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扬州慢(淮左名都)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卜算子(b) 初霁(j)B戍角(sh) 怆然(chun)C荠麦(qio) 香(t)D玉钿(din) 黍离(sh)2下列选项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更著(更加显赫)一任(完全任凭)B盈盈(状美女之仪表,这里借指梅花)无主(无人过问)C群芳(百花)碾(轧碎)D自度此曲(自己创制了这个曲调)算而今(料想今天)3下列各项不属于扬州慢一词中“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深刻含意的一项是( )A叹“扬州芍药甲天下”而如今自生自灭。B表现了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苦伤
2、感之情。C遥念花的孤寂,抒发离情之苦。D表现了扬州的寥落,名都的沉沦。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零落成泥碾作尘,_。(2)过春风十里,_。(3)_,_,难赋深情。(4)_,波心荡冷月无声。(5)_,年年知为谁生。(6)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_?(7)_,翠禽啼一春。(8)_,小横陈。(9)_,更著风和雨。(10)无意苦争春,_。二、拓展阅读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鹊 桥 仙陆 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 ?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 洲烟雨 。镜湖 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 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占
3、断:占尽。 洲烟雨:指长满 草、烟雨空濛的风光。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_(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答:_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杏花天影姜 夔丙午之冬,发沔口 。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风日清淑 ,小舟挂席,容与波上。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 。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注 沔口:今湖北汉口。清淑:晴和。桃叶:晋代王献之的爱妾。
4、献之曾于渡口作歌一首赠桃叶,桃叶亦作歌回赠。后人因此称此渡口为桃叶渡。(1)有人认为“又将愁眼与春风”一句着一“愁”字,含蓄精妙。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答:_(2)下片写离情愁苦主要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答:_三、语言表达7下面的句子顺序已打乱,请准确排序。(只写序号)这三篇作品都含有恢复中原的渴望和对南宋政府苟且偷安的不满。就通常所谓思想意义来说,两者是一致的。水龙吟的“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是说远望中原群山只能滋生“愁”“恨” 。这与陆游的“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含意相近。至于陆游的这两首绝句,其点睛之笔是第二
5、首诗的结尾“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但这首水龙吟是研究者公认的辛词中最好的作品之一,刘克庄评价为“自有苍生以来所无” 。今天的读者仍能从中受到强烈的感动。答:_8我国国花至今未定,梅花、牡丹支持率相差无几。梅花和牡丹历来都为人们所钟爱,也有众多的诗词文赋来赞颂。如果让你来投票,你赞成哪种花为国花,还是把它们定为双国花?请谈谈你的理由。答:_答 案1选 C C 项, “荠”读 j。2选 A A 项,更著:又遭受。3选 C 此诗句不含有离情之苦。4(1)只有香如故 (2)尽荠麦青青 (3)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4)二十四桥仍在 (5)念桥边红药 (6)玉钿何处寻 (7)漫向孤山山下
6、觅盈盈 (8)木兰双桨梦中云 (9)已是黄昏独自愁 (10)一任群芳妒5(1)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及把握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上阕最后两句将终日酣饮耽于享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侯与有志之士却被闲置不用形成对比,表现作者报国无门、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之情。答案: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唐代诗人贺知章去老还乡,玄宗曾诏赐镜湖一角以示矜恤。陆游于此翻出一层新意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于闲人,还用得着你皇帝赐予吗?再说,天地之大,江湖之
7、迥,何处容不下他,谁又稀罕“君恩”的赐予?表达了作者对最高统治者的轻蔑不屑之意,和不得已赋闲而归隐江湖的愤慨不平之情。答案: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6(1)同意。上片写景思人。 “又将愁眼与春风”一句,与起句“绿丝”相呼应。春风乍到,柳芽欲绽还闭,恍似含愁。因而愁人所见的柳芽,自然也成为“愁眼” 。这是一种移情作用。此处词人所云之愁,寄寓柳可再见而人难重觅,景物犹在而情事已非之愁恨,故着一“愁”字,含蓄精妙。(2)主要运用了反衬、拟人、融情于景等
8、手法。(答出两点即可)如:“金陵路、莺吟燕舞” ,以秦淮莺燕之乐景反衬作者离索怀人之悲情。又如:“算潮水、知人最苦”将潮水人格化。潮声呜咽,好像与自己交流心声,最能理解“我”之愁苦。托喻微妙,感慨亦深。又如:“满汀”等句写江中小洲,芳草萋萋,隐喻词人烟波日暮,羁旅未归而愁如芳草的伤感,遂发出“移舟”漂泊,何处是人生归宿的茫然失落之慨叹。国破家亡,无限痛楚,均注于词义转折之中,神情刻画之内。(各举出一例并作分析即可)7解析:由这几个句子的句意可知,这段话是论述“三篇作品”的,所以句为第一句,与句存在逻辑关系的是,之后可推理出其与相连,后应紧跟着,是对两者共性的分析,之后又对两位作者的作品分别解读
9、,逻辑关系应为、。分析时,注意“这” “至于”“但” “两者”等词。答案:8(示例一)梅花原产我国,有 3 000 多年栽培历史,在全国的 20 多个省、市、自治区都有种植。梅花傲雪而开,铁骨冰姿,是高雅、纯洁、刚正不阿的象征,具有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体现着中国人自信、含蓄、坚毅的品格。评选国花,当首推梅花。(示例二)牡丹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花卉,距今已有 1 500 年的历史,经过一千多年的精心培育,牡丹的栽培范围已遍布全国。牡丹花美艳绝伦、富丽堂皇,历来被人们视为人间和平、幸福、繁荣、昌盛的象征。自唐宋便有“国色” 、 “天香”之称。清朝末年,慈禧太后“钦定”牡丹为国花。它具有雍容华贵之姿,可寓我国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景象。评选国花,当首推牡丹。(示例三)梅花、牡丹两种花均原产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香、色俱佳,分别具有美好的寓意,深受中国人喜爱。而且这两种花,一南一北,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牡丹能体现“国色” ,代表物质文明;梅花能体现“国魂” ,代表精神文明。建议将梅花、牡丹确定为“双国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