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9月01日-3992)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9月01日-3992)1: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方式称为()。单项选择题A、常模参照评价B、正式评价C、标准参照评价D、非正式评价 2: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单项选择题A、形象思维B、发散思维C、辐合思维D、直觉思维 3:心智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在以下四个选项中,不属于心智技能的是()。单项选择题A、阅读技能B、运算技能C、运动技能D、记忆技能 4:
2、“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了()的作用。单项选择题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动机D、道德意志 5: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是()多项选择题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概括说D、关系转换理论E、认知结构说 6:动作技能学习心理过程的第一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联结阶段B、认知阶段C、自动化阶段D、熟练阶段 7: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等,这是属于()单项选择题A、实物直观B、模像直观C、言语直观D、模型直观 8: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有序材料进行的课堂教学是()。单项选择题A、发现教学B、指导教学C、程序教学D、合作教学 9:创造性的基本结
3、构中不包括()。单项选择题A、创造性人格B、创造性思维C、创造性意识D、创造性勇气 10: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单项选择题A、时快时慢B、不快不慢C、先慢后快D、先快后慢 11:学习策略中的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单项选择题A、调节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实施策略D、价值性 12:动机遗忘理论的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皮亚杰C、弗洛伊德D、马斯洛 13:数学家高斯少年时自己发现了用首尾相加,将连加变为乘法的方法,快速解决1100的连加问题是一种()。单项选择题A、真创造B、假创造C、种创造D、类创造 14:皮亚杰认为抽象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
4、()判断题对错 15:从教学评价的功能看,可以分为()。多项选择题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配置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E、正式评价 16:根据需要的不同性质,可以将动机分为()。多项选择题A、内在动机B、外在动机C、生理性动机D、社会性动机E、主导动机 17:在韦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单项选择题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 18:依据经验和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为()。单项选择题A、算式法B、推理式C、启发式D、演绎式 19: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包括【】多项选择题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
5、C、认知过程D、动作再现过程E、动机过程 20: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是人格的()。单项选择题A、复杂性B、独特性C、功能性D、统合性 2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的面谈而进行的教学评价属于()。单项选择题A、配置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 22:课堂气氛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问发生()。单项选择题A、连锁性感染B、互相监督C、互相帮助D、遵守纪律 23: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教学策略B、教学方法C、教学目标D、学习方法 2
6、4: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场依存型B、发散型C、冲动型D、沉思型 25:上位学习又称()。单项选择题A、类属学习B、总括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 26: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单项选择题A、复杂方案B、学习计划C、可行方案D、思维程序 27:教学过程中测量的主要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测验B、观察C、访谈D、实验 28:有些教师把大量时间化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他们在成长历程中处于()单项选择题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
7、效率阶段 29: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单项选择题A、计划策略B、学习策略C、监控策略D、调节策略 30: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分期的理论,1115岁儿童处于()单项选择题A、感觉运动阶段B、思想准备阶段C、思维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 31: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单项选择题A、智力技能B、学习自觉性C、元认知策略D、自我意识 32:奥苏伯尔根据其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遗忘的原因提出的独特解释是()。单项选择题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 33:加里培林及其心理学派的著作中,被称为“物质或物质化阶段”的是()。单项选择题A、原型设
8、计阶段B、原型内化阶段C、原型操作阶段D、原型定向阶段 34:采用两难故事法对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的是()单项选择题A、皮亚杰B、艾利克森C、科尔伯格D、罗杰斯 35: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多项选择题A、行动对抗B、认知失调C、拉帮结伙D、情感冲突E、语言冲突 36:学习的积极性是多种心理因素的综合表现,可以从()方面考察。多项选择题A、注意状态B、情绪状态C、意志状态D、行为方式E、努力程度 37:问题形为常出现在差生和后进生上,优秀学生不会出现问题行为。()判断题对错 38:进行专门训练的关键程序有()。多项选择题A、每天进行回顾B、有意义地呈现新材料C、有效地指导课堂作业D、
9、布置家庭作业E、每周、每月都进行回顾 39:一个优秀学生班集体的形成,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多项选择题A、组建阶段B、形核阶段C、形成阶段D、发展阶段E、巩固阶段 40:学生建立时间表、设置学习目标等,这在学习策略上是一种()。单项选择题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调节策略 41:给一个班学生一项100个题目的测验,其中一位学生得了70分,他的测验分数是一种()单项选择题A、测量B、测验C、评定D、评估 42: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创立者是()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与华生B、巴甫洛夫与华生C、斯金纳与华生D、华生与班杜拉 43:按照造成焦虑的根源来划分,焦虑不包括()
10、单项选择题A、现实性焦虑B、神经性焦虑C、过敏性焦虑D、道德性焦虑 44:重视对情境关系的理解的迁移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括原理说D、关系转换说 45:陈述性知识又叫描述性知识,如()。多项选择题A、字词B、人名C、时间D、观念E、怎样骑车 46:在不良行为出现后,撤消一个愉快刺激,这是()方法的运用。单项选择题A、代币奖励法B、示范法C、强化法D、惩罚法 47:常常不自觉地静默端坐,因而对外界刺激缺乏适当反应的儿童属于()单项选择题A、禀赋优异儿童B、智能不足儿童C、学习困难儿童D、情绪困扰儿童 48:以卜属于学生群体差异的是()。多项选择题A、年龄差异B、
11、学习方式差异C、兴趣差异D、性别差异E、社会文化差异 49:个体对挫折的反应表现在()多项选择题A、应激性反应B、情绪性反应C、理智性反应D、激情反应E、人格的变化 50:学习者通过他人受到强化而使自己被强化的现象被称为()单项选择题A、自我强化B、次级强化C、替代强化D、原始强化 查看答案 1:答案C 解析 略。 2:答案B 解析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对同一个问题只有从多个角度、不同方向去探索,才可能发现新奇独特的内容,因此,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 3:答案C 解析 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
12、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 4:答案B 解析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亲其师,信其道”表明了道德情感的作用。 5:答案A,B,C,D,E 解析 6:答案B 解析 认知阶段是动作技能学习心理过程的第一阶段。 7:答案B 解析 8:答案B 解析 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在指导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到:向学生清楚地说明教学目标;在充足而连续的教学时间里给学生呈现教学内容;监控学生的表现;及时向学生提供学习方面的反馈。 9:答案D 解析 10:答案D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1
13、1:答案A 解析 12:答案C 解析 弗洛伊德提出了动机遗忘的理论,他称之为压抑理论。弗洛伊德认为,动机性遗忘是与不快、不安和内疚相关的遗忘,其实质是一种压抑。 13:答案D 解析 14:答案错误 解析 皮亚杰认为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 15:答案C,D 解析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按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来分的,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是按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来分的。而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则是按教学评价的功能来分的。 16:答案C,D 解析 根据需要的不同性质,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17:答案B 解析 18:答案C 解析 启发式即依据经验和直觉选择解法,它可以迅速地解决问题,但不排
14、除失败的可能。 19:答案A,B,D,E 解析 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四个子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资料来源当代教育心理学)(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0:答案C 解析 略。 21:答案B 解析 22:答案A 解析 23:答案A 解析 24:答案D 解析 深思熟虑、错误少,是沉思型认知方式的特点。 25:答案B 解析 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 26:答案A 解析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27:答案A 解析 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借助的方法是测验。 28:答案A 解析 29:答案B 解析 学习策略不属
15、于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属于学习策略。 30:答案D 解析 31:答案C 解析 32:答案C 解析 33:答案C 解析 34:答案C 解析 35:答案A,B,D 解析 36:答案A,B,C 解析 37:答案错误 解析 38:答案A,B,C,D,E 解析 进行专门训练的关键程序主要有以下五点:有意义地呈现新材料;有效指导课堂作业;布置家庭作业;每天进行回顾;每周每月都要进行回顾。 39:答案A,B,C,D 解析 40:答案C 解析 41:答案A 解析 42:答案B 解析 43:答案C 解析 44:答案D 解析 45:答案A,B,C,D 解析 E选项为程序性知识。 46:答案D 解析 处罚的作用是消除不良行为。处罚有两种,一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二是不良行为出现后,撤销一个愉快刺激。 47:答案C 解析 48:答案A,D,E 解析 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等。 49:答案B,C,E 解析 50:答案C 解析 A项是通过自身内部刺激的作用而完成的强化,B项是利用继起强化物或次级强化物进行的强化,D项是利用原始的强化物进行的强化。 12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