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8届中考历史考点复习 世界现代史 考点试题(打包5套).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山西省2018届中考历史考点复习世界现代史考点试题打包5套.zip山西省2018届中考历史考点复习世界现代史考点试题打包5套.zip
山西省2018届中考历史考点复习世界现代史考点1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试题20180511357.doc
山西省2018届中考历史考点复习世界现代史考点2凡尔赛_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试题20180511358.doc
山西省2018届中考历史考点复习世界现代史考点3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崩溃试题20180511359.doc
山西省2018届中考历史考点复习世界现代史考点4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试题20180511360.doc
山西省2018届中考历史考点复习世界现代史考点5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试题20180511361.doc
  • 全部
    • 山西省2018届中考历史考点复习世界现代史考点1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试题20180511357.doc--点击预览
    • 山西省2018届中考历史考点复习世界现代史考点2凡尔赛_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试题20180511358.doc--点击预览
    • 山西省2018届中考历史考点复习世界现代史考点3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崩溃试题20180511359.doc--点击预览
    • 山西省2018届中考历史考点复习世界现代史考点4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试题20180511360.doc--点击预览
    • 山西省2018届中考历史考点复习世界现代史考点5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试题20180511361.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考点 1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点击考纲测量要求考核内容识记 理解 应用(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重大意义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目的与效果 ∨ ∨(3)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影响 ∨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4)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考点详解一、十月革命的意义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建立了第一个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2.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阵线,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支持。3.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目的:为抗击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进攻和武装干涉。2.结果:苏维埃政权镇压了国内的反革命叛乱,粉碎了外国势力的武装干涉和进攻,保卫了十月革命的伟大成果。三、新经济政策1.内容:①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②除重要工矿企业由国家经营外,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③废除平均主义的配给制,商品通过市场用货币自由交换等。2.影响:(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2)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热烈欢迎,它使苏俄的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的水平,政权得以进一步巩固。四、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1.提前完成两个“五年计划”:从 1928 年起,苏联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前两个“五年计划”都只用了 4 年零 3 个月的时间便提前完成。2.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1932 年, 苏联已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方面的差距大大缩小,并为以后粉碎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奠定了物质基础。五、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1)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常常用行政命令,甚至强制手段管理经济。(2)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3)片面发展重工业,致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2同步精练3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在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俄国2.人类历史中,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发表 B.巴黎公社成立 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D.苏联的建立3.说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因为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最先进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C.主动采取暴力斗争的方式进行革命夺权D.是新旧阶级所进行的第一次伟大搏斗4.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实行过一系列非常措施,被称为A.战时政策 B.临时政策 C. 非常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5.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对具有苏俄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所作的有益探索是A.实施新经济政策 B.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C.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6.1921 年,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开始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A.突出发展重工业 B.实现农业集体化 C.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大力引进外国资本 7.1922 年,在苏俄不可能出现的经济现象是A.女青年喀秋莎在市场上卖土豆 B.资本家在苏俄经营中小企业C.红军正在挨家挨户征集余粮 D.在市场上农民用货币自由购物8.下列不属于新经济政策影响的叙述是A.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B.有利于恢复苏俄的国民经济C.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的基础 D.标志着苏联的成立9.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留给我们许多启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农轻重比例要协调发展 B.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C.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D.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10.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表现不包括 A.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 B.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C.开展全国性的“大清洗”运动 D.党政分开,实行党内民主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材料二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4请回答:(1)材料一中提及的“办法”是指苏俄实行的什么政策?(2)材料一中说“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为此列宁采取了哪一政策来纠正错误?这种政策的实施有何效果?(3)材料二中“苏联的模式”是在谁的领导下形成的?其突出特点是什么?14.观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 ,回答问题请回答:(1)苏联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哪一工业领域?地域分布有何特点?(2)这些成就的取得有何意义?(3)与同期的西方相比,苏联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能够说明什么?5考点 1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1.D 2.C 3.A 4.D 5.A 6.C 7.C 8.D 9.D 10.D 11.(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新经济政策;使苏俄的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的水平,政权得以进一步巩固。(3)斯大林;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体制。12. (1)重工业;西部或欧洲部分。(2)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3)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考点 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点击考纲测量要求考核内容识记 理解 应用(1)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3)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 ∨考点详解一、经济危机的概况和影响1.爆发: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价格暴跌,经济危机爆发了。2.特点:(1)时间长:持续了4年之久。(2)范围广:波及世界各国,演变成一场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3)破坏性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了2/3,失业工人达到3000万以上。3.受危害最重的国家:美国和德国。4.影响: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激化了各国阶级矛盾,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作用1.背景:为了尽快摆脱危机,1933 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 ,先后颁布《产业复兴法》等多个法案,全国加强对国家经济的干预。2 内容:(1)财政方面,政府大力整顿银行,采取淘汰小银行,扶持大银行,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等措施,使银行的信用得以恢复。(2)工业方面,政府实行 “产业复兴法” ,包括制定“公平竞争法规” ,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以及工人有权组织工会,以工代赈等内容,同时还筹划大规模公共工程的兴建,以刺激消费和生产等。这是新政中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3)农业方面,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的价格,政府以优惠贷款补偿农民的损失,以复兴农业。(4)“新政”对中低阶层和劳动人民也采取了适当的保护措施。成立“国民工程管理局 ”,解决了400万失业者就业。 3.作用: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得以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范例。同步精练一、单项选择题21.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意大利2. 在 1929~1933 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受危害最重的国家是A.英、美 B.德、日 C.美、德 D.英、日3.他是美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统;他双腿瘫痪,有着惊人的自信心和记忆力;他实行的新政,使危机中的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他是A.华盛顿 B.林肯 C.杜鲁门 D.罗斯福4.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新政的“新”是指A.救助大批失业者和平民 B.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国家对工业的重点调整 D.政府实行复兴农业的政策5.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第一次就任总统演说中鼓励美国人民说:“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你认为当时美国人感到恐惧的是A.经济危机 B.法西斯的侵略扩张C.日本轰炸珍珠港 D.美国宣布参加二战6.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作用不包括A.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B.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C.恢复和发展了美国的经济 D.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7.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A.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C.国家对工业的整顿 D.兴建公共工程二、非选择题8.观察下图,回答问题。以下的结论,能从上图中得出的,请在其后括号内划“√” ;与上图所表达的意思相反的,请在括号内划“×” ;上图中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1)19 世纪 20——40 年代,美国经济呈波浪式发展。 ( )3(2)1925 年——1929 年,美国失业率起伏不定,说明经济比较萧条。 ( )(3)1929——1933 年,美国失业人数猛增,说明经济危机异常严重。 ( )(4)1933 年后的十年间,美国失业率逐年下降,表明美国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 )(5)1929 年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 )(6)危机期间,垄断资本家为了维持利润,大量销毁产品。 ( )9.阅读下列材料:1933 年 3 月 4 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请回答:(1)材料反映当时的美国遇到了什么情况?(2)罗斯福上台后,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 ,采取了什么措施?(3)你认为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4)新政产生了什么积极效果?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页;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罗斯福总统的就职演说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罗斯福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罗斯福是在什么背景下宣誓就职的?(2)结合所学知识,你知道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吗?(3)材料二中, “拒绝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指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罗斯福新政成功的主要因素(条件)有哪些?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29 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 1933 年开始,政府一改自4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强了国家干预,使经济在 1933 年夏和 1934 年春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 年和 1937 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国民经济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材料二 在斯大林经济体制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曾取得巨大成就。1940 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后来,该体制的弊端日益突出,虽历经几次改革,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到20 世纪 80 年代,苏联经济陷入困境,出现了危机。材料三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中国的经济体制基本采用苏联模式,经济建设取得过巨大成就,但是后来社会经济却逐渐丧失了活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20 世纪90 年代后,逐步形成了新的经济体制,国民经济高速发展。请回答:(1)材料一中美国经济的复兴得益于什么改革?(2)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苏联.中国经济体制曾经共有的特征,并说明这种体制特征在中国是怎样变化的。(3)上述材料和问题能为调整经济体制提供哪些借鉴?5考点 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1.A 2.C 3.D 4.B 5.A 6.A 7.C 8.(1)19 世纪 20-40 年代,美国经济呈波浪式发展。 (○) (2)1925-1929 年,美国的失业率起伏不定,说明经济比较萧条。 (×)(3)1929-1933 年,美国失业人数猛增,说明经济危机异常严重。 (√)(4)1933 年后的十年间,美国失业率逐年下降,表明美国经济逐步得到恢复。 (√)(5)1929 年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6)危机期间,垄断资本家为维持利润,大量销毁产品。 (○)9.(1)经济危机。(2)调整工业,制定《产业复兴法》 。(3)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与调节。(4)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逐渐恢复过来。 (如学生答出其他方面的成效,也可酌情给分。)10.⑴1929—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⑵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或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⑶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或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调整) 。美国经济实力雄厚; 新政措施符合美国国情,行之有效;罗斯福的卓越人格魅力。 (有相近意思即可)11.(1)罗斯福新政。 (2)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改变:1978 年以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0 年代后期,在城市推行国有企业改革;90 年代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逐步完善。 (3)不同的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调整经济体制要从具体国情出发;经济体制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调整经济体制要勇于创新。1考点 3 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崩溃点击考纲测量要求考核内容识记 理解 应用(1)“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2)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3)西欧的振兴与欧共体的建立 ∨(4)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 ∨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崩溃(5)苏联的解体考点详解一、冷战局面的形成1.含义:是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和对抗形式。2.信号:1946 年英国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时发表的“铁幕”演说。3.表现:(1)杜鲁门主义:1947 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援助自由国家复兴、防止共产主义渗透的使命。它既是对苏联发动冷战的宣言书,又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其实质是以维护美国的安全为幌子,干涉各国内政,以反苏反共为借口,掩盖其全球扩张的野心。(2)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 ):①实质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个重要步骤,也是对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的实际运用。②目的是以“复兴欧洲”为名,试图达到控制西欧、对抗苏联和称霸世界。③影响是马歇尔计划对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各国政局的稳定也起过重要的作用。(3)北约和华约的建立:①1949年,美国和西欧国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②1955年,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③这两大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时也把“冷战”推向了高潮。两极格局的形成,对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二、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1.主要特点:经济快速增长,出现空前繁荣。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2.原因:(1)本土未遭受战火洗劫;大发战争横财;政局相对稳定。(2)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大力拓展海外市场,赚取高额利润。(3)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更新原有设备,技术条件大为改观。(4)最主要的原因是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三、欧洲的振兴和欧共体的建立1.欧洲的振兴2(1)到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国家凭着原有的经济基础,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工业生产总体上已恢复到战前水平。(2)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由于各国政府采取各种干预经济生活的措施,维持了经济的相对稳定和持续发展,西欧的面貌为之一新。其中,联邦德国的经济增长尤其迅速,成为西欧实力最强的经济大国。2.欧共体的建立(1)原因: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战后西欧国家在经济上完全依附美国的局面已经改变,它们为重振西欧雄风和提高国际地位而决心走联合自强的道路。(2)成立:1967 年,法、意等国成立了欧洲共同体。三、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1.原因:实行民主化改革,重视科学技术,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加上美国的大力援助和扶持等因素。2.表现:⑴1955年,日本工业就已恢复到战前的最高水平;⑵此后近20年间,日本经济进入了被称为“高速增长”的时期;⑶80年代后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战后东亚的经济奇迹。四、苏联的解体1.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1)1985年3月,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开始实行改革。由于首先进行的经济改革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转而进行政治改革。(2)在政治改革中,戈尔巴乔夫以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放弃宪法规定的苏共领导地位,模仿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实行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从此,苏联的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不断加深。2.苏联解体(1)1991年8月19日,苏联发生了试图夺取最高权力的“八一九”事件。接着,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12月底,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职务,把权力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通过宣言,从法律上终止了苏联的存在,苏联正式解体。(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同时标志着二战后由美苏主导的世界两极格局的崩溃。同步精练一、单项选择题31.二战后,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缓缓降落,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其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出台 B.推行马歇尔计划C.北约组织成立 D.华约组织成立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冷战“政策包括①杜鲁门主义出台 ②对欧洲提供经济援助 ③成立北约组织 ④成立华约组织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3.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控制该组织的国家是A.美国 B.英国 C.加拿大 D.法国4.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说“华约和苏联解体后,北约实际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你认为普京此话的含义是 A.国与国之间应该友好合作 B.世界局势日趋缓和 C.世界两极格局已经终结 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5.1945年 5月 8日,美国驻苏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A.一战、二战 B.二战、中东战争 C.二战、美苏“冷战” D.二战、科索沃战争6.二战后初期,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这说明 A.美国有能力让全世界都采取美国的制度 B.随着实力的增强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膨胀C.美国要求按照实力确定各国在世界上的新地位 D.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7.假如你于 20世纪 60年代去美国学习,你会发现那里 A.经济发展缓慢,市场萧条 B.受经济危机影响,物价高涨C.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繁荣 D.网上购物、通信非常方便8.当今世界,某一大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试图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 。这个国家是A.俄罗斯 B.德国 C.日本 D.美国9. 战后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出现空前繁荣的原因不包括4A.大发战争横财 B.政局相对稳定C.拓展海外市场 D.放松对经济的管理10.1967年成立的欧洲共同体是欧盟的前身。成立欧共体的主要目的是A.为提高国际地位 B.为称霸世界C.为与苏联结盟 D.为与美国争霸11.日本明治维新后崛起成为世界强国。20 世纪日本再度崛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是在 A.二战期间 B.50 年代中期 C.60 至 70年代 D.80 年代后期12.日本再度崛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的原因不包括A.实行民主化改革 B.重视科学技术C.开拓国内外市场 D.苏联的援助和扶持13.二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发展得到了有力的外援,为它们提供市场和资金的国家主要是A.美国 B.苏联 C.法国 D.英国14.苏联解体的实质是A.国家名称的改变 B.社会制度的改变C.经济体制的变化 D. 两极格局的结束15.“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镰刀锤子五角星红旗徐徐降下,代之而起的是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国旗。至此,存在了约七十年之久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这一幕发生在A.1988年 B.1989 年 C.1991 年 D.1993 年16.苏联解体表明①社会主义运动完全失败 ②社会主义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③社会主义国家缺乏建设经验 ④社会主义各国应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二、非选择题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北大西洋公约第二条:缔约国应加强其自由制度;第五条: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对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的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材料二 据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考虑到由于巴黎协定的批准而在欧洲形成的局势……该协定……把西德拖入北大西洋集团,这样就加深新战争的危险,并且对友好和平的国家的安全造成威胁……第四条: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5个缔约国应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回答:(1)材料一、二分别签订于哪一年?(2)材料一中“自由制度”指什么?假设的“武装攻击”来自何方?(3)根据材料二指出华约组织建立的目的和影响。(4)由此反映出美苏对抗的特点是什么?18.右图反映的是二战后美国的一项计划,你能判断出这是什么计 划吗?漫画中的“医生”和“患者”分别是指什么?美国通过这一计划实现了什么目的?1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二战后,日本教育开始实行 9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日本政府 1957年提出《科学技术振兴教育方案》 。1958 年决定按“充实基础学力,提高科学技术教育”的方针改革中小学课程。20 世纪 60年代开始强调产学研相结合,由各大企业集团对大学提供资助,大学则为工业界培养人才。1967年这一做法扩大到农业、商业和水产业。1961 年决定增加理工科大学数量,扩大招生。1962年创办高等专科学校。1965~1970 年培养出 19万工科中级技术人员。研究生教育也在发展,1975年获理工农医专业博士学位的占博士总数的 88%。材料二 二战后日本大力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特别是购买技术专利权。到 1972年共买进专利 1.7万项,耗资 3l亿美元。1981 年日本政府提出了“技术立国”的口号。在开发科技方面,20世纪 50年代用于引进外国技术的费用占科研总经费的 45%左右,60 年代降至 24%,70 年代再降至 10%,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明显降低。材料三 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表(单位:亿美元)年份19521955195819601963196619681970197219741976产值173239320431682102614381969294245455544回答:(1)战后日本教育、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各有什么特点?6(2)战后日本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是什么?教育、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考点 3 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崩溃1.A 2.C 3.A 4.C 5.C 6.B 7.C 8.D 9.D 10.A 11.D 12.D 13.A 14.B 15.C 16.A17.(1)1949年。1955 年。(2)资本主义制度。苏联和东欧。(3)对付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4)政治对抗,军事对峙,意识形态对立。18.(1)马歇尔计划。 “医生”指美国;“患者”指西欧。复苏了西欧国家的经济,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19.(1)教育:政府重视,改革与经济发展结合。科技:由引进外国技术到依靠本国力量。经济:20世纪 60年代末,出现高速现象。(2)教育发展为依靠本国力量搞科技打下基础理论。教育、科技面向经济,为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高速发展。1点 4 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点击考纲测量要求考核内容识记 理解 应用(1)经济全球化的趋向 ∨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 (2)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考点详解一、经济全球化的趋向1经济全球化趋向(1)背景①现代高新科技发展迅猛,信息化、知识化速度加快,使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市场经济席卷全球,跨国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②资本流动、资源配置、经济贸易以及经营管理等经济活动,冲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2)突出表现①国际贸易大幅增长,国际巨额资本流动加速。②各国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同消共涨。③在经济全球化中跨国公司扮演着主角。(3)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 、欧洲联盟(EU) 、亚太经合组织(APEC)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世界经济走向整体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从而形成“强国主导,受益不均;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经济格局,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2)互利双赢的格局:发达国家推进与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更大的销售、投资和劳动力市场;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可从中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的经验,以提升本国经济技术2发展水平。(3)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容易加剧不公平的国际竞争,即发达国家以产品、技术和市场的垄断优势,从经济上冲击一些主权国家的自主能力,部分弱小国家的经济有可能被其牢牢控制,从而使各国从全球化中受益不均,甚至形成富国更富、穷国更穷的局面。二、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一超”与“多强”并存的多极化趋势(1)背景:两极格局崩溃后,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深刻变化。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打破了原有的均衡态势,社会主义力量遭受了重大挫折,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2)形成:“一超”与“多强”并存的多极化趋势。 “一超”指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多强”指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四大力量。(3)特点:各方既相互借重、合作,又相互竞争、制约和防范。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综合国力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进程。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进(1)随着世界多极力量的不断增强,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逆转,这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有利于世界的公正与稳定。(2)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看,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中表现出的“一超”与“多强”并存的局面还会继续下去,美国凭借其综合国力的优势,还会在世界各地发号施令,还会制造新的矛盾和冲突,还会造成局部地区的紧张与战乱,但它受到诸强的牵制会越来越大,在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的谴责和反对声中将难以为所欲为。(3)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利用前南斯拉夫联盟地区的民族矛盾,打着支持科索沃独立的旗号,悍然出兵科索沃,加剧了该地区的动荡与不安。科索沃战争受到国际社会和世界人民的普遍反对。(4)自2001年“九一一”事件发生后,全球反恐斗争面临严峻的局面。在此形势下,美国不得不顺应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主动寻求与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合作,特别是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从而在国际反恐问题上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有力地打击了国际恐怖主义势力。这表明,面对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离开世界诸强的参与和合作,离开大多数国家的支持,美国将一事无成。同步精练一、单项选择题1.20世纪 90年代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其主要推动力量是A.市场经济制度 B.新科技革命 3C.国际金融的发展 D.跨国公司2.在当今全球化的进程中占居主导地位的是A.发展中国家 B.世界贸易组织 C.发达国家 D.亚太经合组织3.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 A.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B.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C.世界各地经济的平衡发展 D.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扩大和发展4.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①是一把双刃剑 ②提供了发展机遇 ③处境更为不利 ④面临压力与挑战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20世纪 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A.经济全球化 B.区域经济集团化C.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D.知识经济 6.每一个城市里都有不少“麦当劳” 、 “肯德基”的连锁店,这一现象表明A.它们生产的食品深受国人喜爱 B.这是经济全球化在我们身边的具体表现C.这是发达国家的经济侵略行为 D.跨国公司已成为我国经济活动的主体7.20世纪 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主要是 ①世界贸易组织(WTO) ②欧洲共同体 ③北美自由贸易区 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8.冷战结束的标志是 A.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B.欧共体成立C.欧洲联盟的成立 D.不结盟运动形成9.两极格局结束后,目前世界格局暂时形成的局面是 A.美国独霸世界 B.日、美、欧三方主导C.“一超多强”的局面 D.多极化的格局10.世界多极化趋势在进入 21世纪之后日趋明显,其主要原因是A.两极格局的解体 B.联合国地位加强C.多个力量中心崛起 D.地区一体化组织广泛建立11.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这一“交替”是指 4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由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发展C.由民族冲突向地区冲突发展 D.由意识形态的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12.下列发生于 20世纪的局部战争中,能够体现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行动的是①朝鲜战争 ②科索沃战争 ③伊拉克战争 ④越南战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贸易自由化所创造的财富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回答:从这段材料中你能概括出哪些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信息?14.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1)读图 7,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材料一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 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2)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材料二 有人描述 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 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例如非洲的矿山,或上海的洋行;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兵,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5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3)根据材料二,指出 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从中受益的主要是哪些国家。 材料三 对于冷战结束后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有人予以肯定;也有人挣否定态度。(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并简要说明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考点 4 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1.D 2.C 3.A 4.D 5.C 6.B 7.C 8.A 9.C 10.C 11.B 12.D13.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动力;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获利者;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相互依存,贫富差距加大;发展中国家工业落后,缺乏竞争力;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14.(1)范围不断扩大;摆脱相对孤立,联系不断加强。(2)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对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作出重要贡献;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实行长期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 (3)商品、资本、人员和货币在世界范围的流动;英国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4)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各国经济的互补,加入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发展经济之路;但在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居于有利位置,使南北差距拉大;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加入,趋利避害。1考点 5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点击考纲测量要求考核内容识记 理解 应用(1)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2)知识经济 ∨(3)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4)毕加索的艺术成就 ∨考点详解一、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1.计算机网络技术⑴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被视作是人类智力划时代的进步。⑵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代计算机技术与先进通信技术的结晶,是电子信息时代的产物。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之一。⑷计算机网络技术集中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快速、便捷、高度智能化和全球化的特点,也反映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以及学科交叉渗透的特点。2.生物工程技术⑴1953年,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测定,开创了现代生物学的新时代。⑵1973年,基因重组技术获得成功,使人类有可能按照自身需要改造和创造新的物种。⑶2000年和2003年,美国等6国科学家合作,先后完成了人类基因工作组工作草图和序列图谱,为破译大千世界的生命之谜奠定了基础。二、知识经济1.背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揭开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帷幕。2.含义: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经济,它以高科技产业为第一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悄然而至。3.影响:知识经济对加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以及终身学习制度的建立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三、文学和美术人物 国别 作品德莱塞 美国 《美国的悲剧》毕加索 西班牙 《格尔尼卡》 、 《和平鸽》2同步精练一、单项选择题1.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与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最密切的是A.原子能技术 B.航天技术 C.电子计算机 D.微电子技术2.下列现实生活中涉及的科技发明,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A.访问互联网 B.用手机通话 C.用数码相机拍照 D.在电灯下看书3.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是A.原子能技术 B.计算机网络技术 C.航天技术 D、生物工程技术4.信息化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是A.原子能技术 B.计算机网络技术 C.航天技术 D、生物工程技术5.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A.德莱塞——《美国的悲剧》 B.肖洛霍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C.萧伯纳——《圣女贞德》 D. 海明威——《老人与海》6.爵士乐起源于A.欧洲音乐 B.非洲音乐 C.美国音乐 D.墨西哥音乐7.拥有世界一流的电影制作技术,汇集了著名电影制作公司导演,摄制出许多闻名世界的影片。这一地点在A.阿拉斯加 B.好莱坞 C.纽约 D.华盛顿8.2005年 10月 17日凌晨, “神舟”六号返回舱顺利着陆,宣告我国首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取得圆满成功。这反映了哪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第四次科技革命9.目前全国中小学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这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种技术的飞速发展密切相关A.航天技术 B.原子能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 D.计算机技术10.下列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11.《满城尽带黄金甲》参加了 2007年第 79届奥斯卡金像奖的角逐。 “79届”说明了这一世界电影最高奖项的悠久历史,颁奖典礼设在好莱坞的柯达剧院,它在下列哪座城市A.拉斯维加斯 B.夏威夷 C.洛杉矶 D.纽约二、非选择题12.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例如交通工具和信息技术的发明,就使人们的许多梦想变成了现实。请完成表格,并感受人类文明的发展。3人类梦想 时 间 工 具 结 果18世纪 60年代 ③ 为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人类进入⑥ 时代“有朋自远方来”——日行千里① ④ ⑤ 出行方便、快捷;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天涯若比邻”——近在咫尺 ② 互联网生活在“地球村”;人类进入⑦ 社会13.根据三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谁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作出了重大贡献?(2)设想你穿越时空遂道,来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你可以分别乘坐哪些当时先进的交通工具?(各写出一个即可)(3)第三次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众多“礼物” ,请你选择一个,谈谈它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影响。14.世界历史上发生过三次技术革命,其发生的主要标志是什么?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有何历史影响?15.阅读材料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为 84年(1698—1782)、电动机为 65年(1821—1886)、无线电为 35年(1867—1902)、雷达为 15年(1925—1940);原子能从发明到利用的时间为 6年(1939—1945)、电子计算机为 5年(1946—1951)、晶体管为 4年(1947—1951)、激光器仅为 1年(1960—1961)。请回答:(1)蒸汽机、电动机、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等分别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2)上述材料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什么特点?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某中学九年级学生小林,是个电子计算机爱好者。2007 年春节期间,他通过互联网,向远在德国的表哥拜年,并在互联网上订购了德国足球赛的门票,打算在中考结束后去德4国现场看球。材料二 目前,美国的很多商场里都销售中国青岛生产的海尔电器,美国大型民用飞机的一些重要配件,是在中国的飞机制造厂生产的,欧洲市场上的很多服装、鞋子都产自中国。请回答:(1)材料一中,为小林提供便利的设备和技术,是哪次科技革命的重大成果? (2)材料二所描述的现象,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3)材料一中的重大发明同材料二描述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有什么直接关系? 5考点 5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1.C 2.D 3.B 4.B 5.B 6.C 7.B 8.C 9.D 10.C 11.C12. ①19 世纪 70年代 ②20 世纪四五十年代 ③火车(或火车机车) ④汽车 ⑤飞机 ⑥蒸汽 ⑦信息13.(1)瓦特。(2)火车或轮船;汽车或飞机。(3)答案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有理即可)。14.⑴第一次技术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二次技术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三次技术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为标志。⑵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一大批新型工业,如信息技术产业,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交往和思维方式;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15.(1)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机;第二科技革命:电动机;第三次科技革命:原子能、电子计算机。(2)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16.(1)第三次科技革命。(2)经济全球化(或世界经济一体化)。(3)现代信息技术密切了世界的联系,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便利条件;科学技术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