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生物学科各年级学生学业质量监控与评价指导意见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和个人生活,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中学生物课程是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一、学业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目标 1通过监测,检查、了解学生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是否知道这些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检查学生是否获得适应
2、现实生活、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的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是否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2通过监测,检查了解学生是否能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是否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以及是否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检查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3在笔答和实验操作考查的监测中,渗透结构和功能、局部和整体、多样性和共同性相统一等观点,渗透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渗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主动参与社会决
3、策的意识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核,加强监测的导向作用,以此促进教师对该目标的重视。 二、学业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依据生物课程标准和生物教学大纲是生物学科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生物学科学业质量监控与评价应当以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生物学科高二和高三年级应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高中毕业考试说明、高考说明为期末监测和模拟练习命题的依据。三、监测内容要求的层次生物初、高中期末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的生物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运用生物学基础知识、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生物学基本观点分析解决一些生物学实际问题的能力。生物学科对期末考试的要求划分为了解、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层 次具 体 要
4、 求行为动词表述识记(A)能再认、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例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知道,识别,描述,说出,列举,举例说出理解(B)能把握知识间内在逻辑关系;对概念和原理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整理信息等说明,举例说明,概述,区别,解释,阐明,选出,收集,处理掌握(C)能在新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理;进行总结、推论;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分析,应用,设计,得出,拟定,评价,撰写 生物学科高三模拟考试的内容要求的三个层次的含义为: A了解所列知识内容的确切含义,能够识别和辨认它们。能够使用恰当的专业术语,进行叙述。 B综合运用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会分析各种形式的
5、数据(如:数据、图、表),得出正确结论。 C能够在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相关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并得出正确结论。以上三个层次的关系是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后一个层次包括前一个层次的要求。 四、监测内容: 监测内容包括生物知识、科学能力、态度观念等方面。这些方面呈现了生物学科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1.知识方面:主要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变异和进化、生物与环境、生物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及其有关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2.态度观念方面:包括科学观点、科学态度; 情感
6、和价值观。 3.能力方面:正确使用显微镜等常用工具和仪器,掌握进行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获取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科学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能够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初一年级第一学期:教材目录课标要求活动建议引言第一章 认识生物第一节 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动物第二节 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第三节 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第二章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 常用的生物学研究方法第二节 中学生物实验的常用工具第三章 生物体的结构第一节 细胞第二节 生物体第四章 生物的营养第一节 植物的营养第二节 人和动物的营养第三节 其他生物的营养说明显微镜的基
7、本构造和作用使用显微镜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完成生命活动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的结构层次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的结构层次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合无机盐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收集食物营养成分的资
8、料,制作合理的膳食计划关注食品安全捕捉鼠妇(或蚯蚓),在实验室条件下探究鼠妇(或蚯蚓)的生活环境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池塘水中的微小生物给学生提供多种动植物材料,通过模仿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观察某种原生动物(如草履虫)的取食、运动、趋性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指导学生从网络中查找有关方面的资料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切片(注意分裂中有染色体的变化)通过植物器官的角色扮演,理解植物体各器官的相互关系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调查生产中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有关措施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制作小肠壁结构的模型收集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初一年级第二学期:教材目录课标要求
9、活动建议第五章 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第一节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第二节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六章 生物的呼吸第一节 植物的呼吸第二节 人体的呼吸第三节 其他生物的呼吸第七章 生物的排泄第一节 排泄的意义第二节 人体内尿液的形成与排出第三节 人体皮肤的排泄第四节 生物的新陈代谢第八章 生物的运动第一节 运动的方式第二节 运动的形成第三节 运动的意义第九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神经调节第二节 感觉第三节 激素调节第四节 动物的行为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概述血液循环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概述肺部与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说明能
10、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分解描述其他排泄途径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的结构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举例说明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区别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收集或实测不同植被环境中的大气湿度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观察血涂片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模拟“血型鉴定”,有条件的学校观看鉴定的录象,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观察蛙蹼或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观察某种脊椎动物的肌肉、骨骼、关节的基本结
11、构探究某种动物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调查班级学生的近视率,分析其原因。收集糖尿病或地方性甲状腺肿病的资料。观察周围环境中动物的行为探究蚂蚁或其他动物的行为初二年级第一学期: 教材目录课标要求活动建议第十章 生物的生殖第一节 生物的有性生殖第二节 生物的无性生殖第十一章 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第一节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第二节 人的生长和发育第三节 其他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第十二章 人的健康生活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第二节 免疫第三节 安全用药与急救第十三章 遗传和变异第一节 生物性状的遗传第二节 生物的遗传物质第三节 人类的遗传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概述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概述女性生殖系统
12、的结构和功能描述受精过程描述胚胎发育过程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尝试植物的扦插或嫁接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养成青春期的卫生保健习惯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描述鸟的生殖发育过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描述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举例说出
13、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解释人的性别决定认同人的优生教育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展人工授粉等活动观察有关的模型、挂图,观看有关的影音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组织培养的活动或参观组培生产基地开展“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究活动举办青春期教育的板报,有条件的地方参观性教育展览饲养家蚕或其他昆虫有条件的地方组织学生参观养鸡场,了解鸡的产卵、孵化过程有条件的学校组织学生用自制的孵化箱孵化鸡卵,观察鸡卵孵化的全过程调查当地的主要传染病有条件的地方收集(包括从报纸、书刊、网络)有关艾滋病的资料列出家庭药箱中的药品名录收集家庭常备药品的标签,分析药品标签包括的信息模拟练习人工呼吸或止血包扎模拟练习老年突发性疾病(如心血管
14、病)的急救收集和交流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报道、资料等信息观察某种生物(如金鱼)的变异现象收集和交流我国遗传育种方面成果的资料收集和交流近亲结婚危害的资料高二年级:监 测 内 容分项细目要求备注绪 论生物的基本特征A生物科学成就A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A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及其作用B第二章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真核细胞主要的亚显微结构及功能B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A细胞周期的概念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B细胞分化和衰老A细胞的癌变A第三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酶的发现及其B特性A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B细胞呼吸B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A植物的矿质营养A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C糖类代谢B脂
15、质代谢A蛋白质代谢A自养型和异养型A需氧型和厌氧型A第四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向性运动A植物生长素的发现A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应用B体液调节B神经调节B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A第五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殖的类型A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C受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B生物的个体发育A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DNA的分子结构与复制C基因的表达B因的分离定律C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C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A人类遗传病与优生A第七章生物的进化现代生物进化理论B第八章 生物与环境生态因素C种群及其数量的变化C生物群落的概念A生态系统的类型A生态系统的结构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
16、物质循环C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第九章 人与生物圈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A生物圈的稳态C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A光学显微镜操作技术制作临时装片A临时装片的染色A使用低倍镜、高倍镜观察玻片标本A生物体内物质的分离、鉴定技术淀粉、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的鉴定A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ADNA的粗提取与鉴定A生态学调查: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A设计实验方案做出假设和预期B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B收集数据、解释证据或根据证据做出合理判断B观点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正确认识我国生物资源状况、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
17、 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高三年级:分类内 容要求备注一、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成分生物体内化学元素的种类及作用A水和无机盐离子的作用B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B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B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物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B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B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B细胞增殖有丝分裂的过程、特征、意义B细胞周期的概念A无丝分裂A细胞的分化与全能性A细胞的衰老和癌变A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A二、生物体的新陈代谢酶化学本质A特性B酶需要适宜的条件BATP分子结构及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B呼吸作用细胞呼吸:种类
18、、过程、意义B细胞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渗透作用:细胞的吸水和失水B农业生产中的合理灌溉B植物的矿质营养植物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运输B植物对必需矿质元素的利用A合理施肥B光合作用过程、意义,影响因素及应用CC3、C4植物的概念及叶片结构的特点A人和动物代谢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及对人体健康的意义C微生物微生物的结构、营养、代谢与繁殖C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B三、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激素调节植物激素的种类A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B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体液调节B神经调节B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A体温调节B免疫B内环境的稳态B四、生命的延续生物的生殖生殖的种类及特征A减数分裂和配子的形成B受精作用B遗传的物质基础遗
19、传物质的证据ADNA的结构、复制与功能B基因的结构与表达B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C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C人类遗传病及预防后代患遗传病的措施A细胞质遗传的特点A遗传变异与进化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B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物种多样性的形成B生物的个体发育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A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A基因、环境因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C五、生物与环境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态因素及其作用A种群及其数量变化B群落的概念及结构特征A生态系统的类型A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C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B生态环境问题C六、实验、实习和研究性学习生物科学技术光学显微镜操作技
20、术:制作临时装片A临时装片的染色A使用低倍镜、高倍镜观察玻片标本A生物体内物质的分离、鉴定技术:淀粉、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的鉴定A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ADNA的粗提取与鉴定A生态学调查: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B生物学新技术:细胞工程A发酵工程A基因工程A设计实验方案做出假设和预期C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C收集数据、解释证据或根据证据做出合理判断C观点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正确认识我国生物资源状况、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 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
21、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五、监测形式:初一、初二年级:包括书面笔答和实践活动考查两部分笔试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试题类型主要有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简答题、识图作答题、分析说明题等)两类题型。实践活动考查内容包括生物学有关基本操作技能和综合实践活动两部分。对教材中涉及到的实验的现象、原理及其分析说明等内容的考核放在书面笔答部分,对实验的实际操作的考查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考核由学校生物教研组组织实施,县教科研中心中教部负责抽查。综合实践活动的考核要客观,以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创新精神,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高二年级:监测方法采用书面笔答和实验操作考查两部
22、分,笔答采用闭卷方式。试题类型主要有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绘图、识图作答题、实验设计和分析说明)两类题型。实验的实际操作考查与北京市高中会考实验操作考查一并进行。高三年级:监测方法采用闭卷书面闭卷笔答方式。试题类型主要有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绘图、识图作答题、实验设计和分析说明等)两类题型。与高三一模并进行六、监测时间和范围:(一) 监测时间:初一年级:1.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2.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初二年级:1.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2.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实验操作考查:初一、初二每年一次,具体时间由各校
23、安排,把时间和题目报教科研中心中教部。高二年级:1.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2. 第二学期:6月初与高二会考模拟一并进行;考试时间为90分钟。3. 实验操作考查::5月份 高三年级:3月份,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二) 监测范围:初中以国家教育部2001年7月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生物正文七年级第1册、第2册、八年级第3册、第4册的必修内容为考试的基本范围。初一第一学期:七年级第1册;初一第二学期:七年级第2册;初一第一学期:八年级第3册;初一第二学期:八年级第4册。 高二年级:以教育部2002年4月颁发的全日制普通
24、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生物必修课的内容为依据,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生物第一册、第二册正文部分考试的基本范围。其中,第一学期考试范围为第一册,第二学期为第一册和第二册两册。 高三年级:以教育部2002年4月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生物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内容为依据,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生物第一册、第二册和生物(选修)全一册正文部分为考试的基本范围。八、难度:初一年级:较易试题、中等试题、较难试题的比例约为8:1:1。初二年级:较易试题、中等试题、较难试题的比例约为8:1:1。 高二年级:较易试题、中等试题、较难试题的比例约为6:3:1。 高三年级:以中等难度试题为主,易、中、难比例约为4:5:1九、评价等级:1笔答成绩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2实验操作考查成绩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3初中毕业会考成绩的确定:初一、初二各学期期末笔答成绩以及每学年的实验操作考查成绩均合格(或补考成绩合格),则初中毕业考试合格。 中学生物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