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信息技术能力、信任与供应链整合的关系研究.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66845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能力、信任与供应链整合的关系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信息技术能力、信任与供应链整合的关系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信息技术能力、信任与供应链整合的关系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信息技术能力、信任与供应链整合的关系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信息技术能力、信任与供应链整合的关系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信息技术能力、信任与供应链整合的关系研究 曾敏刚 林倩 潘焕雯 朱佳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 要: 本研究使用阶层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 对广东省珠三角地区 162 家制造型企业调研得到的数据样本进行实证分析, 检验信息技术能力和信任对供应链整合的影响。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首先, 信息技术能力对供应商信任、客户信任、供应商整合、内部整合、客户整合起显著的正向影响;其次, 供应商信任、客户信任分别对供应链整合、客户整合起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 供应商信任在信息技术能力与供应商整合关系中充当完全中介作用, 客户信任在信息技术能力与客户整合关系中承担部分中介作用。因此, 本研究揭示了信

2、息技术能力、信任均是驱动企业实现更高效的供应链整合的关键影响因素。关键词: 信息技术能力; 信任; 供应链整合; 作者简介:曾敏刚,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博士;作者简介:林倩,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作者简介:潘焕雯,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硕士;作者简介:朱佳,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硕士。收稿日期:2015-11-20基金: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专项资金项目 (2017A030313409) The Relationship am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 Trust and Supp

3、ly Chain IntegrationZeng Mingang Lin Qian Pan Huanwen Zhu Jia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bstract: As the era of Internet and big data is coming, manufacturers have to improve thei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city to manage the information flow of the su

4、pply chain. Based on resource-based view and transaction costs theory, the relationship among IT capability, trust and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are examined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sample of 162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in Pearl River Delta, the study uses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modeling and

5、 method of testing mediating effect to validate our hypotheses.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trust are also the driving factors which affect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supplier integration, internal int

6、egration, customer integration. Supplier trust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supplier integration and customer trust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customer integration. Supplier trust plays a fully intermediary role in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 and supplier

7、 integration, and customer trust plays a partial intermediary role in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 and customer integration.Keywor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 trust;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Received: 2015-11-20引言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构建、云计算技术的助推, 互联网企业成为最早的受益者, 传统意义

8、上的企业也将逐步向数据化企业转型1。“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突破口, 利用企业产品开发、采购、生产、库存和销售等交易环节产生的数据, 解读数据所蕴含的与生产运营、与合作伙伴相关的重要信息, 对产品制造和交换全流程实行监控, 做到防微杜渐。与之相一致的事实是许多公司开始实施信息化管理, 这些公司绩效变化结果揭示, 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可以促进公司内部的生产运营效率和集成计划的准确性, 另一方面还能促进整个供应链的绩效和稳定性的增长。满足当前时代需求的信息技术能力不只限于技术层面的开发与信息系统的应用, 还对信息管理中的人员素质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企业必须加大力度投资 IT

9、基础设施与 IT 人力资源。总而言之, 传统的中国制造型企业若想实现转型升级获得可持续竞争力, 必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向数据化企业转型寻求新的供应链整合方法和更高的供应链绩效, 因此, 构建企业综合信息技术能力迫在眉睫。在竞争日趋激励的市场上, 信息成为企业争相竞夺的资源, 仅仅在企业内部流动的信息已远远无法满足企业决策的需求, 诸多企业开始尝试将管理信息向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客户拓展, 以期实现上游供应商整合和下游客户整合。此外, 在供应链的整体运作中, 信任对加强供应链节点的相互合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学者对信息技术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晚, 2005 年逐步出现了有关信息技术能力研究的学术成

10、果2。国内外学者主要针对信息技术能力与企业绩效或者企业竞争优势方面的研究3-6, 对信息技术能力对供应链整合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的研究仍然较少7。供应链中物流、资金流和作业流都是紧密围绕信息流展开的8, 信息流的运作离不开信息技术能力, 信息的交流离不开企业间的信任。以往在学者对 IT 能力进行研究时, 多数是从信息共享的角度进行研究, 本研究将从能力信任的角度, 构建信息技术能力、信任和供应链整合三者之间关系模型。本文根据广东省珠三角地区 162 家制造型企业的问卷, 对制造型企业具备的信息技术能力、与供应链中其他合作伙伴的信任水平等因素对供应链整合的作用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1、

11、信息技术能力与信任早期学者们普遍认为是信息技术导致企业的成功, 直到提出了“生产率悖论”, 学者们才发现, 是信息技术能力而非信息技术带来的成功9。Ross 等认为, 企业的成功不是因为先进的信息技术, 而是因为发展了信息技术能力, 这种能力是能持续变化以应对环境变化的10。早在 1995 年 Barney 就明确提出信息技术能力的含义, 他将信息技术能力阐述为专有技术、信息技术技能和信息技术管理技能11。Bharadwaj 认为信息技术能力是企业能够将信息技术资源和自身所拥有的其他类型的资源统筹协调并匹配的能力, 并尝试将信息技术能力进行了更细的划分12。朱镇等认为互联网和新兴的企业间信息技

12、术催生了电子供应链, 电子供应链能力是企业与合作伙伴间基于信息流为载体的协同运作能力3, 本文认为电子供应链合作能力也是信息技术能力的一种。Otto 从信息技术的渗入水平和信息技术的绩效两方面测量信息技术能力, 并实证地研究了信息技术在供应链计划中的价值13。陈猛等将信息技术能力分为信息技术整合和信息技术重置, 并将信息技术整合定义为企业整合与合作伙伴间的数据、通讯技术以及交易和协作应用程序;将信息技术重置定义为企业拓展和重组与合作伙伴间信息技术资源14。信任是企业间关系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15, 所以在讨论核心企业对其上下游进行整合的过程中, 考虑信任这个因素极其具有现实意义并且有必要的。在

13、市场交易中, 企业与企业之间能够实现战略联盟,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双方或者多方之间的信任程度。因此, 信任是企业之间能够以较低的交易成本实现合作的驱动因素。我们将信任理解为交易双方对彼此期望的守护程度, 最重要的特征表现在合作企业都相信对方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不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而对自己的利益造成损害16。Morgan 和 Hunt 认为合作双方建立信任关系的前提是双方都是可靠的、诚实的17。Moorman 指出信任有一方面是指在对交易伙伴能力的评估的基础上产生的, 认为对方可依赖的预期期望18。马胡杰等研究了供应链中买方信任的起源, 将供应链中的信任分为善意信任、合同信任和能力信任三个维度, 并发

14、现声誉能促进三个维度的信任19。H1a:信息技术能力与供应商信任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H1b:信息技术能力与客户信任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信息技术能力与供应链整合在目前的学术界尚无供应链整合的统一权威概念,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维度对供应链整合进行定义。Maloni 和 Benton 第一次尝试将供应链整合划分为内部整合和外部整合, 并且提出供应链整合在于供应链的各方进行协同管理, 使得整条供应链更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 从而提升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的竞争优势23。Flynn 等认为供应链整合是企业与供应链合作伙伴进行战略协作, 站在整条供应链的高度上协同管理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的与产品生产、服务

15、提供相关的流程和信息, 并根据客体的不同划分为客户整合、供应商整合和内部整合。内部整合指的是企业在内部战略、运营等方面的调整以更好地满足整条供应链的运行, 实现更大程度的高效管理和运作;供应商整合和客户整合是企业同供应链上下游伙伴合作, 从而企业之间的运营和交易流程得以同步协作, 实现整条供应链的利益最大化。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 本研究将供应链整合划分为供应商整合、内部整合与客户整合24。Mandal 指出信息技术是企业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为完成客户需求而做出的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过程的相关企业内部或之间的协调, 包括整个环节的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协调25。因此, Kelle 和 Akbul

16、ut 等提出信息技术能够驱动企业实现高绩效的供应链整合26。王念新以海尔集团为案例, 研究认为其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来源于在动态环境中提升 IT 能力获得敏捷性, 以及时响应供应链需求22。Li 等发现信息技术优势之一在于能实现供应链上合作方间的信息共享, 在此基础上能够做到供应链的实时整合27。从交易成本角度, 信息技术提供的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提供了低成本、便利的交流方式, 降低了信息的不确定性和交易的频率28, 信息技术能有效减少供应链的协调成本, 可以认为供应链中核心企业能通过其信息技术能力推动供应链整合。周驷华以制造企业为样本, 实证分析认为电子商务能力

17、的不同维度分别会对顾客信息整合、供应商信息整合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29。综合上述文献, 信息技术能力对内部整合、客户整合、供应商整合的作用机理有待深入探讨, 据此, 提出以下假设:H2a:信息技术能力与供应商整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H2b:信息技术能力与内部整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H2c:信息技术能力与客户整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信任与供应链整合基于交易成本的理论分析, Li 等学者指出信任能够降低组织间交易时因不确定性、谈判、契约等原因产生的高交易成本30。Ojala 和 Hallikas 认为信任能够减小不确定性与机会主义行为所带来的风险, 增强合作方对彼此的依赖, 调整双方激励相容,

18、使得供应链上的各方都有遵守承诺的动机, 并且为了维护双方的良好合作关系愿意进行专属性资产投资实现供应链沟通顺畅31。马胡杰等也认为专用投资尤其是无形的专用投资的加大是伴随着信任产生的, 由此带来了更紧密的上下游合作与整条供应链的整合19。Yeung 等揭示了信任和权力对内部整合及供应商整合的作用机理, 他认为信任对内部整合、供应商整合起到正向的影响32。Cai 研究发现公司之间信任关系的构筑能够促使供应链上的企业制定合作计划并且乐于实施, 从而提升供应链外部整合程度21。曾敏刚等构建了政府支持、信任与供应链外部整合间的理论模型表明信任与供应链整合中的客户整合维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33。据此,

19、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H3a:供应商信任与供应商整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H3b:客户信任与客户整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4、信任在信息技术能力与供应链整合之间的中介作用Lancioni 等认为具备良好信息技术能力的企业, 在与供应链合作伙伴信任程度较低的情况下, 为了保护企业重要数据防止信息流失, 会拒绝与合作企业之间共同信息系统的搭建34, 而影响到信息技术能力对供应链外部整合的作用。Dong-Wook 提出只有在信息技术和供应链协调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供应链整合, 他将供应链协调解释为信任、承诺和人际关系, 强调企业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信任程度35。所以, 信息技术能力作为企业竞争优势, 能帮助提升与

20、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沟通协调效率, 在此过程中促进与合作企业之间的信任程度, 从而推进企业提升供应链外部整合水平。信任是供应链关系管理中的重要因素, 企业间合作离不开信任, 供应链整合更离不开信任;能力信任是信任中的一个维度, 是基于对合作伙伴有能力完成相关工作的信任15, 如果供应链中其他合作方对核心企业的信息技术能力有较高的评价, 那么合作企业对核心企业的信任也会增强, 从而上下游合作更加紧密, 获得更高绩效水平的供应链整合。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 我们认为信任在信息技术能力与供应链整合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据此, 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H4a:供应商信任在信息技术能力与供应商整合的关系之

21、间起到中介作用;H4b:客户信任在信息技术能力与客户整合的关系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综合上述研究现状和相关分析, 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 如图 1 所示。图 1 研究模型 下载原图研究设计1、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该实证分析的量表内容均出自国内外现有文献中已经使用过的成熟量表, 小范围进行了预测试, 并在结果反馈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修正, 以保证实际量表的效度和信度。其中信息技术能力的量表主要来源于殷国鹏和陈禹2、Bharadwaj12等的研究;信任的量表主要来源于 Cai 等21和 Yeung 等32的研究;供应链整合的量表主要来源于 Flynn 等24针对供应商整合、内部整合、客户整合完善的

22、测量量表的研究。考虑到测试量表大多取自英文文献, 为了避免由文化差异带来的偏差影响, 特邀请两位供应链领域专家对量表相关内容进行翻译并回译, 在此基础上与原量表比较和删改。修订后的量表中, 信息技术能力包括 6 个量项, 供应商信任包括 3 个量项, 客户信任包括 4 个量项, 供应商整合包括 4 个量项, 内部整合包括 3 个量项, 客户整合包括 4 个量项。以上变量均采用 Likert5 点量表进行测量。为了保证问卷的质量, 在进行正式调查之前, 先在 A 咨询公司 SAP ERP 项目关系资源以及 H 大学 MBA 学员、工程硕士进行量表预测试确保量表的有效性, 发放问卷 160 份,

23、回收 100 份, 去除不符合研究对象的非制造业、以及不符合填写规范的填答不完整或所有问项答案一致的问卷, 得到有效问卷 70 份。按照测试结果对问卷的题项进行了调整, 形成正式问卷。本研究以中国珠三角地区的162 家制造型企业为样本来源, 选取企业中层以上管理者或对企业供应链有较全面了解的员工。调研通过广东电信黄页、项目组关系资源及华南理工大学EMBA、MBA 资源来获取相关数据。在研究期间共发放四次问卷, 发出 635 份问卷, 扣除不满足要求的问卷如填写不标准及非研究对象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187 份, 有效回收率为 29.44%。为保障不同批次的问卷不存在显著的回答偏差, 我们用差异性

24、检验对几次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对比, 认为几次回收的问卷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所以最终将分批次回收的问卷合并, 共 187 份有效问卷。2、样本基本特征表 1 展示了研究涉及的有效样本企业相关基本信息及特征, 说明样本企业有一定代表性。由于本研究主要针对对象为制造业, 因此, 有效样本中企业所属行业主要为通信、电子及电气设备制造行业, 机械、交通设备制造行业, 纺织品及交通制造行业等各个制造业细分子领域, 样本企业所属行业特征分析表明样本整体分布较均匀, 能覆盖大多数研究对象。样本企业固定资产规模超过 1001万元及以上的占比为 89.30%, 企业员工总数超过 501 人及以上

25、的占比超过一半, 说明受访企业总体规模较大, 有需求也有一定实力进行供应链整合, 而且不同层级的企业分布均匀, 说明受访企业较为全面, 研究结论具有代表性。表 1 样本基本特征 下载原表 3、信度和效度分析表 2 测试量表与信度分析 下载原表 表 2 测试量表与信度分析 下载原表 本研究通过可靠性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测量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水平。采用Cronbachs 系数来检测各变量的信度, 一般认为 值介于 0.7-0.8 之间为高信度值, 本研究各变量信度值如表 2 所示, 系数均高于 0.75, 说明各变量的信度水平呈现良好的表现。本研究中信息技术能力、信任、供应链整合等方面的量表均引自国

26、内外学者已使用过的成熟量表, 同时本量表中的问项根据预测试结果进行调整, 所以本研究采用的问卷内容效度优异。如表 2 所示, 所有问项的因子载荷均达到显著性水平且都大于 0.5, 各变量的组合信度均大于或接近 0.8, 说明模型内在结构效度较好。表 3 为本研究通过 AMOS7.0 检验模型适配度的结果。对模型进行适配度检验观察模型的外在结构效度发现, 本模型的 /df 值为 1.466, 说明模型与样本数据契合度符合要求;本模型 RMSEA 值为0.05 小于 0.08, 说明假设模型适配良好;适配度指数 GFI 值为 0.86, 接近 0.9, 尚可接受;本模型的 PNFI 值为 0.81

27、4, 认为假设模型可以接受。本研究的区别效度测试结果如表 4 所示, 因此本研究所收集的数据的区别效度良好。表 3 验证性因子分析整体模型适配度 下载原表 表 4 区别效度检验结果 下载原表 假设检验1、直接作用与中介作用的检验本研究将检验假设中提出的直接作用, 具体包括:信息技术能力对供应商信任、客户信任的直接作用, 供应商信任对供应商整合的直接作用, 客户信任对客户整合的直接作用, 信息技术能力对供应商整合、内部整合、客户整合的直接作用。接着, 在验证以上三条假设的基础上检验供应商信任、客户信任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模型验证结果如表 5 所示。此外, 本研究结果说明所有 VIF 均远低于 V

28、IF 的最大值 10, 因此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阶层回归分析结果如表 5 所示, 本研究中的假设H1a、H1b、H2a、H2b、H2c、H3a、H3b 均得到支持。将信息技术能力和供应商信任同时作为自变量对供应商整合进行阶层回归时, 供应商信任的回归系数非常显著 (TS=0.265, p0.05) 。结果显示供应商信任在信息技术能力与供应商整合之间的关系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 因而假设 H4a 得到支持。与之不同, 当信息技术能力和客户信任同时作为自变量对客户整合进行阶层回归时, 客户信任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回归系数均非常显著 (TC=0.188, IT=0.213, p0.001) , 揭示客

29、户信任在信息技术能力与客户整合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假设 H4b 得到支持。表 5 假设检验结果 下载原表 2、假设检验结果讨论(1) 信息技术能力对信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 制造型企业信息技术能力对供应商信任和客户信任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p0.001) , 从实践角度来看, 研究结果说明在我国情境下, 制造企业若能提高自身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管理水平和业务/信息技术的关系能力这三方面的能力, 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企业与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之间构筑更加牢固的信任水平。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出现使得企业有新的管理模式, 原本专注于内部管理的企业逐渐将眼光放至企业外部乃至整条供应链, 原本独

30、立分散的企业群体开始向一体化的集群式企业升级。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背景下, 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得以通过互联网技术、信息管理系统等促进自身与上下游企业构建信任关系。企业信息技术能力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交易前, 先进的搜索引擎技术和丰富的互联网资源能使企业在较低的成本和最短时间内寻找到符合企业交易需求和价值观念的合作伙伴; (2) 交易时, 合作双方共同制定符合双方需求的合同并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体系, 在此期间, 信息技术和协同计划能促使双方沟通协调顺畅提高信任程度; (3) 交易后, 供应链上合作的企业彼此之间对接标准化信息系统, 对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资产专用

31、性特征, 进一步稳固了参与企业之间的信任程度, 供应链上企业得以长期合作。(2) 信任对供应链整合的影响本研究认为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信任关系对企业进行供应商整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p0.001) , 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任关系对企业进行客户整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p0.001) 。公司能够与其合作伙伴长久合作, 可以成功实现战略联盟的重要前提就是信任。供应链的稳定性之一来源于供应链上企业合作关系的可靠程度, 企业之间合作关系是在信任的基础上构建的。供应链中不同主体的信任含义不同:核心企业对上下游企业的信任是一种善意信任, 使得供应链降低为防范机会主义产生的交易成本和减少机会主义行为所

32、产生的风险;上下游企业对核心企业的信任是一种能力信任, 其对核心企业的能力保持较高的评价, 相信核心企业能作为供应链的领导者能够带领供应链中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和收益并立于不败之地。因此, 供应链核心企业在与上下游企业进行整合时, 要保障信任体系的健全, 具体包括:凭借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力寻求迅捷有效的沟通方案, 和合作企业协同制定计划和奖惩制度, 满足交易需求的基础上寻找价值观、战略运营契合自身企业的合作伙伴。(3) 信息技术能力对供应链整合的影响本研究发现信息技术能力对供应商整合、内部整合和客户整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供应商信任对信息技术能力与供应商整合的关系起到

33、完全中介作用, 即信息技术能力完全通过供应商信任来实现对客户整合的正向影响。相比之下, 信息技术能力对客户整合的影响, 一方面是直接的正向作用, 另一方面是通过客户信任助推客户整合。从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到, 信任对于核心企业供应链整合水平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今时代信息量呈爆炸性增长, 企业只有凭借着先进的信息管理能力, 才能实现对纷繁数据的有效管理, 满足企业对信息内容、时间、速度的要求。信息管理系统的出现让信息通道由简单的线形结构向复杂的网状结构升级, 这种复杂网状结构的好处在于信息能同时向多个方向传递, 供应链上全流程各参与方可以实时信息共享。但是, 这些仅仅改变的是信息交流的方式

34、和手段, 没有改变信息交流的内容。企业在决策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共享信息内容的时候不仅取决于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更需要考察的是合作伙伴诚信以及相信其不会损害我方利益等期望。企业从自身长远利益出发考虑与合作伙伴维持长久牢固的战略合作关系, 必然需要关注双方之间的信任程度, 才可以消除供应链中信息共享造成的潜在风险。所以, 仅仅寄希望于通过信息系统的应用提升供应链整合绩效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关注企业信息技术综合素质, 特别是落脚于信息技术人员素质、信息管理能力、与合作企业信任关系的构建等问题。研究结论与启示1、结果讨论本研究以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的 162 家制造型企业为样本, 探究信息技术能力

35、、信任与供应链整合之间的关系, 并得到了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结论:(1) 本研究表明信息技术能力对供应商信任、客户信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这揭示制造型企业若想提升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之间的信任水平, 必须关注其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管理技能以及信息技术业务的关系能力;这也验证了学者提出的信任可以划分为能力信任这个维度的假设15。 (2) 信息技术能力对供应商整合、内部整合和客户整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信息技术能力能够提升制造企业的内部管理效率, 强化核心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的关系。企业供应链整合水平的提升单单依靠信息技术系统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着手于信息技术人力资源、信息管理能

36、力等方面提高, 全面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 (3) 企业与上下游不同主体之间的信任关系分别对企业实施外部整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从信任的不同含义来区别:核心企业对上下游企业的信任是一种善意信任, 节省了彼此之间为降低损失可能性产生的监督、协调等方面的交易成本, 推动供应链实施高水平的信息共享, 提升供应链整合绩效。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对核心企业的信任是一种能力信任, 对核心企业的能力保持乐观的评价, 相信核心企业能够合理协调和运营供应链, 提升供应链整合效率, 从而带动整条供应链上的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和市场份额。 (4) 供应商信任对信息技术能力与供应商整合的关系有着完全中介作用, 说明信息技

37、术能力完全通过供应商信任正向影响供应商整合。制造型企业想要提高其供应链整合水平, 需要培养自身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管理技能以及信息技术业务的关系能力等三大能力以期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2、理论贡献国内学者对信息技术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晚, 2005 年逐步出现了有关信息技术能力研究的学术成果2。如朱镇等基于关系观研究了电子供应链中信息技术能力对合作优势的影响, 并认为信任正向影响信息技术能力3, 但本研究基于能力-信任模型, 认为是企业能力促进的信任, 从而促进了供应链的整合。国内外学者主要针对信息技术能力与企业绩效或者企业竞争优势方面的研究3-6, 对信息技术能力对供应链整合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的研究仍然较少7。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弥补学术界在信息技术能力应用在供应链领域的缺口。并且, 研究结果说明信息技术能力对供应商信任和客户信任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作为能力-信任模型, 更加验证了合作伙伴间信任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对合作伙伴能力的肯定。3、实践启示就制造企业来说, 企业与供应链中其他合作伙伴的信任程度对整条供应链整合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但同时, 其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关系不能只依赖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