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6月10日-6784)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6月10日-6784)1:技能学习的前提是()的掌握。单项选择题A、基础性知识B、概念性知识C、科学知识D、程序性知识 2:根据适当过度学习原则,如果一个学生学10次刚好记住一个英语单词,那么他的实际学习次数应该是()。多项选择题A、10次B、11次C、15次D、8次E、20次 3:关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多项选择题A、高智力者其创造性也高B、高创造性者必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C、创造性与智力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
2、下又有相关的线性关系D、低创造性者其智商可能高也可能低E、高创造性者智商一定低 4:下列选项中,属于组织策略的是()。多项选择题A、画线B、记笔记C、列提纲D、画关系图E、位置记忆术 5: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单项选择题A、讲解B、观察C、示范D、练习 6: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这属于问题解决的哪一阶段()单项选择题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提出假设D、检验假设 7: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该群体的性质以及与正式群体的目标一致程度。()判断题对错 8: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单项选择题A、先快后慢B、先慢
3、后快C、前后一样快D、没有规律 9:诊断性评价多半是在()实施。单项选择题A、教学过程中B、形成性评价之后C、形成性评价之前D、教学过程之后 10:_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规律的认识。()单项选择题A、情绪B、认知C、人格D、道德 11: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提出的动机理论为()。多项选择题A、强化说B、动机归因理论C、自我效能感理论D、成就动机理论E、概括说 12:计划策略属于()单项选择题A、精加工策略B、支持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元认知策略 13:任务促成的纪律的前提是()。单项选择题A、教师的监督、指导B、同辈群体的压力C、个人对活动本身的充分理解D、活动本身的吸引力
4、 14:学习动机的作用包括()。多项选择题A、激活动机B、定向动机C、强化动机D、调节动机 15:维纳认为,学生学习成败的主要因素包括()多项选择题A、能力B、努力C、运气D、任务难易E、教师 16:“跳一跳,摘桃子”这句话比喻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做到()单项选择题A、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B、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C、难度适中D、便于检测 17:迁移的图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单项选择题A、里德B、贾德C、苛勒D、罗斯 18: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中学生常见的焦虑反应是()。单项选择题A、生活焦虑B、睡眠障碍焦虑C、交友焦虑D、考试焦虑 19:根据学习的定
5、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单项选择题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20: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单项选择题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21:()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认为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心理类型,内倾的和外倾的。单项选择题A、苛勒B、西蒙C、荣格D、马斯洛 22: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做一定的概括,思维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属于()。
6、单项选择题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2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多项选择题A、教的心理活动B、学的心理活动C、教与学的互动机制D、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E、教师的心理发展特点 24:按加涅学习结果的分类,学习者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称之为言语信息。()判断题对错 25:某学生智商为100表示()。单项选择题A、较低智力B、中等智力C、较高智力D、非凡智力 26:()不是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单项选择题A、客观性B、计划性C、可比性D、公平性 27:班杜拉把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行为倾向叫做()。单项选择题A、替代性强化B、直接强
7、化C、外在强化D、自我强化 28:我们背单词时,容易记住前面和后面的单词,中间的易忘记,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单项选择题A、痕迹消退说B、动机说C、同化说D、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29:在学习成功与失败的归因中,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是()单项选择题A、能力高低B、努力程度C、运气好坏D、任务难度 30:进入中学,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应怎样”等问题。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单项选择题A、信任感B、自我同一感C、主动感D、勤奋感 31: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可找出多种解答方案的问题
8、称为()。单项选择题A、有序问题B、抽象问题C、有结构问题D、无结构问题 32:认知测验包括()。多项选择题A、智力测验B、特殊能力测验C、兴趣测验D、创造性测验E、成就测验 33: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哪三个等级?()多项选择题A、一般常态心理B、人格障碍心理C、轻度失调心理D、严重病态心理E、精神病 34: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的长短和编码方式的不同,一般可把记忆分为三个系统,即()、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单项选择题A、语义记忆B、感觉记忆C、工作记忆D、情绪记忆 35: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单项选择题A、有
9、影响B、没有影响C、几乎没有影响D、有实质性影响 36:课堂社会环境包括()。多项选择题A、教师B、温度C、学生D、课堂情境E、座位的安排 37: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是一成不变的。()判断题对错 38:学习策略是通过学习、练习获得的,并且能通过训练获得提高。()判断题对错 39:下列测验方法中,不可能由教师或学校自行编制的是()单项选择题A、心理测验B、客观测验C、标准测验D、论文式测验 40:认知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被称为生长需要。()判断题对错 41:有的学生看见警察在时,遵守交通规则;警察不在时,就违反交通规则;其态度和品德属于哪一阶段?()单项选择题A、解冻B、依从C、认同D、内
10、化 42:舒茨提出人际交往需要的三维理论,认为基本的需要包括()。多项选择题A、成就B、包容C、情感D、支配E、生存 43:乌申斯基的代表作(),对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单项选择题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大纲 44:学习策略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描述?()多项选择题A、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或技能B、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C、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D、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控制的统一体E、学习策略是元认知 45:有系统地收集学生学习行为的有关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_。单项选择题A、教学计划B、教学设计C、教学评价D、教
11、学过程 46:正确的健康概念应指()。单项选择题A、没有疾病B、身体壮实C、不但躯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D、心理素质高 47:提出“经验+反思=成长”的教师成长公式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波斯纳B、科顿C、皮亚杰D、布卢姆 48:()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单项选择题A、能力B、道德C、态度D、情绪 49:利用歌诀或谐音来帮助记忆,这是利用了()单项选择题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 50:创造性思维表现为思维的()。多项选择题A、独创性B、发散性C、灵活性D、突发性E、活跃性 查看答案 1:答案D 解析 技能的学习要以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为前
12、提。 2:答案C 解析 C【解析】本题考查知识巩固的途径,具体内容是复习活动的适当超额。研究表明,超额学习程度达150%时,效果最佳,小于或多于150%,效果都不理想。因此本题的答案为10150%=15。 3:答案B,D 解析 4:答案C,D 解析 常用的组织策略有列提纲、利用图形和利用表格。画线属于复述策略,记笔记、位置记忆术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5:答案D 解析 练习是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是形成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在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6:答案B 解析 7:答案正确 解析 8:答案A 解析 9:答案B 解析 诊断性评价多半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
13、施。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B 解析 B【解析】本题考查对学习动机理论的掌握,属于识记型题目。强化说的提出者是斯金纳,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班杜拉提出的,成就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概括说是学习迁移的理论。 12:答案D 解析 13:答案C 解析 14:答案A,B,C 解析 动机的作用有三方面:激活动机、定向动机、强化动机。 15:答案A,B,C,D 解析 维纳认为,学生学习成败包括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6:答案C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17:答案A 解析 识记性试题。迁移的图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里德。该迁移学说认为
14、专家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都是靠问题图式来解决问题的。(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8:答案D 解析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 19:答案D 解析 20:答案B 解析 21:答案C 解析 22:答案D 解析 儿童的思维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做一定的概括,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是属于形式运算阶段。 23:答案A,B,C 解析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在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4:答案错误 解析 按加涅学习结果的分类,学习者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
15、力称之为智慧信息。 25:答案B 解析 智商100表示中等智力。 26:答案D 解析 27:答案A 解析 略。 28:答案D 解析 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之所以较差,可能是由于同时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双重干扰的结果。而最前部与最后部的记忆效果之所以较好,可能是由于仅受倒摄抑制或前摄抑制造成的。 29:答案A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30:答案B 解析 按照埃里克森的观点,中学阶段处于青春期,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自我同一感。 31:答案D 解析 32:答案A,B,D,E 解析 认知测验不包括兴趣测验。 33:答案A,C,D 解析 根据有关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一般常态
16、心理、轻度失调心理和严重病态心理。 34:答案B 解析 记忆可分为三大系统:感觉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 35:答案A 解析 有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有影响,不同的座位对于不同要求的学生学习的影响不同。 36:答案A,C,D 解析 课堂社会环境包括教师、学生和课暨情境,温度和座位的安排属于课堂物理环境。 37:答案错误 解析 38:答案正确 解析 略。 39:答案C 解析 标准测验是一种大规模的、具有统一标准的、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的、并对误差作了严格控制的测验。它根本不可能由教师或学校自行编制,一般由专门的考试机构编制试卷并组织实施。 40
17、:答案错误 解析 41:答案B 解析 42:答案B,C,D 解析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1958年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43:答案B 解析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44:答案A,B,C,D 解析 元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一种,所以E选项错误。 45:答案C 解析 46:答案C 解析 我们将健康归结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内容。 47:答案A 解析 教师成长公式是波斯纳提出的。 48:答案C 解析 略。 49:答案B 解析 50:答案A,B,C 解析 创造性思维表现为独创性、发散性、变通性(灵活性)。 12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