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宁城县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同步练习(含解析)(打包5套)(新版)新人教版.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内蒙古宁城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同步练习含解析打包5套新版新人教版.zip内蒙古宁城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同步练习含解析打包5套新版新人教版.zip
内蒙古宁城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第1课散步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70621337.doc
内蒙古宁城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第2课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70621336.doc
内蒙古宁城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第3课羚羊木雕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70621335.doc
内蒙古宁城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第4课散文诗两首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70621334.doc
内蒙古宁城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第5课世说新语两则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70621333.doc
  • 全部
    • 内蒙古宁城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第1课散步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70621337.doc--点击预览
    • 内蒙古宁城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第2课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70621336.doc--点击预览
    • 内蒙古宁城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第3课羚羊木雕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70621335.doc--点击预览
    • 内蒙古宁城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第4课散文诗两首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70621334.doc--点击预览
    • 内蒙古宁城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第5课世说新语两则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70621333.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第 1 课 散步一、双基积累1.下列加点字 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鱼塘(tánɡ) 委屈(qu) 分歧(zhī)B.拆散(chēi) 熬过(áo) 散步(sàn)C.粼粼(lín) 霎时(chà) 嫩芽(nèn)D.稳当(wěn) 习惯(ɡuàn) 铺着(pū)2.选词填空。(1)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___________(信服 佩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2)后来发生了分歧……不过,一切都___________(决定 取决)于我。3.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南方初春田野景物的描写,为一家三代散步安排了一个极佳的自然环境,以美景衬托出一家人生活的美满。B.《散步》里发生分歧后,写了祖孙三代人的心理活动,突出写的是“我”的心态。C.《散步》结尾的那句话——“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表明人到中年,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和使命。D.《散步》主要写儿童的世界,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4.仿照课文第 4 段写一段话。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丰收。5.综合性学习。课文写“我”一家祖孙三代散步时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最后母亲改变了主意,要走小路,表现出母亲对孙子的关爱之情。仔细观察这幅漫画,体会奶奶对孙子的关爱,完成下面题目。(1)这幅漫画的含义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如果你是漫画中的孩子,你将会怎样对“奶奶”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阅读从“我们在田野散步”到“母亲对我 说” ,回答 6~9 题。6.“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一句中连用两个“我的”是不是重复?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对选文第 6 段中的“强壮”和“高大” ,你如何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我”决定走大路, “委屈儿子”来照顾 母亲的意愿,这表现了“我”怎样的品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为什么说“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美文品析(2012·丽水中考)阅读下文,回答 10~14 题。散 步龙应台 【注】①回屏东看母亲之前,家萱过边境来访。细致的她照例带了礼物。一个盒子上写着“极品燕窝”,我打开看了一下,黑溜溜的一片,看不懂。只认得盛在瓷碗里头加了冰糖的白糊糊又香又甜的燕窝。不过,家萱当然是送给母亲吃的,我不需操心。②她又拿出一个圆筒,像是藏画的。一卷纸拿出来,然后一张一张摊开,她说:“我印得多了,想想也许你妈可以用。 ”③海报大小的白纸,印着体积很大、油墨很浓的毛笔字,每一张都是两三行,内容大同小异:最亲爱的妈妈:3我们都是您含辛茹苦抚养大的。我们感念您。我们承诺:您所有的需要,都由我们承担。请您放心。相信我们对您的深爱。您的孩子:家萱 家齐 家仁④我看着家萱,忍不住笑。上一回,我们在交换“妈妈笔记”时,她说到八十岁的母亲在安养院里如何如何地焦虑自己没钱,怀疑自己被儿女遗弃,而且一转身就忘记儿女刚刚来探视过而老是抱怨孩子们不记得她。我拿出自己“制造”的各种银行证明、抚养保证书,每一个证明都有拳头大的字,红糊糊、官气赫赫的印章,每一张都有一时的“安心”作用。没想到家萱进步神速,已经有了独家的海报!⑤“是啊, ”她笑着说, “我用海报把 她房间的墙壁贴得满满的。她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可以一张一张读,每一张我们姐弟都给签了名。 ”“有效吗?”我问。她点头, “还真有效,她读了就安心。”“你拿回屏东,贴在你妈房里吧。 ”⑥她的笑容,怎么看都是苦的。我也发现,她的白发不知何时也多了。⑦我把这些海报一张一张拾起,一张一张叠好,卷起,然后小心地塞回圆筒。摇摇头, “妈妈又过了那个阶段了。她已经忘了字了。我写的银行证明,现在她也看不懂了。 ”⑧回到屏东,春节的爆竹在冷过头的冬天,有一下没一下的,凉凉的,仿佛 浸在水缸里的酸菜。陪母亲卧床,她却终夜不眠。窗帘拉上,灭了大灯,她的两眼晶亮,瞪着空蒙蒙的黑夜,好像瞪着一个黑色的可以触摸的实体。她伸出手,在空中捏取我看不见的东西。她呼唤我的小名,要我快起床去赶校车,不要迟到了,便当已经准备好。她说隔壁的张某某不是个东西,欠了钱怎么也不还。她问,怎么你爸爸还没回家,不是说理了发就马上回来吗?⑨我到厨房拿热牛奶给她喝。她不喝。我抚摸她的手,拍她的肩膀,像哄一个婴儿,但是她安静了一会儿又开始躁动。我不断地把她冰冷的手臂放回被窝里,她又固执地将我推开。我把大灯打开,她的幻觉消失,灯一灭,她又回到四十年前既近又远、且真且假的彷徨迷乱世界。⑩大年初三,二○○八年的深夜,若是从外宇宙看过来,这间房里的灯亮了又暗,暗了又亮,一整夜。清晨四时,我下了床,光脚踩在冰冷的地板上,说:“妈,既然这样,我们干脆出去散步吧。 ”帮她穿上最暖的衣服,围上围巾,然后牵着她的手,出了门。冬夜的街,很黑,犬吠声自远处幽幽传来,听起来像低声呜咽,在解释一个说不清的痛处。○11路底有一家灯火通明的永和豆浆店,我对她说:“走吧,我带你去吃你家乡浙江淳安的豆浆。○12”她从梦魇中醒来,乖顺地点头,任我牵着她的手,慢慢走。空荡荡的街,只有我,和那生了我的4女人。(选自龙应台《目送》 ,有删改)【注】龙应台:中国台湾著名女作家。文中家萱是她的好友。10.“我”和家萱对因年迈而失智的母亲的照顾,有什么相似之处?阅读②~⑦段,概括回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比较下列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甲句在表达上的好处。甲 我把这些海报一张一张拾起,一张一张叠好,卷起,然后小心地塞回圆筒。乙 我把这些海报一张张拾起,一张张叠好,卷起,然后塞回圆筒。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第 段作者描写“冬夜的街”和“犬吠声”有什么用意? ○11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文章接近结束才写到散步的内容,却以“散步”为题,你是怎么理解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参考下面材料,探究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材料一 抒情的文章人们有个误解,以为把感觉抒发出来就是了,而忽视了对深刻的要求。深刻,可以是思想,可以是感情。(龙应台)材料二 有人问我:你那个《散步》 ,是写尊老呢,还是爱幼?或者既尊老又爱幼?我认真回答:看起来当然是既尊老又爱幼,其实我骨子里是想写生命。(莫怀戚)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练笔15.【写法借鉴】在《散步》一文中,大词小用、小题大做的地方有好几处。一处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 。一处说,面对“分歧” , “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一处在结尾,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样的大词小用、小题大做,透露出这一篇《散步》大有深意,也就是作者想说的意思超出事5情本身,是在借“散步”这件事讲一个道理。【片段仿写】请你也用大词小用、小题大做的方式写一段话。6答案解析1.【解析】选 D。A 项中“歧”应读 qí; B 项中“拆”应读 chāi;C 项中“霎”应读 shà。2.答案:(1)信服 (2)取决3.【解析】选 D。 《散步》主要通过细节描写,选取生活中的一角,写出了一家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4.答案(示例):北方深秋的田野,一望无际的金黄色潇洒地波动着,有的深,有的浅;麦秆上的麦穗也弯了;小溪欢快地唱着,跳着。5.答案(示例):(1)这幅漫画反映了生活中长辈溺爱孩子的普遍现象,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漫画中的奶奶疼爱自己的孙子是正确的,但过于疼爱就等于是溺爱,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有着不利的影响。(2)奶奶,请不要给我撑着伞,军训能锻炼我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对我以后的发展很有好处。天气虽然热,但我能坚持,您放心,我能受得了。6.【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意义的理解能力。可联系反复手法的强调作用来思考。答案:不重复。意在强调“我”与“母亲” “妻子和儿子”之间的挚爱情意。7.【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要结合语境,联系生活经验,分别站在“母亲”和“儿子”的角度,分析他们觉得“我” “强壮” “高大”的原因。答案:“母亲”已经老了,而且有病,只能一段时间一段时间地熬,所以在她的眼里, “我”是“强壮”的;“儿子”不仅年龄小,而且身材小,所以在“儿子”的眼里, “我”是“高大”的。8.【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品质的把握能力。要从对母亲的情感、对家庭的责任角度思考。答案:体现了“我”对母亲的尊重和理解,也是出于对家庭的责任感。9.【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能力。要抓住“责任”二字,结合前文的“分歧”分析。答案:人到中年的“我”是家庭的主力, “母亲” “妻子和儿子”都听“我”的,现在祖孙发生了分歧,等“我” “定夺” ,处理好了,全家高高兴兴,处理不好,别别扭扭就会影响家庭的和谐,于是“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10.【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先梳理“我”做的事:“我”拿出自己“制造”的各种银行证明、抚养保证书让母亲“安心” 。再梳理家萱做的事:家萱进步神速,印制了独家的海报让母亲“安心” 。在此基础上概括作答。答案:“我”和家萱都制作了让自己母亲“安心”的各种证明。11.【解析】找出两个句子的细微差别,前者是“一张一张” ,后者是“一张张” ;前者比后者多7“小心地”一词,依此思考作答。答案:甲句“一张一张” “小心地”这些词,使描写 更细腻,更能表达“我”的理解、无奈等复杂心理。(大意对即可)12.【解析】 “冬夜的街”和“犬吠声”是散步时特殊的环境气氛,这时作者有说不清的痛处。答案:烘托散步时特殊的环境气氛,以及衬托当时“我”难以言喻的痛处。(大意对即可) 13.【解析】 “散步”是文题,它体现了文章的主题,全文大部分内容为这一主题做铺垫,更让文章有深意。答案:“散步”这一细节是文章主题的集中体现,前面大量的篇幅都是为这一细节做铺垫,以“散步”为题,使文章构思显得更巧妙。 (大意对即可) 14.【解析】根据材料一的内容让我们理解了作者对母亲的爱,根据材料二的内容让我们看出了作者对生命,尤其是对纯美生命的思考。分析 时,一定要联系两则材料的具体内容。答案(示例):本文看似浅显,却蕴含深意,不仅表达了人们感同身受的对至亲的爱,也有作者对母亲的生命逐渐走向衰老引发的思考。15.答案(示例):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开始,我读的是带拼音的童话书。年龄稍长,我的“野心膨胀” ,开始了“殖民扩张”:获 奖作文和古典名著都成了我涉猎的对象,我省下的钱一次又一次心甘情愿地被书商“骗”去。有时,为了得到一本好书,我竟“辗转反侧,茶饭不思” 。家里的人见我爱书如狂,怕我 “玩物丧志 ”,于是宣布了种种禁令:“吃饭不准看书” “上厕所不准看书”……我诈降。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各种“花招”层出不穷……1第 2 课 秋天的怀念一、双基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瘫 痪(tān) 憎恨(zènɡ) 沉寂(jì)B.侍弄(shì) 捶打(chuí) 絮叨(xù)C.淡雅(yǎ) 创伤(chuànɡ) 豌豆(wān)D.仿膳(shàn) 憔悴(jiáo) 恢复(huī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B.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复去地睡不了觉。C.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D.母亲进来了,档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3.选词填空。神情 神态 神色 神气刚一上场,你看他那( )样儿,好像稳拿第一,可是连输了几个球后,( )就有些慌张了。下半场开始,虽然( )恢复正常了,但最终还是丢了关键的一局,你看他那( ),显得十分沮丧。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 !B.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C.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D.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5.综合性学习。学习了本文后,那种最伟大无私的母爱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学生,为此,七年级(1)班决定举行以“ 感恩母爱 ”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1)【名人品母爱】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美丽的爱,请你写出一句歌颂母爱的名言。示例:世界上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采访谈母爱】有这样的话:沐浴在母爱中的你真正了解自己的母亲吗?老师也一定让你去采2访过自己的母亲,你采访过了吗?你又是怎样进行采访的?把你设计的采访内容展示出来吧。(不少于三条)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开头至“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回答下面的问题。6.“我”的双腿瘫痪之后,母亲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一句中,母亲“忍住”的究竟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什么?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将“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一句中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美文品析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0~13 题。风吹不掉的红榜葛俊康①上高二那年,我 18 岁。当时,在老师的心目中,我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扶不上墙的差生。其实我不是天生就是如此的。我读小学、初中的时候成绩还蛮好的。只是升入高中后,由于爸爸的去世,我才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爸爸是镇里的老师。一次,爸爸为了救一名落水的学生,永远地离开了我和妈妈。 ②爸爸的死,让妈妈成了学校里的临时工,专门负责打扫学校的教学楼。从此,我们家就搬到3了学校。母亲是农民,没有读过书,在学习上 帮不了我啥忙,只知道在生活上让我吃好穿好,平时回家啥都不让我做。所以,每次考试拿到成绩后,我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我母亲,不敢拿回家面对母亲的眼神。母亲问考试情况,我就只好含糊其词地说:“考得不好。 ”母亲往往就会叹口气,说:“康娃,你爸走了几年了,妈现在就只有你,妈的希望就全部在你身上,你无论如何给妈争口气。” ③母亲的这些话,常常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但知道母亲也是望子成龙,想我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学。终于,在高二下学期的期中考试中,我进了年级的前 50 名。名字终于上了学校的红榜。看着贴在教学楼前面墙壁上的红榜,我的心里 不知是啥滋味。 ④放学 回家,我告诉母亲我上了红榜。母亲的脸上立即就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忙说:“真的?快,马上带我去看看。 ”说完,母亲不顾锅里正炒着菜,把火一关,拖着我就往教学楼跑。看着红榜上我的名字,母亲的脸 上满是喜悦的笑容。 ⑤那晚,母亲的笑意一直挂在脸上。母亲很久没有这样笑过了。看着母亲的笑容,我的心里 多少也感到好受了一些,不久就慢慢地沉入了梦乡。要到天亮的时候,我被外面的风雨声惊醒了。原来外面下起了大雨,我躺在床上,听着外面的风雨声,没有睡意的我便起了床。走过母亲的房间时,我发现母亲的房门是开着的。往里一瞧,床上却没有母亲的身影。 ⑥母亲去哪里了?我的心一下就慌了,在这大风大雨的夜晚,母亲一个人会到哪里去呢?我忙拿上手电筒出门去找。走到教学楼的时候,我看见一个人正站在那里用手扶着墙壁。我忙走了过去,发现是母亲。只见母亲两手紧紧地压着下午才贴上去的红榜。 ⑦看着母亲的样子,我十分地不解。母亲看着我,说:“你来干啥?快去睡,明天还要读书!”我问母亲:“妈,你那样压着红榜干啥?”母亲看着我,认真地说:“我这样压着,它才不会被风吹掉。 ”听完母亲的话,我还是不理解。我想,即使吹掉了又怎样?母亲看着我困惑的样子,说:“我就是想让大家明天再看看,我儿子也上了红榜。 ”母亲一说完,我的心里竟猛地震动了一下。母亲,这就是我可亲可敬的母亲。此时,看着母亲在风雨中扶着红榜的样子,我的眼泪不自觉地就流了出来。我走上前,紧紧地抱着母亲,任泪水肆意地流淌。⑧一年后,我终于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大学。走的那天,母亲送我到车站。在火车开动的一瞬间,看着站台上母亲那花白的头发,我的眼睛又湿润了。我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我母亲,因为我第一次上红榜的成绩全是假的,是作弊的结果。(选自《齐鲁晚报》2012 年 11 月 2 日,有改动)10.第①段画线句“其实我不是天生就是如此的”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文中第②⑧段两处画线句都写到“我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我母亲” ,请结合文章回答:作者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产生这样的心理的?原因又有何不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文章末尾说:“一年后,我终于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大学。 ”请你结合选文,概括“我”能考上理想大学的 原因有哪些。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联系全文说说文章标题“风吹不掉的红榜”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练笔14.【写法借鉴】本文的细节描写非常传神,如“母亲扑过来 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一句中的三个动词“扑” “抓” “忍” ,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母亲要“扑”灭儿子想死的心, “抓”住儿子活下去的欲望的急切心情。【片段仿写】请你运用细节描写,写一个自己最熟悉的人,要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100 字左右)5答案解析1.【解析】选 B。A 项“憎”应读 zēnɡ;C 项“创”应读 chuānɡ;D 项“憔”应读 qiáo。2.【解析】选 A。B 项“翻来复去”应为“翻来覆去” ;C 项“决别”应为“诀别” ;D项“档”应为“挡” 。3. 答案:神气 神色 神态 神情4.【解析】选 A。 “我可活什么劲”后面的感叹号应在后引号里面。5.答案(示例):(1)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2)①妈妈,您对我生活和学习上无微不至的关心,有时您会觉得累吗?②有时我错怪了您,甚至发不该发的脾气,您会怪我吗?③您对我最大的期望是什么?假如我没有达到您的期望,您会对我失去信心吗?6.【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应从“我”双腿瘫痪后,母亲对“我”的大量付出及母亲的心情方面思考作答。答案:因为“我”的原因,母亲已 精疲力竭,无力也无心情再照顾花了。7.【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应联系上下文,结合“我”当时的状况和母亲自身的病痛回答。答案:“忍住”的是因为儿子双腿瘫痪不想活的痛苦,还有母亲自身的病痛。8.【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母亲的心理。紧扣“我”当时因双腿瘫痪而产生的绝望心理和母亲对“我”的疼爱理解等方面思考作答。答案:①母亲十分体谅儿子的苦衷。②母亲周到细心,尽可能不去惊扰儿子。③母亲的心里更难受。9.答案:不好。 “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若换成“期待”则不能突出母亲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为儿子着想这一特点。10.【解析】本题考查对语句作用的理解。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思考,内容是表明“我”原来并不坏,成绩也好;结构是引出下文的情节。答案:①表明“我”原来并不坏,成绩也好。②为下文写“我”的转变和考上大学做铺垫。11.【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心理的理解。阅读两个段落,概括出“我”因成绩差和欺骗母亲而内疚的心情。答案:①情况:每次考试拿到成绩后。原因:“我”考试成绩不好,觉得最对不起母亲。②情况:一年后,母亲送“我”到车站, “我”看到母亲花白的头发时。原因:“我”靠作弊上红榜欺骗了母亲,内心感到愧疚,觉得最对不起母亲。612.【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结合文章内容,从“我”原来的学习基础、母亲对“我”的期望、 “我”后来的努力三方面作答。答案:①“我”读小学、初中时成绩蛮好,学习基础较好。②母亲的关爱和殷切期望感动了“我” ,让“我”走出了父亲去世的阴影。③“我”最后一年的努力学习。13.【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可以从标题的悬念作用及与主旨的关系等方面思考。答案:①“风吹不掉的红榜”设置悬念(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突出了“红榜”细节留给“我”的深刻印象,以及对“我”的激励作用。③突出了亲情的关爱和孩子的自身努力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14.答案(示例):也许在别人眼里,父亲总是那样严肃,而我的父亲却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每当我犯错误时,总担心父亲会打我、训斥我。然而,父亲却总会抚摸着我的小脑瓜说,这次错了不要紧,下次千万不要犯同样的错误,说着父亲会自然地用食指刮一下我的鼻子,然后笑笑。1第 3 课 羚羊木雕一、双基积累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脸颊(xiá) 允许(yǔn) 挨揍(zòu)B.撒谎(sā) 裁缝(cǎi) 发愣(lènɡ)C.寒战(zhàn) 攥着(zuàn) 羚羊(línɡ)D.怦怦(pīnɡ) 伤疤(bā) 树杈(chà)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1)“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_________(严肃 严格严厉)。(2)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_________ (违反 抵抗 抗拒)的力量。(3)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_________ (名贵 珍贵 贵重)的木雕!”3.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以时间推移、地点转换为顺序组织材料。B.文章通过对人物的得当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组各具特征的人物,如爸爸的急躁严厉,妈妈的不怒自威。C.“我”和万芳平时相处的情景,是采用插叙的方法介绍的。D.本文通过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向人们提出了怎样既敬重父母,又尊重孩子情感的问题。4.口语交际。生活中有很多时候你的父母不能理解你的做法,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做法有道理,就应该用得体的话说服父母。请根据情境完成下面题目。期末考试前夕,你接到文学社长的通知,周末到烈士陵园参加采访活动。正想放松一下的你把活动 计划告诉了妈妈。可妈妈对你说: “我和你爸爸已经商量好了,等你期末考试一结束,我们就去泰山旅游。 ”(1)妈妈的言外之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用得体的语言说服妈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美文品析阅读下文,回答 5~8 题。礼 物李淑云①灯光很暗,女儿在 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②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鼾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又瘦了许多。③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蹑手蹑脚地退出了房间。④天边还没有露出鱼肚白,朦朦胧胧的月色里,小星星还在不停地眨着眼,借着月光,女儿欢快地朝一所很远的学校走去。⑤那是一所新校舍。是一幢很高很高的大楼。尽管路途遥远,但那是女儿心中向往已久的艺术殿堂。⑥没入学那会儿,女儿常常做梦。梦见高耸的大楼和大楼里辉煌的一切。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女儿高兴地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母亲欣喜地流了泪。可是,入学要交纳 1 万元建校费,1 万元呀,到哪儿去弄呢?⑦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⑧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的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 1 万元人民币。⑨母亲病倒了。夜里不断地剧烈咳嗽。失去光泽的面孔,常常现出疲惫不堪的样子。在女儿的眼里,母亲好久没有睡上一个完整的觉了。母亲不很老,却有了白发。女儿流泪了,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加倍回报母亲的爱!⑩放学归来的路上,女儿一脸的阳光灿烂,脑海里不断勾勒着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要知道,这件小小的礼物是她用画笔辛勤勾勒了近一个月才换来的。为了买下它,女儿在那家工艺品店的橱窗前踌躇过多次。女儿特别欣赏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旁慈祥的母亲,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推开房门,女儿呆住了。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她刚想问,○11就见母亲转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很精致的盒子,走到女儿身边, “慧慧,你怎么学会乱花钱啦,看看你买的是什么玩意儿,袒胸露背的,连件衣服都没穿,多寒碜人哪。 ”“妈,这是一座母女雕像,3是送给您的……” “好了,好了,就算是你有这份孝心,可买这能顶什么用啊,怎么摆得出呀!”母亲把工艺品盒朝女儿怀里一推, “去,跟人家好好说说,退了吧。 ”“不,我不退。 ”“那就换成别的什么吧,袜子或手套都行。 ”母亲说完,扎上围裙进了厨房。女儿愣愣地站着没动,随着一声很清脆的响声,工艺品盒重重地滑落在地。望着支离破碎的母女雕像, 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流落下来。5.请概括出故事的主要内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 ”“焦灼”表现了女儿怎样的心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的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 1 万元人民币。 ”“小山似的”这个词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说说你的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3)“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 ”说说母亲为什么“失望”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7.填空。文中两次写到女儿流泪,第一次因为________而流泪,第二次因为________而流泪。8.文章结尾写饱含着女儿爱与深情的雕像破碎了,事情为什么是这样的结局?谈谈你的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写作练笔9.【写法借鉴】本文善于运用精彩而细腻的语言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如“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运 用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再现了“我”当时的痛苦。【片段仿写】在你的生活中,也许和老师、同学 或亲人发生过一些小摩擦,你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理?请回想一下,用精彩的语言写出来。4答案解析1.【解析】选 C。A 项中“颊”应读 jiá;B 项中“裁”应读 cái;D 项中“怦”应读 pēnɡ。2.答案:(1)严厉 (2)抗拒 (3)名贵3.【解析】选 B。爸爸是“不怒自威” ,妈妈是“急躁严厉” 。4.答案:(1)你不能参加烈士陵园的采访活动,要抓紧时间复习,迎接期末考试。(2)妈妈,参加这次采访活动能开拓我的视野,丰富我的阅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减轻我紧张的学习压力,这也是为了更好地迎接期末考试啊!5.【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阅 读全文,抓住记叙的六要素进行概括,一般要概括出何人做了何事,结果如何。答案:本文记叙了女儿送给母亲一座母女雕像作为礼物,却不被母亲接受(理解) ,雕像破碎,女儿伤心难过的故事。6.(1)【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先思考“焦灼”一词的意思,再联系家里生活困难的具体语境,从女儿的思考方面分析。答案:表现女儿既盼望上学,又担心家里生活困难,凑不够建校费的那种复杂、矛盾的心情。(2)答案:1 万元来之不易,凝聚着母亲的心血。(3)答案:嫌女儿浪费钱;认为女儿所送礼物不健康。7.答案:感激 委屈8.【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结尾的理解。雕像破碎表明女儿的一片深情母亲不理解,女儿非常伤心。答案:母亲对女儿不理解,女儿伤心失望。9.答案(示例):“干吗光批评我呀!他打人怎么看不见?本来我还想承认错误,这么一来我偏不承认。”上课铃响了,我赌气不进教室,站在门口生气。走过去的老师们都向我投来了严肃的目光,看得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这时,我才觉得作为一个学生干部和老师赌气真不应该。现在和同学们一起上课该多好呀!我多么希望有个同学叫我回教室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