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0月01日-7584)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0月01日-7584)1:()是个体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包括问题的起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由前者过渡到后者的各中间状态和有关的操作。单项选择题A、问题B、问题解决C、理解问题D、问题空间 2: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从儿童达到自律道德的心理学家是_单项选择题A、华生B、加涅C、柯尔伯格D、皮亚杰 3:在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过程B、学习过程C、评价
2、过程D、反思过程 4:心理练习对动作技能的影响()。单项选择题A、对技能的改进没有帮助B、取决于任务的性质C、有显著作用D、不明确 5:()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单项选择题A、奥苏伯尔B、桑代克C、贾德D、格式塔心理学 6: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肯定性训练?()单项选择题A、消除敏感反应B、消除肌肉紧张C、呈现厌恶刺激D、公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7:吹拉弹唱属于()单项选择题A、识记技能B、心智技能C、动作技能D、认知技能 8:片面强调学生天赋潜能的作用,过分强调学生中心地位的学习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联结派学习理论B、格式塔学习理论C、认知派学习理论D、人本主义学习
3、理论 9:内化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应用不同形式的内化,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一般来说,随着内化的深入,动作的精确性、速度、协调性等会逐步提高。判断题对错 10: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单项选择题A、时快时慢B、不快不慢C、先慢后快D、先快后慢 11:归纳式学习属于自上而下的迁移。()判断题对错 12:以下哪些行为不属于学生的问题行为()单项选择题A、攻击他人B、成绩不好C、孤僻退缩D、焦虑抑郁 13: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三个阶段,即()。多项选择题A、动作的定向阶段B、认知阶段C、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D、联结阶段E、自动化阶段 14
4、: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移动速度和人体自身运动状态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多项选择题A、真动知觉B、假动知觉C、幻觉D、似动知觉E、错觉 15: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的是()。单项选择题A、认知结构和态度B、智力和学习环境C、年龄和学习材料D、学习目标和态度 16: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的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权威阶段B、可逆性阶段C、公正阶段D、自我中心阶段 17: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单项选择题A、积极的社会功能B、应有的责任能力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D、道德精神面貌 18:下列属于非正式学生群体的是()单项选择题A、团队组织B、学习
5、小组C、学生宿舍的寝室D、班级中的“团伙” 19: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称为()单项选择题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热练 20:根据学习动机的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单项选择题A、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B、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21:在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哪个阶段?()单项选择题A、依从B、认同C、同化D、内化 22:儿童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认同的思想与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这是态度形成的()单项选择题A、依从阶段B、认
6、同阶段C、内化阶段D、注意阶段 23: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用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的评定属于()。单项选择题A、配置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非正式评价 24: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单项选择题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B、20世纪80年代以后C、20世纪60到70年代末D、20世纪90年代起 25:教学前阶段实施的评价是()。单项选择题A、准备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标准参照评价 26:可采用()来治疗失眠。单项选择题A、系统脱敏法B、肌肉松弛法C、自我暗示法D、行为疗法 27:一个测验的效度包括以下几种?()多项选择
7、题A、内容效度B、直接效度C、构想效度D、间接效度E、预测效度 28:在某个时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单项选择题A、关键期B、发展期C、转折期D、潜伏期 29: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都属于()单项选择题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形象直观 30: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可解释的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痕迹消退说B、动机说C、同化说D、首位效应和近位效应 31:学习策略是通过学习、练习获得的,并且能通过训练获得提高。()判断题对错 32:心理健康是促进青少
8、年各种素质发展的重要()单项选择题A、前提B、中介C、手段D、策略 33:首先提出智力年龄这一概念的是()单项选择题A、比奈B、艾宾浩斯C、韦克斯勒D、卡姆雷 34:最早提出迁移概念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 35:儿童在知道“香蕉”“葡萄”等概念后,再学习“水果”的概念,新学习的概念就具有了意义,这种学习称做()。单项选择题A、派生归属学习B、相关归属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36: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单项选择题A、信息加工B、学习活动C、复杂记忆D、理解 37:用来评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的是_。单项选择题A、评价B、测
9、量C、测验D、评估 38: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习的最好的激发就是()单项选择题A、奖赏B、竞争C、兴趣D、等级 39:根据世界保健机构对智能不足儿童的分类,智商在2539之间的儿童属于()智能不足儿童。单项选择题A、轻度B、中度C、重度D、深度 40: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单项选择题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41: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单项选择题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学生听课效果C、后进
10、生的感受D、人际关系的影响 42:爱国主义情感属于()的道德情感。单项选择题A、直觉的B、想象的C、行为的D、伦理的 43:心理健康教育的非指示性原则的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高尔顿C、比奈D、罗杰斯 44: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单项选择题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D、强化和惩罚 45:心理年龄特征并不经常发生根本性变化,不可能完全不相同。这说明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单项选择题A、永恒性B、稳定性C、可变性D、不可知性 46: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A现有水平与过去水平的差异B刚完成的发展水平C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水平D儿
11、童的现有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单项选择题 47:在教育心理学看来,()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单项选择题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环境D、评价反思过程 48:某位数学教师在讲授“直角三角形”这一概念时,不仅用常见的图示来说明,还用、等图示来说明。他在这里所运用的教学活动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变式D、比较 49:专家教师的课时简洁,灵活,以_为中心,并有预见性。单项选择题A、学生B、教师C、教材D、教学思想 50:以评价对象群体中的平均状况为基准,然后把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这种评价叫()单
12、项选择题A、绝对评价?B、个体内差异评价C、相对评价D、自身评价 查看答案 1:答案D 解析 略。 2:答案D 解析 3:答案B 解析 学习过程,它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等。 4:答案B 解析 心理练习对动作技能的影响取决于任务的性质。任务复杂时,心理练习对动作技能的影响有限;反之。心理练习对动作技能的掌握则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5:答案C 解析 贾德提出了经验类化理论。 6:答案D 解析 7:答案C 解析 8:答案D 解析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片面
13、强调学生天赋潜能的作用,过分强调学生中心地位。他们特别强调人类学习过程的一些情感因素、动机因素、人际关系和沟通的作用。(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9:答案错误 解析 答:错误。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应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一般来说,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动作的精确性、速度、协调性等会逐步提高。 10:答案D 解析 遗忘曲线研究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负加速趋势。 11:答案错误 解析 归纳式学习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迁移。 12:答案B 解析 13:答案B,D,E 解析 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形成经过了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三个阶段。 1
14、4:答案A,D 解析 15:答案A 解析 认知结构、态度、年龄、智力属个人因素。 16:答案D 解析 17:答案A 解析 18:答案D 解析 非正式的学生群体即没有正式规定建立,也无需任何人批准同意,由有关学生自愿组合丽成的学生群体。他们往往因为父母工作单位、性别、个性等组合而成,大多由27人组成,如班级中的“团伙”等。 19:答案A 解析 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其中,操作定向就是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因此,答案为A。 20:答案B 解析 21:答案B 解析 22:答案C 解析 23:答案A 解析 形成
15、性评价通常是在教学过程中用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总结性评价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非正式评价是针对个剐学生的评价,且评价的资料大多是采用非正式的方式收集的。 24:答案C 解析 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本解析由233网校学员提供) 25:答案A 解析 26:答案B 解析 肌肉松弛法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付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而失眠状态的出现就是由于情绪上紧张、不安、焦虑,肌肉松弛法刚好能够治愈这一症状。 27:答案A,C,E 解析 效度是指
16、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心理学家一般将效度进一步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预测效度。 28:答案A 解析 心理学课本24页给出的答案是关键期。 29:答案A 解析 30:答案D 解析 31:答案正确 解析 略 32:答案B 解析 33:答案A 解析 比奈首先提出了智力年龄(MA)这一概念,它表示智力达到某一年龄水平。 34:答案A 解析 35:答案C 解析 上位学习也称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当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某些概括程度较低的观念,在这些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先学习香蕉等概括程度较低的概念,
17、在此基础上学习水果的概念,属于上位学习。 36:答案D 解析 37:答案C 解析 38:答案C 解析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习的最好的激发乃是对于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而不是那些外部因素,诸如等级、奖赏、竞争等。 39:答案C 解析 世界保健机构对智能不足儿童的分类,智能不足儿童的智商是2035,在韦氏量表上是2539。经过行为矫正,他们能学会自己吃饭、穿衣等自助技能。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40:答案D 解析 强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 41:答案D 解析 分配座位最应关心的是人际关系的影响。 42:答案D 解析 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
18、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 43:答案D 解析 罗杰斯提出“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其含义应是较少有“直接性、命令性、指示性”等特征,而带有“较多的不明示性、间接性、非命令性”等特征。这种自我评价使学生更能为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从而更加主动、有效、持久地学习。(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4:答案C 解析 正强化和负强化都是为了增加反应的概率。 45:答案B 解析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是指心理年龄特征并不经常发生根本性变化,不可能完全不相同;在基本相同的社会生活条件之下的儿童之间,甚至在不同社会生活条件之下的儿童之间,年龄特征总有不同程度的相同或相似。 46:答案D 解析 最近发展区由维果茨基提出,指学生现有水平(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独立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的差异。 47:答案C 解析 教学环境关系到学生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对学生认知发展有积极作用,因此它是课堂管理研究的重要范畴。 48:答案C 解析 变式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 49:答案A 解析 50:答案C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12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