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9月08日-911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9月08日-9111)1:格式塔关于学习实质的看法,是建立在其对()学习现象的观察的基础上的。单项选择题A、猿猴B、白鼠C、鸽子D、兔子 2: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是()。单项选择题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 3:我国考试机构通常按照评分的方式,将选择题、是非题、匹配题、填空题归属于()。单项选择题A、主观题B、问题解决题C、客观题D、开放式问题 4:研究表明,在学习中一般易受
2、外界环境影响的个体在认知风格上属于()单项选择题A、场独立性B、场依存性C、冲动型D、反省型 5: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迁移()。单项选择题A、触类旁通B、闻一知十C、照本宣科D、温故知新 6: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称为()单项选择题A、强迫症B、焦虑症C、恐惧症D、抑郁症 7:()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单项选择题A、习得性无助B、挫折效应C、自我效能感D、消极归因 8: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叫测验的()。单项选择题A、难度B、效度C、区分度D、信度 9: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单项选择题A、20
3、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B、20世纪80年代以后C、20世纪60到70年代末D、20世纪90年代起 10:两种任务在学习过程、学习材料、学习目标等方面具有的共同成分越多,迁移效果越明显。这表明何种因素起主要作用?()单项选择题A、相似性B、概括经验C、学习策略D、心向 11:性格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也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判断题对错 12: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教学策略是_单项选择题A、合作学习B、情境教学C、发现学习D、程序教学 1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单项选择题A、模像直观B、实物直观C、言语直
4、观D、想象直观 14:如果一名5岁儿童,在用斯坦福-1:L纳量表进行智力测验时,不仅通过了5岁组的所有题目,而且通过了6岁组的题目,那么他的智商是()。多项选择题A、83B、110C、120D、183E、100 15:“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的教学技术。单项选择题A、强调直观教学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联系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16: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单项选择题A、正迁移B、负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 17: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课堂纪律差,注意力分散,师生关系疏远,多数学生被动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样的状况,基本上可以判断
5、其课堂气氛属于反抗型。()判断题对错 18: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而制订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是()单项选择题A、学习期待B、学习目标C、学习效能感D、学习策略 19:对同一问题所想出的不同类型的答案越多者,其思维的()越高。单项选择题A、流畅性B、变通性C、目的性D、结构性 20: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称为()单项选择题A、概念学习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21:学生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属于()。单项选择题A、逆向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正迁移 22:老师上课前,先要引导学生温习上节课学过的相关内容再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这种做法遵循的迁移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
6、关系说B、认知结构的迁移观C、形式练习说D、相同要素说 23: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判断题对错 24:如果学习者把成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则不会影响他们对未来成败的期望。()判断题对错 25:发展的最本质的倾向表现为()的过程。单项选择题A、分化与整合B、同化与平衡C、分化与对抗D、对立与统一 26:柯尔伯格研究道德采用的是()单项选择题A、对偶故事法B、道德两难故事法C、投射法D、问卷法 27: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知觉。()判断题对错 28:根据福勒和布郎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精力总是集中在对学生成绩的
7、关注上。据此,这位教师的成长可能处在下列哪阶段()。单项选择题A、关注生存B、关注情境C、关注学生D、关注自我感受 29: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单项选择题A、信息加工B、学习活动C、复杂记忆D、理解 30: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把模仿阶段练习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种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称为()。单项选择题A、操作的定向B、操作的模仿C、操作的整合D、操作的熟练 31: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有()。多项选择题A、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B、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C、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D、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E、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32:
8、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单项选择题A、2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 33:头脑风暴的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奥斯本B、布鲁纳C、吉尔福特D、奥苏伯尔 34:布卢姆认为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六个不同水平的层次,其中最高水平的认知教学目标是()。单项选择题A、应用B、分析C、评价D、综合 35: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学习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好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所以说,过度学习越多,保持效果越好,而且保持的时间也越长。判断题对错 36:刚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叫做()单项选择题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
9、受性 37:发展的最本质的倾向表现为()的过程。单项选择题A、分化与整合B、同化与平衡C、分化与对抗D、对立与统一 38:现代认知心理学区分了两类图式,即()。多项选择题A、客体的图式B、事件的图式C、命题的图式D、概念的图式 39:依据福勒和布朗的研究,教师的成长可分为()。多项选择题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教学环境阶段D、关注学生阶段E、关注职业压力阶段 40:心智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而实现的,因此言语在心智技能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判断题对错 41:个体在36岁处于()单项选择题A、童年期B、幼儿期C、少年期D、青年期 42: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的记忆策略。单项
10、选择题A、感知性B、理解性C、计划性D、调节性 43:教师要同家长打交道,必要时还要与社会各方面交流,这属于教师角色中的()单项选择题A、课堂的管理者B、团队活动领导者C、办事员D、公共关系人员 44: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教学策略B、教学方法C、教学目标D、学习方法 45:关于态度与品德的关系,说法错误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二者涉及范围不同B、二者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C、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D、二者的结构不同 46:整合所学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属于()单项选择
11、题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元认知策略 47: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单项选择题A、不可改变的B、可以跳跃的C、因人而异的D、可人为改变的 48: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单项选择题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信念 49: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学生闻老师呵斥而畏惧,见试卷获满分而欣慰”属于()单项选择题A、信号学习B、刺激一反应联结学习C、连锁学习D、言语联想学习 50:根据一个人对立或顺从的程度,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判断题对错 查看答案 1:答案A 解析 2:答案B 解析 3:答案C 解析 4
12、:答案B 解析 见“场依存型”定义。 5:答案C 解析 6:答案D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7:答案A 解析 8:答案D 解析 9:答案C 解析 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本解析由233网校学员提供) 10:答案A 解析 相似性的大小主要是由两项任务中含有的共同成分决定的,较多的共同成分(如学习材料、学习目标、学习过程等)将产生较大的相似性,并导致迁移的产生。 11:答案正确 解析 略。 12:答案B 解析 13:答案A 解析 14:答案C 解析 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智力测验。斯坦福一比纳
13、量表所采用的是比率智商,其公式为: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X100,根据题干内容,答案即(65)100=120。 15:答案B 解析 16:答案D 解析 垂直迁移,主要是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层次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 17:答案错误 解析 18:答案D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19:答案A 解析 20:答案B 解析 上位学习是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21:答案D 解析 22:答案B 解析 【解析】认知结构的迁移观认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这就是迁移,所以,认知结构是知识学习发生迁移的重要原因。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已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受学习者
14、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新学习是不存在的。 23:答案正确 解析 略 24:答案错误 解析 若将成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则会增强他们的自豪感、自信心或产生羞耻、自卑感。 25:答案A 解析 26:答案B 解析 27:答案错误 解析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28:答案B 解析 29:答案D 解析 领会属于理解。 30:答案C 解析 31:答案A,B,C,D,E 解析 五项均为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32:答案A 解析 2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33:答案A 解析 头脑风暴法是美国纽约广告公司创始人之一奥斯本于1939年提出,195
1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34:答案C 解析 35:答案错误 解析 答:错误。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学习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好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一般来说,过度学习越多,保持效果越好,而且保持的时间也越长。但也并非越多越好。有研究表明,学习熟练程度达到l50%左右时,记忆效果最好;超过l50%时,效果不仅不递增,反而可能弓起厌倦、疲劳等,从而成为无效劳动。 36:答案D 解析 37:答案A 解析 发展是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过程。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表现为:综合的分化,发展的最本质的倾向表现为分化与整
16、合的过程,这就是说,各部分相对独立的特殊动作是从未分化的浑然一体的动作中分化出来的。 38:答案A,B 解析 略。 39:答案A,B,D 解析 ABD【解析】本题考查对教师成长的历程的理解和掌握。根据福勒和布朗的研究,教师的成长可分为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40:答案正确 解析 略。 41:答案B 解析 42:答案B 解析 43:答案D 解析 略 44:答案B 解析 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它是整个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 45:答案D 解析 二者结构都是由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构成的。 46:答案A 解析 组织策略:整合所学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称为组织策略 47:答案A 解析 48:答案A 解析 49:答案A 解析 信号学习是情绪反应习惯的获得,它能使学生对某种刺激或信号产生一般的扩散性的情绪反应。 50:答案错误 解析 根据一个人的独立或顺从的程度,可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