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3月24日-7598)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3月24日-7598)1:让学生以某件物品的用途为扩散点,尽可能多地设想它的用途。这是()。单项选择题A、头脑风暴训练B、推测与假设训练C、自我设计训练D、发散思维训练 2:加涅关于学习的八种阶梯类型中,最低层次的学习是()单项选择题A、刺激一反应联结B、信号C、概念学习D、问题解决 3:研究表明,在学习中一般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个体在认知风格上属于()单项选择题A、场独立性B、场依存性C、冲动型D、反省型 4: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2、单项选择题A、过多的奖励会使学生产生对奖励的依赖心理B、不必要的奖励会削弱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C、不恰当的惩罚会降低学生的内在惩罚机制?D、惩罚会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对立 5: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多项选择题A、强化B、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C、消退D、惩罚E、分化与泛化 6: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代表最低理解水平的认知目标是()单项选择题A、知识B、领会C、分析D、综合 7:格式塔和桑代克之间的明显对立在于()多项选择题A、顿悟B、替代C、强化D、观察E、试误 8:如果一个测验能够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我们就可以说这一测验具有一定的()单项选择题A、
3、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 9: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视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单项选择题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管理策略D、复述策略 10: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它的这种行为属于()。单项选择题A、焦虑B、强迫行为C、强迫观念D、强迫恐惧 11:一般来说,模象直观的效果比实物直观好。()判断题对错 12:奥苏泊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的组成有()多项选择题A、学习需要B、学习期待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D、附属的内驱力E、认知内驱力 13:奥苏伯尔认为以下哪种因素在学习迁移中起作用()。单项选择题A、任务的相似性B、概括化
4、的经验或原理C、原有的认知结构D、对事物关系的理解 14: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单项选择题A、斯金纳B、普莱西C、加涅D、布鲁纳 15:课堂管理始终影响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的功能。单项选择题A、培养动机B、激发需要C、促进和维持D、培养纪律 16:皮亚杰认为,7至ll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属于的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思维准备B、思维C、感觉运动D、抽象思维 17:当学生做出我们所期待的行为时,用一些小红花或盖章的卡片作为强化物,可以兑换实际的奖励物。这种行为改变的方法属于()单项选择题A、强化法B、行为塑造法C、代币奖励法D、示范法 18: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
5、之间存在()。单项选择题A、线性关系B、倒U型关系C、正U型关系D、平行关系 19:健康的概念是指()。单项选择题A、身体健康B、生理无残疾C、心理健康D、身心健康 20:聚合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判断题对错 21:教育心理学中的教学环境是指社会环境。()判断题对错 22:以下不属于学习者练习曲线的特点的是()。单项选择题A、开始进步快B、中间有高原期C、后期进步慢D、一直是进步的 23: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任务分析B、目标分类C、目标表述D、任务执行 24:提出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沃尔夫B、高尔顿C、桑代
6、克D、斯金纳 25:过度焦虑、非常敏感、肌体紧张、行为古板、孤独、不善交往或心神不定等属于哪类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单项选择题A、禀赋优异儿童B、智能不足儿童C、学习困难儿童D、情绪困扰儿童 26:完形顿悟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斯金纳C、苛勒D、加涅 27:学生作业出现错题时,老师让他把该题做十遍。这属于()。单项选择题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自我强化 28:以下不属于PQ4R阅读策略的是()。单项选择题A、预览B、反思C、背诵D、回忆 29: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多项选择题A、效果律B、练习律C、准备律D、尝试律 30:短时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保持的
7、时间一般不超过()单项选择题A、10分钟B、1秒钟C、1分钟D、1刻钟 31:不能加快的内容仍可以再认,说明再认所要求的可利用性阈限水平较低。判断题对错 32: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属性的反映。单项选择题A、个别B、整体C、外部D、本质 33: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是信度。()判断题对错 34:与创造思维最密切的是()单项选择题A、发散思维B、形象思维C、逻辑思维D、动作思维 35:创造力的核心和基础是()单项选择题A、智力B、知识C、技能D、创造性思维 36: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判断题对错 37:态度的认知成分是
8、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单项选择题A、知识经验B、观念和信念C、道德认识D、道德观 38:长时间地集中学习同一学科或同一类学科,使大脑皮层的同一部位接受同一种刺激,会导致()。单项选择题A、兴趣形成B、自发复习C、过度学习D、疲劳和厌烦 39: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的是()。单项选择题A、能力B、努力C、任务D、运气 40:高中生的伦理道德的发展具有()。单项选择题A、分化性B、半成熟性C、成熟性D、动荡性 41: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规范,包括()。多项选择题A、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B、口头的规范C、潜意识遵循的规范D、成文的正式规范E、书面规范
9、 42:群里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就是_。单项选择题A、群体凝聚力B、课堂气氛C、群体规范D、学校人际关系 43:性格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也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判断题对错 44:皮亚杰所提出的影响个体认知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单项选择题A、成熟B、物理环境C、社会环境D、教学 45: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是()单项选择题A、乌申斯基B、皮亚杰C、维果斯基D、鲁利亚 46: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方法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多项选择题A、提高学生的智慧潜能B、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C、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D、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的技巧E、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 47:现代教师发展
10、的方向()单项选择题A、学术化B、现代化C、专业化和人性化D、专家化 48:在教学中,()强调要掌握每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布鲁纳C、维纳D、陆钦斯 49:学生用列提纲、画图形、列表格等方法复习功课,这属于()。单项选择题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 50: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的是()。单项选择题A、能力B、努力C、任务D、运气 查看答案 1:答案D 解析 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很多,如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和形态扩散。 2:答案B 解析 3:答案B 解析 见“场依存型”定义。 4:答案D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5:答案A
11、,B,C,D 解析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等四个。 6:答案B 解析 7:答案A,E 解析 8:答案B 解析 如果一个测验能够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我们就可以说这一测验具有一定的效度。 9:答案B 解析 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了浏览阅读材料,元认知监视策略包括了监视自己认知活动的速度、测查等。以上任务都属于元认知策略范畴。 10:答案B 解析 反复检查是动作,所以这种行为属于强迫行为,选B。 11:答案正确 解析 12:答案C,D,E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13:答案C 解析 14:答案A 解析 15:答案C 解析 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
12、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的功能。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16:答案B 解析 皮亚杰认为7至11岁的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这一阶段的儿童的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综上所述,该阶段处于思维阶段。(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7:答案C 解析 18:答案B 解析 19:答案D 解析 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 20:答案错误 解析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21:答案错误 解析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22:答案D 解析 它的总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会
13、有暂时的退步。 23:答案A 解析 24:答案C 解析 25:答案D 解析 26:答案C 解析 27:答案C 解析 【解析】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称为强化,能降低反应概率的刺激称为惩罚。老师让学生做十遍,是为了使学生做错题的概率降低,因此,属于惩罚。 28:答案D 解析 PQ4R包括预览、提问、阅读、反思、背诵、复习等六个步骤。 29:答案A,B,C 解析 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30:答案C 解析 短时记忆,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31:答案正确 解析 答:正确。学习者把保持的意义提取出来,即为再现,也包
14、括再认。影响可利用阈限的因素:一是再现法与再认法的要求不同,前者要求高阈限,后者要求低阈限;二是在许多内外因(情绪、态度、动机、竞争等)影响下,阈限值本身就有波动。 32:答案A 解析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33:答案错误 解析 题干是对效度的名词解释。 34:答案A 解析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所以两者之间的联系也是最密切的。(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5:答案D 解析 36:答案错误 解析 (P329) 37:答案B 解析 略。 38:答案D 解析 长时间地集中学习同一学科或同一类学科,使大脑皮层的同
15、一部位接受同一种刺激,会导致疲劳和厌烦。 39:答案A 解析 B选项为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为稳定的外在原因;D为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40:答案C 解析 【解析】高中生的伦理道德的发展具有成熟性。 41:答案A,D 解析 群体规范包括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和成文的正式规范。 42:答案A 解析 43:答案正确 解析 略。 44:答案D 解析 45:答案C 解析 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是维果斯基。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或者说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6:答案A,B,C,D,E 解析 47:答案C 解析 48:答案B 解析 布鲁纳认为所掌握内容越基本越概括,则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越广,也就产生越广泛的迁移。所以他强调在教学中要掌握每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49:答案A 解析 50:答案A 解析 B选项为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为稳定的外在原因;D为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