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国防建设教案1岳麓版20170509249.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国防建设教案2岳麓版20170509248.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国防建设教案3岳麓版20170509247.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国防建设教案4岳麓版20170509246.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第 18 课 国防建设[课标内容](1)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2)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建国初期国际国内的形势,探究加强军队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学习第二炮兵部队发展的有关史实,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历史论证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各种文字及音像资料,使学生了解人民海军、空军建立时的国际国内背景以及人民军队向多军种多兵种合成化发展的史实。(2)分析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特点、作用,认识到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在不断得到增强。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建立的背景及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人民军队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有力保障,培养学生热爱人民军队的思想感情,增强国防意识。(2)通过了解我国国防事业发展过程及其重大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重点和难点]重点: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难点:我国发展尖端武器的原因。[课时]1 课时[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探究讨论法[教学过程]2导入新课2009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盛大的国庆阅兵,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军队 60 年的辉煌成就。其整齐强大的阵容、恢弘磅礴的气势、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展示了人民军队的军威,增强了中国人的自信,也让全世界为之震撼。讲授新课为了让我们更加清楚的了解新中国国防建设的发展和成就,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分为四个篇章,一起来学习。一、四军协力山河壮教师:提问,人民军队创建于何时?是怎样诞生的?在我党二十多年的革命斗争中,所依赖的军事力量主要是?新中国诞生前后,我军由单兵种向多兵种合成部队迈进。现在解放军共有几个军种?学生:思考后逐个回答。教师:展示四大军种的图片。进而结合毛主席的话,引导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主席为什么强调要建立强大的海军和空军?”讨论海军、空军组建的背景。学生:思考、讨论。师生:共同分析建国前后国内外形势。之后注意归纳:⑴解放战争尚未取得彻底胜利;⑵要追歼海上残敌,解放沿海岛屿;⑶国民党妄图卷土重来;⑷帝国主义侵略的威胁。教师:指出,今天仍然要继续加强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带领学生了解中国国防事业的领导机构。之后根据组建时间先后逐一了解各军种。师生共同从“发展历程、回顾历史、图说现状、三军风采”等四个方面,加深对陆海空三军的了解。通过“发展历程”总体认识,梳理课本知识点;通过“回顾历史”了解建国初期三军的发展;通过“图说现状” ,结合 2013 国防白皮书,了解三军兵力、兵种构成等信息;通过“三军风采”分别了解我军最新武器装备,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1、陆地猛虎——陆军2、海上蛟龙——海军3、空中战鹰——空军过渡思考:海陆空三军的发展历程说明什么的重要性?引出科技发展对国防建设的重要性。二、精兵之路科技强教师:连续设问“我国为什么要确定科技强军的战略?你知道我军在科技强军方面有哪些突出的成就?”3学生:思考、回答。师生: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强军是国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共同按照对陆海空三军的介绍模式,了解科技强军战略最大成果和表现——第二炮兵部队。教师:我国为什么要拥有核武器?学生:认识到我国保持核反击力量,是为了遏制他国对中国可能的核攻击。师生:在科技强军战略的指导下,我军开始走上精兵之路。结合资料,共同了解我军十次裁军。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要提高军队素质和现代化程度,精兵之路,势在必行。 ”过渡:我国为什么一方面裁军、反对战争,另一方面还要发展高技术兵种和培养军地两用的高技术人才?为什么在和平年代我国还要加强国防建设?人民解放军的兵源如何保障?三、兵役制度后备广学生:逐个思考并回答。师生:归纳概括我国兵役制度的法律保障,解答心中疑惑。指导学生快速阅读,了解民兵和预备役部队的作用。学生:自学。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2、国家实行义务兵役为主体的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3、每个公民都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过渡:如果你 18 岁参军的话,最想加入哪支部队?为什么?为此,你觉得现在应当从哪些方面去准备?四、参军报国卫国防学生:时间允许,则由学生回答。教师:时间紧张,则由教师激励学生积极参军、考取军校。参军报国,无上光荣。[巩固小结]无论是否参军报国,我们都应该时刻关心国防建设,共铸钢铁长城。因为只有不断强大的国防力量,才能够让我们避免重蹈近代屈辱的覆辙,共建美好的未来。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我国国防力量的不断壮大吧。播放视频,09 年国庆阅兵式集锦。1第 18 课 国防建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建国初期国际国内的形势,探究加强军队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介绍“二战”后国际尖端武器装备发展的概况及我国受到的核威胁,了解中国发展核武器的迫切性,培养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第二炮兵部队发展的有关史实,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历史论证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各种文字及音像资料,使学生了解人民海军、空军建立时的国际国内背景以及人民军队向多军种多兵种合成化发展的史实。(2)组织学生分析讨论“二战”后国际核武器的发展及我国受到的核威胁,认识到我国发展核武器是出于自卫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3)分析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特点、作用,认识到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在不断得到增强。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建立的背景及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人民军队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有力保障,培养学生热爱人民军队的思想感情,增强国防意识。(2)通过学习科技强军及尖端武器发展的史实,培养学生为祖国的经济发展、维护和平而刻苦学习的信念。(3)通过了解我国国防事业发展过程及其重大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重点和难点]重点: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难点:我国发展尖端武器的原因。[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课前引导: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解放战争期间,由于我军缺乏海、空武装,国民党陆军残部在海、2空军掩护下大量从海上逃跑、撤到台湾,并占领沿海岛屿的资料。教师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一、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的建立1、建立的背景2、人民海军、人民空军的建立3、人民海军、人民空军的发展二、科技强军1、发展尖端武器的决策2、尖端武器研制的成就3、第二炮兵部队的建立的发展4、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三、民兵和预备役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2、民兵和预备役的地位、作用[小结]一、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的建立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的重要任务:巩固,保卫祖国领土和主权不受侵犯,保护人民的和平生活。2、1949 年,人民空军和人民海军先后建立。二、科技强军1、1956 年,根据中央和毛泽东的决策,主管国防尖端武器的研究和生产,尖端武器取得突出成就。2、60 年代以来,先后研制出导弹、氢弹。3、1966 年 7 月,创建。10 月,首次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4、80 年代以来,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实现数量规模型向型、由人力密集型向型转变,成为抵抗侵略、保卫祖国的坚强柱石。三、民兵和预备役《兵役法》规定:“国家实行兵役为主体的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与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1第 18 课 国防建设※学习纲要:一、人民空军和人民海军的建立1、建立的背景2、人民海军、人民空军的建立3、人民海军、人民空军的发展二、科技强军1、发展尖端武器的决策2、尖端武器研制的成就3、第二炮兵部队的建立的发展4、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三、民兵和预备役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2、民兵和预备役的地位、作用※学习重点: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学习难点:我国发展尖端武器的原因※知识归纳一、人民空军和人民海军的建立1、人民解放军的任务:巩固国家政权,保卫祖国领土和主权不受侵犯,保护人民的和平生活。2、1949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和空军部队先后建立,人民解放军由单纯的陆军向多军种、 多兵种发展。二、科技强军1、60 年代以来,中国先后研制出导弹、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成为了世界上少数几个独立掌握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国家。2、1966 年 7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创建。10 月,我国首次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4、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人民解放军2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三、民兵和预备役1、国家实行义务兵役为主体的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2、每个公民都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知识拓展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从这个对国防的定义当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呢?我看到了,国防,尤其是现代国防,它所依靠的并不单单是军事力量,而且有很大的一部分非军事力量。在当今世界,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此军事行动自然比较少,那么从哪里反映出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强弱呢?现在人们都关注的——非军事行动。比如说,抗震救灾、渔船搜救、护航等,这无不展现一个国家的力量!很多地方对现代国防有以下定义:国防的内容有国际环境与国家利益、战略思想方针、国防能力建设与力量运用,国防体制建立和国防立法建立。1第 18 课 国防建设[课标内容](1)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2)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 科技强军的重要性。[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建国初期国际国内的形势,探究加强军队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 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介绍“二战”后国际尖端武器装备发展的概况及我国受到的核威胁,了解中国发展核武器的 迫切性,培养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第二炮兵部队发展的有关史实,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历史论证能 力。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各种文字及音像资料 ,使学生了解人民海军、空军建立时的国际国内背景以及人民军 队向多军种多兵种合成化发展的史实。(2)组织学生分析讨论“二战”后国际核武器的发展及我国受到的核威胁,认识到我国发展核武器是出于自卫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3)分析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特点、作用,认识到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在不断得到增强。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1)通过学习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建立的背景及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人民军队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有力保障,培养学生热爱人民军队的思想感情,增强国防意识。(2)通过学习科技强军及尖端武器发展的史实,培养学生为祖国经济的发展、维护和平而刻苦学习的信念。(3)通过了解我国国防事业发展过程及其重大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重点和难点]重点:人民海军和人民空 军建立。难点: 我国发展尖端武器的原因。[教学方法]2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课前引导: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解放战争期间,由于我军缺乏海、空武装,国民党陆军残部在海、空军掩护下大量从海上逃跑、撤到台湾,并占领沿海岛屿的资料。教师提问:为什么会出 现这种局面呢?导入新课一、人民海军和 人民空军的建立1、建立的背景2、人民海军、人民空军的建立3、人民海军、人民空军的发展二、科技强军1、发展尖端武器的决策2、尖端武器研制的成就3、第二炮兵部队的 建立的发展4、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三、民兵和预备役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2、民兵和预备役的地位、作用[小结]引 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归 纳、总结。[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