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教学设计方案锦集8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要求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2.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谈话激情:现在,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微机出示自信 课前谈话是走向成功的桥梁),同学们一起来读。 的目的是对,只要相信自己,课上敢于思考,积极发表 激发学生的自己的见解,就一定会有收获。好,上课。 课上参与一 、导入新课 热情。同学们,你们欣赏过早晨
2、或傍晚的云霞吗?这美丽的云霞就是火烧云板书:火烧云。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这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美丽景色吧!(出课件)二、检查朗读 通过检查谁能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 读让学生听他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整体感知三、自主学习 课文 。A.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认真地读一遍,看看你 通过学生自会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读) 学探究理解课B.同学们都读得那么认真,下面请你们前后 文内容培养四人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收获多。(学 自主学习的生交流,师巡视。) 习惯。C. 谁能把自己的收获说给大家听?(1)知道了霞光照在地上是什么样的? 让学生谈自小结:火烧云上来时地面上发生了这么多让 己
3、的收获。人惊喜的变化,真美!你们还有什么收获? 及时的肯定(2)知道了火烧云的颜色根据学生的 与鼓励增强回答板书:颜色、形状 学生的信心四、朗读体会 与积极性。(一)颜色A.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你们都抓住了火烧云 引导学生联的颜色和形状来谈,很好!谁再把描写火烧云 系课文内容颜色的这一部分读读。(指名读) 解决问题,师:(出示文字)同学们自己去读读这一 训练学生的段,体会一下火烧云颜色有什么特点?(让 分析和归纳学生看屏幕读) 的综合能力生:颜色多。板书:多 。并训练学师:有什么颜色?就这些颜色吗?你怎么体 生有感情的会到的? 朗读课文。师:火烧云不但颜色多它还有另外一个特点,读读课文试试能不
4、能体会出来? 根据对颜色的生:变化快。板书:变、快 学习让学生自B.天空中的火烧云不断变化它的颜色,那会 学形状这部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欣赏 分,目的是一下。(播放课件) 培养学生思师:这是一幅多么绚丽多彩的画面,自己试 维的深刻性一试怎样读才能把这种美表达出来。(自由读 和逻辑性。-指读-范读-体会读-齐读)(二)形状A.刚才我们通过读体会到火烧云的颜色多、变化快,那么它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呢?老师相信你们通过自己的读也能体会到。好,读吧。师:谁来谈火烧云的形状有什么特点?怎样体会到的?师:作者对火烧云形状的描写非常有趣,你喜欢哪种动物自己选择试着读读,把那种喜欢的感觉读出来。(
5、指名读)师:火烧云形状变化可真奇妙,一会儿像狗, 发挥学生一会儿像马,接下来会像什么呢?请你想象一下。的想象,激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读的也不错。 活学生的思五、课堂质疑 维的火花,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小组或集体讨论解 培养学生的决) 自主意识和(机动课时)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确实体会到火 创新精神。烧云的颜色、形状那么多,变化又那么快,这篇文章写得多么美啊,你们喜欢这篇文章吗?好,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背下来。六、课堂总结:我们跟随作者欣赏了火烧云美丽壮观的景色,就让我们把这美丽的云彩、美丽的语言,永远的记在心中吧!附板书设计:火烧云颜色 多变形状 快教学要求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
6、晚霞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2.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谈话激情:现在,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微机出示自信 课前谈话是走向成功的桥梁),同学们一起来读。 的目的是对,只要相信自己,课上敢于思考,积极发表 激发学生的自己的见解,就一定会有收获。好,上课。 课上参与一 、导入新课 热情。同学们,你们欣赏过早晨或傍晚的云霞吗?这美丽的云霞就是火烧云板书:火烧云。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这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美丽景色吧!(出
7、课件)二、检查朗读 通过检查谁能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 读让学生听他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整体感知三、自主学习 课文 。A.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认真地读一遍,看看你 通过学生自会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读) 学探究理解课B.同学们都读得那么认真,下面请你们前后 文内容培养四人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收获多。(学 自主学习的生交流,师巡视。) 习惯。C. 谁能把自己的收获说给大家听?(1)知道了霞光照在地上是什么样的? 让学生谈自小结:火烧云上来时地面上发生了这么多让 己的收获。人惊喜的变化,真美!你们还有什么收获? 及时的肯定(2)知道了火烧云的颜色根据学生的 与鼓励增强回答板书:颜色、
8、形状 学生的信心四、朗读体会 与积极性。(一)颜色A.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你们都抓住了火烧云 引导学生联的颜色和形状来谈,很好!谁再把描写火烧云 系课文内容颜色的这一部分读读。(指名读) 解决问题,师:(出示文字)同学们自己去读读这一 训练学生的段,体会一下火烧云颜色有什么特点?(让 分析和归纳学生看屏幕读) 的综合能力生:颜色多。板书:多 。并训练学师:有什么颜色?就这些颜色吗?你怎么体 生有感情的会到的? 朗读课文。师:火烧云不但颜色多它还有另外一个特点,读读课文试试能不能体会出来? 根据对颜色的生:变化快。板书:变、快 学习让学生自B.天空中的火烧云不断变化它的颜色,那会 学形状这部是一
9、种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欣赏 分,目的是一下。(播放课件) 培养学生思师:这是一幅多么绚丽多彩的画面,自己试 维的深刻性一试怎样读才能把这种美表达出来。(自由读 和逻辑性。-指读-范读-体会读-齐读)(二)形状A.刚才我们通过读体会到火烧云的颜色多、变化快,那么它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呢?老师相信你们通过自己的读也能体会到。好,读吧。师:谁来谈火烧云的形状有什么特点?怎样体会到的?师:作者对火烧云形状的描写非常有趣,你喜欢哪种动物自己选择试着读读,把那种喜欢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师:火烧云形状变化可真奇妙,一会儿像狗, 发挥学生一会儿像马,接下来会像什么呢?请你想象一下。的想象,激师:同学
10、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读的也不错。 活学生的思五、课堂质疑 维的火花,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小组或集体讨论解 培养学生的决) 自主意识和(机动课时)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确实体会到火 创新精神。烧云的颜色、形状那么多,变化又那么快,这篇文章写得多么美啊,你们喜欢这篇文章吗?好,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背下来。六、课堂总结:我们跟随作者欣赏了火烧云美丽壮观的景色,就让我们把这美丽的云彩、美丽的语言,永远的记在心中吧!附板书设计:火烧云颜色 多变形状 快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具准备 1.powerpoint:田字格出现要写的12个字(丹乌艺显忽丝杆眨涛陈转斜),其中,“乌”字的第二笔竖折折钩、“艺”字最
11、后一笔横折弯钩、“陈”字左边的“小耳朵”横撇弯钩、“转”字右边的“专”的第三笔竖折撇都要呈红色。2.生字卡片。教学目标1认读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感悟课文中小朋友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行为和思维品质。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布置自学1.谜语:摸不着,看不到,花儿见他点头,小树见他弯腰。2.谁会画风?想不想展示你的画风的本领?3.(课件:展示台)今天,我们就来展示画风的本领。展示分两步,第一步,先替课文中的宋涛、陈丹、赵小艺展示;第二步,展示自己是怎么画风的。现在,各小组自学课文,准备替课文中的三个小伙伴展示。注意,可要进行
12、比赛的。4.谁说说该怎样自学?5.好的!小朋友们一起自学课文,准备展示吧。答案 1.风 2.想4.(1)先读课文,请拼音帮忙识字。(2)再读懂课文,理解意思。(3)最后要把课文读好,读出感情。5.分组自学展示自学成果1.(出示图标:展示台)可以展示了吗?2.第一项:现在展示大家自学生字的本领。请看老师手中的卡片。(抽读。)3.“涛、显”二字组词。4.“陈”字“左耳旁”几笔写成?“艺”字下边的横折弯钩也就是“乙”字是几笔写成?5.小朋友们,可要记住哦,不要把“横撇弯钩”写成了两笔。6.第二项展示:读懂课文。读懂了吗?7.谁能说说课文里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8.嗬,真不简单。都读懂了。9.小朋友
13、们,该展示你们的朗读本领了。两个小组敢不敢比赛?10.每个小组的三个同学分别扮演课文中的三个小伙伴,另一个小组的三个同学帮助读叙述的部分。各小组再练练。注意读准多音字“杆”11.开始比赛。你们先开始。12.现在该你们组了。13.小朋友们,你们比完了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把课文齐读一遍吧。 答案 1.可以了。 2.认读卡片上的生字。3.浪涛波涛波涛汹涌显示明显显眼显示器6.读懂了。7.赵小艺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陈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宋涛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赵小艺还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9.敢!10.各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11.分角色朗读课文。12.分角色朗读
14、。拓展练习1.刚才大家替宋涛、陈丹、赵小艺展示了画风的本领,展示得很好。现在,该展示你们自己画风的本领了。2.不过,这次展示的方式有点特别:我想请大家把自己画风的方法写下来,然后再读读和大家交流。可以吗?3.(出示图标:展示台)下面,展示开始!谁先来?2.可以。写有关画风的句子。3.分别朗读自己写的画风方法。(34人即可)指导书写1.请同学们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我想问大家一个非常难的问题:哪些字有一个笔画是一笔写成的,可猛一看像是几笔写成的。2.(在指导喧声述说的同时板书重点笔画。)请大家写写这几种笔画。3.小朋友,请你先把“乌、艺、陈、转眨”这几个字写两遍吧。老师还要提醒大家注意:有几个字写
15、的时候都不能加点,你能说说是哪几个吗?4.再看看其他的字,书写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5.你们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希望老师写给你们看吗?“艺”的最后一笔:横折弯钩,“丹”的第二笔:横折钩。“乌”字的第三笔“”:竖折折钩,转字右边第三笔:竖折撇。2.练习写笔画。3.书写“乌、艺、陈、转”。丝、乌、丹4.各自发表意见:“斜”字的第二笔。5.眨、陈、涛(提示横的长短,竖撇的起笔处。)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课前:教师为学生讲述两个真实的故事,其中一个是自己小时侯失去父亲的故事。一、引入。1、观看央视国际4套上播放的伊拉克专题,加上教师录制的音乐和旁白。2、抽学生说说自己看了之后自己的感想。3、教师小结:
16、战争是无情的,战争是残酷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聆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呐喊吧!学生齐读课题,再读。效果很好,哀婉的音乐与悲惨的景象呼应,很快就为本课的学习定下了“基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体会思想感情做了一些铺垫。二、按要求自读课文。多媒体出示自读要求:思考并勾画句子:1、作者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用横线勾出)2、当今的和平环境怎样?(用波浪线勾出)3、作者为谁呼吁?(用着重符号标出)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相应句子。这几个问题提得比较好,有利于进一步理解课文,把握了课文的重点。只是从实际操作来看,学生受前面“哀婉”基调的影响,虽是让自由朗读,学生却都是默默地朗读,不管怎样,只要学生是在“读”,就是可
17、以的,不一定非要出声。三、交流问题,学习课文。1、教师: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学生:爸爸是个出色的人。我们能够从“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看出来。教师:请你再读一读,读出自豪的感情。学生:我的爸爸是个热爱和平的人。我们可以从“两年以前,我亲爱的爸爸作为”看出来。教师:还有什么地方能够看出爸爸是个热爱和平的人。学生:“爸爸的嘴张着”教师:还有要补充的吗?(略)教师:罗老师找到一个句子。“我至今都忘不了”。你能看出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是个爱妻子,爱孩子的人。教师: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教师:“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你体会到什么?学生:我能从这里体会到爸爸的尽职尽责。教师:请同学们
18、互读互评。(学生读,较有感情。)教师用学生“找”和自己“引”的办法初步让学生掌握了课文的部分内容,“拉”得比较快。目的显然是为后面“突出重点”感情朗读做一些准备。2、教师:下面我请三个同学分段朗读课文的三至五自然段,要读得好象在和父亲面对面地交流。学生读,比较好,全体学生自发鼓掌。教师:我们把第三自然段读一读,体会低沉、坚定的思想。(学生读)教师:可是当作者看到爸爸的灵柩时,心情怎样?(由激动到悲伤),请大家再读“现在浸满了凝固的血。”(齐读)教师:嘴张着,在呼唤什么?我们该怎样读?谁来给大家示范一下。抽读,一学生读得很到位。教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心底的呼唤。全班再读。教师:“我”的爸
19、爸本来还可以作出更大的贡献,因为他是精通四国语言的(学生回答:经济学硕士)。请大家读四自然段。教师:自豪的“味儿”不够,请大家再读一遍。学生再读,很有感情。展示“万人送英雄,鲜花赠英模”的画面。加上背景音乐和一个孩子对爸爸缅怀的旁白,课堂上的气氛变得更加凝重。罗老师对于这个环节的处理是很精彩的,重点指导了学生的朗读,以读悟情。我觉得也可以从爸爸和我们“相约”,到我们“如约”前往,再到爸爸的“失约”,这样可以更清楚地理清文章的线索,后面探讨爸爸“失约”的原因。这和重点指导朗读并无矛盾。教师:爸爸为和平献出自己的生命,却“死不瞑目”,原因是什么?多媒体出示:“世界并不太平”一段。学生齐读。教师:这
20、些话是什么意思?你通过什么方式来理解?(学生发言,略)你知道哪些地方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学生列举自己收集的资料。教师: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组数据。(主要是一些战争中带来灾难的数据统计。)教师:同学们,如此娇嫩的和平之花怎么经得起战争的摧残?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地球的呻吟。地球的呻吟地球把它的一切都给了我们,它从来不懂得自私和吝啬,总是倾其所有。可是人类,曾经和正在做着多少惭愧的事情在共同的家园里厮杀,为野心和贪欲去争斗,用刀枪去撕裂土地,让马蹄去践踏丰收,硝烟窒息儿童的歌声,鲜血染红清澈的河流教师:地球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我们,可罪恶的战争却(引用上面诗句中的话)。所以,这个中国孩子会向国际社
21、会呼吁。想想,他为什么呼吁?呼吁什么?(学生回答)抽读课文七自然段。教师:让我们和小作者一同呐喊、呼吁!(学生再读七自然段)让我们和地球一同呼吁!出示诗歌地球的呼声隔海相望的陆地,都伸出友谊之手,相视一笑,泯灭旧日的怨仇。没有掠夺者的咆哮,也没有反抗者的怒吼。人们彼此赠送的礼物,是平等、自由。齐读。教师:孩子们,为了制止战争,让世界充满爱,我们能够做点什么呢?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孩子们有的说,我想给布什写一封信,想质问他究竟是想制止灾难还是制造灾难?(很精彩,全体自发鼓掌),还有的说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我们要好好学习,掌握本领,建设强大的祖国去制止战争多媒体出示:让和平驻人间,让世界充满爱!(
22、音乐响起,让世界充满爱)教师:让我们一起呼吁,一起疾呼!连读两遍。罗老师的这节课上得非常精彩,也非常感人。许多听课的老师也不禁落泪。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情景的创设,还有感情朗读的导引。另外,拓展阅读也做得不错。只是我觉得教师的“导引”多了一些,学生“自主”的空间相对被压缩了,如果从倡导互动学习的角度,本课可以尝试另外一种强调互动学习的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内容:教材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内容。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目标:1、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和估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增强计算能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并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激趣定标1
23、、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2、出示教学目标。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1、师生一起说说复习单元的的内容:口算乘法、笔算乘法、估算乘法。2、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并逐一展示,最后全体评议。(1)先出示口算乘法算式,分小组指名回报,全体评议。(2)请写出你自己喜欢的不进位的笔算乘法,并完成计算。(3)请写出你自己喜欢的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并完成计算。(4)请写出你自己喜欢的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并完成计算。(5)请写出你自己喜欢的一个乘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并完成计算。(6)请写出你自己喜欢的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并完成计算。(7)请写出你自己喜欢的估算乘法的笔算乘法,并完成计算。三、测评训练
24、1、列竖式计算245=? 1233=? 4126=? 3245=? 1386=1086= 2045=? 1506= 3003= 2353=395 3028 5996 719? 10842、解决问题(1)小红每天上学骑7分钟自行车,他平均每分钟骑185米,小红家和学校距离多少米?(2)老师把全班分成9组做实验,每组5人。后来有改成每组9人,这样可以分成几组?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学习目标】1、读懂课文,了解太空植物产生变化的原因及变化后的作用。2、掌握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3、感受科学力量的神奇及科学技术的伟大。【教学重点】学会学习,体会文中用词的准确性。【教学过程】一、图片引课1、出示神六英雄
25、图片,问学生是谁?出示神五英雄图片,问学生是谁?2、出示发射飞船图片,问学生是什么?3、小结:在飞船里不仅载着我们的航天英雄,同时,还载着一批特殊的乘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揭示课题,读题。二、导语引路1、自由读导语、思考:导语告诉我们怎么来学习?2、反馈,出示学习本课的方法和要求:方法和要求: 默读,思考课文主要内容? 感兴趣,读不懂的地方画下来,讨论、交流。三、个人学习1、按导语的要求和方法自己学习32课。2、了解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3、教师提供学习资料,学生再次自己学课文,并把问题写下来。四、小组学习1、在学习小组里把不懂的地方,还有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讨论、交流,要求:把为什么感兴趣
26、,是什么地方不懂,说清楚。板书:为什么?是什么?2、反馈。五、集体学习1、提出不懂问题,全班交流。2、重点落实以下三方面: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把方法板书到黑板上。 理解由于由于使得: 植物种子内部的遗传物质产生变化的原因是 由于宇宙射线的辐射,由于处于微重力、高真空的特殊环境,所以 小结:这句话写出了植物种子产生变化的几个方面的原因。 概括太空蔬菜的作用,明确用词准确:已经走进打算正在致力于还希望。六、激情、拓展1、此时此刻,同学们有什么话要说?2、有情朗读课文最后一段。3、阅读科普文章,推荐人造发光植物。4、结束语:让我们从小爱科学吧!让科学之光洒满我们的校园!【教学反思】1、简单语
27、文,简单教:在教材处理上,不要过分去深究细磨。本堂课只有2个知识性的训练点: 由于由于使得让学生明白,这句话中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依托已经走进打算正在致力于还希望这些词,让学生明白用词要准确。2、努力为学生的需求服务: 本堂课围绕帮助解决学生的问题,开展教学。 学法的指导,为学生将来学习,仍至于终身学习,打下基础。3、使自己成为一个具备语文老师资格的老师: 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作表率。 在课堂上绽放老师的语文素养,为浇灌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学习目标】1、通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
28、读中感悟,体会夏夜之美;体验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3、学写生字“时、让”。【课前准备】1、结合美术课或手工课,老师学生一齐动手,制作“睡莲叶、睡莲花、蜻蜓、小蚂蚁、萤火虫、草丛、星星、月儿”。2、每个学生在蜻蜓、小蚂蚁、萤火虫、青蛙、小鱼选一个最喜爱的动物制作一个饰物。3、课件、录音带。【教学过程】课前音乐响起(音量放小)仲夏小夜曲。一、激趣导入小伙伴们,你们喜欢画画、帖图吗?那就让我们一齐动手来装扮这个美丽的夏夜,好吗?二、创设情境1、师生一起贴图。2、完成贴图后,引发进入情境啊:多美的夏夜呀?我真想变成朵朵美丽的睡莲,变成水里的小鱼儿你们想吗?你们想变成(学生不受约束、自由说,一边说一边带上
29、头饰)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个美丽的童话世界吧。3、欣赏夏夜之美: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夏夜。独白: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在这美丽的夜晚,在池塘里发生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大伙儿打开课本。三、朗读感悟1、进入情境: 情境中导读:师扮演睡莲姑姑。夜深了,公园里静悄悄的。水池里,睡莲刚闭上眼睛(传来“呜呜”的哭声)。师:呀,谁在哭呢?是小蚂蚁哭了。师:“小蚂蚁,你怎么啦?”小蚂蚁:“我不小心掉进池塘,上不了岸啦!”说话时,声音沙哑,带有哭腔。 情境中表演读:请两对扮演“睡莲”和“小蚂蚁”表演读。2、体会情感:(紧接着)师:“快上来吧!”(小蚂蚁顺势爬了上来。说:谢谢您,睡莲姑姑)师:这只小蚂蚁表演得怎样
30、,哪只小蚂蚁也来试试。再走到另一只小蚂蚁前说:“小蚂蚁,快上来吧!”(激起学生的情感,能站起来,紧握睡莲姑姑的手连声说:“谢谢您,谢谢您,睡莲姑姑。”)师紧接着“今晚就在这儿住下吧!你瞧,夏夜多美啊!”小蚂蚁摇摇头:“我得回家。要不,爸爸妈妈会着急的。”小组练习:分角色读。(注意“非常感激”、“连声”从动作、表情上表现出来。)四人小组再互相指导读。所有扮演“睡莲”和“小蚂蚁”站起来读。(师独白)师给孩子鼓鼓劲,评一评。3、讨论领悟:师:是啊,小蚂蚁回不了家,爸爸妈妈会着急,这可怎么办呢?小蚂蚁和睡莲的对话谁听见了?蜻蜓(面对一只蜻蜓,示意他站起来。说:“让我来送小蚂蚁吧!”)(“不行不行,天很
31、黑,蜻蜓看不见路的,怎么能送小蚂蚁回家呢?”)师:是呀,天这么黑,你能行吗?这时候,谁来帮助他们呢?萤火虫,萤火虫可以带路,他说:“我来给你们照亮。”(那,萤火虫为什么能给他们照亮呢?)因为在萤火虫的尾部有个发光器,能分泌出荧光素,在光酶和氧的作用下,就能发出光来了。你怎么知道?(交流课外查找的资料)出示“萤火虫”模型(尾部发出光来)贴上黑板。4、体验练说:演示课件:师过渡:有萤火虫的照亮,小蚂蚁可以回家啦,他多么高兴啊!小伙伴们,你们想对他说什么?(睡莲:小蚂蚁,路上小心,欢迎你再来玩啊!)(鱼儿:小蚂蚁,下次再来的时候,我一定载着你欣赏池塘的风光。)(青蛙:“呱,呱,呱,小蚂蚁再见!”)(
32、蟋蟀:“小蚂蚁,欢迎你带你们一家来听我的演奏会。再见!)(荷叶:“小蚂蚁,下次来玩时,别忘了上我这个大摇篮呀,一定保证你的安全。”)这时候,小蚂蚁想对大伙儿说什么?(“再见了,伙伴们,我要回家啦!”)(“谢谢您,睡莲姑姑,再见了!”)(“睡莲姑姑,您的救命之恩我永远难忘,再见!”)(“噢,我可以回家啦,回家啦,美丽的池塘,再见!”)(“睡莲姑姑,这里的夜色真美,回去后,我和爸爸妈妈说一声,明天再来欣赏欣赏。”)5、真切感悟:音乐响起课件演示。师引读:小蚂蚁告别了小伙伴们,他爬上了“飞机”。蜻蜓起飞了。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音乐声渐小。师边领读边表演:蜻蜓飞呀飞,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
33、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台前,小蚂蚁到家了。(这里学生可以跟读并和老师一起表演,跑上台来也行)“耶”小蚂蚁到家啦!到家啦!”(齐欢呼音乐声渐大)师:是啊,夏夜多美呀,你们看(青青的)假山,还可以(青青的)什么?(绿绿的)草坪,还可以(绿绿的)什么?看,小路是弯弯的,多美啊!弯弯的( )。师:夏夜这么美谁来读读呢?(指导朗读:高兴的、像是在讲童话故事)一边播放课件学生一边朗读(个别读、小组读、齐读可表演)师生共同评议。师:星星看见了,高兴地眨着眼。(你们知道吗?星星为什么高兴呢?)板书:睡莲、蜻蜓、萤火虫(贴图)。星星看见了这个动人的情景,他在赞美、赞美夏夜多美。赞美睡莲、赞美蜻蜓、赞美萤火虫。因
34、为他们是今夜最美的。(板书:最美)师:是啊,这夏夜太美了,让我们来赞美夏夜吧!四、拓展思维,深化主题(说说夏夜美)1、各小组准备:师:请大伙儿仔细观察这两个画面,说说夏夜美在哪里呢?注意:说话时要用“夏夜多美啊!”开头,或者以“啊,夏夜多美呀!”结尾。先在四人小组说,汇报时,四个人都上台指着画面说。哪一组说得最美,就能得到“星星奖”。师:各小组开始活动吧。(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参与、指导)2、小组汇报:(夏夜,天格外的蓝,弯弯的月儿挂在天空中,满天的星星高兴地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像一个个淘气的娃娃。啊,夏夜多美!)(啊,夏夜多美!池塘里,一朵朵粉红粉红的睡莲真美,花坛里的花儿红的、黄的、紫的
35、五颜六色美极了,她们为夏夜增添了光彩。)(夏夜多美啊,那蓝蓝的夜空、青青的假山、绿绿的草坪、弯弯的小路、圆圆的睡莲叶、清清的池水,你们说美吗?)(夏夜多美啊,池塘边传来了蟋蟀美妙的琴声、还有青蛙的演唱呢!呱,呱,呱。)(夏夜多美啊,瞧,小蜻蜓立在碧绿的睡莲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就要起飞了,正要送小蚂蚁回家呢!正在这时候,萤火虫打着灯笼来帮忙。睡莲、蜻蜓、萤火虫最美,因为他们一起帮助小蚂蚁回家。)歌曲小星星响起。师:是呀,夏夜真美啊!我们应该把“星星奖”给谁?因为他们是今夜最美的!大家唱起来跳起来。师颁奖挂上“小星星”。(掌声)五、指导书写师:你们把夏夜说得真美,我们不仅要会说还要会写,来比一比
36、,写字会是谁最美呢?出示时、让(注意这两个字都是翘舌音)。师:来,先看睡莲姑姑写一个“时”,“哎呀!”谁能告诉我,写“时”要注意什么?(左窄右宽、日字旁要写得瘦、矮,寸字要写得胖一点高一点。)师范写“时”。(学生认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随时纠正坐姿)师:嗬,大伙儿“时”字写得真美啊!请小朋友们再接着写一个“让”字。(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师:请大家停一停。我看了几个小朋友写的言字旁写得不够好,请看看睡莲姑姑怎么写。(示范书写)写好言字旁关键是:言字旁上的“点”要和横折提的“折”对齐,折笔要写直。(投影展示学生写的字)六、课堂延伸师:你们真行啊,笔下的字写得美,你们把夏夜说得更美。回家后把
37、这个美丽的童话故事讲给爸爸妈妈的听,去打动他们的心,让他们在一个满天星星的夜里同你一起走进大自然,走进绿绿的草坪、金黄的沙滩那时,你们再告诉我一个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好吗?【教学设计意图】夏夜多美是一个童话故事,讲述的是在一个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是朋友们帮助它回到了家。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课前播放音乐小夜曲渲染,让学生聆听美的音乐;以鸟叫声、蟋蟀声引入,用大幅背景图展示夏夜公园池塘美丽的景色,让学生欣赏美的画面;演示蜻蜓、萤火虫
38、送蚂蚁回家的过程,让学生感受童话里睡莲、蜻蜓、萤火虫助人为乐的精神美,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以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课文教学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以求达到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目标)。一、创设情境,调动情感通过导语的激趣引入,通过师生动手共同创设的童话般的世界“美丽的夏夜”,教学伊始,就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调动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带着对夏夜的美好感觉,进入课文夏夜多美所构筑的情感世界。创造美二、以读为本,自读自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不断地调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由读、个别读、摹仿读、表演读、评析读等多种形式,
39、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像,使每一个学生能进入课文所表述的情境中,充分感受夏夜池塘边发生的美丽动人的故事。在教学中,教师主要用语感联结学生的感觉、感受和情感,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品味。品味美三、借助课件,真切感悟对“蜻蜓、萤火虫送蚂蚁回家过程”部分的教学,播放课件,以音乐烘托,以画面渲染,配以表演,促使学生沉醉在夏夜美的意境中。赞赏美四、开放实践,合作交流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课要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课文学完后,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用“夏夜多美啊!”开头或“啊,夏夜多美”结尾说话。学生在合作学习,交
40、流讨论中,对夏夜之美的认识得以升华。不仅感受到夏夜池塘的美丽景色,而且体验到睡莲、蜻蜓、萤火虫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讨论美教学设计以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材说明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长短,怎样看待每个人的长与短,是课文的立意所在。课文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
41、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指导写“怎”、“思”二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重点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明白故事所讲的道理。教学准备生字卡、本文录音带、课件。教学设计一、谈话引入课题。出示课件:图(一):春天,一棵柳树披着飘逸的长发,在微风中
42、翩翩起舞,一棵枣树弯弯曲曲,树皮粗糙,树枝光秃秃;图(二):秋天,枣树上结满了红红的枣,全家人坐在树下高兴地吃枣。同学们,你们看大屏幕上这两棵树是什么树?你喜欢哪一棵?为什么?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已见,只要说的有道理,老师都要给予肯定。谁对谁错,老师暂不表态,一切由学生自学自悟。)二、回归主体,自读自悟。(一)学习课文。1、分组:(刚才发言中,喜欢柳树的为一组,喜欢枣树的为一组,调换座位,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个性的学习环境。)2、学习课文,为下面的辩论作准备。3、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比较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多方面的不同来读懂课文。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一是生长特点不同;二是性格特点不同;三是小柳树前后的表现不同。重点抓住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