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4月26日-7510).docx

上传人:陈十三 文档编号:16566153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4月26日-75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4月26日-75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4月26日-75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4月26日-7510)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4月26日-7510)1:教师通过协调课堂类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称为_。单项选择题A、课堂凝聚力B、课堂控制C、课堂管理D、课堂气氛 2: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单项选择题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分现象 3:汉语拼音的学习干扰英语音标的学习,这种迁移属于()单项选择题A、逆向迁移B、负迁移C、垂直迁移D、一般迁移 4: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

2、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单项选择题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人知心理学D、信息论 5: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判断题对错 6:道德判断处于寻求认可取向阶段表明其道德认识的发展水平是()。单项选择题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超习俗水平 7:“熟能生巧”是对桑代克哪个学习分定律的最好注脚()单项选择题A、效果律B、练习律C、强化律D、准备律 8:_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单项选择题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光环效应D

3、、投射效应 9: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单项选择题A、苛勒B、托尔曼C、桑代克D、巴甫洛夫 10:维果斯基在儿童心理发展观上提出了()。单项选择题A、阶段发展理论B、道德发展理论C、文化历史发展理论D、人格发展理论 11:焦虑是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等在内的各种精神症的共同特征。()判断题对错 12:以下关于专家新手比较研究说法错误的是()。单项选择题A、研究步骤分为选出专家、新手,提出任务;比较两者完成任务情况B、20世纪70年代后期被应用于研究教师的认知C、它是认知心理学家研究专门领域的知识时常采用的方法D、这一方法最初就应用于教师的认知研究 13: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理

4、论的是()。单项选择题A、班杜拉B、奥苏伯尔C、布鲁纳D、苛勒 14:不属于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的是()单项选择题A、道德认知;B、家庭教养方式;C、社会风气;D、同伴群体 15: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单项选择题A、自我了解B、自我实现C、自我行动D、自我控制 16:提出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巴甫洛夫B、桑代克C、托尔曼D、斯金纳 17:问题解决是指排除障碍、由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判断题对错 18: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A现有水平与过去水平的差异B刚完成的发展水平C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水平D儿童的现有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

5、水平之间的差异单项选择题 19: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称为()单项选择题A、课堂凝聚力B、课堂控制C、课堂管理D、课堂气氛 20:三维迁移模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单项选择题A、贾德B、里德C、苛勒D、奥斯古德 21:群体规范通过从众的学生保持认知,情操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了_。单项选择题A、方向和范围B、方向C、范围D、纪律约束 22: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单项选择题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 23:每当想起刘胡兰、黄继光等英雄人物,就会唤起学生对那种坚贞不屈行

6、为的敬仰之情,并激励着学生去战胜困难,这属于()单项选择题A、直觉的道德情感B、认知的道德情感C、想象的道德情感D、伦理的道德情感 24:托尔曼认为,说明学习需要【】多项选择题A、效果律B、能力律C、刺激律D、涉及材料呈现方式的定律E、准备律 25:按造就焦虑的性质来划分,焦虑包括()多项选择题A、现实性焦虑B、神经性焦虑C、过敏性焦虑D、道德性焦虑 26:在安德森提出的心智技能三阶段中,()阶段的任务是把某一领域的描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过程。单项选择题A、认知B、联结C、自动化D、内化 27:整合所学新知识、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是()单项选择题A、复述策略B、计

7、划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 28:在一个测验正式付诸使用以前,测验的编制者都要建立一个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使得对分数的解释更加清晰、明确。这一参照指标指的是()。单项选择题A、常模B、效度C、难度D、信度 29: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活动称为()单项选择题A、认知方式B、认知过程C、认知风格D、学习策略 30:练习中的反馈主要来自于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两方面。()判断题对错 31:根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可分为()单项选择题A、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B、常模参照与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和诊断性评价D、正式和非正式评价 32:根据社会个体人际反应的外部表现,人际关系可分为

8、()多项选择题A、包容的需求B、外露型C、内涵型D、伪装者E、情感的需求 33:社会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判断题对错 34:数学家高斯十岁时,对于“1+2+3+4+?-+99+100=?”这道题通过分析发现,这一数列两端二数之和总是101,从而提出1011002=5050的答案,在解决这一问题过程中,数学家高斯主要运用了()单项选择题A、再造性思维B、模仿性思维C、形象性思维D、创造性思维 35: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单项选择题A、成就水平的测验B、能力形成的测验C、结构的测验D、智力发展的测验 36: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表现为使

9、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是()单项选择题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动作技能D、言语信息 37:认知资源理论的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谢夫林B、布鲁德本特C、特瑞斯曼D、卡尼曼 38:小青经常在课堂上玩手机,小娜提醒小青学校规定课堂上不能玩手机,可小青不听,因此小娜认为小青不是好学生。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娜道德发展处于()阶段。单项选择题A、惩罚与服从B、相对功利C、遵守法规D、道德伦理 39:桑代克提出学习不是建立刺激一反应联结,而是建立观念之间的联结。()判断题对错 40:随机应变,触类旁通表现出了思维的()。单项选择题A、流畅性B、变通性C、独创性D、聚合性 41:以下

10、不属于PQ4R阅读策略的是()。单项选择题A、预览B、反思C、背诵D、回忆 42: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迁移()。单项选择题A、触类旁通B、闻一知十C、照本宣科D、温故知新 43:注意的功能有()多项选择题A、调节和监督功能B、维持功能C、抑制功能D、选择功能E、启动功能 44:情绪的两极性表现在()多项选择题A、快感度B、紧张度C、强度D、激动度E、应激度 45:知识的获得是知识学习的第一步。()判断题对错 46:()是个体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包括问题的起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由前者过渡到后者的各中间状态和有关的操作。单项选择题A、问题B、问题解决C、理解问题D、问题空间 47:根据布

11、鲁纳的教育目标观,学校教育的第三个目标是()单项选择题A、发展学生们运用“思想”解答问题的信心B、培养学生的自我推进力,引导学生们独自运用各种题材C、培养“经济地使用思想”D、发展理智上的忠诚 48: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单项选择题A、极大的影响B、不大的影响C、积极的影响D、消极的影响 49:“掌握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布卢姆?B、布鲁纳?C、班杜拉?D、斯金纳 50:反思评价属于学习策略中的()。单项选择题A、精加工策略B、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元认知策略 查看答案 1:答案C 解析 2:答案C 解析 高原现象:是指练习到一定时期,技能水

12、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尽管练习很用心,但成绩提高不大,动作技能水平出现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 3:答案B 解析 4:答案A 解析 5:答案错误 解析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 6:答案B 解析 详见上题。 7:答案B 解析 8:答案A 解析 9:答案A 解析 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并提出了“顿悟”说。 10:答案C 解析 维果斯基是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创始人,特别强调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化历史的作用。 11:答案正确 解析 12:答案D 解析 13:答案A 解析 班杜拉最早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理论。 14:答案A 解析 15:答案D 解析 16:

13、答案A 解析 【解析】巴甫洛夫提出了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桑代克提出了尝试错误说;托尔曼提出了有关学习的认知地图理论;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17:答案正确 解析 18:答案D 解析 最近发展区由维果茨基提出,指学生现有水平(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独立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的差异。 19:答案C 解析 20:答案D 解析 奥斯古德提出迁移的三维模式,又称“迁移和逆向曲面”,表明刺激或学习材料的相似程度和反应的相似程度与迁移的关系。(资料来源当代教育心理学)(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1:答案A 解析 22:答案A 解析 【解析】远景的间接

14、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联的。 23:答案C 解析 24:答案B,C,D 解析 25:答案A,B,D 解析 26:答案B 解析 认知技能形成的第二阶段即联结阶段是程序化的过程。 27:答案C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28:答案A 解析 常模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由总体测量结果的统计平均值表示。 29:答案B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30:答案正确 解析 略 31:答案D 解析 根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可分为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32:答案B,C,D 解析 33:答案错误 解析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 34:答案D 解析 35:答案A 解析 (一)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含义及特点

15、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其特点大致为:测验是由专门机构或专家学者按一定测验理论和技术,根据全国或某一地区所有学校的共同教育目标来编制的。所有受试人所做的试题、时限等施测条件相同,计分手段和分数的解释也完全相同。(本解析由安宝蓝提供) 36:答案A 解析 37:答案D 解析 38:答案C 解析 39:答案错误 解析 桑代克提出学习不是建立观念之间的联结,而是建立刺激一反应联结。 40:答案B 解析 41:答案D 解析 PQ4R包括预览、提问、阅读、反思、背诵、复习等六个步骤。 42:答案C 解析 43:答案A,B,D 解析 44:答案

16、A,B,C,D 解析 45:答案正确 解析 46:答案D 解析 略。 47:答案B 解析 A、C、D三项分别是学校教育的第二、四、五个目标。 48:答案A 解析 研究表明,群体规范形成的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因为青少年时期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所以心理和行为容易受到来自同伴群体的影响而改变。 49:答案A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50:答案D 解析 元认知策略包括三种:(1)计划策略。是指要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活动之前浏览阅读材料、选择策略,谋划具体计划活动,并预计其有效性。(2)监视策略。是指在认知活动进行的实际活动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策略的效果,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3)调节策略。是根据监视的结果,找出认知偏差,及时调整或修改目标的策略,调节策略能帮助学生矫正学习行为、补救理解上的不足。元认知策略的三个方面总是相互联系在一起而工作的。所以反思评价属于元认知策略范畴。 11 /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其他考试类文档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