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9月15日-5076).docx

上传人:陈十三 文档编号:1677959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9月15日-507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9月15日-507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9月15日-507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9月15日-5076)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9月15日-5076)1:老师两次用同一张试卷测试相同的学生,结果两次学生的分数相同,这种分数的稳定和不变是测验的()单项选择题A、难度B、信度C、效度D、区分度 2:儿童可以自发地产生并且有效地使用策略的时期是()单项选择题A、小学B、初中C、小学、初中D、初、高中 3: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有效进行,具有_的功能。单项选择题A、培养动机B、激发需要C、促进和维持D、培养纪律 4:儿童在知道“苹果”、“葡萄”和“香蕉”等概

2、念之后,再学习“水果”这个概念,这种学习是()。单项选择题A、并列结合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归属学习 5:教师善于快速准确地抓住学生的重要特征,准确判断学生的情绪和愿望,这说明教师的观察力具有()。单项选择题A、客观性B、全面性C、精密性D、敏锐性 6: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独立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单项选择题A、文学B、数学C、历史D、法律 7:()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单项选择题A、习得性无助B、挫折效应C、自我效能感D、消极归因 8:儿童身心发展存在两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幼儿期和青少年期,这是心理发展()规律的反

3、映。单项选择题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9:启发式教学是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教学策略。()判断题对错 10:教师在工作中具备的角色有【】多项选择题A、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B、行为规范的示范者C、心理辅导员D、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E、教育科研人员 11: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求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单项选择题A、刺激情境B、即定疑问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 12: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判断题对错 13:发现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布鲁纳B、加涅C、奥苏伯尔D、苛勒 14:在人际

4、认知中,人们对他人的判断往往具有正面评价超过负面评价的倾向。这属于人际印象形成中心理效应的()单项选择题A、投射效应B、正性偏差C、定势效应D、刻板效应 15:组织策略属于学习策略中的()单项选择题A、认知策略B、情感管理策略C、元认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 16:在进行心理辅导时,辅导教师与受辅导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有()。多项选择题A、积极关注B、询问C、尊重D、真诚E、同感 17:过度焦虑、非常敏感、肌体紧张、行为古板、孤独、不善交往或心神不定等属于哪类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单项选择题A、禀赋优异儿童B、智能不足儿童C、学习困难儿童D、情绪困扰儿童 18:刺激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最

5、初的代表人物是()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布鲁纳 19: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群体气氛B、群体压力C、群体凝聚力D、群体规范 20:影响学生新的学习或后继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准备程度。()判断题对错 21: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单项选择题A、线性关系B、倒U型关系C、正U型关系D、平行关系 22:道德认知的教育干预方法包括【】多项选择题A、短期训练法B、课堂讨论法C、人格发展法D、学业课程法E、价值观辨析法 23: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单项选择题A、自觉性主动性和

6、稳定性B、积极性C、适应性和社会性D、内化性和意志性 24:直观教学中要注意突出直观对象,淡化背景,其中可用的感知规律有()多项选择题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E、同一律 25:学习的主体因素是()。单项选择题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 26:经常思考“如何教好这节课”等这样一些问题的教师,这时其发展很可能处于()阶段。单项选择题A、关注生存B、关注情境C、关注学生D、关注自我 27: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是()单项选择题A、直觉的道德感B、形象的道德感C、想像的道德感D、伦理的道德感 28:一般人们认为标准化考试与学校课程之间关系_。单

7、项选择题A、比较紧密B、缺乏学业效度C、很不协调D、基本协调 29:问题行为的矫正关键要立足于()单项选择题A、加强道德教育B、加强心理健康教育C、加强审美教育D、加强综合素质教育 30:在记忆过程中把许多小单位组合成较大单位的信息加工过程的是()单项选择题A、编码B、组块C、检索D、提取 31:个体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即为()。单项选择题A、问题空间B、问题表征C、问题搜索D、问题解决 32: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多项选择题A、教学事项B、教学方法C、教学情景D、教学媒体E、教学目的 33: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最突出的特点是()单项选择题A、强调模仿B、强调行动C、强调

8、思维D、强调观察式学习和替代强化 34:可以被称为工作记忆,在信息加工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单项选择题A、长时记忆B、有意记忆C、感觉记忆D、短时记忆 35: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将教学目标分为()单项选择题A、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品德目标B、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C、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意志目标D、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和心智技能目标 36:现代教师发展的方向()单项选择题A、学术化B、现代化C、专业化和人性化D、专家化 37:用“量杯”实验说明定势的消极影响的是()单项选择题A、贾德B、苛勒C、里德D、卢钦斯 38:教育心理学只研究学生的群体差异,不研究个体差异。()判断

9、题对错 39:课堂气氛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单项选择题A、连锁性感染B、互相监督C、互相帮助D、遵守纪律 40:“迁移”一词最初来源于()单项选择题A、罗杰斯B、桑代克C、斯金纳D、奥苏贝尔 41: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应遵循()。多项选择题A、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B、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C、难度适中D、便于检测E、总结性评价 42: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单项选择题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 43: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单项选择题A、行为参照B、省力C、服从D、强迫 44:在苏联,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

10、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卡普杰列夫B、桑代克C、乌申斯基D、维果茨基 45:某教师认为,“学生骨头轻,不能给他们好脸色看”。具有这种观点的教师最可能的领导类型是()。单项选择题A、仁慈专断型B、放任自流型C、民主型D、强硬专断型 46:巴甫洛夫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具有_基本特性。()多项选择题A、强度B、平衡性C、饱和度D、灵活性E、多变性 47:道德判断处于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表明其道德认识的发展水平是()。单项选择题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超习俗水平 48: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单项选择题A、元认知策略B、认知策

11、略C、资源管理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 49: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单项选择题A、辨别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规则或原理学习 50: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划分标准,一般可以把学习分为哪三类?()。单项选择题A、知识学习、意义学习和命题学习B、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和机械学习C、命题学习、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D、技能学习、知识学习和社会规范学习 查看答案 1:答案B 解析 信度即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程度,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性程度。 2:答案D 解析 3:答案C 解析 4:答案C 解析 儿童在知道“苹果”、“葡萄”和“香蕉”等概念之后,再学习“水果”这个概念,这种学习属于上位

12、学习,因为学生是通过对“苹果”、“葡萄”和“香蕉”等概念进行综合归纳后才获得“水果”这一概念的意义的。 5:答案D 解析 6:答案B 解析 7:答案A 解析 8:答案B 解析 9:答案错误 解析 题干为合作学习的定义。 10:答案A,B,C,D,E 解析 教师在工作中具备多重角色: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心理辅导员、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教育科研人员等。(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1:答案A 解析 根据问题的定义,选A。 12:答案正确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13:答案A 解析 14:答案B 解析 15:答案A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16:答案A,C,D,E 解析 B

13、选项是评估性会谈应掌握的一项技术。 17:答案D 解析 18:答案A 解析 桑代克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是该理论的最初的代表人物。 19:答案D 解析 20:答案正确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21:答案B 解析 22:答案A,B,C,D,E 解析 略 23:答案A 解析 24:答案A,B,C,D 解析 25:答案A 解析 26:答案B 解析 27:答案D 解析 28:答案C 解析 29:答案B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30:答案B 解析 略 31:答案A 解析 认知心理学将问题看作是在头脑中形成问题空间的过程,问题空间是个体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包括问题的起始状态、目

14、标状态及由前者过渡到后者的各中间装填和有关的操作。教育心理学大纲P140(本解析由小鱼缸泡泡提供) 32:答案A,B,C,D 解析 ABCD解析:E项不属于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33:答案D 解析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其强化,不仅包括直接强化,更多的时候是受到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4:答案D 解析 35:答案B 解析 36:答案C 解析 37:答案D 解析 陆钦斯通过一个用量杯量水的实验,发现实验组大部分人都受到先前所学习方法的影响。从而说明了定势的消极影响。(资料来源普通心理学)(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8:答案错误 解析 学生

15、的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都对学与教的活动有影响,所以教育心理学不仅研究群体差异,也研究个体差异。 39:答案A 解析 课堂气氛会导致学生发生连锁性感染。 40:答案B 解析 41:答案A,B,C,D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42:答案C 解析 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 43:答案A 解析 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即以他人行为为行为参照;二是为了避免他人的非议或排斥。 44:答案C 解析 【解析】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他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45:答案D 解析 46:答案A,B,D 解析 47:答案A 解析 前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一是惩罚服从取向阶段;二是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48:答案A 解析 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都属于元认知策略。 49:答案D 解析 50:答案D 解析 【解析】根据学习的内容,可将学习分成:知识学习;技能学习;社会规范的学习。 11 /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其他考试类文档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