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8月18日-2923)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8月18日-2923)1: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时,不合适的做法是()。单项选择题A、课堂练习的布置与教学目标相一致B、练习题的设计富于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C、教师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D、只给学生一些知识性的练习 2:正确的健康概念应指()。单项选择题A、没有疾病B、身体壮实C、不但躯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D、心理素质高 3: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是()单项选择题A、学习准备B、需要C、
2、动机D、兴趣 4: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分期的理论1115岁儿童处于()单项选择题A、感觉运动阶段B、思想准备阶段C、思维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 5: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奖励越多越有利于学生进步B、奖励应适度C、只应奖励优等生D、某一行为连续的奖励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6:存储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属于()单项选择题A、短时记忆B、感觉记忆C、长时记忆D、瞬时记忆 7: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有()。单项选择题A、系统性B、预见性C、结构性D、实效性 8: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所描写的状态属于()单项选择题A、原型
3、启发B、酝酿效应C、灵感D、顿悟 9: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叫()单项选择题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 10: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单项选择题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B、痛苦不安C、感到惴惴不安D、感到极端焦虑 11: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包括以下哪几个子过程?()多项选择题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C、认知过程D、动作再现过程E、动机过程 12: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决定着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判断题对错 13:测验前的计划包括()。多项选择题A、确定测验的目的B
4、、确定测验要考查的学习结果C、列出测验要包括的课程内容D、写下考试计划或细目表E、选择适合的题型 14:书面言语的出现比口头言语要晚得多,其特点包括()多项选择题A、随意性B、具体性C、开展性D、计划性E、抽象性 15: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是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问尚无共同活动的()。单项选择题A、目的和内容B、共同语言C、深厚友谊D、约束力量 16: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进行划分,迁移可分为()。单项选择题A、正迁移和负迁移B、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D、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17:新教师更多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节,专家型教师很少谈论课堂
5、管理问题和自己的教学是否成功。这是反映二者在()方面的差异。单项选择题A、课时计划B、教学过程C、课后评价D、教学策略 18: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问题解决的()单项选择题A、分析问题阶段B、提出假设阶段C、发现问题阶段D、检验假设阶段 19:由过去的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定势。()判断题对错 20:课堂社会环境包括()。多项选择题A、教师B、温度C、学生D、课堂情境E、座位的安排 21:与求异思维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单项选择题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 22:个体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即为()。单项选择题A、问题空
6、间B、问题表征C、问题搜索D、问题解决 23:“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发散思维。单项选择题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方法扩散D、形态扩散 24: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单项选择题A、配置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非正式评价 25:下列属于正迁移的是()。多项选择题A、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B、在学校爱护公物的言行影响在校外规范自己的行为C、外语学习中,词汇的掌握对阅读的影响D、学习汉语字母发音对英语字母发音的影响E、举一反三 26:一般而言,过多学习的程度达到_时,记忆效果较好。()单项选择题A、30%B、40
7、%C、50%D、80% 27:同辈群体与班集体、共青团和学生会相比,缺乏正式规范的支配和组织原则的支配。()判断题对错 28:“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种现象属于()单项选择题A、原型启发B、学习迁移C、定势D、变式 29: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这属于哪种迁移()单项选择题A、同化性迁移B、顺应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具体迁移 30:学习者因榜样受到强化而使自己也间接受到强化,我们称这种强化为()。单项选择题A、直接强化B、替代强化C、具体强化D、概括强化 31:以下哪种学习策略属于精细加工策略?()单项选择题A、谐音
8、联想法B、分散复习C、多种感官参与D、画出系统结构图 32:心理练习对动作技能的影响()。单项选择题A、对技能的改进没有帮助B、取决于任务的性质C、有显著作用D、不明确 33:具有缺乏自我控制力和探索精神、有极强的依赖性、遇到新奇事物或紧张事情就会退缩等品质,是()教养方式导致的结果。单项选择题A、专制型B、放纵型C、民主型D、集体型 34: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最高目标是()。单项选择题A、老教师B、教学熟手C、优秀班主任D、专家型教师 3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单项选择题A、生存需要B、归属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36:对活动起定向作用()单项选择题A
9、、知识B、能力C、技能D、智力 37:詹姆斯认为自我概念包括()多项选择题A、物质的自我概念B、理想的自我概念C、精神的自我概念D、社会的自我概念E、纯粹的自我概念 38: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元认知知识B、元认知能力C、元认知控制D、元认知计划 39:通过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的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观察法B、调查法C、自然实验法D、实验室实验法 40:学习者在头脑中创建一幅熟悉的场景,在其中确立一条明确的路线,并在其上确定一些特定的点,回忆时按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提取所记的项目的位置的记忆法属于()。单项选择题A、复述策略B、精细
10、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 41: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包括()。单项选择题A、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B、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社会环境C、父母性格、学校教育、同辈群体D、家庭教养模式、校风校纪、同辈群体 42:从整个中学阶段看,哪一个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单项选择题A、初一年级B、初二年级C、初三年级D、高一年级 43: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多项选择题A、效果律B、练习律C、准备律D、尝试律 44:个人能用语言描述的知识属于()。单项选择题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45: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借助的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观察B、测
11、验C、访谈D、实验 46:关于学习动机的激发,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最有利于学习效果提高的最佳动机激起水平是()程度的。单项选择题A、较高B、较低C、中等D、一般 47: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的是课堂气氛以及学生的整体状况,并据此安排自己的教学。按福勒和布朗所划分的教师成长阶段,该教师所处的成长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关注生存B、关注学生C、关注情境D、关注结果 48: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创立者是巴甫洛夫和()单项选择题A、华生B、桑代克C、斯金纳D、班杜拉 49:下面观点属于皮亚杰的是()。多项选择题A、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四个方面B、支配儿童
12、心理发展的因素是成熟与学习,成熟是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C、认知发展可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成运算四个阶段D、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 50:心理年龄特征并不经常发生根本性变化,不可能完全不相同。这说明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单项选择题A、可变性B、稳定性C、永恒性D、不可知性 查看答案 1:答案D 解析 2:答案C 解析 我们将健康归结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内容。 3:答案C 解析 4:答案D 解析 5:答案B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6:答案C 解析 7:答案B 解析 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以学生为中心并有预见性。 8:答案B 解析 9:答案C 解析 根据迁
13、移的性质可把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其中,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叫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叫负迁移。 10:答案D 解析 强迫行为是情绪障碍的表现,主要是指产生一系列呆板、机械的重复行为,在受到他人干涉时,就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发脾气,也就是产生焦虑行为。 11:答案A,B,D,E 解析 12:答案正确 解析 答:正确。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它一方面决定着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因为儿童的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是动态的,它取决于教学如何帮助儿童掌握知识并促进其内化。只要教学充分考虑到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而且能根据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给
14、儿童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就一定能促进儿童的发展。 13:答案A,B,C,D,E 解析 14:答案A,C,D 解析 15:答案A 解析 松散群体指的是成员间没有共同活动的目的和内容。 16:答案D 解析 略。 17:答案C 解析 新教师的课后评价要比专家型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节。 18:答案B 解析 见“提出假设阶段”定义。 19:答案正确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20:答案A,C,D 解析 课堂社会环境包括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温度和座位的安排属于课堂物理环境。 21:答案C 解析 求异思维是在思维中自觉地打破已有的思维定式、思维习惯或以往的思维成果,在事物各种巨大差异之间建立“中介”,突
15、破经验思维束缚的思维方法。有许多资料称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是同义词。 22:答案A 解析 认知心理学将问题看作是在头脑中形成问题空间的过程,问题空间是个体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包括问题的起始状态、目标状态及由前者过渡到后者的各中间装填和有关的操作。教育心理学大纲P140(本解析由小鱼缸泡泡提供) 23:答案D 解析 形态扩散是以事物的形态(如颜色、味道、形状等)为扩散点,设计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可能性。 24:答案A 解析 25:答案A,B,C,E 解析 【答案】ABCE【解析】所谓正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能促进另一种学习。已有的知识、技能在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得到利用,
16、产生“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这种表现就是学习的正迁移。D项不存在直接影响。 26:答案C 解析 27:答案正确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28:答案B 解析 从心理学上讲,“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都是指先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的促进,所以都是学习的迁移现象。(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9:答案C 解析 30:答案B 解析 31:答案A 解析 32:答案B 解析 心理练习对动作技能的影响取决于任务的性质。任务复杂时,心理练习对动作技能的影响有限;反之。心理练习对动作技能的掌握则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3:答案A 解析 34:答案D 解析 35:答案D 解析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下到上包括生理和组织的需要
17、、关系和社会的需要、成就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36:答案A 解析 37:答案A,C,D,E 解析 38:答案A 解析 39:答案B 解析 40:答案B 解析 41:答案A 解析 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不管什么社会,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社会化动因基本上都是家庭、学校、同伴以及电视、电影、文艺作品等社会宣传媒体。因此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42:答案B 解析 43:答案A,B,C 解析 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44:答案C 解析 45:答案B 解析 46:答案C 解析 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47:答案C 解析 48:答案A 解析 49:答案A,C 解析 50:答案B 解析 12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