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高考高三语文 3 月月考模拟试题 051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B且焉置土石?万钟于我何加焉!C犹且从师而问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D或师焉,或不焉。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2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 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B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汤之问棘也是已。C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解析 D 项,句中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表停顿;助词,表肯定和感叹语气。A 项,均为助词,表判断。B 项,均为句中助词,用在
2、主谓之间,表停顿。 C 项,均为助词,用于句末,表感叹、肯定。答案 D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A而吾以捕蛇独存。不赂者以赂者丧。B皆以美于徐公。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樊哙侧其盾以撞。D以八月十三斩于市。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解析 B 项为动词,认为;介词,把。 A 项,均为介词,因。C 项,均为连词,表修饰。D 项,均为介词,表时间,在。答案 B4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变法者因时而化。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B因利乘便。 于今无会因。C蒙故业,因遗策。 因拔所佩刀断一指。D不如因而厚遇之。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3、解析 D 项为介词,趁此、趁机。 A 项,介词,依据;介词,因为。 B 项,介词,表凭借,依据;名词,机会。C 项,动词,继承;连词,于是。答案 D5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A燕王欲结于君。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B良曰:“长于臣。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D君幸于赵王。不求闻达于诸侯。解析 D 项,介词,表被动;介词,在。 A 项,均为介词,跟、同。 B 项,均为介词,表比较,比。C 项,均为介词,对于。答案 D6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B陈
4、涉少时,尝与人佣耕。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D则与一生彘肩。无乃尔是过与?解析 C 项,介词,跟、同,有比较义。 A 项,介词,跟、同;连词,和。B 项,介词,替;动词,给。D 项,动词,给;助词,通 “欤” ,表疑问或反诘语气。答案 C7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A “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非死则徙耳。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解析 C 项,前者为连词,表转折,却;后者为副词,
5、表判断。A 项,均为连词,表承接;B 项,均为连词,表假设;D 项,均为连词,表选择。答案 C8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A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B此数者,用兵之患也。或异二者之为,何哉?C言之,貌若甚戚者。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D客有吹洞箫者。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解析 D 项,均为助词,前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后者是判断的标志,用在主语后,表提顿;A 项,均为助词,的(人、东西、事情 );B 项,均为助词,置于数词后面,无义;C 项,用作“若”“似” “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答案 D9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奚以之
6、九万里而南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B之二虫又何知。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D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解析 B 项,均为指示代词,这、此。 A 项,动词,到;人称代词,我。C 项,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在否定句中,前置。D 项,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节。答案 B10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缦立远视,而望幸焉。B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C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D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解析 C 项为代词,你;A、B、D 项均为连词,表目
7、的,来。答案 C11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B大王来何操?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C或异二者之为,何哉?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D徐公何能及君也?何以战?解析 C 项,均为代词,什么原因。 A 项,动词,呵问;代词,什么原因。B 项,代词,什么;副词,多么。D 项,副词,怎么;代词,什么。答案 C12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A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 乎?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将军迎曹,欲安所归乎?C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D儿
8、寒乎?欲食乎?技盖至此乎?解析 A 项,均为助词,反问语气,吗; B 项,均为助词,反问语气,吗、呢。C 项,形容词词尾,助词,的样子;相当于介词“于” 。D 项,均为助词,表疑问语气,吗。答案 C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秃秃记宋曾巩秃秃,高密孙齐儿也。齐明法,得嘉州司法。先娶杜氏,留高密。更绐娶周氏,与抵蜀。罢归,周氏恚齐绐,告县。齐赀谢得释。授歙州休宁县尉,与杜氏俱迎之官。再期,得告归。周氏复恚,求绝,齐急曰:“为若出杜氏。 ”祝发以誓。周氏可之。齐独之休宁,得娼陈氏,又纳之。代受抚州司法,归间周氏,不复见,使人窃取其所 产子,合杜氏、 陈氏,载之抚州。明道二年正月,至是月
9、,周氏亦与其弟来,欲入据其署,吏遮以告 齐。齐在宝应佛寺受租米,趋归,捽挽置庑下,出伪券曰:“若佣也,何敢尔!”辨于州,不直。周氏诉于江西转运使,不听。久之,以布衣书里姓联诉事,行道上乞食。萧贯守饶州,驰告贯。饶州,江东也,不当受诉。贯受不拒,转运使始遣吏祝应言为覆。周氏引产子为据,齐惧子见事得,即送匿旁方政舍。又惧, 则收以归,扼其喉,不死。 陈氏从旁引儿足,倒持之,抑其首瓮水中乃死,秃秃也。召役者邓旺,穿寝后垣下为坎,深四尺,瘗其中,生五岁云。狱上更赦,犹停齐官,徙濠州,八月也。庆历三年十月二十二日,司法 张彦博改作寝庐,治地得坎中死儿,验问知状者,小吏熊简对如此。又召邓旺诘之,合狱辞,留
10、州者皆是,惟杀秃秃状盖不见。与予言而悲之,遂以棺服敛之,设酒脯奠焉。以钱与浮图人昇伦,买砖为圹,城南五里张氏林下瘗之,治地后十日也。呜呼!人固择于禽兽夷狄也。禽 兽夷秋于其配合孕养,知不相祸也,相祸则其类绝也久矣。如齐何议焉?买石刻其事,纳之圹中,以慰秃秃,且有警也。事始末,惟杜氏一无忌言。二十九日,南丰曾巩作。(选自曾巩集 ,有删改)1对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更绐娶周氏 绐:欺骗。B周氏恚齐绐 恚:怨恨。C深四尺,瘗其中 瘗:埋葬。D又召邓旺诘之 诘:反问。解析 D 项, 诘:盘问。答案 D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孙齐卑鄙、凶恶的一组是( ) 。先娶杜氏,留高密
11、齐赀谢得释 使人窃取其所产子若佣也,何敢尔 以布衣书里姓联诉事 陈氏从旁引儿足,倒持之A B C D解析 是对孙齐娶妻杜氏的情况的交代;是周氏所为,而非孙齐;表现了陈氏的凶恶。答案 C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记叙了五岁小儿秃秃惨死于父亲孙齐之手的原因和改葬过程,严厉谴责了禽兽不如的孙齐。B孙齐隐瞒自己已经娶妻的事实,而一再骗婚,为逃避罪责,他竟亲手杀死自己的儿子。他是衣冠禽兽。C孙齐在罪行暴露后,竟能靠行贿使案子了结,又一再被授官,最后虽罪行被揭露,却又因遇赦而逃脱了应有的惩处。D作者以精练的笔墨,刻画了孙齐狡诈、残忍的性格,最后以简要的抒情表明自己的观点,起到
12、画龙点睛的效果。解析 D 项,最后以简要的议论表明自己的观点,而非抒情。答案 D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明道二年正月,至是月,周氏亦与其弟来,欲入据其署,吏遮以告齐。译文:_(2)狱上更赦,犹停齐官,徙濠州,八月也。译文:_(3)以钱与浮图人昇伦,买砖为圹,城南五里张氏林下瘗之,治地后十日也。译文:_(这时,)萧贯任饶州知州,(周氏) 赶去向他申 诉。 饶州隶属江南东路,(按规定萧贯) 不应该接受她的诉状。 (但)萧贯并不推辞,(仍然受理),(江南西路) 转运使这才派公吏祝 应言前去审察。周氏 (便)以她所生的儿子为证据(状告孙齐),而孙齐害怕儿子被 发现使事实真相败露,就将儿子藏到附近(一个名叫) 方政的人家里。随后仍怕被发现,就将儿子带回家,(用力)掐住儿子的咽喉,没有把儿子弄死。陈氏从旁边拽住小孩的双脚,倒提起来,而孙齐把他的头按进一个盛有水的容器中,才把小孩弄死,这( 个小孩)就是秃秃。(孙齐) 叫来差役 邓旺,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