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学习总结学案北师大版必修3201808061138.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16课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学案北师大版必修3201808061141.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17课14~16世纪西方人文主义的复兴学案北师大版必修3201808061140.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18课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想学案北师大版必修3201808061139.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第六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单元学习总结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阶段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背景 历史影响萌芽阶段普罗塔哥拉、苏格拉底“人是万物的尺度” “美德即知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雅典民主制的繁荣为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创立提供了借鉴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天主教会神学世界观对人们思想的束缚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复兴阶段马丁·路德信仰即可得救;“因信称义”天主教会的腐朽和黑暗;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成熟阶段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主权在民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2一、西方不同时期人文精神的含义1.古希腊时期的人文精神西方人文精神最初来自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他们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3.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按照资产阶级利益要求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运动更为彻底,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二、文艺复兴的实质和意义1.实质:是反映 14~17 世纪初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从表面上看文艺复兴是欧洲思想文化界复兴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实际上,这场运动是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它是以资本主义萌芽为经济基础,以反封建反教会为内容,以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为目的的一场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2.历史意义:在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宣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在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在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例题 (2017·课标全国Ⅰ,32)在公元前 9 至前 8 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解题思路]3一明考点:古代雅典的人文思想。二抓关键: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在公元前 9 至前 8 世纪” “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 ,说明人文主义有悠久的传统。三析选项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A 项据材料“公元前 9 至前 8 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可知,古代雅典宗教信仰意识并不淡薄,故 A 项错误排除B 项据材料“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可知,希腊诸神都是人格化的形象,说明其宗教神话具有朴素的人文思想,故 B 项正确正确C 项理性占据主导地位应是在近代的启蒙运动之后,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排除D 项雅典民主政治进程开始于公元前 6 世纪初的梭伦改革,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 D 项错误排除答案 B——运用排除法解答历史选择题的技巧解答历史选择题时,选项可优先排除的一般情况:(1)答非所问。 这类选项一般不符合题干材料中的观点,或不是題干材料强调的主要观点的选项。(2)违背史实。 一般这类选项都是陷阱选项,很能迷惑人心,但仔细想想它根本就不符合基本史实。(3)以 偏 概 全 。 从 一 个 或 少 数 几 个 特 殊 事 例 中 推 断 一 个 一 般 性 结 论 的 选 项 , 一 般 都 是 错 误 选项 。(4)因果颠倒。与题干所述史实相比照,时空错乱,前因后果倒置的选项。(5)题干未提。不能从题干中直接推断出来的观点的选项,一般都是错误选项。(6)观点绝对。表述绝对化或过于夸张的选项,要仔细推敲,慎重选择。运用排除法解答历史选择题的两大步骤:首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意思。当面对一道选择题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要明确题干的意思,也可以说是题目的指向,即到底要考查什么知识点。只有准确理解了题干的意思,才能知道要排除哪些选项,做到有的放矢,使排除更加有针对性。就题干设计方式来看,历史选4择题主要有两种:直接设问和间接设问。直接设问就是题干明确指出要考查的知识点,不需要考生再去理解或总结题干的意思,可以直接排除不符合题干意思的选项。其次,用排除法进行解题了。第一:排“错”法。即按照题目要求排除错误的选项,这里的“错”是指表述错误的选项,可分成两种情况:一是指与历史题干意思不符合的选项,但选项本身表达的观点没有错误;二是指在题干设定的情景下不符合题干意思而言的错误。(这类选择题的设问往往是针对某一历史事件,要求选出关于这一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选项,反过来只要排除说法错误的选项,剩下的也就是正确答案了。)第二:排“正”法。即按照历史题干要求排除说法正确的选项,这里的“正”是指说法正确的选项,这主要是针对要求选出说法错误、不正确、不准确或不符合事实一项的选择题。(要做好这类题目首先要仔细审题,切忌粗心大意。因为在这类题目中,说法正确的选项反倒是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是“错误”的选项。)第三:排“它”法即排除与题干意思不相关的选项,但这类选项本身说法是正确的,只是与题干的要求无关,通俗地说就是风马牛不相及。往往这类选项的干扰性比较强,考生也容易出错。(这里的“它”是指与历史题干意思无关的选项,也可以说是干扰性选项。)1第 16 课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学习本单元一是理解和把握西方人文精神产生、发展和成熟的演变过程;二是学会运用比较法,比较不同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三是要注意运用唯物主义思想,分析理解思想发展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学习目标]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1.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2.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1.认识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重点)2.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理解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重难点)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1.背景(1)公元前 5 世纪,雅典奴隶制经济更加繁荣,奴隶制民主政治达到高峰。(2)平民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个人主义情绪不断高涨。(3)一些学者把研究方向由“神”转移到“人” ,被称为“智者学派” 。22.基本思想:用人的眼光考察和认识社会、政治、法律等问题;特别强调人的价值。3.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4.评价(1)积极: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率先吹响人类精神觉醒的号角,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源泉。(2)消极:造成人类为自身的发展而肆意破坏自然,最终危及自身生存的恶果;为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知识点拨] 正确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1)含义:人的需求是衡量事物的标准,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强调个人选择。(2)意义①积极: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②局限性: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人的道德,导致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泛滥。1.观察下面两幅图画,思考古希腊“神的人格化”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古希腊主 古希腊神话神宙斯像 中诸神雕塑提示 反映了古希腊学者对人的价值的重视。2.智者学派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提示 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主要关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3.普罗塔哥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他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这句话蕴涵了怎样的精神?提示 (1)“人是万物的尺度” 。(2)人文主义精神。二、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1.背景(1)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忽视道德对人的影响。(2)雅典社会道德沦丧,城邦制度日趋衰颓。32.代表人物:苏格拉底。3.主要思想(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2)提出“美德即知识” ,指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3)强调人们应当“认识你自己” ,即认识自己的理性。(4)强调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4.评价(1)意义: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一门学问,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引向理性的道路。(2)缺陷:对知识的内涵认识片面、狭窄,美德不等于知识;“你自己也就可以制造一切事物”的观点,片面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误区警示] 苏格拉底并不否定“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其目的在于要求人们重视道德修养,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不仅没有否定“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相反其是对这一观点的完善、发展,进一步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4.与普罗塔哥拉相比,苏格拉底的思想有何发展?提示 苏格拉底强调了人的道德的重要性,提出了“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美德即知识”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1.柏拉图(1)认为雅典民主制度下的公民,没有超越自己的个人利益达到认知真理的能力。(2)批判雅典民主制度是一种不合理的制度。2.亚里士多德(1)地位:古希腊最后一位哲学大师,是当时最博学的人。(2)主要思想贡献①关注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强调在整个世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②在社会政治观上,认为人是政治的动物,主张由“中等阶级”来治理国家。③采取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自然界,创建了严密的逻辑论证体系,充分体现出人类不断追求真理、破解未知的人文精神。5.柏拉图关注的焦点是什么?对人文思想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提示 焦点:人类社会。贡献: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行了独立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4定了基础。主题一 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1.普罗塔哥拉的思想史料 “①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②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哥拉[教你读史]①反映了普罗塔哥拉对神灵怀疑和否定。②的含义是指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问题思考]史料体现了普罗塔哥拉的什么思想?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有何进步意义?答案 思想:对神提出质疑,注重对人和社会的研究。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意义:肯定了人的价值,树立了人的权威,否定了神的权威,体现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本质。2.苏格拉底的主张史料 ①“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②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是美德的本质……” “③唯有理性最为可贵” “未受考验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苏格拉底的演讲[教你读史]史料中①中“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②中“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 ,③中“唯有理性最为可贵”是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体现。[问题思考]依据以上史料,概括苏格拉底的主张。答案 提出“认识你自己” “美德即知识” 、崇尚理性。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同都把人以及人类社会作为探究的对象,由自然转向自我,由神本转向人本,否认绝对权威异 政治观 主张民主政治,所有人都是平 主张有知识、有道德的少数人治国,5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道德观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忽视道德,追求功利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主张“美德即知识”主题二 古希腊哲学思想与古代中国儒家思想的比较苏格拉底与孔子比较史料一 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 ,他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史料二 “仁者,爱人。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问题思考]据史料一、二分析苏格拉底和孔子在对“人”的认识上有何共同点。其目的有何不同?答案 共同点:都关注人,体现了一定的人文主义精神。不同:苏格拉底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注重提高人的个人素质;孔子注重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为统治者服务。东西方先哲思想的异同和原因(1)异同①相同点: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都强调道德的作用。②不同点: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如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古希腊思想家们则强调“个体”的人,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2)原因①经济:古希腊山多地少,海外贸易发达,工商业繁荣;古代中国以农立国,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发达,商业在社会生活中处于次要地位。②政治:古希腊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直接民主式的民主政治发达;古代中国形成统一的王朝政权,传统的王权思想兴盛。③思想:古希腊形成开拓进取、自由平等的精神;古代中国形成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治国、治人的思想。[记知识纲要]6[背核心术语]1.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 ,充分肯定了人的尊严和权威。2.苏格拉底关注人的伦理道德,提出“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3.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柏拉图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亚里士多德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 6 世纪至公元前 3 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 “人类意识”首次觉醒,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在此之前人类对自然世界缺乏了解B.东西方都开始了对人和人类社会的研究C.中国用大一统方式推进了思想的发展D.苏格拉底特别强调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答案 B解析 注意“人类意识”这个关键词,强调以人为本。 “公元前 6 世纪至公元前 3 世纪”这个时间段有中国孔子主张“仁”的思想,西方普罗塔哥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等人文精神的出现,所以 B 项符合题意。2.普罗塔哥拉的哲学名言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据此判断,普罗塔哥拉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是( )A.是否由“哲学王”来做统治者B.是否民主和强盛C.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D.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答案 D解析 D 项“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体现注重个人权利与价值,与材料中普罗塔哥拉的哲学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相符,故 D 项正确。73.(2017·济宁高二检测)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这表明苏格拉底( )A.主张美德即知识B.主张认识你自己C.反对宗教权威D.理性的行为方式答案 D解析 材料中“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代价予以抵制”体现了苏格拉底崇尚人的理性和追求思想的自由,保持怀疑精神、批判眼光,故选 D。4.(2017·遵义高二检测)古代希腊对人性的探索由“人是万物的尺度” ,发展到“美德即知识” ,体现了( )A.进一步强调人的价值B.赞美人的智慧与力量C.是非善恶的依据发生根本变化D.由强调感性到强调理性答案 D解析 “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感性认识, “美德即知识”强调知识的作用,上升到人的理性认识,故选 D。5. “柏拉图在考核亚里士多德对‘理念论’掌握得如何时,亚里士多德反而对这种理论提出大胆的批判” 。给这个历史故事取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是( )A. “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B. “认识你自己”C. “美德即知识”D. “人是万物的尺度”答案 A解析 从材料信息“亚里士多德反而对这种理论提出大胆的批判”可知,是考查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体现其追求真理的观念,因此选 A 项。B、C 项是苏格拉底的观点;D 项是智者学派普罗塔哥拉的观点。[基础达标]81.智者运动是西方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智者学派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自然环境对雅典的影响B.知识与美德的关系C.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方向D.人在社会中的作用答案 D解析 智者学派把人和人类社会作为探究的对象,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强调人的价值,故选 D。2.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上述材料说明了(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C.认识你自己 D.人人生而平等答案 A解析 材料强调万物取决于人的感觉,这符合普罗塔哥拉的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 ”3.希腊智者学派代表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众目睽睽下,应尊重法律;无人在场时,随本性驱动行事。这主要表明智者学派( )A.没有法制观念 B.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C.忽视道德建设 D.处事灵活且实事求是答案 C解析 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为极端个人主义打开方便之门。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他强调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反映了其思想缺陷——忽视道德建设。4.苏格拉底率先“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 。这主要是指他( )A.首先对人类社会进行哲学思考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智者学派C.把研究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人性D.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引向理性道路答案 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在哲学上的重大贡献是他对人性本身的研究,这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故 C 符合题意。5.他曾说:“我像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 ”他曾自问:“什么是美德?”他自答:“美德即知识!”材料中的“他”是( )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9C.伏尔泰 D.卢梭答案 B解析 据材料中“美德即知识”可知是苏格拉底。6. (2017·济 宁 高 二 检 测 )与 智 者 学 派 相 比 , 苏 格 拉 底 对 “人 ”的 研 究 进 一 步 深 化 , 主 要 体 现 在( )A.人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B.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自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C.“美德即知识” ,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D.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标准判断是非答案 C解析 苏格拉底对“人”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主要体现在第一次将人上升到哲学高度,提出“美德即知识” ,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故选 C。7.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一个国家之所以走向灭亡,一般是因为上层统治者的腐化堕落。据此,柏拉图提出( )A.统治者应兼具理智与美德B.各城邦应实行民主政体C.城邦公民应具有充分自由D.城邦应实行严刑峻法答案 A解析 材料认为国家灭亡与统治者的腐化堕落有关,因此统治者应该注重道德修养,追求理智与美德,故 A 正确;B、C、D 与材料无关。8.亚里士多德提出“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主要体现了他( )A.非常尊敬老师柏拉图B.承认感觉是认识的起源C.认为人类是自然界中最高级的D.对真理的追求精神答案 D解析 亚里士多德的名言体现的是他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故选 D。A 只体现了前半句内容;B、C 与题干无关。9.(2018·武汉高二检测)从智者学派到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发展的相同点是( )A.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B.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C.否定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D.放弃对自然的探讨而去研究人本身10答案 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从智者学派到亚里士多德,他们的哲学思想成为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B 是其基本内涵。A 是自然哲学家的研究主题,C、D 属于智者学派,故排除。10.下图两人分别是同一时期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下列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孔子 苏格拉底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B.都重视道德的作用C.都反对专制政治D.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答案 C解析 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可以判断孔子并不反对专制政治。A、B、D 三项都是两人的共同点。故正确答案为 C 项。[能力提升]11.公元前 6 世纪,希腊思想家泰勒斯把水当做万物的本原;公元前 5 世纪,智者学派将谈论的对象集中到人类社会政治伦理方面。这反映出( )A.古希腊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B.希腊城邦已完成了统一C.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D.雅典民主政治开始确立答案 C解析 题干材料强调古希腊学者研究的对象从自然界转移到人类社会,说明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C 项正确。当时古希腊的社会性质为奴隶社会,没有发生改变,A 项错误;B 项违背史实;公元前 5 世纪,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D 项不符合题意。12.(2017·安阳中学月考)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他们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 )A.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B.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C.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D.外在的美胜于内在的美德答案 C11解析 古希腊哲学家强调人的价值,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材料表明,人体的完美比例可以被运用到一切活动中,实质就是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 ,故选 C。13.(2017·济宁高二检测)在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之前,他的朋友曾劝他逃离雅典,他回答说:“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 ”他接受了死刑,平静地饮下了一杯毒酒。苏格拉底所主张的“理性”是( )A.个人的价值判断 B.人类内在的美德C.个人利益的追求 D.城邦的政治秩序答案 B解析 结合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可知他提倡的“理性”应为人内在的美德,故 B正确。14. “苏格拉底站在雅典街头向各种人发问,他的目的是要对自己的和别人的观念进行检讨,探索其正确与否,以此来追问宇宙和人生的真谛。 ”由此可知,苏格拉底( )A.维护城邦民主制度 B.重视知识与理性C.鼓吹神本主义思想 D.倡导法治与民主答案 B解析 材料讲的是苏格拉底在和别人的检讨中探索自己观念的正确性,以此来追问宇宙和人生的真谛,这反映了苏格拉底重视知识与理性,故选 B。15.下图是《孔子周游列国图》和《理想国》的封面。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 “礼”“中庸” ,而柏拉图写《理想国》宣扬其“哲学王” ,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A.面对社会转型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B.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利益C.宣扬自己的哲学思想,教育更多的子弟D.对现实社会制度失望,力图构建和谐社会答案 D解析 柏拉图没有面对社会转型,也不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更不是为了教育更多的子弟,故 A、B、C 三项错误;两个人都对当时的社会失望,力图通过“克己复礼” “仁者爱人”和“哲学王”来改善统治,构建和谐社会。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 ”“根据自然,我们大家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并且无论是蛮族人,还是希腊人,都是如此。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哥拉12材料二 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曾对“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命题做过解释。他认为,普罗塔哥拉命题的意思是说:“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呈现的那样,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那样。 ”——朱庭光《外国历史名人传》材料三 “未受考验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苏格拉底(1)据材料一,分析普罗塔哥拉的主要观点。(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柏拉图对“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的局限性是怎样认识的。(3)据材料三,概括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他的思想与智者学派相比,有何异同?答案 (1)根据自然法则,人人平等;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的准绳。(2)它夸大了人的主观作用,忽视了客观规律的存在和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3)核心思想:理性;知行合一。相同点:都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不同点:苏格拉底弥补了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弊端;反对智者学派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认为真理应有其客观标准。1第 17课 14~16 世纪西方人文主义的复兴[学习目标]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1.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2.文艺复兴的实质。3.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1.列举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分析这些文学艺术作品是如何体现“人文主义”这一思想的。(重点)2.简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并作简要评价。(重点)3.分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实质。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重难点)一、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花朵1.文艺复兴的兴起(1)背景①14 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在意大利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逐渐形成。②基督教神学垄断束缚人们的思想。③新兴资产阶级需要在意识形态领域打破封建神学的束缚,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反对世俗封建制度和基督教神学的权威。(2)兴起:反映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22.代表人物及作品(1)彼特拉克与《歌集》①代表作:《歌集》寄托了作者关于美和精神品质的理想,表现了人文主义者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爱情观。②主张:提倡用“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建立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③地位:皮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2)薄伽丘的《十日谈》《十日谈》以爱情和机智为主题,刻画出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败,嘲笑教士及封建贵族的不学无术和虚伪,称道商人、手工业者的聪明勇敢,赞美青年男女之间的真挚爱情。3.影响:彼特拉克和薄伽丘的作品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对基督教神学的批判,传播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思维点拨] 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外衣的原因(1)当时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庞大,不允许其他思想和学说传播,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大多建立在古希腊罗马的科技、思想文化基础之上。(2)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还无力与封建神学正面冲突,所以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而行反对封建神学、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之实。1.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发生在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在意大利出现。2.如何理解把这场运动称之为“文艺复兴”?提示 这场运动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因而被称为“文艺复兴” 。其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不是提倡复古,只是借复兴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思想。二、宗教改革的人文精神1.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1)背景①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推动。②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2)兴起:1517 年,马丁·路德在维滕贝格大教堂门口,张贴了《九十五条论纲》 ,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欧洲历史舞台上出现了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改革运动。这场运动最初出现在德意志,接着波及瑞士、英国和法国等西欧国家。2.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3(1)马丁·路德①著作:《九十五条论纲》 。②思想主张:a.教徒通过对上帝和基督耶稣的虔诚信仰、对《圣经》的认真理解和自身的行为悔改,就能使灵魂获救。b.人人都有能力与上帝直接沟通,并不需要罗马教廷做中介。c.反对通过繁缛的礼拜仪式及各种名目的“圣礼”来实现自己的信仰。d.号召德意志民族的教会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2)加尔文①著作:《基督教原理》 。②思想主张:a.主张“信仰得救” ,人人都可以通过阅读《圣经》信仰耶稣而直接与上帝沟通。b.提出了“先定论”的神学学说。他认为人的“得救”与否,是上帝预先决定的事情,每个人都可以在生前从事业的成败中体会到自己是不是上帝的选民。3.影响(1)积极影响①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和天主教会,天主教会的大量土地和财产被没收,不少国家和地区成立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组织。②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2)局限性:没有突破对神的信仰的牢笼。[深度点拨] 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每个基督徒都可以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 ,而不是盲目地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这一思想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3.宗教改革为什么首先兴起于德意志?提示 16 世纪的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成为受罗马天主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 民族压迫、阶级压迫与宗教压迫交织在一起。4.下图所示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一幅画。画面的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 ,而天平的左端站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这反映的实质是什么?4提示 图画体现了对教皇、教会权威的否定,宣扬了信仰即可得救的主张。主题 比较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1.两者发生的原因史料一 在①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 ——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睡眠状态。②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教你读史]①欧洲中世纪(约公元 476~公元 1640年),这一时期,封建割据带来频繁战争,天主教禁锢着人们的思想,生产力、科技停滞不前,人民生活困苦,被称作“黑暗时代” 。②这段文字描述反映了基督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问题思考](1)史料一所说的“纱幕”指的是什么?答案 天主教的蒙昧主义(基督教的神学束缚)。史料二 此时①教会内部的腐败,已日益显著……此外卖官赎罪,②举凡一切弄钱之法是无所不用其极。教会的人格,至此既已完全丧失,③人民对他的信仰,当然也就渐渐变为憎恨了。— —陈衡哲《西洋史》[教你读史]史料从①中“腐败” 、②中“弄钱之法” 、③中“憎恨”三个方面分析了宗教改革的原因。[问题思考](2)依据史料二,概括宗教改革的原因。答案 教会本身的腐败;教皇出售赎罪券激起了德意志民众的反抗。2.两者对人文主义的认识史料一 我的命运就是生活在变动的乱世风暴之中,而你(指他的诗)也许会如同我们希望的那样,在我身后活得长久,将会遇上一个更美好的时代。遗忘的沉睡不会永远延续,当①黑暗被驱散时,我们的后人会再次在②先世纯粹的光芒照引下向前迈进。——彼特拉克《阿非利加》[教你读史]① “黑 暗 ”指 人 民 长 期 处 在 蒙 昧 状 态 和 对 宗 教 的 迷 信 中 。 ② “先 世 纯 粹 的 光 芒 ”指 人 文 主 义 。[问题思考](1)彼特拉克的《阿非利加》表达了彼特拉克怎样的思想主张?5答案 批判了封建教会的腐败专制,表达了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向往。史料二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路德选集》[教你读史]“因信称义”说是指信徒可以由于信仰而直接成为义人,可以免去中世纪教会的繁文缛节。[问题思考](2)结合史料二,说明你怎样理解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说。答案 马丁·路德的主张体现了这一时期蓬勃发展的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神学束缚,打破天主教会精神独裁,争取精神自由和反封建的强烈愿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1)相同点①都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都是成长中的资产阶级进行的反封建斗争,都波及西欧的广大地区。②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文化的发展。③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都体现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2)不同点名称项目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时间 14~17 世纪 16~17 世纪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 因信称义斗争矛头 基督教神权 教会特权内容肯定人性,要求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宣扬“信仰得救”和简化宗教仪式,建立资产阶级化的新教会影响冲击封建神学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和天主教会,促进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6[记知识纲要][背核心术语]1.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其实质是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2.16 世纪,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欧洲出现了马丁·路德等人的宗教改革,是对西欧基督教神权统治的批判和否定,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是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与思想自由。1.(2017·济宁高二检测)14、15 世纪, “越来越多的人在思想上开始觉醒……人们把关注的中心由教会所代表的‘神’转到人类自身上” 。导致欧洲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动力是( )A.工商业的发展 B.新航路的开辟C. “寻金热”的推动 D.世界市场的扩大答案 A解析 根据材料“14、15 世纪”和“人在思想上开始觉醒” “人们把关注的中心由教会所代表的‘神’转到人类自身上”可以判断出描述的是文艺复兴运动,因此其兴起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故 A正确。2.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的产生不能脱离中世纪在各个领域内所取得的成就,当然它并不是这些方面的简单的数的增长,而是有了质的变化。这里的“质的变化”是指( )A.弘扬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与文化B.复兴了古希腊罗马文化C.宣扬了中世纪天主教会的思想D.将宗教信仰与抨击封建专制相结合答案 A解析 文艺复兴运动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帜来弘扬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在7性质上有别于封建传统文化,故 A项正确。B 项只是表面现象,C 项违背了文艺复兴的宗旨,D项是宗教改革运动的特点。3.但丁在《神曲》中批判道:“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这里的“你”是指( )A.专制君主 B.封建教会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答案 B解析 但丁生活于文艺复兴时期,他在《神曲》中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4.关于 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 ”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B.否定信仰上帝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D.挑战教会权威答案 D解析 题干材料认为,宗教改革之前,天主教会垄断教义,具有绝对的权威。宗教改革后,人们绕开了教会直接与上帝对话,不再迷信传统、陈规,即挑战以教皇为首的教会权威。故选 D项。5.教皇代理人在致教皇的信中写道:“每一块石头和每一棵树都喊出路德的名字。 ”这句话表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A.在社会层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B.使欧洲出现宗教信仰危机C.彻底动摇了基督教的神学统治D.为启蒙运动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答案 A解析 材料“每一块石头和每一棵树都喊出路德的名字”反映了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得到广大民众的响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A 项符合题意。B、C、D 三项与史实不符。[基础达标]1. 文 艺 复 兴 时 期 人 文 主 义 思 潮 强 调 人 的 价 值 , 追 求 个 性 解 放 , 反 对 神 学 迷 信 , 主 要 是 因 为 (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8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创立答案 B解析 伴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形成了新兴资产阶级,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日益自信,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的享乐,从而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故选 B。2.(2017·北京学业水平测试)薄伽丘的《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齐名,享有“人曲”的美誉。对该作品主题表述准确的是( )A.倡导社会契约 B.主张民主政治C.肯定人的价值 D.反对宗教信仰答案 C解析 在《十日谈》中,薄伽丘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故选 C。3.16 世纪的法国作家拉伯雷曾说过:“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 ”这反映了他主张( )A.追求人的自由 B.追求现世幸福C.反对禁欲主义 D.反对等级观念答案 B解析 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说明反对把幸福寄托在来世。4.(2017·河南学业水平测试)文艺复兴时期,最早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并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是( )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C.达·芬奇 D.彼特拉克答案 D解析 彼特拉克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故选D。5.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是多么高贵!”这些对人性的赞美之词,出现在( )A.智者运动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C.宗教改革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答案 B解 析 由 “莎 士 比 亚 ”“《 哈 姆 雷 特 》 ”“理 性 ”等 可 以 判 断 其 出 现 于 文 艺 复 兴 时 期 , 故 选 B。6. “青春是多么美丽啊!但是,留不住这似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闲暇。 ”这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城市中流传的一首歌曲。歌曲蕴含了( )9A.蒙昧主义 B.禁欲主义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答案 C解析 根据题干时间信息“文艺复兴时期”可知,这首歌曲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故 C项符合题意。7.(2017·合肥高二检测)如下图所示,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最早分别出现在(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 C解析 文艺复兴最早兴起于意大利,宗教改革最早兴起于德意志,①是英国,②是法国,③是德意志,④是意大利,故选 C。8.(2017·芜湖模拟)“在德意志民众心目中,他是一位敢于与上帝摔跤的伟人。由他发动的宗教改革运动构成了漫长而又曲折的德意志现代化历程的开端。 ”材料中的“伟人”是( )A.但丁 B.彼特拉克C.莎士比亚 D.马丁·路德答案 D解析 材料涉及的是德意志,事件是宗教改革。由此推断材料反映的应是马丁·路德发动的德意志宗教改革。9.罗马教会劝告马丁·路德宣布放弃一己之见,然而路德说出了历史上著名的抗辩辞:“我不能在教皇或教会之下委曲我的信仰……我只信奉《圣经》……我不能,亦不会放弃。”这里,马丁·路德坚持的“一己之见”是指( )A.废除罗马教会 B.信仰即可得救C.王权高于教权 D.简化宗教仪式答案 B解析 1517 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故选 B。10.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以人文主义的精神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下列说法能反映宗教改10革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的是( )A. “赎罪券可以使人的原罪得到赦免”B.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C.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D. “上帝的救赎使人得救”答案 C解析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体现了“信仰得救”的思想,使人获得了心灵的自主权,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故选 C项。B 项是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名言,A、D 两项体现了教会的主张。[能力提升]11.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A.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B.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C.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答案 B解析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应从经济角度上去分析。材料中“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也说明了这一点。 “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反映出当时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2. “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 ”此话的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B.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C.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意义。关键信息是“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 ,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13.15 世纪的欧洲,父母给孩子们起名字,不是取自《圣经》中的人物和基督教的圣哲,而是取不信基督教的名人,如凯撒、荷马、梭伦、黛安娜、茱莉亚等等,这一做法在当时蔚然成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11A.人文主义思潮的复兴,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地位受到冲击B.宗教改革,使人们从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C.15、16 世纪的欧洲,人们逐步放弃信仰基督教D.启蒙运动的兴起,欧洲各国逐步摆脱天主教会的统治答案 A解析 15 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已经传播开来,作为它的核心,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 是 以 神 为 中 心 , 要 求 肯 定 人 的 价 值 和 尊 严 ,“父 母 给 孩 子 们 起 名 字 ……取 不 信 基 督 教 的 名人 ……蔚 然 成 风 ”正 是 这 种 思 潮 影 响 的 产 物 , 也 表 明 了 传 统 的 神 权 统 治 面 临 冲 击 , 故 A项 正 确 。14.马丁·路德主张一切宗教仪式从简,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 ,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主张在欧洲历史上产生的重大意义在于( )A.将人们从宗教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B.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C.天主教从此在欧洲退出了社会舞台D.欧洲宗教界从此出现了新教、天主教、东正教三足鼎立的局面答案 B解析 宗教改革反对天主教会的统治,但并不否定上帝和宗教,因此 A项说法错误,C 项表述错误,D 项是客观结果,宗教改革的最大意义是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故 B项正确。15.民国时期著名军事理论家蒋方震曾说,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是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是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的核心分别是( )A.人文主义 信仰得救 B.理性主义 信仰得救C.民主政治 蒙昧主义 D.城邦文明 信仰得救答案 A解析 “欧洲近代史之曙光”是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宗教改革否定天主教会的主导性作用,主张信仰得救。所以“两大潮流”的核心分别是人文主义和信仰得救。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 料 一 18世 纪 的 某 学 者 写 道 , 在 16世 纪 , 人 们 将 “文 艺 复 兴 ”一 词 只 理 解 为 恢 复 古 代 传 统 。材料二 第 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材料三 16 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导致了基督教世界中信仰体系的大分化和大组合。虽然各地、各个宗教派别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是世界性的宗教帝国让位于地方化、民族化的12宗教组织;有形的宗教仪式崇拜,让位于无形的精神信仰崇拜。——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材料一中提到的“古代传统”指的是什么?这场运动仅仅是恢复古代传统吗?试作说明。(2)为挽救“黑暗”的欧洲,马丁·路德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改革的突出贡献。(3)结合材料三分析宗教改革后欧洲宗教世界呈现出的特点及宗教改革产生的积极影响。答案 (1)古希腊罗马文化。不是。这场运动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来宣传资产阶级思想。(2)信仰即可得救(“因信称义”);每个基督教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3)特点:一些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组织出现;教会宗教仪式简化,人们普遍接受“信仰得救”的主张。积极影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的统治,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部分障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