 年,苏秦对秦惠王说:“(秦国)田肥美,民殷富,沃野千里,蓄积饶多,此所谓天府(关中平原)。”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
16、,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秦汉时期 史记记载,“关中之地, 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 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楚越之地(指江南地区)地广人希( 稀),无积聚而多贫。在当时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关中和巴蜀并称“天府之国”,这是我国西部经济发展史上最辉煌灿烂的时期唐宋时期 唐初曾转东南之粟以供京师;安史之乱后,关中粮食供给,主要靠江淮及江南地区。南宋学者说:漕运之利,今称江淮,关河无闻;盐池之利,今称海盐;陆海之利,今称江浙甲于天下,关陕无闻;灌溉之利,今称浙江太湖甲于天下,河渭无闻 。明清时期 我国经济发展的东西差距进一步拉大。“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反映了东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17、据林文勋历史上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形成及其原因等整理根据材料,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 (2018 年北京卷)南宋年初“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 ,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 “农获其利,倍于种稻” ,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10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ABCD2(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
18、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3(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4 (2018 年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下图可以看出,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
19、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 39%。11摘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怎样的发展概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和清前期粮食亩产提高的外来因素。材料二 在中国,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但被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横向发展。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举例说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具
20、体表现。材料三 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形态。但是, “农为国本” ,这话的反面,农业受到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3)概括材料三中“农为国本”的两面性。从经济角度分析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的原因。12【考点冲关】1【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从材料信息“深耕易耨”“粪田畴”“
21、修堤渠,通沟浍”可知当时人们在生产活动中重视新技术、兴修水利等,目的是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上的粮食产量,这是精耕细作的表现,B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铁犁牛耕,A 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小农经济的形成,C 项排除;材料中虽有君主重视农业的表述,但不是材料主旨,D 项排除。故答案选 B。2【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敛财的重要途径”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A 项;据材料“不愿或不能亲身服役者,可出一定量的钱交官府雇人代替”可知更赋有利于保证农民按农时进行生产,这有利于农业发展,故 B 正确;“商品经济的发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C 项;材料没有反映更赋是“汉初”的政策,排除 D 项
22、。3【答案】B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宋朝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材料对比了唐朝天宝年间与北宋初年南北人口比重的变化,表现为宋初南方人口比重超过北方,表明自唐中期以来的经济重心南移得以发展,从而推动了中国海外贸易由陆路向海路的变化,故选 A。宋初政治中心依然在北方,故 B 项错误;北宋初南方人口比重超过北方,并不能反映此时经历长期战乱后的宋初经济发展超过唐朝时期,因此不能反映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故C 项错误;D 项所述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13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其中封建地
23、主土地私有制占据重要地位,由材料文字“他们的田产一律化为乌有”可知这种土地私有权在专制皇权下是没有保障的,而宋代则“一改此法,不抑兼并、不立田制”,说明宋代土地私有权得到认可,A 项正确;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土地私有权由得不到保障到被认可的变化,与土地租佃关系、人身依附关系无关,B、D 两项均排除;C 项表述与宋代“不抑兼并”相悖,排除。6【答案】B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移民问题。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出现了自发性移民的现象,改变了传统的“安土重迁”等传统观念,人口密集地区的人民自发决定到异乡去寻找生存空间,反映出人口不断增值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压力,故选 C。材料信息没有反映资本主义萌芽
24、及其带来的影响,故 A 项错误;B、D 两项在材料信息中无体现,故排除。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清代土地制度。根据材料“乾隆时代,中国一些地区自耕农约占全区户数的一半左右”可知,自耕农拥有土地的比例较大,体现了农民土地私有制有所发展,A 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土地过度集中现象”,因为自耕农拥有土地比例大,说明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严格控制土地兼并,排除 B、C 两项;材料强调农民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但不能说明“农民无地可耕问题得到解决”,排除 D 项。故选 A。9【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闽浙交界处的山中,闽西商民中有资本者充当雇主,称“寮主”,而“菁民
25、”则为具有自由身份的雇佣劳动者,“菁民”向“寮主”交地租,这是一种在农业领域出现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体现了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D 项正确;C 项中的“开始出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B 两项表述材料信息都不能反映,均排除。1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A、B 两项表述材料信息都不能反映,均排除;太湖地区在明朝没有失去经济重心地位,C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题意,排除;明朝初年,浙江嘉兴以水稻著称,但14明中期以后,种植的作物则以桑、豆、棉、麻、烟草等经济作物为主,说明嘉兴地区的农业种植受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D 项正确。11【答案】示例一 古代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
26、不平衡(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不断变动)春秋战国至秦汉,关中等西部地区开发早,铁器和牛耕的应用,以及水利工程大规模的兴修,农耕经济处于领先地位。隋朝大运河开凿,政治统一,海上丝绸之路发达,东部经济获得较快发展。唐代关中粮食供给,主要靠江淮及江南地区。宋代,江浙甲于天下,关陕没落。表明东部经济发展很快,西部经济渐趋衰落。明清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东西差距进一步拉大,江浙成为最富庶的地区。这些都是全国经济发展总体格局变动的结果。示例二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在西部春秋战国时期,关中等西部地区开发早,土地肥沃,铁器和牛耕的应用,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兴修等等,使关中地区经济发展处于领先地位
27、。秦汉时期,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统治中心都在黄河中上游地区,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沟通了中西联系,长安、洛阳是当时著名的大都市。西部经齐进一步发展起来。相反,江南地区较为贫瘠。因此,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在西部。【直通高考】1【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南宋时期南迁的北方人民推动了南方小麦的种植,而北方人民喜欢吃面食,故正确。结合所学,农政全书为明朝徐光启所著的农学著作,与题干时间“南宋”不符,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以后经济重心逐步南移到江浙地区,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制度,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故正确。曲
28、辕犁早在隋唐时期江南地区出现,故排除。2【答案】B【解析】西汉文景时期,百姓的田租很轻,但是人头税重,而且在粮价极低的情况下,还要把粮食换做钱币来交税,富商大贾再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这就意味着百姓负担沉重,有可能因此而倾家荡产,再结合题干信息“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可知,这反映了当时自耕农经济发展难以为继,故选 B;汉15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 A;材料主旨是农民负担沉重,C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税收多少及其形式是由政府确定的,且材料信息说的是“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故排除 D。3【答案】D【解析】由图片信息可知,铁器实物的分布主要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铁器分
29、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D 符合题意;从图片材料中铁器分布的地区可知,当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铁制农具,故 A 中“普遍”说法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铁器实物的分布情况,不能得出新疆和中原地区的关系,也得不出冶铁技术的发展情况,故 B、C 不正确。4 【答案】 (1)粮食亩产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速较缓。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传入。(2)生产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自然灾害等,都使小农经济易于破产;而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当简单生产工具、个体劳动力和土地结合,就能使其再生。宋朝以后,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3)一方面重视农业,促其发展,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严控重压,
30、使其难以变革。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对农业的重压,使农民缺乏剩余和积累;对工商业的抑制,使农业资源难以进入工商领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状况。第(2)问,第一小问,紧扣“既脆弱又顽强” ,分别从脆弱与顽强两个方面分析, “脆弱”可以从小农经济下生产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以及自然灾害等角度分析, “顽强”可以从小农经济下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等角度分析。第二小问,解答时需要理解“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意思,即经济重心的转移,据此举例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三中“国家全力倡导、监督” “农为国本”信息可知国家的重视, “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 “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反映了过渡的依赖而难以改革;第二小问,可以结合自然经济的特点、 “农业本身受到重压” 、抑商政策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名师点晴】本题以农业为核心内容,与三农相关,国家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涉及三农问题,反映了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中共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到 2050 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因此在复习备考的过程需要关注一些长效热点,如三农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