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8月09日-2375)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8月09日-2375)1:元认知体验包括知的体验,也包括不知的体验。()判断题对错 2:提出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沃尔夫B、高尔顿C、桑代克D、斯金纳 3: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单项选择题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抽象思维D、创造性想象 4:班级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和“后进生”有问题行为,优秀学生()。单项选择题A、也全都有问题行为B、没有问题行为C、只有问题行为萌芽D、也有问题行为 5:提
2、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可以从哪些方面人手?()多项选择题A、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B、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C、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D、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E、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6:智力技能形成的最高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内部言语B、活动定向C、有声的外部言语D、无声的外部言语 7:受测验长度影响的测验质量指标是()单项选择题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 8:学习“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是()单项选择题A、概念学习B、符号学习C、命题学习D、下位学习 9: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属于哪种迁移?()单项选择题A、同化迁移B、顺应迁移C、重组迁移
3、D、逆向迁移 10:由特定团体的相对标准决定最终成绩的测验是()。单项选择题A、标准参照测验B、常模参照测验C、描述性测验D、团体测验 11:学生通过学习后,能说出“诚信”的含义。根据加涅的学习分类,这种水平的学习主要属于()。单项选择题A、言语信息学习B、智慧技能学习C、认知策略学习D、态度学习 12:就有效的操作技能的形成而言,模仿需要以()为基础。单项选择题A、认知B、知识C、智力D、练习 13:合作教学在设计与实施上必须具备的特征有()。多项选择题A、分工合作B、密切配合C、各自尽力D、社会互动E、团体历程 14:_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单项选择题A、知识B、
4、应用C、评价目标D、综合目标 15:在技能形成过程中,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这是()阶段的动作特点。单项选择题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 16: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成四种水平,其中最高水平是()单项选择题A、解释的理解B、字面的理解C、批判性理解D、创造性理解 17: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是()单项选择题A、乌申斯基B、皮亚杰C、维果斯基D、鲁利亚 18: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单项选择题A、严格规则B、系统规则C、标准规则D、系统程序
5、19:一个人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以及主导心境方面的特征指的是()单项选择题A、性格的理智特征B、性格的情绪特征C、性格的意志特征D、性格的静态特征 20: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判断题对错 21:根据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问题解决要经历哪几个阶段()。多项选择题A、发现问题B、表征问题C、理解问题D、提出假设E、检验假设 22: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单项选择题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 23:由于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是()
6、单项选择题A、外在动机B、内在动机C、有意识动机D、生理性动机 24:学生用列提纲、画图形、列表格等方法复习功课,这属于()。单项选择题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 25:根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可以把迁移分为()多项选择题A、正迁移B、顺向迁移C、垂直迁移D、逆向迁移E、水平迁移 26:内部学习动机中最为核心的成分是()。多项选择题A、兴趣B、态度C、求知欲D、价值观E、好奇心 27:问题解决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分析问题B、提出假设C、发现问题D、检验假设 28:某个学生在课堂上故意弄出响声以引起教师的注意,这时,采取()的处理方法最为适宜。单项选择
7、题A、言语提醒B、非言语暗示C、有意忽视D、暂时隔离 29: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单项选择题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B、一周之后复习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D、当天复习 30: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称为()单项选择题A、意义学习B、接受学习C、发现学习D、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31: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移动速度和人体自身运动状态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多项选择题A、真动知觉B、假动知觉C、幻觉D、似动知觉E、错觉 32:看完文章时,以金字塔的形式把要点呈现出来,这种编码策略叫作()单项选择题A、作关系图B、列提纲C、运用理论模式D、利用表格 33:按我国心理
8、学家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划分,少年期相当于我国在校学生的()。单项选择题A、大学阶段B、高中阶段C、初中阶段D、小学阶段 34: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分类的最初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加涅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 35: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代表较高水平的理解。单项选择题A、知识B、领会C、应用D、分析 36: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心所欲,触类旁通,表明其思维有()。多项选择题A、灵活性B、创新性C、流畅性D、目的性E、开放性 37:人们经常借助于外在的具体形式,如画图表、路线图等表征问题,使表征更明确、直观,这是()的过程。单项选择题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
9、、提出假设D、验证假设 38: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称为()。单项选择题A、心理测验B、心理咨询C、心理辅导D、心理评估 39:个人面对某种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数量的观念,表示的是创造性的什么特征?()单项选择题A、独创性B、变通性C、流畅性D、新颖性 40:对于学习迁移现象最早的系统解释是()单项选择题A、形式训练说B、概括化理论C、共同要素论D、关系理论 41:桑代克通过研究发现,动物的学习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主要有()。多项选择题A、准备律B、反馈律C、练习律D、效果律E、惩罚律
10、42: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单项选择题A、强化B、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D、消退 43:作为知识获得的首先环节,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单项选择题A、抽象B、概括C、直观D、比较 44:用多种感觉通道识记时效果最显著的智力类型是()单项选择题A、视觉型B、听觉型C、运动觉型D、混合型 45:内驱力也是一种需要,但它是动态的。()判断题对错 46:真正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单项选择题A、杜威B、布鲁纳C、桑代克D、卡特尔 47:性格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也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判断题对错 48:老师在教授课文时采用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这里老
11、师使用的学习策略是()单项选择题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元认知策略D、阅读理解策略 49:根据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分期理论,儿童认识到社会秩序依赖于个人乐于去“尽本分”和尊重适当建立的权威属于()单项选择题A、前习俗阶段B、习俗阶段C、超习俗阶段D、后习俗阶段 50: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单项选择题A、目的和内容B、共同语言C、深厚友谊D、约束力量 查看答案 1:答案正确 解析 2:答案C 解析 识记性试题。桑代克提出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该学说认为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答案B 解析 发散思
12、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有三个特征: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答案D 解析 问题行为是学生长期缺乏社会导向能力而适应了不良情境,或者屈从于外部诱因,或是由于内部冲动的结果。它不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专利”,成绩好坏和问题行为无太大的关联。 5:答案B,C,D 解析 AE属于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6:答案A 解析 内部言语阶段是智力活动形成的最高阶段,其主要特点是智力活动的压缩和自动化,似乎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7:答案A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8:答案C 解析 9:答案A 解析 10:答案B 解析 略。 11:答案A 解析 言语信息的学习,即学生掌握的是以言语
13、信息传递(通过言语交往或印刷物的形式)的内容或者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息表达出来的。这一类的学习通常是有组织的,学习者得到的不仅是个别的事实,而且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给予许多有意义的知识。使信息的学习和意义的学习结合在一起,构成系统的知识。言语信息的学习有三大作用:是进一步学习的必要条件,如识字之于文学作品的学习。有些言语信息在人的一生中都有实际意义,如时钟的识别,天体运行,四季的形成等知识。有组织有联系的言语信息可以为思维提供工具。(本解析由安宝蓝提供) 12:答案A 解析 13:答案A,B,C,D,E 解析 略。 14:答案C 解析 15:答案C 解析 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表现为在动作
14、控制方面,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并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而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 16:答案D 解析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低到高的四种水平是:字面的理解、解释的理解、批判的理解、创造的理解。(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7:答案C 解析 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是维果斯基。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或者说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
15、8:答案D 解析 只有建立并遵循一套系统程序,才能在编制测验题目、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减少由于主观因素等造成的误差。 19:答案B 解析 20:答案正确 解析 略。 21:答案A,C,D,E 解析 表征问题是理解问题阶段中的一个步骤。 22:答案C 解析 23:答案B 解析 24:答案A 解析 25:答案C,E 解析 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即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而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水平迁移(又叫横向迁移)和垂直迁移(又叫纵向迁移)。(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6:答案C,E 解析 27:答案D 解析 一般认为,问题解决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28:答
16、案C 解析 29:答案A 解析 学习20分钟之后,遗忘达42,所以应当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30:答案B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31:答案A,D 解析 32:答案A 解析 组织策略:列提纲;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图);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看完文章时,以金字塔的形式把要点呈现出来,利用作关系图。 33:答案C 解析 34:答案A 解析 35:答案C 解析 36:答案A 解析 A【解析】本题考查发散思维的特征。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题干所述指的是变通性,即灵活性。 37:答案B 解析 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
17、,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38:答案D 解析 39:答案C 解析 40:答案A 解析 学习迁移现象早已为人们所知。如我国古人就知道学习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心理学观点讲,这些都是学习的迁移现象。但是,对于学习迁移现象最早的系统解释是形式训练说。 41:答案A,C,D 解析 ACD【解析】本题考查学习理论中桑代克的联结说,他根据实验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即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42:答案C 解析 逃避条件作用指当厌恶刺激出现后,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 43:答案C 解析 44:答案D 解析 45:答案正确 解析 略。 46:答案C 解析 47:答案正确 解析 略。 48:答案B 解析 49:答案B 解析 题干中的现象属于习俗阶段中的第四期:权威和社会权力控制的定向。 50:答案A 解析 根据对松散群体的概念,选A。 12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