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2章第1节几种常见的盐同步练习北京课改版.doc

上传人:梦中客 文档编号:1665955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2章第1节几种常见的盐同步练习北京课改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2章第1节几种常见的盐同步练习北京课改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2章第1节几种常见的盐同步练习北京课改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2章第1节几种常见的盐同步练习北京课改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2章第1节几种常见的盐同步练习北京课改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2 章第 1 节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2 小题,共 64.0 分)1. 氯化铝(AlCl 3)是一种净水剂。小婷同学测得氯化铝溶液显酸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氯化铝溶液中含有较多的 H+ B. 氯化铝是一种酸C. 氯化铝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在氯化铝溶液中加入镁条可能产生氢气2. 已知:无水硫酸铜呈白色,遇水后呈蓝色。为验证“加热碳酸氢铵”所发生的变化,两同学分别用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两实验中碳酸氢铵固体均消失,乙实验中还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实验不如乙实验环保 B. 只根据甲实验

2、“固体消失”现象,验证碳酸氢铵发生了分解C. 乙实验有利于学生分析“固体消失”的原因 D. 根据乙实验的现象可知,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氨气、二氧化碳和水3. 海洋是人类的资源宝库。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是蒸发结晶 B. 海水淡化的常用方法是多级闪急蒸馏法C. 海底蕴藏的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干冰 D. 利用海水涨落推动水轮机转动,从而可以发电4.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 )A. CaO B. Ca(OH) 2 C. CaCO3 D. CaSO45. 请从下面四种物质中选择恰当物质,常用作净水剂的是( )A. 盐酸 B. 明矾 C. 干冰 D. 氧气6. “粗盐提纯”实验

3、不需要的仪器是( )A. B. C. D. 7. 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曲线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 b 点表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已停止C. 等质量碳酸钙粉末产生的 CO2的质量最多 D.对比分析点 c、d 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粉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8. 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A. 溶解时为了加快溶解速率,可以用玻璃棒捣碎大颗粒粗盐B. 过滤时为了节省过滤时间,可以将悬浊液直接倒入漏斗C. 蒸发时为防止物质溅出要不断搅拌,直至

4、实验结束D. 实验结束随即用坩埚钳将热的蒸发皿取下放在实验桌上9. 石头纸是一种新型、环保纸张它与传统的木浆纸(主要是纤维素,加入稀盐酸无气体产生)不同,是将碳酸钙粉末加上 15%的聚乙烯和 5%的胶合剂,经特殊工艺处理后制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利用稀盐酸可以区别石头纸与木浆纸 B. 石头纸的应用能减少对树木砍伐C. 石头纸极易溶于水可以回收利用 D. 石头纸的生产工艺比传统木浆纸复杂10. 向一定质量 CaCl2、HCl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10%的 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 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分析正确的是(Na:23C:12O:16Ca:

5、40) ( )A. a 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能呈现蓝色B. b 点滴入 AgNO3溶液,不可验证盐酸是否存在C. c 点所对应 x 表示所加 Na2CO3溶液的质量为 106.0D. d 点溶液中溶质有 NaCl、HCl 和 Na2CO3三种11. 培养郁金香的无色营养液,可能由 KNO3、Ca(NO 3) 2、K 2CO3、KCl 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小金设计并完成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其成分,分析错误的是( )2A. 实验 1 说明原营养液含有 Ca(NO 3) 2 B. 实验 2 中得到的白色沉淀为AgCl C. 由实验 1 和实验 2 不能确定原营养液的所有成分D. 颠倒实验 1

6、和实验 2 顺序,会影响原营养液成分的结论12. 小华在化学课上知道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决定制作一个“无壳鸡蛋”送给妈妈,他应从厨房中选择鸡蛋和下列哪种物质( )A. 味精 B. 白酒 C. 酱油 D. 醋13. 下列每组中的盐均不易溶于水的是( )A. Na2CO3、KCl、AgNO 3 B. CaCO3、AgCl、BaSO 4 C. NH4NO3、BaCl 2、K 2CO3 D. FeCl3、CaCl 2、MgSO 414. 家中要除去热水瓶胆内的水垢,较适宜的方法是( )A. 向瓶中加入热水 B. 用食醋浸洗 C. 用纯碱溶液浸洗D. 用食盐水浸洗15. 下列有关“侯氏制碱法”的叙述

7、中,不正确的是( )氨碱法生产纯碱的主要反应原理如下:NaCl+NH 3+CO2+H2ONaHCO 3+NH4Cl2NaHCO 3 Na2CO3+CO2+H 2OA. 加热时的稳定性:碳酸钠碳酸氢钠B. 用食盐制纯碱还需要含碳、氧、氢元素的物质C. 配制饱和食盐水时,可通过搅拌来提高食盐的溶解度D. 向饱和食盐中先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16. 某同学欲测定 Na2CO3和 NaCl 固体混合物重 Na2CO3的质量分数,分别取 ag 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合理的是( )A. 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 VmL 气体B. 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称量反应后的

8、溶液,质量为 m1gC. 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 NaOH 固体吸收,固体质量增加 m2gD. 与足量 Ca(OH) 2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 m3g 固体17. 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放、吸热情况操作步骤为:向试剂 1 中加入试剂 2,搅拌、测温;静置、测温;再加入试剂 3,搅拌、测温、记录得到了如下数据:试剂 1 试剂 2 温度/ 溶解后温度/ 静置后温度/ 试剂 3 温度/ 混合后温度/0.5gNa2CO3 10mL H2O 20.0 23.3 20.0 10mL HCl(20%) 20.0 23.70.5gNaHCO3

9、10mL H2O 20.0 18.5 20.0 10mL HCl(20%) 20.0 20.8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Na2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放出热量B. NaH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C. 其它条件相同时,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更多D. 实验中,若同一列试剂的温度及所取的量不同,则实验结论的可信度降低18. 侯德榜自创的“联合制碱法”生产的是( )A. 碳酸钠 B. 硝酸钠 C. 氯化钠 D. 氢氧化钠19. 做馒头的面团发酵过度会变酸,为了除去酸味,并使馒头疏松多孔,可在面团中加入( )A. NaOH B. Na2SO4 C. NaHCO3 D. NaC

10、l20. 化学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操作步骤为:向试剂 1 中加入试剂 2,搅拌、测温静置、测温 再加入试剂 3,搅拌、测温、记录得到以下数据:试剂 1 试剂 2 温度/ 溶解后温度/ 静置后温度/ 试剂 3 温度/ 混合后温度/0.5g 碳酸钠 10mL 水20.0 23.3 20.0 10mL 盐酸(20%) 20.0 23.70.5g 碳酸氢钠10mL 水20.0 18.5 20.010mL 盐酸(20%) 20.0 20.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碳酸钠溶水时放出热量 B. 碳酸氢钠溶水时吸收热量C. 其它条件相同时,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

11、混合时放出的热量更多D. 实验中,若同一列试剂的温度及所取的量不同,则实验结论的可信度降低21. 利用反应 NaHCO3+HClNaCl+H 2O+CO2可以测定发酵粉中碳酸氢钠的含量现取一定量的发酵粉,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假设发酵粉中的其他物质都不与盐酸发生反应) 下列曲线所表示的变化趋势不正确的是( )A. B. C. D. 22. 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有:过滤 蒸发 溶解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 23.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等浓度、等体积的足量稀盐酸同时加入到分别盛有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烧瓶(大小相同)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两只烧瓶中都有气泡冒出;两只烧瓶中

12、的固体最终全部溶解;最终气球鼓起程度 A 大于 B;最终气球鼓起程度 B 大于 A;最终气球鼓起的程度 A 和 B 相同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4. 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俗称为( )A. 纯碱 B. 苛性钠 C. 食盐D. 消石灰25. 在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的溶解、过滤和蒸发三个操作步骤中,都要用到玻璃棒,而使用玻璃棒的目的与下列叙述无关的是( )A. 加速溶解 B. 使液体沿玻璃棒流入 C. 加快蒸发 D.防止液体溅出26. 为了预防荔枝在成熟期发生果实裂开现象,果农给荔枝树施用一种钾肥,这种钾肥的水溶液能跟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钾肥为(

13、)A. NH4NO3 B. K2CO3 C. K2SO4 D. KNO327. 在下列盐的水溶液中,若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若滴入硝酸银溶液观察不到明显现象,则这种盐是( )A. 氯化铜 B. 硝酸铜 C. 氯化铁 D. 硝酸钾28. 硫酸铜在玻璃、洗涤剂等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属于盐类物质下列物质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是( )A. Ag B. MgO C. NaOH D. NaNO329. 粗盐提纯实验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 烧杯、玻璃棒、漏斗、蒸发皿、酒精灯 B. 量筒、烧杯、试管夹、蒸发皿、铁架台C. 漏斗、玻璃棒、镊子、蒸发皿、铁架台 D. 试管、量筒

14、、药匙、玻璃棒、酒精灯30. 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面粉发酵过程产生的酸,又能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物质是( )A. NaOH B. Ca(OH) 2 C. NaHCO3 D. NaCl31. “硫酸铜溶液中含有铜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水分子等微粒,是什么微粒使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我们知道蒸馏水、硫酸钠溶液和硫酸钾溶液均为无色,由此推断使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的微粒是( )A. 硫酸根离子 B. 铜离子 C. 水分子 D. 硫酸根离子和铜离子32. 家庭中洗涤热水瓶内少量水垢最好选用( )A. 用洗洁精洗涤 B. 用纯碱洗涤 C. 用食醋洗涤 D. 用食盐水洗涤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5、 4 小题,共 4.0 分)33. 某无色溶液由 Ca(OH) 2、HCl、H 2SO4、NaCl、BaCl 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该溶液中滴加 Na2CO3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 Na2CO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写化学式,下同)_,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34. 海水和人体血液中溶解的化学元素的含量(%)如下表:元素 氯 钠 钾 钙 氧 其它海水 55.0 30.1 1.1 1.2 5.6 6.5血液 49.3 30.0 1.8 0.8 9.9 8.2上述图表说明了_35. 校兴趣小组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进研究,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问题资料查阅(1)20时,碳

16、酸钠、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分别为 21.3g 和 9.6g(2)碳酸氢钠在 270时会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碳酸钠受热不易分解实验探究实验一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性20时,取 2 只烧杯,均加入 50g 水,分别加入 5g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充分搅拌后静置,则观察到的现象是:_4实验二比较两种物质溶液的酸碱性取 2 只试管,分别取实验一中的少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均显_色,说明溶液都是碱性的要比较二者的碱性强弱,可以分别测溶液的_实验三比较两种物质的热稳定性设计如图装置:小试管套装在带有支管的大试管中,整套装置气密性好,其他装置略去(1)为确保安全,实验结束时,在熄灭酒精

17、灯前必须完成的操作是把_(2)现象与结论:装有碳酸氢钠的试管口生成较多的无色小液滴;试管 A 和试管 B 中澄清石灰水只有_(填“A”或“B” )中变浑浊,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结论:在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3)反思与讨论:加热大试管时,碳酸钠的受热温度会高于碳酸氢钠这能否准确地说明“在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这一结论?_(填“能”或“否” ) ,理由是_36. 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1)下列图-1 为圆形滤纸折叠处理过程,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 _ (填序号) (2)操作、依次为图-2

18、 中的(填字母) _ (3)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制得率,发现制得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 _ (填序号)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5.0 分)37. 为测定 Na2CO3和 NaCl 混合固体中 Na2CO3的质量,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假设实验中的每一步反应均充分) (1)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实验装置中的主要缺陷是什么?38. 进行粗盐提纯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操作 a、b、c 依次为_、_、_;三个操作中都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这种仪器在

19、操作 b 中所起的作用是_;最后称得 NaCl 的质量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有_(填字母)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C溶解含有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39. 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是_、过滤和蒸发结晶此实验中下列玻璃仪器组合必须全用到的一组是_(填序号) 漏斗、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试管;集气瓶、表面皿、广口瓶四、探究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0 分)40. 粗盐中除 NaCl 外还含有 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提纯粗盐的实验流程如下:(1)用托盘天平称量 3.6g 粗盐时,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左盘,此时应_(填序号)a向左盘添加粗盐 b向右移动游码 c向左

20、移动游码 d减少左盘粗盐(2)操作、依次为图 1 中的_、_(填图序号)(3)实验过程中先后四次用到玻璃棒,作用依次为第一次_(填序号,下同) ;第二次_;第三次_;第四次转移固体。a搅拌加速物质溶解 b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c引流缓冲(4)本实验从滤液得到精盐,采用蒸发溶剂而不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原因是_。(5)如图 2 可知,20时 NaCl 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36g。本实验溶解 3.6g 的粗盐,蒸馏水的最佳使用量约为_mL。增加蒸馏水的量,虽能加快粗盐的溶解,却会引起_(填序号) 。a得到精盐质量减少 b蒸发时液滴飞溅c得到的精盐超过 3.6g d延长蒸发时间(6)若得到精盐质量偏低,则

21、可能的原因是_(填序号) 。a粗盐溶液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晶体溅出c精盐未干燥含有水份 d粗盐没有充分溶解就开始过滤。北京版九年级化学第 12 章第 1 节同步练习(含答案)【答案】1. B 2. B 3. C 4. C 5. B 6. D 7. D 8. C 9. C 10. B 11. D 12. D 13. B 14. B 15. C 16. D 17. C 18. A 19. C 20. C 21. D 22. C 23. D 24. A 25. C 26. C 27. B 28. C 29. A 30. C 31. B 32. C 33. HCl、BaCl 2;NaCl 34

22、. 人体来自大自然,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之中,人体不但不存在大自然所没有的元素,而且与其诞生的环境元素成分很接近 35. 碳酸钠完全溶解,碳酸氢钠部分溶解;蓝;pH;A、B 试管中的导管移出液面;A;CO 2+Ca(OH) 2CaCO 3+H 2O;能;碳酸钠受热的温度更高却没分解,说明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 36. D;c、b、a;ABD 37. Na2CO3+H2SO4Na 2SO4+H2O+CO2 38. 溶解;过滤;蒸发;玻璃棒;引流;BC 39. 溶解; 40. d;C、 ;A;a;c;b;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10;d;bd 【解析】1. 解:A、小婷同学测得氯化铝溶

23、液显酸性,则氯化铝溶液中含有较多的 H+,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氯化铝是由铝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说法错误。 C、小婷同学测得氯化铝溶液显酸性,则氯化铝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选项说法正确。 D、小婷同学测得氯化铝溶液显酸性,在氯化铝溶液中加入镁条,镁与酸性物质反应,能生成氢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根据题意,氯化铝(AlCl 3)是一种净水剂,小婷同学测得氯化铝溶液显酸性,结合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理解氯化铝溶液显酸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盐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 解:A、甲实验生成的物质全部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而乙实验装置相对封

24、闭,被酚酞试液、澄清石灰水吸收后扩散到空气中的物质相对较少,因此甲实验不如乙实验环保,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只根据甲实验“固体消失”这一现象,不能验证碳酸氢铵发生了分解,也可能是碳酸氢铵升华导致的消失,故选项说法错误。 C、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反应生成了水;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说明反应生成了氨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因此乙实验有利于学生分析“固体消失”的原因,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乙实验的现象,可验证碳酸氢铵分解生成了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A、根据两个实验装置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甲实验“固体消失”这一现象,可验证碳酸氢

25、铵发生了分解反应; C、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碳酸氢铵分解生成的物质。 D、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相关方面的问题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3. 解:A、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主要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掉,使氯化钠结晶出来,基本原理是蒸发结晶,故选项说法正确。 B、海水淡化的常用方法是多级闪急蒸馏法,是利用减压时水的沸点降低,使热盐水依次流经若干个压力逐渐降低的闪蒸室,逐级蒸发降温,再将水蒸气冷凝成水,该方法能用来淡化海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海底蕴藏的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不是干冰(是固态的

26、二氧化碳) ,故选项说法错误。 D、海水涨落的过程中伴随着巨大的能量,利用海水涨落推动水轮机转动,从而可以发电,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A、根据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海水淡化的常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海水涨落的过程中伴随着巨大的能量,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海水淡化的方法、可燃冰的主要成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 解: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是用途极广的宝贵资源,石灰石是石灰岩作为矿物原料的商品名称石灰岩在人类文明史上,以其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易于获取的特点而被广

27、泛应用 故答案为 C根据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解答本题联系生活实际,考察学生的知识面是否广泛5. 解: A、盐酸可用于金属除锈,不能用于净水;故 A 错误; B、明矾可以吸附较大颗粒,加速沉降,能用于净水;故 B 正确; C、干冰易升华,常用于人工降雨,不能用于净水;故 C 错误; D、氧气作助燃剂和供给呼吸,不能用于净水;故 D 错误 故选:B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 解: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 、过滤(把不溶物彻

28、底除去) 、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 A、烧杯由于完成溶解操作,过滤时用于盛放液体,故选项错误 B、蒸发皿用于完成蒸发操作,故选项错误 C、酒精灯用于完成蒸发操作,故选项错误 D、溶解、过滤、蒸发时均不需要使用试管夹,故选项正确 故选:D根据粗盐提纯是将粗盐中含有的泥沙等不溶物除去,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粗盐提纯的原理、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所需的仪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 解:A、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速率要快一些,则曲线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故错误; B、b 点表示两种不同状态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时间相同时,曲线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少一些

29、,不是反应停止,故错误; C、等质量碳酸钙粉末产生的 CO2的质量一样多,故错误; D、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小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接触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坐标图所示对比分析坐标图中的点 c、d 可知:两个锥形瓶内达到相同的压强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所需时间更短故正确; 故选:D根据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多少分析考查了盐的化学性质,考查了学生读图的能力,难度一般,掌握图中的几个关键点即可8. 解:A、研磨大颗粒粗盐,能增大接触面积,能加速溶解速率;但应用研钵研磨,不能使用玻璃棒,故选项说法错误 B、过滤时为了节省过滤时间,不可以将悬浊液直接倒入漏斗,故选项说法错误 C、

30、蒸发时为防止物质溅出要不断搅拌,直至实验结束,故选项说法正确 D、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不能随即用坩埚钳将热的蒸发皿取下放在实验桌上,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A、根据研磨大颗粒粗盐,能增大接触面积,结合所需仪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过滤的用途分析 C、根据蒸发操作中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粗盐提纯的实验原理、步骤、实验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 解:A、石头纸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盐酸和碳酸钙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木浆纸是纤维素,不和盐酸反应,所以可以区分,故 A 错误 B、石头纸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所以可以减少对树木的依赖,故

31、 B 正确 C、石头纸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易溶于水,故 C 错误 D、石头纸是将碳酸钙粉末加上 15%的聚乙烯和 5%的胶合剂,经特殊工艺处理后制成,所以比传统木浆纸繁杂,故 D 正确 故选 CA、根据石头纸和木浆纸的成分和性质进行分析 B、根据石头纸的组成来分析 C、根据石头纸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进行分析 D、根据石头纸的制作工艺进行分析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10. 解:A、a 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钙、氯化钠和氯化氢,溶液显酸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能呈现红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b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钙和氯化钠,滴入 AgNO3溶液时产生白色沉

32、淀,因此不可验证盐酸是否存在,该选项说法正确; C、c 点时氯化钙恰好和碳酸钠完全反应,设和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钠质量为 x, Na2CO3+CaCl2CaCO 3+2NaCl, 106 100 x 5g = , x=5.3g, 氯化钙消耗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5.3g10%=53g, 因为不知道稀盐酸消耗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因此无法确定所对应 x 表示所加 Na2CO3溶液的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d 点溶液中溶质有 NaCl 和 Na2CO3两种,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向一定质量 CaCl2、HCl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10%的 Na2CO3溶液,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

33、二氧化碳,后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1. 解:A、实验 1 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由碳酸钠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说明原营养液含有 Ca(NO 3) 2,不含有碳酸钾,这是因为碳酸钾和硝酸钙不能共存,该选项说法正确; B、实验 2 中得到的白色沉淀是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 AgCl,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由实验 1 和实验 2 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硝酸钾,因此不能确定原营养液的所有成分,该选项说法正确; D、颠倒实验 1 和实验 2 顺序,实验 2 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

34、液中含有氯化钾,或碳酸钾,或氯化钾和碳酸钾,实验 1 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营养液含有 Ca(NO 3) 2,不含有碳酸钾,从而确定实验 2 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氯化银,因此颠倒实验 1 和实验 2 顺序,不会影响原营养液成分的结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碳酸钠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硝酸钠,碳酸钾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钾; 硝酸银和氯化钾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钾,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银和硝酸钾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2. 解: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

35、物质;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醋酸可以和碳酸盐反生成易溶于水的醋酸盐,能把鸡蛋壳反应掉,可以能得到“无壳鸡蛋” 故选:D根据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进行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3. 解:盐的溶解性规律: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可溶;盐酸盐中不溶氯化银;硫酸盐中不溶硫酸钡;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A、Na 2CO3、KCl、AgNO 3均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B、CaCO 3、AgCl、BaSO 4均难溶于水,故选项正确C、NH 4NO3、BaCl 2、K 2CO3均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D、FeCl 3、

36、CaCl 2、MgSO 4均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故选:B盐的溶解性规律: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可溶;盐酸盐中不溶氯化银;硫酸盐中不溶硫酸钡;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据此根据常见盐的溶解性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水溶性,熟记常见盐的溶解性规律是解答本题关健14. 解:碳酸钙不溶于水故热水无法除去;纯碱溶液和食盐水都不与碳酸钙反应,故也无法除去水垢;碳酸钙可以与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盐,食用醋显酸性,故可使用食醋除去碳酸钙 故选 B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不溶于水,不和盐溶液反应,能和酸反应,可以使用酸将碳酸钙溶解加以除去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碳酸盐和酸的有关的化学性质

37、,要培养学生抓住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15. 解:A、由 NaCl+NH3+CO2+H2ONaHCO 3+NH4Cl 可知,加热时的稳定性:碳酸钠碳酸氢钠,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纯碱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用食盐制纯碱还需要要含碳、氧元素的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C、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 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搅拌不能提高食盐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错误D、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向饱和食盐中先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A、根据 2NaHCO3 Na2CO3+CO2+

38、H 2O,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C、固体的溶解度受到溶质和溶剂两方面性质的影响,同时还有温度的影响,气压对固体的溶解度几乎无影响D、根据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理解“侯氏制碱法”的制取原理、质量守恒定律、固体的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 解: 8A、由于二氧化碳是易溶于水的物质,通过排水法收集得到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小于实际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故 A 不合理; B、要依据剩余溶液的质量进行计算,还必须知道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否则无法计算,故 B 不合理; C、使用浓盐酸反应,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

39、化氢气体,而当使用氢氧化钠进行吸收时,二氧化碳也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故根据固体质量增加无法计算碳酸钠的含量,故 C 不合理; D、与足量 Ca(OH) 2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 m2g 固体,此固体的质量即是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根据碳酸钙可以求算碳酸钠的质量,进而求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故 D 合理; 故选 D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要测定混合物中碳酸钠的含量,可以依据碳酸钠的性质,与酸反应,测定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或是测定剩余物质的质量,也可以与氢氧化钙反应,测定生成沉淀的质量,然后计算,据此解答即可本题考查了常见混合物成分的测定,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17. 解:A、

40、由数据表,碳酸钠溶解后温度为 23.3大于开始时的 20,可知碳酸钠溶于水的过程中放出热量,故 A 说法正确; B、由数据表,碳酸氢钠溶解后温度为 18.5小于开始时的 20,可知碳酸氢钠溶于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故 B 说法正确; C、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温度为 20.8,碳酸钠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温度为 23.7,故其它条件相同时,碳酸钠溶液与盐酸混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更多,故 C 说法错误; D、对照试验要求只有一个变量,其它条件都相同,故若同一列试剂的温度及所取的量不同,则实验结论的可信度降低说法正确; 故选 C根据表中数据碳酸钠溶解后温度为 23.3大于开始时的 20,可知碳酸钠溶于水的

41、过程中放出热量;碳酸氢钠溶解后温度为 18.5小于开始时的 20,可知碳酸氢钠溶于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温度为 20.8,碳酸钠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温度为 23.7;分析判断题中说法的正误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析数据,筛选信息的能力,会分析数据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8. 解:A、侯德榜自创的“联合制碱法”生产的是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故选项正确 B、侯德榜自创的“联合制碱法”生产的是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不是硝酸钠,故选项错误 C、侯德榜自创的“联合制碱法”生产的是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不是氯化钠,故选项错误 D、侯德榜自创的“联合制碱法”生产的是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不是氢氧化钠,故

42、选项错误 故选:A根据侯德榜自创的“联合制碱法”生产的是纯碱,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了解“联合制碱法”生产的是纯碱(碳酸钠的俗称)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9. 解:A、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能除去面团中的酸,故选项错误 B、硫酸钠不能与面团发酵产生的酸反应,不能除去酸味,不能使馒头疏松多孔,故选项错误 C、碳酸氢钠能与面团中的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酸味,并使馒头疏松多孔,故选项正确 D、氯化钠不能与面团发酵产生的酸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 C根据除去面团中的酸味并使馒头膨松多孔,可判断该物质能与酸反应又能与酸产出气体,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

43、握常见酸、碱、盐的性质与用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0. 解:A、由数据表,碳酸钠溶解后温度为 23.3大于开始时的 20,可知碳酸钠溶于水的过程中放出热量,故 A 说法正确; B、由数据表,碳酸氢钠溶解后温度为 18.5小于开始时的 20,可知碳酸氢钠溶于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故 B 说法正确; C、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温度为 20.8,碳酸钠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温度为 23.7,故其它条件相同时,碳酸钠溶液与盐酸混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更多,故 C 说法错误; D、对照试验要求只有一个变量,其它条件都相同,故若同一列试剂的温度及所取的量不同,则实验结论的可信度降低说法正确; 故选 C根

44、据表中数据碳酸钠溶解后温度为 23.3大于开始时的 20,可知碳酸钠溶于水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碳酸氢钠溶解后温度为 18.5小于开始时的 20,可知碳酸氢钠溶于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温度为 20.8,碳酸钠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温度为 23.7,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放热更少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析数据,筛选信息的能力,会分析数据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能较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1. 解:A、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取一定量的发酵粉,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碳酸氢钠固体质量逐渐减小到零,故 A 正确; B、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取一定量的发酵粉,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氯化钠的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 B 正确; C、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取一定量的发酵粉,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二氧化碳的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 C 正确; D、每 84 份质量的碳酸氢钠会生成 44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取一定量的发酵粉,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