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国农业地理 前 言英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从开始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时期起,它的农业 经历了发展衰退发展的曲折过程。本世纪三十年代后,尤其是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在国际国内多种因素推动下,英国政府对农业采取干预、支 持的政策,促使农业生产取得了令人注目的发展,改变了半个多世纪前那种 农村衰落、田园荒芜的景象。尽管英国农业至今在世界上还不占显著地位, 在国内也还是次要经济部门,但是在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在比较完 善的农业科研、推广、教育体系的支持下,已发展起相当现代化的生产,并 在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和劳动生产率方面,居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前 列。研究英国农业地理,一方面是为了正确认识当代英
2、国农业,并从一个侧 面了解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发展的趋向和问题;另一方面为了从中吸 取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众所周知,英国地域狭小,人口稠密,自然条件 不算优越,农业原有基础也不甚好。它能在不太长的时间里明显地改变农业 面貌,逐步提高农产品的自给率,这里有着多种原因。其中包括按照本国和 国内各地区的条件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根据市场需要和实际可能,因地制 宜安排农业结构,组织地域劳动分工等。比较系统地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我 国农业布局和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不无可资参考之处。本书写作努力试图围绕上述研究目的。在体系结构上,采取总论为主的 写 法 , 以 绝 大 部 分 篇 幅 用 于 分 析 英
3、国 农 业 发 展 的 自 然 、 历 史 、 社 会 经 济 条 件 , 以及在这些条件综合影响下英国土地利用和农业各部门的特点。作这样的处 理并不等于不重视农业分布和地区特点的分析,因为除有专门一章集中论述 各农业区和区内的农业基地外,在有关土地利用和农业各部门的章节里都用 不少篇幅叙述地区差异、地理分布、组合类型等。本书是在广泛利用国内外文献,以及主要编著者本人在英国访问期间实 地观察和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的。由曾尊固担任主编并负责修改、统稿。 各章中,除第六章由陆诚执笔、第七章由庄仁兴执笔外,其余皆由曾尊固执 笔。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中央和地方一些业务和研究机构的图书、情报单 位的协助
4、,承蒙提供不少资料。虞宝翠同志曾参加资料搜集工作。鲍觉民教 授、蔡太源副教授、周舜武副编审仔细审阅文稿,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书 中附图由范信、李玉琛同志清绘。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作者 1986 年 12 月英 国 农 业 地 理第 一 章 概 述英 国 是 个 发 达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 它 的 全 称 是 大 不 列 颠 及 北 爱 尔 兰 联 合 王 国,简称联合王国。我国向来称之为英国。本书拟沿用我国的习惯称呼法。一 、 国 土 和 人 口英 国 是 欧 洲 西 部 的 一 个 岛 国 , 位 于 大 西 洋 中 的 不 列 颠 群 岛 上 , 居 北 纬 4961、东经 2
5、西经 8之间。东面和南面隔着北海、多佛尔(加来) 海 峡 、 英 吉 利 ( 拉 芒 什 ) 海 峡 同 欧 洲 大 陆 相 望 , 最 近 处 相 距 仅 33 公 里 。 全 国面积 244100 平 方 公 里 , 在 世 界 主 要 发 达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中 属 面 积 较 小 者 , 还 不 到法国的一半,只及美国的三十九分之一。英 国 领 土 包 括 大 不 列 颠 岛 全 部 、 爱 尔 兰 岛 东 北 部 , 以 及 邻 近 的 5000 多个 小岛。行政上分为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四个地区。首都是伦 敦。英格兰占有大不列颠岛的南部和中部。除沿岸各小岛外,英
6、吉利海峡中 邻近大不列颠岛的怀特岛以及与大不列颠岛西南角隔海相望的锡利群岛也归 英 格 兰 。 在 行 政 区 划 上 , 英 格 兰 下 设 47 个 郡 , 包 括 大 伦 敦 和 大 曼 彻 斯 特 两 个 大城市区。威尔士在大不列颠岛的西部偏南部分,占有威尔士半岛、安格尔西岛以 及邻近的一些小岛。在行政区划上,威尔士下设 8 个郡。首府是加的夫。苏格兰包括大不列颠岛北部以及附近的许多岛屿,其中最大的有四组群 岛,即西北面的内赫布里底群岛和外赫布里底群岛、北面的奥克尼群岛和设 德兰群岛。在行政区划上,苏格兰下设 12 个区。首府是爱丁堡。北爱尔兰居爱尔兰岛东北部,下设 26 个区。首府是
7、贝尔法斯注:郡、区名参见表 2,图 1 与表 2 中的编号是一致的。特。 这四个地区的面积、人口和行政区划参见表 1、2 与图 1。表 1 英国四个地区的面积和人口(1984 年)地 区 面 积 ( 平 方 公 里 ) 人口(万人) 人 口 密 度( 人 平 方 公 里 )英 格 兰 130440 4695.7 360.0威 尔 士 20770 280.7 135.1苏 格 兰 78770 514.6 65.3北 爱 尔 兰 14120 157.8 111.8全 国 合 计 244100 5648.8 231.4资料来源:参考文献 33表 2 英国行政区划一览表*地 区 郡 、 区 名英 格
8、兰1.诺 森 伯 兰 ( Northumberland ) 2.泰 恩 -威 尔 ( Tyne and Wear ) 3.克 利 夫 兰 ( Cleveland ) 4.达勒姆( Durham ) 5.坎 布 里 亚 ( Cumbria ) 6.北 约 克 夏 ( North Yorkshire) 7.兰开夏( Lancashire ) 8.西 约 克 夏 ( West Yorkshire ) 9.亨 伯 赛 德 ( Humberside )10. 南 约 克 夏 ( South Yorkshire )11.大 曼 彻 斯 特 ( Great Manche- ster )12.林 肯 ( Li
9、ncolnshire ) 13.诺丁汉( Nottinghamshire ) 14.德比( Derbyshire ) 15.柴 ( Cheshire ) 16.默 西 赛 德 ( Merseyside ) 17.诺福克( Norfolk ) 18.剑桥( Cambridgeshire ) 37.威尔特( Wiltshire ) 38.埃文( Avon ) 39.东 萨 塞 克 斯 ( East Sussex ) 40.西 萨 塞 克 斯 ( West Sussex ) 41.汉普( Hampshire ) 42.怀特岛( Isle of White )19.北 安 普 敦 ( Northamp
10、tonshire ) 20.累斯特( Leicestershire ) 21.沃里克( Warwickshire ) 22.西 米 德 兰 ( West Midland ) 23.斯 塔 福 德 ( Staffordshire ) 24.萨洛普( Salop )25.赫 里 福 德 -伍 斯 特 ( Herefordand Worcester ) 26.萨福克( Suffolk ) 27.埃 塞 克 斯 ( Essex )28.赫 特 福 德 ( Hertfordshire )29.贝 德 福 德 ( Bedfordshire ) 30.白金汉( Buckinghamshire ) 31.牛
11、津 ( Oxfordshire ) 32.格 洛 斯 特 ( Gloucestershire ) 33.肯 特 ( Kent )34.大伦敦( Great London ) 35.萨 里 ( Surrey )36.伯 克 ( Berkshire ) 43. 多 塞 特( Dorset ) 44.萨 默 塞 特 ( Somerset ) 45.德 文 ( Devon ) 46.康沃尔( Cornwall )47.锡 利 群 岛 ( Isles of Scilly )威 尔 士 48.克 卢 伊 德 ( Clwyd ) 49.圭内斯( Gwynedd ) 50.波威斯( Powys ) 51.达费
12、德( Dyfed )52.格温特( Gwent ) 53.中 格 拉 摩 根 ( Mid Glamorgan ) 54.西 格 拉 摩 根 ( West Glamorgan ) 55.南 格 拉 摩 根 ( South Glamorgan )苏 格 兰56.设德兰( Shetland ) 57.奥克尼( Orkney ) 58.高地( Highland ) 59.西 部 群 岛 ( Western Isles ) 60.格兰扁( Grampian ) 61.泰赛德( Tayside ) 62.法夫( Fife )63.中 部 ( Central ) 64.洛锡安( Lothian )65.斯
13、特 拉 斯 克 莱 德 ( Strathclyde ) 66.博德斯( Borders ) 67.邓 弗 利 斯 -盖 洛 韦 ( Dumfries andGalloway )*北爱尔兰的 26 个区面积均很小,故从略。资料来源:参考文献 7 应该指出,在英国本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文献和统计资料中,根据各种情况和需要分别使用“英格兰”、“英格兰和威尔士”、“大不列颠岛”、 “大不列颠”、“联合王国”、“不列颠群岛”等名词。这些名词都专指特 定的地域范围。鉴于本书各章中也不可避免地会涉及这些名词,所以宜于交 代清楚,以免产生误会和混淆。(1) “不 列 颠 群 岛 ”系 由 大 不 列 颠 岛 和
14、 爱 尔 兰 岛 两 主 岛 以 及 两 主 岛 周 围 的诸小岛和群岛组成,包括英国和爱尔兰两个主权国家。(2)“联合王国”即英国,包括英国的四个地区。(3) “大 不 列 颠 ”是 英 格 兰 、 苏 格 兰 和 威 尔 士 三 个 地 区 的 合 称 , 其 范 围 大于大不列颠岛,因为它包括大不列颠岛及其周围属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 士管辖的其他小岛和群岛。(4) “大 不 列 颠 岛 ”是 自 然 地 理 名 词 , 专 指 该 岛 而 不 包 括 周 围 小 岛 和 群 岛。(5)“英格兰”是英国四个地区之一,不能将之等同于整个英国。(6) “英 格 兰 和 威 尔 士 ”是 英 国
15、 两 个 地 区 的 合 称 , 因 两 者 的 联 系 较 之 同 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的联系更为密切,故有时放在一起叙述。除此而外,没有 其他独特的含意。英国是人烟稠密的国家。据 1984 年资料,全国人口 5649 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 231.4 人。在世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按人口密度仅次于日 本 (322.4 人 ) 和 联 邦 德 国 (246.2 人 ) 。 人 口 城 市 化 程 度 高 , 城 镇 人 口 占 总 人口 77%,故人口分布与城镇分布紧密相连。全国绝大部分人口集中居住于 英格兰中部和东南部、奔宁山脉两侧、苏格兰中部和威尔士南部沿海等工矿 业发达、城镇密集区域。
16、相反,在奔宁山区、威尔士中部、苏格兰南部和北 部有每平方公里不足 10 人的大片人口稀少区域。在英国总人口中,英格兰人约占 85%。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爱尔兰人 均为少数民族,分别占全国人口的 10%、2%和 4%。各少数民族受英格兰人长 期影响,语言、文化差别愈来愈小,但他们仍保留一些传统习俗。他们集中 居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偏低。二 、 农 业 在 国 民 经 济 中 的 地 位英 国 国 土 经 历 漫 长 而 复 杂 的 地 质 发 展 史 , 形 成 高 原 、 低 山 、 丘 陵 、 平 原 、 宽谷相间分布的地形特征。大部土地都可加以农业开发,还有利于农业的多 样化发展。典型的
17、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对农 业生产既有日照不足、积温偏低的缺陷,也有水分有保证、生长期长等有利 方面。英国各族人民在利用、改造自然环境、发展农业生产方面有着悠久的 历史。迄至中世纪,英国还是一个农业国,居民以从事种植业为主,兼营畜 牧业,当时粮食可以自给,畜产品有剩余可供售出。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十八世纪后半期的产业 革命,使英国迅速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国家,成为“世界工厂”。以强大工 业 作 为 后 盾 , 英 国 大 肆 对 外 侵 略 , 一 度 占 据 了 比 本 土 大 150 倍的海外殖民地, 并把遍布世界各地的这些殖民地变为它的原料供应
18、地和工业品的销售市场。 十九世纪末期起,随着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发展,英国丧失了在世界工业上的 垄断地位,但它从殖民地和其他国家输入廉价原料和食品,向外倾销工业品 的剥削方式并没有改变。为了适应向外侵略扩张的需要,在近两个世纪的时间里,历届英国政府 一 直 奉 行 牺 牲 本 国 农 业 , 加 紧 发 展 工 业 的 政 策 。 尤 其 是 在 1848 年宣布废除限 制谷物进口的“谷物法”之后,海外的廉价谷物和其他农产品大量涌入,使 英国国内的农产品价格长期处于低水平上。这种情况有利于工业资本家压低 工人工资,增强英国工业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保证工业资本家获取 高额利润。英国政府的这种政
19、策挤垮了本国的农业。大批原先从事农业的人 员感到无利可图,纷纷流入城市和工厂,又为发展工业提供大量的劳动力。 就这样,英国几乎成了“纯工业国”,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之低,在 世界上是非常突出的。本世纪三十年代,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之后,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后, 英国政府鉴于本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日趋衰落,对外贸易日益不利,以及两次 大战期间国内食物供应困难的教训,采取各种干预政策扶持农业,使其得以 较快恢复和发展。但迄至 1984 年,农业人口仍只占总人口的 1.8%,农业劳 动力只占总劳动力的 1.8%, 农 业 ( 包 括 林 、 渔 业 ) 产 值 只 占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的 2.1
20、%。无论从哪一方面看,英国仍是世界上农业比重最低的国家之一(见表3、4)。当然,正确评价农业在英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仅仅分析劳动力部门分 配和国内生产总值构成是不够的。英国农业是资金密集型农业,也是高度的 社会化生产。因此,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活动,不仅是直接在农场或田间作业 的各种活动,还包括农机、化肥、农药、饲料等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 部门;各种为农业服务的专业公司、租赁公司,以及商业、金融、运输和农 产品加工等部门的活动。上述这些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活动产值有多少?占用 多少劳动力?很难作出精确的计算。有的学者估计,将农业生产以及与之表 3 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业人口和 农业劳动力的比较(
21、1984 年)人口(万人) 劳 动 力 ( 万 人 )国 家 总 人 口 农 业 人 口 农 业 人 口占 %总 劳 动力农 业 劳动 力 *农 业 劳动 力 占 %英 国 5649 99.5 1.8 2634 46.4 1.8美 国 23660 425.5 1.8 10842 195.0 1.8法 国 5493 391.9 7.1 2397 171.0 7.1联 邦 德 国 6118 190.9 3.1 2963 92.5 3.1意 大 利 5698 509.9 8.9 2155 192.9 9.0加 拿 大 2515 103.8 4.1 1080 44.6 4.1澳 大 利 亚 1551
22、78.2 5.0 659 33.2 5.0*精 确 计 算 英 国 和 其 他 发 达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的 农 业 劳 动 力 是 很 困 难 的 。 因 为,这涉及到诸如全时和兼业农场主,固定、季节和临时工人等复杂因素。 为便于在各国间进行比较,这里统一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估计数。资料来源:参考文献有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部门的活动统统加在 一起,即广义的农业活动的劳动力约占英国劳动力总数的 1215%和能源消 费的 15%左右 。表 4 英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1984 年)部 门 产 值 ( 亿 英 镑 ) %农、林、渔业 59.7 2.1能源和供水 315.4 11.4加 工
23、工 业 683.8 24.4建 筑 业 158.4 5.6旅 馆 、 饮 食 和 修 理 业 370.5 13.2运 输 业 122.0 4.3邮 电 业 76.1 2.7银 行 、 金 融 、 保 险 业 369.9 13.2教育和卫生 256.5 9.2其 他 386.9 13.9合 计 2799.1 100.0资料来源:参考文献 33因此,即使按上述广义的农业活动来衡量,英国农业较之庞大的工业和 第三产业,仍然属于次要的经济部门。有些学者为了说明农业在英国经济中的地位,分析了英国居民消费支出 的 构 成 , 得 出 农 产 品 占 有 较 大 比 重 的 结 论 。 这 是 值 得 商
24、榷 的 。 诚 然 , 英 国 居 民用于同农产品有关的食品、烟叶、饮料、衣着方面的开支,确实要占到消 见参考文献 45,第 109 页。 见参考文献 1,第 19 页。费开支总额的 40%和商品消费开支总额的 60%左 右 , 但 是 , 这 里 有 两 点 不 能 忽 视的因素。第 一 , 英 国 是 大 量 进 口 农 产 品 的 国 家 , 居 民 所 消 费 的 食 品 、 烟 叶 、 饮 料 、 衣着等,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国外进口或利用进口原料加工制成的。因此,农 产品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远远不足以说明英国本国农业在国民经济和居民 生活中的重要性。第二,供英国居民消费的食品、烟叶、饮
25、料、衣着等并不全是农产品。 因为除去鲜乳、鸡蛋、鲜鱼、新鲜蔬菜和水果等是以未加工或少加工的形式 供应消费者之外,其他的食品、饮料、衣着等都是经过工业加工的,与其说 是“农产品”,不如说是“工业品”。即使是鲜乳、蔬菜之类,也要经过储 存、运输、包装、批发、零售等多个环节,要增加多项费用。从这个意义上 讲,消费者从商店或超级市场里几乎买不到任何一种纯粹的“农产品”。表 5 英国平均每人每年的食物消费量(1984 年)主要食物种类 平 均 每 人 每 年 消 费 量 ( 公 斤 )面粉和谷物 67.4食 糖 40.0肉 类 ( 包 括 家 禽 和 鱼 类 ) 73.1鲜 乳 121.3乳 制 品 (
26、 不 包 括 黄 油 ) 11.5蛋 224 ( 个 )动、植物油脂 28.9马 铃 薯 102.7水果、蔬菜 116.6茶 叶 、 咖 啡 、 可 可 6.4啤 酒 110.2其 他 饮 料 17.9资料来源:参考文献 33可是,并不能从以上分析得出农业是英国经济中一个无足轻重部门的结 论。经过近半个世纪,尤其是二次大战以来的发展,英国农业生产有了较大 的增长,已不再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那种衰败景象了。它以雄厚的技术装 备和高度的劳动生产率,显著地扩大了生产规模和提高了本国的农产品自给 率,并在本国居民的高水平食物消费(表 5)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根据 英国官方的统计,在全国居民的食物营养
27、成分和热量的供应方面,本国生产 的食物总计已约占 55%(见表 6) 。 这 对 于 减 少 农 产 品 进 口 , 改 善 外 贸 收 支 状 况,显然起了良好的作用。农业的增长促进相关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不 仅使英国成为农机、化肥、农药工业比较发达,生产水平比较高的国家,也 使 英 国 农 村 储 、 运 、 销 、 金 融 、 保 险 等 事 业 有 了 扩 大 发 展 的 基 础 。 凡 此 种 种 , 在评价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时都不应该忽视。表 6 英国居民的食物营养成分(1984 年)营 养 成 分 平 均 每 人 每 天 摄 入 量 本 国 农 产 品 所 占 比 重 (
28、%)蛋 白 质 82 克 70.8脂 肪 134 克 44.7碳 水 化 合 物 374 克 54.3热 量 12924 千 焦 耳 52.3资料来源:参考文献 33三 、 农 业 的 主 要 特 点英国农业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 1.以畜牧业为主导部门的农业结构以畜牧业为主导部门和种植业、畜牧业的有机结合,是英国农业最主要 的特点。它既反映全国的农业结构,也反映国内多数地区以至多数农业企业 内部的部门组合。英国不少地理学家将这类农业称作混合农业,并指出它并 不是英国特有的现象,而是广泛分布于世界温带地区的一种主要农业类型 。英国农业结构可以从投入、产出分析中看出。表 7 的资料表明,种植业(
29、包 括 大 田 作 物 和 园 艺 业 产 品 ) 仅 占 农 业 总 产 出 的 39.9%, 而 畜 牧 业 则 占 59.8%。 畜 牧 业 明 显 地 超 过 种 植 业 。 再 进 一 步 分 析 , 可 以 看 出 畜 产 品 的 产 出 几 乎全部是可供农业企业直接售出的“最终产品”;种植业则不然,英国的大 田作物产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牲畜饲料,如一部分小麦、大部分大麦和全部 燕麦、饲用块根、饲用豆类、栽培牧草等等,它们往往不是供农业企业出售 的“最终产品”,而是作为对畜牧业的投入而在企业内部供转化成畜产品的 “中间产品”。表 7 英国农业的产出分析(1984 年)农 产 品 产
30、出 值 ( 亿 英 镑 ) 占 农 业 总 产 出 值 %大田作物产品 35.4 29.6园艺业产品 12.4 10.3活 畜 42.6 35.6畜 产 品 28.9 24.2其 他 0.4 0.3农 业 总 产 出 值 * 119.7 100.0*总 产 出 值 减 去 总 投 入 值 才 得 出 总 产 值 , 故 农 业 总 产 出 值 明 显 大 于 表 4 中的农业总产值。资料来源:参考文献 33这类“中间产品”价值多少,难以精确计算,但却可以从间接的侧面提 供一个粗略的概念。1984 年英国全国用于畜牧业的饲料投入计值 28.6 亿英 镑,扣去从国外进口饲料(不包括未磨粉的谷物饲料
31、)5.0 亿英镑,还要扣 去进口的未磨粉谷物和谷物产品合计值 6.3 亿英镑中的相当大部分(因为饲 用 玉 米 是 最 大 量 进 口 的 谷 物 ) , 则 英 国 本 国 生 产 的 饲 料 投 入 大 致 值 19 20 亿 英 镑 。 当 然 , 这 1920 亿 英 镑 中 , 还 包 括 诸 如 生 产 配 合 饲 料 、 石 油 蛋 白 等 其 他 方 面 的 费 用 。 若 再 扣 除 这 类 费 用 , 则 大 致 可 以 认 为 , 英 国 大 田 作 物 35.4 亿英镑的产出值中有一半左右是饲料。从 以 上 分 析 , 不 仅 可 以 看 出 英 国 畜 牧 业 在 农
32、 业 中 的 地 位 远 远 超 出 种 植 业,而且可以看出,英国一半左右的大田作物生产或超过三分之一的种植业 是从属于畜牧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的。 参考文献 68、71。英国固然是重要渔业国之一,但 1984 年全国渔获量合计只值 2.9 亿英 镑,远不能同畜牧业和种植业相比。英国森林资源有限,林业生产更不居重 要地位。2.中、小农场占多数,大农场居主导地位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国农业中发展充分,农场是基本经营单位。英国农场按其经营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完全或基本依靠农场主及其家庭成员 的劳动力从事生产的自营农场,有时被称为“家庭农场”,这类农场一般属 于中、小农场;另一类是由农场主雇工经
33、营的资本主义大农场。1983 年英国计有农场 261948 个。土地面积不足 50 公顷的中、小农场, 占农场总数的 68.8%,但只占农场土地总面积的 18.1%。土地面积超过 50 公 顷的大农场,只占农场总数的 31.2%,却占农场土地总面积的 81.9。其中 土地面积超过 200 公顷的特大农场,只占农场总数的 5.6,却占了农场土 地总面积的 45.2。从 雇 佣 农 业 工 人 ( 仅 指 固 定 全 时 工 人 ) 的 情 况 看 。 1983 年 英 国 总 共 有 167674 名农业工人。有 83.7%的农场是不雇佣或只雇佣一名工人的自营或基 本 自 营 的 农 场 。 有
34、 12.8%的农场雇佣 24 名 工 人 , 有 3.5%的农场雇佣 5 名以 上工人,它们合计雇佣 81.5的农业工人。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小农场虽在数量上居大多数,但由于土地面积 和经营方式所限,难以发挥重要作用。大农场数量虽少,却由于使用大部分 农用地和农业工人,得以进行大规模生产,从而在整个农业中居主导地位。 应该指出,在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英国是农场平均规模较大的国 家之一。尤其是在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中,英国是农场平均规模最大、大农 场比重最高、小农场比重最低的国家。这是使英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高 于共同体其他国家的因素之一。兹根据 1980 年的资料列成表 8、9,以资比较
35、。表 8 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平均 农场规模(1980 年)国 家 平均农场规模(公顷)联 邦 德 国 15.3法 国 25.4意 大 利 7.4荷 兰 15.6比 利 时 15.4卢 森 堡 27.6丹 麦 25.0爱 尔 兰 22.5英 国 68.7表 9 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各类农场所占比重(%)(1980 年)农 场 规 模 ( 公 顷 )国 家 1 5 5 20 20 50 50联 邦 德 国 34 42 21 3法 国 20 36 31 13意 大 利 68 26 4 2荷 兰 24 51 22 3比 利 时 29 48 19 4卢 森 堡 19 27 41 13丹 麦 12 45 3
36、4 9爱 尔 兰 15 46 30 9英 国 14 28 27 31资料来源:参考文献 28,第 193 页3.现代化资金密集型农业 英国是人口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农业劳动力数量很少,发展农业主要依靠广泛采用现代技术、现代科学和现代管理,着重提高劳动生产率,采取资 金密集的发展形式。由于农业在很长时间里曾经是个不受重视的部门,英国农业的现代化起 步很迟。以机械化为例,迄至本世纪初,马还是主要的农业动力,占全部农 业动力的 90 以 上 , 当 时 每 个 农 业 劳 动 力 的 动 力 装 备 大 致 是 一 马 力 。 本 世 纪 三 十 年 代 , 随 着 政 府 对 农 业 干 预 的 加
37、 强 , 机 械 化 的 步 伐 显 著 加 快 。 到 1939 年,拖拉机开始超过马匹成了主要的农业动力,但直到这一年,每个劳动力 的动力装备也只有 3 马力左右。英国农业现代化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展很快。至今机械化、化 学化、良种化以及农业科技、教育、推广服务等,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并位居世界前列(详见本书第四章)。以机械化为例,到七十年代末,每个 农业劳动力的动力装备已超过 50 马力。表 10 英国农业的经常性生产费用(1984 年)项 目 费 用 ( 亿 英 镑 )饲 料 28.6种 子 2.6进 口 和 农 场 间 购 售 牲 畜 的 开 支 1.8肥 料 9.6机 器
38、 维 修 和 燃 料 费 9.4农 业 工 程 和 农 业 建 筑 维 修 费 2.5其 他 杂 支 10.7合 计 65.2英国现代化资金密集型农业的突出标志之一是高投入。 据官方统计, 1984 年英国农业的经常性费用 ( 不 包 括 农 业 工 人 的 工 资 ) 高 达 65.2 亿 英 镑 , 超 过当年农业总产值,是当年农业收入的 3 倍 ( 见 表 10) 。 其 中 仅 肥 料 、 机 器 维 修 和 燃 料 费 、 农 业 工 程 和 农 业 建 筑 维 修 费 三 项 就 达 21.5 亿 英 镑 , 几 乎 等 于 当 年的农业收入。农业机器、农用车辆、农业工程和农业建筑
39、的折旧费也相当可观,1984 年为 13.6 亿英镑。经常性生产费用和折旧费两项合计达 78.8 亿英镑。同年英国耕地和永久性草地 的合计面积约为 1210 万公顷。按此计算,每公顷耕地和永久性草地就平均摊得经常性生产费用(不包括工资)和折旧费 651.2 英镑。这两项费用若按农业劳动力均摊,则为每人 16983 英镑。同年英国成年男性农业工人的平均周工资 ( 包 括 实 物 ) 是 123.11 英 镑 , 全 年 不 停 工 作 最 多也不超过 6400 英镑 ( 实 际 上 绝 不 可 能 达 到 此 数 , 例 如 圣 诞 节 前 后 是 不 会 工 作 的)。因此,每个农业工人在生产
40、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开支,平均起来至少 是其工资的 2.7 倍。从上述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英国农业的高投入主要是资金投入,而不 是劳动投入。这充分体现出资金密集型农业的特点。英国现代化资金密集型农业的另一个突出标志是高产出。这既表现在单 位 面 积 农 用 地 生 产 的 农 产 品 数 量 上 ( 表 11) , 更 主 要 表 现 在 每 个 农 业 劳 动 力 生产的农产品数量,即农业劳动生表 11 英国每公顷耕地和永久性 草地的农产品产量(1984 年)农 产 品 每公顷产量(公斤)谷 物 2193蔬菜、水果 376马 铃 薯 611肉 类 264牛 奶 1339鸡 蛋 58资料来源:参
41、考文献 46 产率上。表 12 表明,从整体看,英国农业劳动 生产率仅次于美国,遥遥领先于其他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每个农业劳 动力生产的牛奶数量,英国则超过美国居第一位。4.专门化程度高,地域差异明显表 12 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比较(1984 年) 关于草地的区分详见本书第五章。国 家 美 国 英 国 法 国 联 邦 德 国 意 大 利 日 本农 业 劳 动 力 ( 万 人 ) 195.0 46.4 171.0 92.5 192.9 534.4总 产 量 ( 万 吨 ) 31437 2653 5777 2606 2001 1602谷 物 每 个 劳 动 力 产 量( 吨
42、)161.2 57.2 33.8 28.2 10.4 3.0总 产 量 ( 万 吨 ) 2563 320 559 524 373 334肉 类 每 个 劳 动 力 产 量( 吨 )13.1 6.9 3.3 5.7 1.9 0.6总 产 量 ( 万 吨 ) 6144 1620 3330 2614 1070 714牛 奶 每 个 劳 动 力 产 量( 吨 )31.5 34.9 19.5 28.3 5.5 1.3总 产 量 ( 万 吨 ) 404 70 90 80 64 212鸡 蛋 每 个 劳 动 力 产 量( 吨 )2.1 1.5 0.5 0.9 0.3 0.4资料来源:参考文献 46英国农场皆
43、实行专门化生产,它们多数都围绕着一、两种主要产品组织 农场内部的部门组合,从而构成混合农业的基本特色。1976 年英国农、渔、 食品部曾以主要产品占农场产值 50%以 上 作 为 标 准 , 划 分 乳 业 、 畜 牧 、 猪 禽 、 作 物 、 园 艺 和 混 合 农 场 , 计 六 类 农 场 。 这 是 一 种 非 常 粗 略 的 划 分 , 实 际 上 英 国农业专门化的状况远为复杂。例如畜牧农场不仅有养羊农场、肉牛农场之 分,而且肉牛农场中有的从事肉牛的繁殖和饲养,有的从事肉牛的肥育。即 使是乳牛农场中,有的生产鲜乳,有的生产供制乳制品用的牛奶等等。应该指出,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
44、各部门经营规模的扩大,英国农 场主正在不断提高农场的专门化程度和简化农场内部的部门组合,力求谋取 最大的经济收益,以致出现近于单一种植的谷物农场和农场内部完全没有饲 料生产的猪禽农场等等。在一些英国文献中,将这种趋势称之为“农业制度 的简化”,它预示着英国的混合农业正经历新的变化。一些英国学者从生态 学和农业长期发展的角度,对这种趋势表示异议和担忧 。英国国土面积不大,境内各地区间的自然条件却有明显差异。西、北部 多高原山地,地势较崎岖,且全年阴凉潮湿,适合牧草生长而不利于农作物 栽培,至今是畜牧业地区,种植业不居重要地位。东、南部地势较低平,虽 亦凉爽湿润,但夏季降雨较少、日照较充足,相对适
45、合农作物生产,是英国 主要农耕区域。经济因素对农业分布也有重要影响。英格兰东、南部和中西 部城镇密集、工矿企业多、交通发达,为鲜乳、水果、蔬菜等生产提供有利 的市场和运输条件。而苏格兰南部和北部高原、威尔士中部山地等,离经济 中心较远,人口较少,至今有大面积土地留作粗放放牧场,养羊业仍居重要 地位。 见参考文献 62。 见参考文献 45,第 34 页。英 国 各 类 农 场 的 分 布 , 正 是 农 业 地 域 差 异 的 体 现 。 作 物 农 场 、 园 艺 农 场 、 乳牛农场多处于东部和南部,养羊农场、肉牛农场等在中部和西北部较多, 尤其是养羊农场几乎是高寒偏僻高原、山地的唯一农场类
46、型。猪禽农场分布 比较广泛,尤其在甜菜糖和乳酪产区,集中着许多养猪农场,以利用这些农 产品加工后的副产品。5.农产品自给率不高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后 , 英 国 农 业 持 续 发 展 , 1952 1970 年 , 年 平 均 增 长 率为 2.5%。 70 年 代 后 , 英 国 农 业 进 一 步 增 长 , 19731984 年间增长了 30%。 由 于农业的增长速度高于每年不到 0.4的人口增长速度,所以每人平均的农 业和食物产量也有了提高(表 13)。英国农业虽有显著发展,但由于人口密度高,每人平均占有农用地尤其 是 耕 地 面 积 少 , 更 主 要 由 于 历 史 上
47、 长 期 忽 视 农 业 , 致 使 其 发 展 的 起 点 比 较 低 , 所 以 至 今 农 产 品 自 给 率 仍 不 高 。 目 前 英 国 还 是 世 界 上 主 要 农 产 品 进 口 国 之 一,在欧洲经济共同体中,英国和联邦德国并列为两大农产品进口国。1984 年英国食物和其他用作工业原料的农、林产品进口值高达 123.8 亿英镑,占 当年全国进口总值的 15.7%。表 13 近年英国农业的增长()1973 年 1984 年农 业 总 产 量 指 数 100.0 130.0食 物 总 产 量 指 数 100.0 130.2每 人 平 均 农 业 产 量 指 数 100.0 12
48、9.5每 人 平 均 食 物 产 量 指 数 100.0 129.7资料来源:参考文献 46表 14 英国主要农产品的自给率(1984 年)农 产 品 本 国 产 量 进 口 量 出 口 量 净 进 口 ( +) 或 自 给 率( 万 吨 ) ( 万 吨 ) ( 万 吨 ) 出口(-)量(万吨) ( %)小 麦 1496.0 114.2 228.9 -114.7 107.7 大麦 1095.8 10.5 385.6 -376.0 134.3燕 麦 55.0 4.1 +4.1 92.5稻 谷 19.4 +19.4 0玉 米 0.1 147.3 1.0 +146.3 0大 豆 51.7 +51.7
49、 0马 铃 薯 739.8 38.5 17.8 +20.7 97.2食 糖 140.0 138.6 28.0 +110.6 55.9牛 肉 109.5 14.6 16.1 -1.5 101.4羊 肉 28.7 16.1 4.7 +11.4 71.5猪 肉 96.3 3.7 3.6 +0.1 99.9禽 肉 81.7 5.3 2.7 +2.6 96.9羊 毛 5.1 8.4 1.0 +7.4 40.8鲜 乳 1620.0 2.9 1.1 +1.8 98.9黄 油 20.5 15.6 2.4 +13.2 60.8乳 酪 24.5 14.6 3.2 +11.4 68.2鸡 蛋 70.2 2.6 1.6 +1.0 98.6资料来源:参考文献 46、从表 14 可 看 出 , 英 国 谷 物 在 总 量 上 已 自 给 有 余 , 唯 食 用 谷 物 (包括稻谷 和食用小麦)生产不足自给。饲用小麦、大麦出口量大,但饲用玉米和大豆 全靠进口。羊肉、乳制品亦需从国外购进,以补充本国生产之不足。英国食 糖供应约有一半仰赖外国。烟叶、饮料作物、植物油脂生产极少。纺织工业 原料中,国内不生产棉花,羊毛自给率也只有 40.8%。第 二 章 自 然 条 件 评 述英国的现代化农业不仅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