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6月09日-3890)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6月09日-3890)1:一般来说,不断探索新技能的练习方法能度过练习高原期。()判断题对错 2:课堂纪律较差,学生注意力分散,属于课堂气氛中的哪一类型()单项选择题A、积极的B、消极的C、反抗的D、叛逆的 3:对活动起定向作用()单项选择题A、知识B、能力C、技能D、智力 4: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单项选择题A、注意力B、动机C、情感D、意志 5: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发现学习理论B、社会学习理论C、观察学习
2、理论D、认知接受学习理论 6: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单项选择题A、元认识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认知策略 7:奥苏贝尔认为,接受学习是一种机械学习,而发现学习则是一种有意义学习。()判断题对错 8: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被称做()。单项选择题A、操作技能B、技巧C、操作能力D、能力 9:如果一个人确认某种紧张情景不能改变或控制时,()就取代焦虑成为主要症状。单项选择题A、抑郁B、强迫C、恐怖D、紧张 10:()阶段的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单项选择题A、原型内化B、操作定向C、操作熟练D、操作模仿 1
3、1:下列哪种学习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单项选择题A、设置目标B、列提纲C、寻求同学帮助D、做笔记 12: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三个阶段,即()。多项选择题A、动作的定向阶段B、认知阶段C、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D、联结阶段E、自动化阶段 13: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采川的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测验B、观察C、访淡D、实验 14:教师对学生思想的认可与学生成绩有_趋势。单项选择题A、负相关B、正相关C、没有关系D、若有若无 15: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判断题对错 16:青少年期一般指()岁。单项选择题A、612B、1118C、618D、1020
4、 17: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的是课堂气氛以及学生的整体状况,并据此安排自己的教学。按福勒和布朗所划分的教师成长阶段,该教师所处的成长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关注生存B、关注学生C、关注情境D、关注结果 18: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单项选择题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C、丰富想象力D、分化概念 19:顺应是儿童把新的刺激纳入自己已有的认知图式的过程。()判断题对错 20:心理健康教育的非指示性原则的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高尔顿C、比奈D、罗杰斯 21: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单项选择题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不随意注意D、持续性
5、注意 22: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TSE题: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TS你是否赞成这种做法?()多项选择题A、赞成B、不赞成 23: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判断题对错 24: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观察法B、测验法C、实验法D、调查法 25:在学习动机的理论中,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是()。单项选择题A、阿特金森B、马斯洛C、维纳D、班杜拉 26: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中,减少不良行为,清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是()。
6、单项选择题A、强化B、逃避条件作用C、消退D、惩罚 27:学习的意义表现在()单项选择题A、促进心理的成熟与发展B、获得好的成绩C、适应社会发展D、个体生活的需要 28: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包括()。单项选择题A、对学习潜能的推测和对个性发展的推测B、对学习潜能的推测和对品德发展的推测C、对记忆潜能的推测和对个性发展的推测D、对记忆潜能的推测和对品德发展的推测 29: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单项选择题A、漫无目的地幻想B、走路C、联想D、发明创造 30:课堂气氛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判断题对错 31: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迁移可以分为()。单项选
7、择题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B、正迁移与横向迁移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32: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是人格的()。单项选择题A、复杂性B、独特性C、功能性D、统合性 33: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发展任务是获得自我同一性克服角色混乱的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学前期B、婴儿期C、学龄期D、青年期 34:“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种现象属于()单项选择题A、原型启发B、学习迁移C、定势D、变式 35: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依从B、接受C、认同D、内化 36: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课堂纪律差,注意力分散,师
8、生关系疏远,多数学生被动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样的状况,基本上可以判断其课堂气氛属于反抗型。()判断题对错 37:教学技术是指()单项选择题A、在教学中为完成教学任务,师生之间借以相互传递信息或影响的工具、设备、媒体及其科学运用B、教学过程中用以运载信息、传递经验的物质手段和工具C、师生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D、学生通过与计算机系统相连的终端设备,与汁算机系统一系列的教学程序相互作用,从计算机系统中的这些教学程序中获得知识与技能 38:个体对物体各部分的排列组合的反映的知觉叫做()单项选择题A、形状知觉B、大小知觉C、深度知觉D、立体知觉 39:根据不同归因过程和归因的作用,说明归因的各种
9、原理主要有()多项选择题A、冯特的归因理论B、海德的归因理论C、韦纳的归因理论D、弗洛伊德的归因理论E、凯利的归因理论 40:根据柯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单项选择题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他律水平 41:一类事物的最佳代表,也就是某个概念的典型例证,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表象B、原型C、经验D、概念 42:元认知的实质是个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单项选择题A、自我控制B、自我认知C、自我指导D、自我学习 4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单项选择题A、先快后慢B、逐步减慢C、先慢后快D、逐步加快 44:在发现教学中,教师的角
10、色是学生学习的()。单项选择题A、促进者和引导者B、领导者和参谋C、管理者D、示范者 45: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推动作用,因此应多用。()判断题对错 46: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论属于联结学习理论。()判断题对错 47:对练字过程中的手部动作的把握,是()单项选择题A、情景知识B、程序性知识C、语义知识D、陈述性知识 48:教师组织课堂空间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即按领域原则和按()。单项选择题A、功能B、大小C、用途D、年龄 49: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艺术性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也永远没有止境。()判断题对错 50: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利用多样化的复习方式巩固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单项选择题A、复述
11、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 查看答案 1:答案正确 解析 2:答案B 解析 3:答案A 解析 4:答案A 解析 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 5:答案D 解析 识记性试题。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为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6:答案D 解析 画出网络关系图是组织策略,是认知策略的一种。 7:答案错误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8:答案A 解析 技能可以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操作技能的动作是由外显的机体运动来实现的,其动作的对象是物质性的客体;心智技能的动作通常是借助于内在的智力操作来实现的,其动作对象为事物的信息。因
12、此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被称为操作技能。 9:答案A 解析 当人确信某种紧张情景不能改变或控制时,情绪会变得更低落,这时抑郁逐渐取代了焦虑。 10:答案C 解析 在操作熟练阶段,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11:答案A 解析 12:答案B,D,E 解析 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形成经过了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三个阶段。 13:答案A 解析 14:答案B 解析 15:答案正确 解析 略 16:答案B 解析 青少年期包括少年期(11、12岁l4、15岁)和青年初期(14、15岁l7、18岁)。 17:答案C 解析 18:答案D 解析 变式是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组织感性材料
13、,使非本质要素变异,突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概念。因此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分化概念。 19:答案错误 解析 同化是指儿童把新的刺激物纳入已有图式的认知过程。 20:答案D 解析 21:答案A 解析 22:答案A 解析 23:答案错误 解析 最近发展区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故,是错的。 24:答案B 解析 【解析】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25:答案D 解析 自我效能感指
14、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首先由班杜拉提出。 26:答案C 解析 27:答案A 解析 学习的意义包括: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必要条件、促进心理的成熟与发展。 28:答案B 解析 29:答案D 解析 30:答案正确 解析 略。 31:答案A 解析 32:答案C 解析 略。 33:答案D 解析 34:答案B 解析 35:答案C 解析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包括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其中处于第二阶段的是认同。 36:答案错误 解析 37:答案A 解析 38:答案A 解析 39:答案B,C,E 解析 40:答案B 解析 41:答案B 解析 42:答案A 解析 43:答案A 解析 44:答案A 解析 发现教学是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策略,教师在其中主要起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45:答案错误 解析 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推动作用,但应用时也应注意适度、适量。 46:答案正确 解析 经典条件作用论揭示了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形成过程,它属于联结学习理论。 47:答案B 解析 程序性知识亦称操作性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后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例如,对练字过程中的手部动作的把握,就是程序性知识。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48:答案A 解析 49:答案正确 解析 (P384) 50:答案A 解析 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