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5月11日-3799)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5月11日-3799)1:以下思维活动中,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最早关注的研究是()单项选择题A、求异思维B、求同思维C、直觉思维D、聚合思维 2:操作技能的形成可分几个阶段?()多项选择题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 3:根据巴甫洛夫的研究,条件反射中涉及的基本事项有()。多项选择题A、无条件刺激B、条件刺激C、无条件反应D、条件反应E、强化 4:在我国,心理学通常按照个体把1418岁的人群叫做()单项选择题A、少
2、年期B、学龄中期C、青年初期D、青年中期 5: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单项选择题A、需要B、动机C、兴趣D、诱因 6:习惯是自然习得的,它既可能符合法则,也可能不符合法则;而技能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与教学而形成的,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动作经验的不断内化而形成的。判断题对错 7:教育心理学中的教学环境是指社会环境。()判断题对错 8: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德国学者冯特()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的。单项选择题A、1879B、1897C、1789D、1798 9: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单项选
3、择题A、信息加工B、智力活动C、信息输入D、心理变化 10: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对偶故事法B、两难故事法C、临床法D、观察法 11:维果茨基强调教学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后面。()判断题对错 12:在教学中为完成教学任务,师生之间借以相互传递信息或影响的工具、设备、媒体及其科学运用是指()单项选择题A、教学媒体B、教学技术C、教学手段D、教学策略 13:心理学家赫尔1920年首创()单项选择题A、假设检验理论B、样例理论C、有效概念理论D、人工概念研究 14:一般说来,以下哪一类能力被认为不属智力范畴?()单项选择题A、人际交往能力B、学习能力C、言语能力
4、D、运算能力 15:根据人的高级神经活动中两种信号系统谁占相对优势而划分的智力类型是()单项选择题A、视觉型B、听觉型C、艺术型D、运动觉型 16:化学老师演示KMnO4制取O2的实验,这属于哪种直观方式()单项选择题A、实物直观B、模像直观C、图像直观D、言语直观 17: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由陶行知于1924年编写的。()判断题对错 18:弗洛伊德把人格发展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三阶段。()判断题对错 19:学校心理辅导主要服务的人群是()单项选择题A、正常学生群体B、特殊学生群体C、有心理问题的学生D、极个别学生 20: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松散群体B、联
5、合群体C、非正式群体D、集体 21: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进行系统研究,得到的规律是()单项选择题A、进程均衡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无明显变化 22: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单项选择题A、比内一西蒙量表B、斯坦福一比内量表C、比内一推孟量表D、韦克斯勒量表 23:研究发现,教师期望效应的大小要受学生年龄的影响,一般而言,更容易受到期望效应影响的是()单项选择题A、年龄上无明显差异B、中等年龄的差异C、年龄较大的学生D、年龄较小的学生 24: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上的失调状态。单项选择题A、知觉B、思维C、情绪D、行为 25:操作技能就其动作的进行而言,具有()。
6、单项选择题A、外显性B、客观性C、展开性D、观念性 26:下列哪一项属于元认知的实例?()单项选择题A、学生在考试之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C、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D、利用复述策略记忆 27: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联想而发生的情感体验称为()。单项选择题A、直觉的道德情感B、想象的道德情感C、伦理的道德情感D、认知性道德情感 28: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如果勤奋感的培养受到挫折,儿童容易形成()单项选择题A、羞耻感B、内疚感C、挫折感D、自卑感 29: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单项选择题A、维持动机作用B、
7、促进和维持功能C、思想教育作用D、培养纪律功能 30: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校对时,很难发现其中的错误,但校对其他人的文章就很容易发现,这是由于()单项选择题A、注意分散B、粗心C、知觉整体性D、定势 31:数学学习中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属于()。多项选择题A、自上而下的迁移B、自下而上的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E、水平迁移 32:从评价的功能上去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单项选择题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33: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是()多项选择题A、认知定向阶段B、掌握局部动作阶段C、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D、
8、活动的定向阶段E、动作协调完善化阶段 34: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_。单项选择题A、松散群体B、联合群体C、非正式群体D、集体 35: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称为()。单项选择题A、配置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 36:在()意识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单项选择题A、可控制的B、白日梦C、自动化的D、睡眠 37:教师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判断题对错 38:学习期待是动态的,诱因是静态的,所以,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是学习的诱因。()判
9、断题对错 39:与创造性思维关系最密切的是。()单项选择题A、发散思维B、形象思维C、逻辑思维D、动作思维 40: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进行划分,迁移可分为()单项选择题A、正迁移和负迁移B、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D、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41:学习准备是学生的内部条件,是学习的起点。()判断题对错 42: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单项选择题A、机械的接受学习B、有意义的接受学习C、机械的发现学习D、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43:练习曲线的作用不包括()单项选择题A、表示练习的结果B、帮助人们分析、考察动作技能随练习量的增加而改进的一般趋势C、描
10、述动作技能随练习时间的变化D、检验学生的心理素质 44:用心理模拟法来建立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需经过两个步骤,一是创拟确立模型,二是检验修正模型,其中第二步是关键。()判断题对错 45:道德教育中的价值辨析理论来自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判断研究。()判断题对错 46:有研究发现,教师的批评或不赞成,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存在着()。单项选择题A、负相关B、正相关C、没有关系D、若有若无 47:通过对学生的家庭作业或课堂练习、论文、日记、手工制作的模型、绘画等各种作品进行考查分析,并形成某种判断和决策的过程称_。单项选择题A、个案研究B、观察分析C、案卷分析D、软事记录 48:自编测验的常见错误是()。
11、多项选择题A、教师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指标B、教师对测验准备不够充分C、测验太简单,题量小D、教师不关心学生知识水平而使题过复杂或过简单E、教师对测验的项目分类比例不一致 49: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单项选择题A、在学生学习较容易的任务时,应尽量使学生紧张一些B、在学生学习较复杂的任务时,应尽量创设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C、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D、不论学习任务难易都应保持同样的动机水平 50:系统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做出决策,此过
12、程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评价B、测量C、测验D、控制 查看答案 1:答案A 解析 【系统解析】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吉尔福特最早关注并加以研究的思维活动。 2:答案A,B,C,D 解析 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和操作熟练。 3:答案A,B,C,D 解析 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具体内容是条件反射中涉及的四个基本事项,即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条件刺激和条件反应。 4:答案C 解析 5:答案A 解析 6:答案正确 解析 答:正确。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习惯是自然习得
13、的,它既可能符合规律,也可能不符合法则;而技能是通过系统的学与教学而形成的,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动作经验的不断内化而形成的。 7:答案错误 解析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8:答案A 解析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9:答案D 解析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心理变化。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错误 解析 维果茨基强调教学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 12:答案B 解析 13:答案D 解析 14:答案A 解析 能力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智
14、力则只是表现在人的认知学习方面。 15:答案C 解析 16:答案A 解析 17:答案错误 解析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18:答案错误 解析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19:答案A 解析 20:答案D 解析 21:答案B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22:答案B 解析 比纳-西蒙量表是最早的智力量表,后经美国斯坦福大学推孟教授的翻译和修订,改名为斯坦福-比纳量表,这是目前世界上广泛流传的智力量表之一。(本解析由jessie提供) 23:答案D 解析 研究发现,教师期望效应的大小要受学生年龄的影响,一般而言,更容易受到期
15、望效应影响的是年龄较小的学生。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24:答案C 解析 25:答案A 解析 26:答案C 解析 27:答案B 解析 28:答案D 解析 29:答案B 解析 根据课堂管理的概念,选B。 30:答案D 解析 31:答案B,C 解析 数字运算对字母运算的影响是积极的,因此是正迁移;数字运算是下位的、较低层次的,因此是自下而上的迁移。 32:答案C 解析 C【解析】教育评价就其目的的不同,通常分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两种类型。“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这两个概念是由斯克里文在其1967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首先提出来的。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
16、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指向更一般的等级定”。它的直接目的是作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别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是否合格。 33:答案A,B,C,E 解析 34:答案D 解析 35:答案D 解析 略。 36:答案A 解析 在正常条件下,意识具有四种不同的状态:可控制的意识状态、自动化的意识状态、白日梦状态、睡眠状态。在可控制的意识状态,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做成一件事情,是意识的第一状态。 37:答案错误 解析 教师的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三是个
17、别化教学。 38:答案错误 解析 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诱因是动态的,它将静态的期待转换成为目标。所以,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是学习的诱因。 39:答案A 解析 40:答案D 解析 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可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41:答案正确 解析 42:答案B 解析 43:答案D 解析 44:答案错误 解析 用心理模拟法来建立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需经过两个步骤,其中第一步创拟确立模型是关键。 45:答案错误 解析 46:答案A 解析 47:答案C 解析 48: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教师自编测验优缺点的理解。 49:答案D 解析 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关系,而是呈倒U形曲线关系。也就是说,学习动机的强度有一个最佳水平。过高或过低的动机水平对于顺利完成任务都是不利的。应该根据任务难度设定恰当的动机水平。根据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不同的任务其最佳的动机水平不同,完成容易的任务时,应尽量使学生紧张一些,完成困难的任务时,应尽量创设轻松自由的气氛。 50:答案A 解析 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