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一单元溶液教案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31158.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一单元溶液第一节溶液的形成教案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31157.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一单元溶液第一节溶液的形成课件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2382.ppt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一单元溶液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教案1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31155.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一单元溶液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31156.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一单元溶液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与曲线实用课件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2380.ppt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一单元溶液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课件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2381.ppt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一单元溶液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案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31154.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一单元溶液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课件1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2378.ppt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一单元溶液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课件2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2379.ppt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案1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31142.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31143.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课件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2371.ppt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三节海水“制碱”教案1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31140.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三节海水“制碱”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31141.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三节海水制碱课件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2370.ppt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教案1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31137.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31138.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教案3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31139.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课件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2369.ppt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备课教案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31130.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节酸及其性质教案1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31128.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节酸及其性质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31129.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节酸及其性质课件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2364.ppt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教案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31126.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课件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2362.ppt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节碱及其性质教案1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31124.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节碱及其性质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31125.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节碱及其性质课件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2361.ppt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四节酸碱中和反应教案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31127.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四节酸碱中和反应课件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2363.ppt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五单元化学与降教案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31153.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五单元化学与降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教案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31152.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五单元化学与降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课件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2377.ppt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五单元化学与降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教案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31151.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五单元化学与降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课件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2376.ppt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五单元化学与降第二节元素与人体降教案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31150.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五单元化学与降第二节元素与人体降课件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2375.ppt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备课教案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31135.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第一节化学与能源开发教案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31134.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第一节化学与能源开发课件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2368.ppt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第三节化学与农业生产教案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31132.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第三节化学与农业生产课件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2366.ppt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教案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31131.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课件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2365.ppt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教案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31133.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课件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2367.ppt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单元金属备课教案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31149.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单元金属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教案1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31146.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单元金属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31147.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单元金属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课时2金属矿物及其冶炼课件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2374.ppt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单元金属第三节金属的锈蚀与防护教案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31145.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单元金属第三节金属的锈蚀与防护课件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2373.ppt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单元金属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31144.doc--点击预览
-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单元金属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课件鲁教版五四制20180522372.ppt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溶液单元备课单元教 材地位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物质——水为载体,通过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天然循环、水的人工净化、通电分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等过程中分子运动形式的描述,帮助学生从微观水平上构建对自己熟悉的一些宏观变化现象的本质认识,继而在认识分子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了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基本微粒——原子,进一步介绍了原子中的电子及其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变化特点,发展了学生对物质微观构成与变化的认识,这种认识的发展,不仅会深化学生对自然界的物质的理解,更能激发他们深入研究物质的探索欲望,为了培养学生用化学方法认识物质 世界的能 力,本单元还穿插了一些科学方法、化学实验方法以及科学思想教育的内容,如相对原子质量、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分离和提纯物质、原子结构研究的化学史。教学目标本单元将探究自然界的水和水的组成,如何科学地利用水,通过生活 中的实例认识分子、原子和离子的真实存在,会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正确区分分子、原子和离子,还将探究 溶液的组成和特征,相对分子质量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重点:水的净化;水的电解实验及结论;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溶液 的组成、特征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难点 :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质变化的本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水的电解实验得出的结论;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学法建议1.重视实验探究活动。实验探究是获 得化学知识的重要依据,主动地体验探究活动,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2.对概念的理解 要全面、准确,例如溶液的概念:⑴是一种混合物;⑵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⑶溶液的基本特征的均一性、稳定性。3.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⑴从宏观上认识水和溶液的组成及特征;⑵从微观上认识水电解的实质和溶液中溶质是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进入溶剂形成均一稳定体系。4.对知识的归 纳和总结:电解水实验可以得出四个结论;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及它们的特征,水的净化方法;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本单元 主要学习方式和科学方法主要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主要科学方法:——模型法、类比法课时安排:第一节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2 课时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1 课时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2 课时课题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课型:新授 来源:知识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能力目标(1)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2)采取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法。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1、建立溶液的概念。 2、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1、从微观上认识溶液。 2、理解溶质、溶剂的辨证关系。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发现教学法、交流讨论教学法,教师突出活动的组织设计与方法引导,为学生搭建参与和交流的平台。教具 多媒体板书设计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一、溶解的过程1、溶液的定义2、特点二、乳化现象1、定义2、特点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 定义2、特点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前活动情景创设:生活中的纯净水是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海水、河水、湖水以及矿泉水呢?同桌的同学间互相讨论与交流,然后回答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动探究,学习新知探究思考:蔗糖与氯化钠两种物质形成溶液后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区别:蔗糖在水中是以分子形式存在(C11H22O11),而氯化钠则是以离子形式存在(Na+、 Cl-) 。 联系:两种溶液只要水分不被蒸发,温度不发生变化,蔗糖或氯化钠与水不会分离,取出其中任意一部分进行比较,它们的 组成完全相同。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里,形成 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讨论:纯净水是否是溶液?早上清新的空气是否是溶液?合金是不是溶液?溶液都是无色吗? 练习: 2、溶液的宏观特征: (1)均一性 (2)稳定性 练习1:烧杯中有 100 毫升 NaCl 溶液,请比较 A 处和 B 处密度的大小( ) 3、溶液的组成:溶剂与溶质 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m(液)= m(溶剂)+m(溶质)练习:1、将 10g 蔗糖溶于100g 水中,完 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是 2、将 50g 食盐溶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是的( )A、食盐 B、面粉 C、植物油 D、石灰石 2、以下饮料和食品中,属于溶液是( ) A、豆浆 B、果酱 C、矿泉水 D、蔗糖水听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制造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思考利用图片和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于 100g 水中,经过搅拌、静止、过滤,称量出滤渣的质量为30g,那么形成的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 探 究思考:哪些物质可以做溶剂,哪些物质可以做溶 质? 溶剂:水、汽油、酒精等物质,溶质:可以 是固体、气体、液体。 讨论:1、在化学实验室里你曾经用过哪些溶液?还看到过哪些溶液?2、联想生活中的实例,谈谈溶液的用途。巩固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活动探究,学习新知二、乳浊液: 1、定义:小液滴分散 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2、宏观特征:不均一、不稳定 3、乳化: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油珠。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乳化现象 1、 洗衣粉洗衣服 2、 洗发水洗头发 3、洗餐具时滴加洗洁精效果更好认真分析,慎于思考,畅所欲言,争相交流思考回答。。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与生相联系学以致用通过素材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思考能力 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学生小结 培养学生的知识整理能力练习 展示本课习题 学生练习 巩固知识作业分类 作业内容难易程度(难中易)适宜学生(优中困)预计完成时(分钟)必做题伴学 中 普中 15布置作业选做题完成练习 中 优生 10教后小记得:本节课我运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使得整个教学内容更直观形象,容易理解。失:提问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改:通过本节课教学,使我意识到今后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观念还要不断更新,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 的面要更宽。(2)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充实自己头脑,指导新课程教学实践。课题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1知识目标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2. 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转化关系; 3. 了解物质溶解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4. 培养和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及应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 能力目标1. 通过开放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及对饱和溶液理解;2. 通过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的方法了解物质溶解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产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 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体验通过实验获得知识的成就感,体验科学探究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3. 在熟悉的情景中感受化学,进一步了解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1.建立溶解性概念,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2.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转化关系。难点:1.建立饱和溶液概念; 2.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发现教学法、交流讨论教学法,教师突出活动的组织设计与方法引导,为学生搭建参与和交流的平台。教具 多媒体板书设计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3、同一种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前活动情景创设:一杯水是否能够无限制地溶解蔗糖或氯化钠吗? 【阅读】课本 12 页联想与启示同桌的同学间互相讨论与交流,然后回答问题。师生活动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活动探究,学习新知【讲述】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 【探讨】物质的溶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演示实验 1】食盐、蔗糖、消石灰各 1 克分别放入有 5 毫升的水的试管中振荡后观察 【结论】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演示实验 2】两支试管各放入少量的植物油一支加入少量的水另一支加入少量的汽油振荡后观察 【结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演示实验 3】取一支试管加入 5 毫升 的水再加入 3 克的硝酸钾振荡后观察 【结论】同一种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交流与讨论】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同时也受温度的影响。 【教师讲述】在实验 3 中我们看到硝酸钾没有溶解完加热后又继续溶解了,除了加热外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使其继续溶解? 【讨论】可以加水 【验证】学生在事先做好的试管中进行实验 【小结】配制硝酸钾溶液时,用水量越多 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温度升高时,硝酸钾在一定的水中溶解的量也越多。听讲思考观察讨论交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制造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思考利用图片和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小组交流展示点评学生审题教师点拨学生板演点评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活动探究,学习新知【教师讲述】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在一定温度下,大多数物质在一定溶剂中可溶解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我们把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 液。 【讨论】在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认真分析,慎于思考,畅所欲言,争相交流巩固练习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与生相联系学以致用通过素材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思考能力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学生小结 培养学生的知识整理能力练习 展示本课习题 学生练习 巩固知识作业分 类 作业内容难易程度(难中易)适宜学生(优中困)预计完成时(分钟)必做题伴学 中 普中 15布置作业选做题完成练习 中 优生 10教后小记得:本节课我运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使得整个教学内容更直观形象,容易理解。失:提问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改:通过本节课教学,使我意识到今后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观念还要不断更新,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的面要更宽。(2)要不断学习新的教 育理论,充实自己头脑,指导新课程教学实践。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2课型:新授 来源:知识目标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2. 知道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的关系; 能力目标1. 通过开放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度与 溶解度曲线的关系2. 通过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的方法了解物质溶解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体验通过实验获得知识的成就感,体验科学探究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2、 在熟悉的情景中感受化学,进一步了解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1.建立溶解性概念,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2.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转化关系。难点:1.建立饱和溶液概念; 2.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发现教学法、交流讨论教学法,教师突出活动的组织设计与方法引导,为学生搭建参与和交流的平台。教具 多 媒体板书设计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2二、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1、定义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前活动情景创设:如何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大小? 【 阅读】课本 14 页联想与启示同桌的同学间互相讨论与交流,然后回答问题。师生 活动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活动探究,学习新知【教师讲述】人们常用溶解度来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 【讨论】谈谈对溶解度的认识 【教师讲述】同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关系可以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来表示。 【活动与探究】根据下表绘制溶解度曲线 温度/℃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00 138 169 202 246 【讨论】溶解度曲线有何用途? 【小结】溶解度曲线的用途: 1.查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 2.比较不同物质在某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比较; 3.观察同一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 化而变化规律。 【说明】溶解度曲线图中的点线面的意义: 1、在曲线图中曲线上的任意一点,代表在对应的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2、 在某物质的曲线上方的任意一点,代表是在对应温度下,其饱和溶液与固体共同存在;(注意区分溶质质量的范围) 3、在某物质的曲线下方的任意一点,代表是在对应温度下,均为不饱和溶液; 4、溶 解度曲线的走向代表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学生阅读】课本 14 页溶解度的定义 听讲思考观察讨论交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制造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思考利用图片和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小组交流展示点评【注意】不是任何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初中只有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的走向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练习】 1、在 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克;7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克; 2、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110 克时对应的温度为℃; 3、在 10℃时,比较硝酸钾、氯化钠、氯化铵三者的溶解度大小;那么在 70℃时又是如何? 4、在℃时,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在℃时,硝酸钾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在℃时,硝酸钾小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学生审题教师点拨学生板演点评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活动探究,学习新知【活动与探究 1】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的氯化钠溶液,用酒精灯加热 【现象】玻璃棒上有白色固体 【活动与探究 2】在沸水中加入硝酸钾配成浓溶液,然后降温 【现象】有固体析出 【教师讲述】像上述实验中那样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做结晶。结晶的方法常见的有 蒸发溶剂结晶法和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蒸发溶剂结晶法:适用于随温度变化溶解度变 化较小的晶体溶液; 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先制得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后将其降温则析出晶体;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物质的提纯。 【演示实验】演示从 60℃饱和硝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降温到 10℃时析出晶体的量,验证上述两种方法。 【总结】结晶法适用的范围: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异。 【介绍】在实际工业生产中,一般先将制得的不饱和溶液高温蒸发一部分溶剂后,使得它变为高温下的饱和溶液,然后冷却使物质分离认真分析,慎于思考,畅所欲言,争相交流巩固练习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与生相联系学以致用通过素材和实验培养 学生的分析、观察、思考能力 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学生小结 培养学生的知识整理能力练习 展示本课习题 学生练习 巩固知识作业分类 作业内容难易程度(难中易)适宜学生(优中困)预计完成时(分钟)必做题伴学 中 普中 15布置作业选做题完成练习 中 优生 10教后小记得:本节课我运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使得整个教学内容更直观形象,容易理解。失:提问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改:通过本节课教学,使我意识到今后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观念还要不断更新,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的面要更宽。(2)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充实自己头脑,指导新课程教学实践。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知识目标(1)掌握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重点: 能力目标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讲解、练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2)培养 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理解学习溶液的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发现教学法、交流讨论教学法,教师突出活动的组织设计与方法引导,为学生搭建参与和交流的平台。教具 多媒体板书设计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1、公式2、变形二、溶液的配置1、步骤2、 实验仪器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前活动情景创设:提问:在现实生活中,向相同体积的两杯水中分别加入一匙白糖和两匙白糖所得溶液有什么不同 同桌的同学间互相讨论与交流,然后回答问题。师生活动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活动探究,学习新知判断 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 10ml 水,然后分别加入0.5g、1g、1.5g 固体硫酸铜。交流:详见下表 试管编号溶液颜色比较溶剂质量/g溶质质量/g溶液质量/g1 浅蓝 色 10 0.5 10.52 蓝色 10 1 113 深蓝 色 10 1.5 11.5归纳:对有色溶液来说,可根据颜色的深浅来区分溶液的浓稀小结:溶液的浓稀一定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含量的高低讲解:溶液的浓稀不能准确地表示一定量的溶液里溶质的多少,但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准确地知道溶液的组成。介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其中的一种。设问: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如何表示溶质的组成?讲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板演 :1、计算公式为: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溶 液 质 量溶 质 质 量2、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 体积×溶液的密度互动 2 讨论交流:在下表中,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试管编溶质质量/g溶剂质量/g溶液质量/g溶质的质 量分数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是的( )A、食盐B、面粉 C、植物油 D、石灰石 2、以下饮料和食品中,属于溶液是( ) A、豆浆 B、果酱 C、矿泉水 D、蔗糖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制造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思考利用图片和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号1 0.5 10 10.5 4.26%2 1 10 11 9.6%3 1.5 10 11.5 13%议一议:将上述实验中第三种溶液均分为两份,每份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为什么?出示例题 把 50g 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需要多少克水?提示讨论:解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应注意什么?总结:抓住关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讲解:解:设需要水的质量为 x,则50g×98%=(50g+x)×20%X=195g答:需要水 195 克小结: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稀释后溶液质量等于稀释前溶液质量和加入水的质量之和。讨论:如果把 50g 换成 50ml,那么还需要什么条件才能解题? 总结:还需要溶液的密度练习:11 页 在线测试 (找学生代表板演听 讲巩固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小组交流展示点评学生审题教师点拨学生板演点评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活动探究,学习新知互动 3实验 配制 50 克质量分数为 16%的NaCl 溶液出示实验步骤: 1.计算配制 50 克质量分数为16%的 NaCl 溶液所需要 NaCl 和水的质量 NaCl 8 克、H 20 42 克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NaCl,例入烧杯中。3.把水的密度看作 1g/cm3,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 NaCl 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认真分析,慎于思考,畅所欲言,争相交流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与生相联系学解。4.装瓶存放点拔: 1.使用天平时应注意左物右码2.选择量筒的标准3.注意量筒的读数小结:1.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①计算 ②称量 ③溶解2.仪器:托盘天平,量筒、药匙、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讨论:哪些因素可造成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低 ?㈢ 质疑释疑,精讲点拨1、 现有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应向此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多少克?或蒸发 掉多少克水?分析:抓住解这道题的关键:当溶质质量分数为 20%时,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各是多少?解:2、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18%的氯化钠溶液配制 5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0.9%生理盐水, 需要 18%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需水多少克?分析:抓住解这道题的关键:根据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来解。解:㈣达标测评: 挑战自我 1、4 题思考回答。。巩固练习以致用通过素材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思考能力 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学生小结 培养学生的知识整理能力练习 展示本课习题 学生练习 巩固知识作业分类 作业内容难易程度(难中易)适宜学生(优中困)预计完成时(分钟)必做题伴学 中 普中 15布置作业选做题完成练习 中 优生 10教后小记得:本节课我运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使得整个教学内容更直观形 象,容易理解。失:提问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改:通过本节课教学,使我意识到今后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观念还要不断更新,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的面要更宽。(2)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充实自 己头脑,指导新课程教学实践。 海水中的化学单元教材地位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海洋中蕴藏的丰富资 源及其利用,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逐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本单元的设置,既通过海洋这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为学生开拓了一 个新的广阔的化学背景,又使学生掌握了一些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体现出“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本单元将探究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何使海水中的化学元素转化为对我们有用的物质(如 Mg 的制取) ;如何使海水淡化及海底矿物的开发和利用;明确海水晒盐的原理及利用海水制纯碱的原理;还将探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及相互转化;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概念及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根据溶解度曲线来判断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从而明确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道理;同时本单元还将探究纯碱的化学性质及一些常见饱和溶液的配制与蒸发结晶;海水淡化和粗盐的提纯。重点:海水淡化;海水晒盐的原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及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粗盐的提纯;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纯碱的化学性质;常见盐的水溶性应用。单元目标难点:海水淡化;海水晒盐的原理;溶解度的概念 ;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学法建议1、 学习要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2、 善于提取、加工、整理信息。3、 设计制备物质的方案,评价方案优劣。节次 课时 主要知识点 探究活动第 1 节 1 海洋中的资源;保护海洋环境;利用海洋资源;海水的淡化海水的淡化;开发利用海底矿物。第 2 节 3 海水“晒盐”的过程;饱和溶液;结晶(蒸发结晶与降温结晶) ;溶解度;溶解度曲线;粗盐的提纯。饱和溶液的配制与蒸发结晶认识溶解度;绘制溶解度曲线;粗盐的提纯。单元教学计划第 3 节 3 氨碱法制纯碱的简单原理与主要 用食盐制纯碱;纯流程;纯碱的性质;盐类。 碱的性质。单元复习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1、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2、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3、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重点:是关于海水提镁和海水淡化的基本原理。教学目标难点:是关于海水提镁和海水淡化的基本原理。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从海水中溶有的物质开始深入到海底蕴藏的矿物资源,体现了认识事物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并以大量的图片资料生动地再现了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同时不忘记告诫人们:在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也要保护好人类共同拥有的海洋资源,以强化学生的环保 意识。本节教材的对于海水提镁,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知道富集的方法在化学上的应用。要使学生认识到由于海水中氯化镁的含量很低,人们想要得到它,就要设法使之富集。如果以卤水为原料,则在海水晒盐阶段就经过了一次富集,转化为沉淀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进一步富集,还能够除去其中的氯化钠等杂质。关于海水的淡化,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淡化的主要方法,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从中渗透节水意识的培养。本节能用到的已学知道主要有:混 合物、检验装置气密性、氢氧化钙和盐酸的化学性质、水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压强增大时分子的穿透能力增强等。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过去可能不会从资源的角度认识海洋,在他们头脑中储存的关于海洋的信息更多的是海的壮观和美丽,从海水中可以获取海洋生 物,可以得到食盐等,知道从海洋中可以开发 石油的人就很少了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对大海的美好情感,使他们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深刻体会化学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重要价值。教学媒体选择 海水蒸馏的有关实验仪器,图片的多媒体展示,有关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信息网站。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 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创设问题情境:1、 你见过大海吗?大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 你知道海水的味道吗?你想知道海水为什么又苦又咸吗?你想知道海水能为人类提供哪些有用的物质吗?出示导读思考题一:1、 海水中溶有哪些物质?你对“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图是怎样认识的?2、 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其工艺流程是什么?涉及到哪些重要的化学反应?组织讨论:海水中本来就有氯化镁,为什么不直接将海水进行电解来制取金属镁呢?出示导读思考题二,指导学生看书讨论:1、 海底蕴藏着哪些矿物资 源?2、 为什么“可燃冰”被誉为 21 世纪能源?目前为什么还没有对“可燃冰”进行大规模的开采?3、 什么是锰结核?锰结核里主要含有哪些元素?4、 海洋资源包括哪些?海洋中的资源可以再生吗?在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 的同时应如何保护海洋资源?反馈学生的讨论结果,对“可燃冰”开采和储运中的问题做简单的解释。媒体显示、展示图片:1、 (用多媒体展示课文中的海洋资源图片)你还了解哪些海洋资源?2(展示海洋环境监测图)你曾见过哪些海 洋污染?设问、质疑:1、 地球上的水资源很丰富,为什么淡水日益短缺?2、 人们将采用什么方法解决淡水危机问题?回答问题,各抒已见阅读课文及图片,回答问题(海水中含有很多种化学元素,其中Cl、Na、Mg、Ca 较多)看书、思考,书写制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原理:海水或卤水 氢氧化镁 石 灰 乳氯化镁 镁 盐 酸 通 电化学方程式:MgCl2+Ca(O H)2=Mg(OH)2↓+CaCl 2Mg(OH)2+2HCl=MgCl2+2H2OMgCl2 Mg+Cl2↑通 电讨论、回答问题看书、读图、讨论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由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燃烧时产生的能量多,几乎不产生残渣。锰结核:含有多种金属的矿物,含有:锰、铁、镍 、铜、钴、钛等金属,总量可达 30000 亿吨。包括:化学资源、矿物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海洋环境立法、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提高消除污染的技术水平看图、赏图、理解图二、淡化海水3、 用什么方法能除去海水中的盐得到淡水?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用蒸馏法淡化海水提问:从哪些方面对装置进行改进,可以提高水蒸气的冷凝效果?蒸馏法在石油化工生产上还有什么应用?蒸馏和蒸发有什么不同?投影:“多级闪急蒸馏法”图片,分析其原理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和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呢?反馈练习:1、 课本中的“自我挑战”1、2 题2、 课本中的“由你决定”作业:自我挑战 3:写小论文思考、讨论、交流地球上的水 97%以上是海水,只有2。53%是淡水,其中可供人类使用的还不到总水量的 1%,工农业生产不断污染淡水。从海洋中获取淡水是解决淡水危机的有效途径。蒸馏法、结晶法、膜法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海水淡化思考、讨论教后记:课题 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知识目标1. 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掌握海水提取镁的方法 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常用的方法 能力目标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 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意识。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2.溶液的酸碱性及其对生命活动、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和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海水提取镁和海水淡化的基本原理 难点海水淡化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发现教学法、交流讨论教学法,教师突出活动的组织设计与方法引导,为学生搭建参与和交流的平台。教具 多媒体板书设计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一、海水中的物质海水制镁的流程二、海底矿物1.可燃冰2.锰结核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前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1、 你见过大海吗?大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 你知道海水的味道吗?你想知道海水为什么又苦又咸 吗?你想知道海水能为人类提供哪些有用的物质吗?相信在做的每一位同学都领略过大海的壮观和美丽,并且知道海水的味道——又苦又咸,那么你想知道海【阅读】课本联想与启示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新获取的信息思考回答问题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水能为人类提供哪些有用物质吗?今天我们就从资源的角度来了解海洋。 活动探究,学习新知【教师讲述】出示导读思考题一: 1、 海水中溶有哪些物质?你对“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图是怎样认识的? 2、 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其工艺流程是什么?涉及到哪些重要的化学反应? 组织讨论:海水中本来就有氯化镁,为什么不直接将海水进行电解来制取金属镁呢? 出示导读思考题二,指导学生看书讨论: 1、 海底蕴藏着哪些矿物资源? 2、为什么“可 燃冰”被誉为 21世纪能源?目前为什么还没有对“可燃冰”进行大规模的开采? 3、 什么是锰结核?锰结核里主要含有哪些元素? 4、 海洋资源包括哪些?海洋中的资源可以再生吗?在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应如何保护海洋资源?反馈学生的讨论结果,对“可燃冰”开采和储运中的问题做简单的解释。媒体显示、展示图片: 提出猜测后动手实验,实验后讨论交流,分析原因 小组讨论,形成初步设计思路。 小组选派代表阐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几个学生踊跃起立阐述,并最终达成以下实验思路: 需要借助指示剂把酸和碱溶液区分开。 小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大胆猜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制造认知冲突,引发学 生的思考学会问题的解决方法。 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学生审题教师点拨学生板演点评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安全教育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1、(用多媒体展示课文中的海洋资源图片)你还了解哪些海洋资源? 2(展示海洋环境监测图)你曾见过哪些 海洋污染? 设问、质疑: 讨论交流观察、描述现象与生相联系学以致用通过素材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思考能力 典例剖析: 例: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星球,海洋资源丰富。一地处海边的化工厂,按如下步骤进行生产:①以煤为燃料煅烧石灰石 ②用加压降温的方法使产生的二氧化碳变成干冰 ③使得到的生石灰与水反应 ④把海水引入反应池中,使熟石灰与海水中的氯 化镁反应以获取氢氧化镁 ⑤用盐酸溶解氢氧化镁,再将所得溶液 蒸发、浓缩、结晶。 (1)该厂的产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出下列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①煅烧石灰石 [ ]; ②生石灰与水反应[ ]; ③熟石灰与氯化镁反应[ ]; ④盐酸溶解氢氧化镁[ ]思考 观察 描述现象思考总结 思考 讨论 交流思考观看讨论交流认真分析,慎于思考,畅所欲言,争相交流巩固练习学生分组实验:测橘汁、糖水、牛奶、番茄汁、肥皂水、汽水、自来水、唾液、草木灰水、洗洁精等物质的 pH学生审题教师点拨学生板演充分开发教材资源,预先让学生自带一些溶 液并测其 pH,形成良好的实验观念,让学生实验视野不仅仅停留在课本要求上,会主动挖掘周边有价值的实验对象。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学生小结 培养学生的知识整理能力练习 展示本课习题 学生练习 巩固知识作业分类 作业内容难易程度(难中易)适宜学生(优中困)预计完成时(分钟)必做题伴学 中 普中 15布置作业选做题完成练习 中 优生 10教后小记得:本节课我运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使得整个教学内容更直观形象,容易理解。失:提问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改:通过本节课教学,使我意识到今 后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观念还要不断更新,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的面要更宽。(2)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充实自己头脑,指导新课程教学实践。 课题 第三节 海水制碱课型:新授 来源:知识目标1.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和步骤 2、知道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能力目标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意识。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难点:树立元素守恒观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发现教学 法、交流讨论教学法,教师突出活动的组织设计与方法引导,为学生搭建参与和交流的平台。教具 多媒体板书设计第三节、海水制碱一、氨碱法制纯碱的过程1.过程2, 化学方程式二、纯碱的性质1.与指示剂作用2.与酸反应3.与碱反应4.与盐反应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前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为什么加了酵母的面团蒸出的馒头没有酸味且疏松多孔? 【酵母成分说明书】【阅读】课本联想与启示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新获取的信息思考回答问题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活动探究,学习新知【教师讲述】海水制碱 同学们都很棒,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如果大家想知道猜测的对不对,那就需要我们对碳酸钠性质有更多的了解。请看今天的新课内容:“海水“制碱”。这里的“碱”是指碳酸钠,俗称纯碱。 【学生置疑】学生自然会同学过的碱的知识相联系,产生疑惑为什么不含氢氧根也“碱”。 实验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开始探究】刚才我们猜测碳酸钠可能和酸反应生成气体,如何证明? 分别取少量碳酸钠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和稀硫酸,观察现象?推测若有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置疑】为什么推测气体为二氧 化碳? 【解释】前面讲过碳酸钙同酸的反应,产物为二氧化碳,碳酸钠同碳酸钙结构相似。 【教师引导】刚才有同学对碳酸钠俗称纯碱有疑问,称为“碱”是否有碱的性质?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回 忆碱溶液中都有共同的什么?所以可使酚酞试液变红!碳酸钠是否也有此特性?如何证明?除了有上述的性质外,它还有什么性质? 【开始实验】明确探究要求,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现象,认真填表,填写实验记录。(注:分别准备饱和碳酸钠和稀的碳酸钠) 【交流共享】 1. 各组同学回顾并交流实验现象,教师以填表方式展示。 酚酞试液 酸 氢氧化钙 稀盐酸 稀硫酸 碳酸钠提出猜测后动手实验,实验后讨论交流,分析原因 小组讨论,形成初步设计思路。 小组选派代表阐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几个学生踊跃起立阐述,并最终达成以下实验思路: 需要借助指示剂把酸和碱溶液区分开。 小组实验,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制造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思考学会问题的解决方法。 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学生审题教师点拨学生板演点评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安全教育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变红 有气体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 有气体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 澄清石灰水变混 2.引导学生谈探究体会 [问]通过以上实验,你对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有了什么样的认识呢? 1、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 2、碳酸钠可与酸反应,生成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的气体---二氧化碳。 3、碳酸钠可与氢氧化钙反应。 [追问]除了对碳酸钠的性质有了解外,你还有何体会? [生]1、盐溶液好象不全是中性2、具有碳酸根的盐是不是都可与酸反应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否应此方法检验碳酸根离子。 3、作实验时,取用药品的量会影响到实验效果和安全。(实验稀盐酸和碳酸钠应取用最少量,以防 气体冲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应用饱和碳酸钠,因为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小,溶液浓度低,用稀的碳酸钠生成沉淀量少,现象不明显) 4、知道酵母的作用原理,发现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 【教师提问】加了酵母的面团蒸出的馒头没有 酸味且疏松多孔,因为碳酸钠可与酸反应。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碳酸钠可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活生产中又有何用途? 【介绍】厨房洗涤剂呈碱性,去油污,因为其中含碳酸钠。 碳酸钠可与氢氧化钙反应工业上利用其制烧碱。 加了酵母的面团蒸察实验现象,大胆猜想讨论交流观察、描述现象思考 观察 描述现象思考总结 思考 讨论 交流思考观看讨论交流做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注意一些事项,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要求进行实验。 实验汇报: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所做实验的实验现象。学生总结交流与生相联系学以致用通过素材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思考能力 学生审题教师点拨学生板演充分开发教材资源,预先让学生自带一些溶液并测其 pH,形成良好的实验观念,让学生实验视野不仅仅停留在课本要求上, 会主动挖掘周边有价值的实验对象。出的馒头没有酸味且疏松多孔,因为碳酸钠可与酸反应。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碳酸钠可于氢氧化钙反应生活生产中又有何 用途? 揭示原理,复习复分解反应 【引入]初步了解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我们看看这些现象背后,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变化呢? 【反应原理学习】 1.请同学们写出碳酸钠和盐酸、硫酸、氢氧化钠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 + H2SO4 === Na2SO4 + CO2↑ +H2O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H2O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 纯碱的制法了解 碳酸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又是如何制得的?看流程图回答问题。 1、由氯化钠到碳酸钠元素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是如何进行的? 2、食盐水和氨盐水那种溶液更易吸收二氧化碳?为什么? 3、石灰石作为原料,有何具体作用? 实验现象,板书化学方程式。完成思考题目 1.显碱性的溶液都是碱的溶液? 2.(1)硫酸反应的现象及方程式(2)如何检验碳酸根离子?请同学们设计探究的实验方案。 提问一名学生回答 归纳总结出纯碱的化学性质观看动画,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分别试着说出四个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思考,回答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学生小结 培养学生的知识整理能力练习 展示本课习题 学生练习 巩固知识作业分类 作业内容难易程度(难中易)适宜学生(优中困)预计完成时(分钟)必做题伴学 中 普中 15布置作业选做题完成练习 中 优生 10教后小记得:本节课我运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使得整个教学内容更直观形象,容易理解。失:提问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改:通过本节课教学,使我意识到今后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观念还要不断更新,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的面要更宽。(2)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充实自己头脑,指导新课程教学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