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英语口语教学导入策略 摘 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节英语口语课的教学过程中,导入是最基本的,也是较为重要的一步。口语课的导入要有目的性、启发性、趣味性、交际性、简洁性;导入方法要多样,如图片导入、悬念导入、演讲导入、语境导入和游戏导入等。教师只有掌握科学的导入策略,才能保证教学目标得以顺利、高效地实现。 关键词导入;导入原则;导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8-0072-02 对于英语口语课来说,如果导入得当,就会为整节课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激起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而学生情绪高昂,就会主动学习,主动交流。巧妙的导语往往像磁石一
2、般深深吸引着学生,又如钥匙一样开启学生的心扉。反之,如果导入不当,或哗众取宠,或离题万里,或照搬照抄等,不仅起不到导入新课的作用,而且会影响教学氛围,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因此,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导入起着诱发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乃至激情的作用。 一、英语口语教学导入的基本原则 1.口语课的导入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导入必须因材施导,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导入手段。课堂导入只有跟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紧密结合,才有可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其兴趣。另一方面,导入还须因人施导,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着知识差异、兴趣差异和心理差异,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
3、导入方式也会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参与,从而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口语课的导入要有启发性。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都提示我们:教育教学过程的启发很重要。只有启发性的课堂才是学生思维的天堂,才是学生想象的舞台。 3.口语课的导入要有趣味性。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起点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当课堂导入充满趣味性,学生就会感到学习是一件令人很愉悦的事情,是一种精神享受,从而不再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也会更主动地进行学习。 4.口语课的导入要有交际性。英语口语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情感、信息与思想交流的过程。教师注重师生间相互交流,可以增进彼此的
4、情感,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听课的热情。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激情和耐心,还需要学生的积极接受和配合。只有两者相互配合,才能使课堂导入发挥最大功效。因此, 教师要大力拓宽学生的表达空间,引导他们尽可能多地进行交流和表达,这样才能确保高质量完成口语教学目标。 5.口语课的导入要有简洁性。这要求教师用最少的时间、最短的语言,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口语学习的中心话题上,力求做到“简洁而不简单”。如果导入时间过长,头重脚轻,势必影响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导入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5分钟。 二、英语口语教学导入方法 导课是一门艺术。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感觉课堂教学开始阶段较难,且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生心里更有排斥感
5、。这更需要教师掌握好的教学导入策略,以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一切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导入新课。课堂导入方法会因教师的个性、特长、经历和思考力、执行力的不同而不同。所以,课堂导入必须因人而异,不必强求一律,关键是教师找到最适合课堂的方法。 1.图片导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或教师自制图片或者网络图片导入新课,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牛津初中英语中的课题“Welcome to Sunshine Town”时,对于拥有极少甚至没有多媒体设备的农村初中,可以展示一些图片来导入课文,指导学生
6、视觉听觉并用,随后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谈论自己的家乡。 2.悬念导入。悬念是指给人们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意象和挂念,是对人们向往、渴望心理的强化。影视剧中常用此方法引发观众“欲听下回分解”的急切愿望。悬念导入正是利用这种心理,诱导学生对后续学习的内容急于了解,使他们的注意力和思维高度集中,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体验到问题解决后的愉快感受。在英语课上使用悬念导入,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设疑,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疑问、好奇、求知心理,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索意识。 3.演讲导入。三分钟课前演讲,演讲的内容可以是话题报告,也可以是看图说话。如讲授初三英语“Unit 3 L
7、esson 10”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话题演讲,如“How to make our school nicer”,要求学生课前准备。由于此话题演讲有一定的难度,不仅要求掌握知识点还要有表演才能,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安排成绩较好的学生演讲;对于程度中等的学生,可以安排看图说话;对于成绩滞后的学生,可以降低难度,根据前一课的内容,简短地说一两句话。教师从学生的表演中适时地导入新课。演讲导入,简单易行,不需先进的教具,对于农村初中口语教学切实可行。 4.语境导入。运用实物、多媒体电教化等教学手段,创设一种语言交际情境,使学生投入自然情境中。如在设计牛津英语7A “Unit 3 Lets Cel
8、ebrate”的导入时,教师可设置情景:班里来了一位外国小朋友,同学很想了解外国人是如何过万圣节的。学生两人一组展开对话,学生A 为外国人,学生B为中国学生。学生B询问学生A以下问题:What is Halloween? What do you often do at Halloween? What food do you eat at Halloween?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traditional food? 设置这样的悬念,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在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初中,运用语境导入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进行口语
9、交际。 5.游戏导入。初中生的身体、心理还处于未成熟阶段,童心很浓,对游戏仍然喜爱。教师可根据学生这一特点,采用游戏导入,势必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如讲授“Book 1 People and Work”时,可以设计简易小道具:教师的教棍、医生的红十字的帽子、士兵的玩具枪、农民的草帽等。学生在游戏中很快地学会了运用相关的句型“What does she do?”“Where does she work?”学生在这样愉悦的氛围里达到了口语教学目标。不过,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导入,适合场景性很强的故事性教学内容。 “导”无定法,切忌生搬硬套。这需要教师根据所教班级的具体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而定。如较沉稳班级和较活跃班级的导入设计应有所不同。对于同一个班级来讲,课堂导入的方法也要经常变换,这样才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新鲜感。其目的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由“要他学”变为“他要学”,而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也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单春玲.浅谈英语口语的语境化教学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9(9). 2 侯国金.英语口语的标准以及分级训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5). 3 李冰.初中英语口语有效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论文,2011.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