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3月05日-8419)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3月05日-8419)1:课堂气氛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判断题对错 2:研究表明,要获得最佳的记忆效果,学习程度需达到()单项选择题A、50?B、100?C、150D、200? 3: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单项选择题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
2、视 4: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判断题对错 5:与创造思维最密切的是()单项选择题A、发散思维B、形象思维C、逻辑思维D、动作思维 6: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多项选择题A、对象具有客观性B、执行具有内潜性C、内容具有复杂性D、方式具有多样性E、结构具有简缩性 7:教学与研究发现,学生解决抽象而不带具体情节的问题时比较困难,而解决具体而接近实际的问题时比较容易。()判断题对错 8:单独进行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效果最好。()判断题对错 9:在人际交往中,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评价起着重要作用。这属于人际印象形成中心理效应的()单项选择题A、正性偏差
3、B、近因效应C、第一印象D、定势效应 10:根据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分期理论,“惩罚与服从的定向”属于()单项选择题A、第一期B、第二期C、第三期D、第四期 11:有的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有的学生不愿意为他所不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是()单项选择题A、认知动机B、学习兴趣C、成就动机D、交往动机 12:课堂管理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单项选择题A、促进和压制B、维持和压制C、促进和维持D、规范和制度 13: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多项选择题A、效果强化B、直接强化C、间接强化D、替代性强化E、自我强化 14:研究发现,教师期
4、望效应的大小要受学生年龄的影响,一般而言,更容易受到期望效应影响的是()单项选择题A、年龄上无明显差异B、中等年龄的差异C、年龄较大的学生D、年龄较小的学生 15:在国外,20世纪60年代属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研究试验阶段B、飞速发展阶段C、普及应用阶段D、综合发展阶段 16: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单项选择题A、蜜蜂采蜜B、猴子攀爬C、病症导致的行为改变D、儿童模仿别人的行为 17:在()意识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单项选择题A、可控制的B、白日梦C、自动化的D、睡眠 18:加涅认为,心智技能与学习策略都属于(
5、)的范畴单项选择题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19:课堂心理气氛主要有三种类型:积极的、消极的与()单项选择题A、沉默的B、对抗的C、安静的D、活跃的 20: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心理测验B、心理训练C、会谈D、理性情绪疗法 21:皮亚杰认为,11至15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单项选择题A、思维准备阶段B、思维阶段C、感觉运动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 22:教学评价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判断题对错 23: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单项选择题A、什么事也做不下
6、去B、痛苦不安C、感到惴惴不安D、感到极端焦虑 24:我们平时称为“天才”的人智商(IQ)一定要超过()。单项选择题A、100分B、120分C、140分D、200分 25:道德具有社会共同性,因此不具有阶级性。()判断题对错 26:高水平和达到自动化水平的技能也称为()单项选择题A、自动技能B、智力技能C、熟练技巧D、动作技能 27: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ABC”治疗法属于()单项选择题A、行为改变法B、认知改变法C、精神分析法D、运动改变法 28:英语单词的学习主要属于()单项选择题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原理学习 29:学习的主体因素是()单项选择题A、学生B、
7、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 30:在早期的迁移理论中,提倡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的共同要素说是谁提倡的()。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贾德C、奥苏伯尔D、安德森 31:教学研究的第一步是设计研究方案。()判断题对错 32: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单项选择题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33:根据布鲁纳的教育目标观,学校教育的第三个目标是()单项选择题A、发展学生们运用“思想”解答问题的信心B、培养学生的自我推进力,引导学生们独自运用各种题材C、培养“经济地使用思想”D、发展理智上的忠诚 34:学习动
8、机强弱的标志主要是活动水平和()单项选择题A、原发性B、习得性C、后继性D、指向性 35:动机压抑说这一理论最早由()提出的。单项选择题A、弗洛伊德B、布鲁纳C、苛勒D、埃里克森 36:内化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应用不同形式的内化,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一般来说,随着内化的深入,动作的精确性、速度、协调性等会逐步提高。判断题对错 37: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复杂的行为这是()单项选择题A、示范法B、系统脱敏法C、惩罚法D、行为塑造法 38:我国心理学家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信号学习、刺激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等八类。()判
9、断题对错 39:心理健康的非指示性原则的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潘菽B、罗杰斯C、维果斯基D、马斯洛 40:技能学习最基本的条件是()单项选择题A、讲解B、示范C、练习D、反馈 41:青年初期是世界观()。单项选择题A、形成时期B、初步形成时期C、初步成熟时期D、成熟时期 42:当某教师在课堂时,学生不声不响,而当离校或离开课堂以后,学生纪律立即松懈。与这种课堂纪律有关的教师领导类型最可能是()。单项选择题A、专断型B、民主型C、放任型D、无法确定 43:内部学习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是好奇心和()单项选择题A、主动性B、积极性C、求知欲D、成就感 44: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
10、择题A、弗洛伊德B、岁杰斯C、布鲁纳D、斯金纳 45:两任务的共同成分可能是()。多项选择题A、刺激B、反应C、环境线索D、学习目标E、态度 46:冲动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快,精确性差。()判断题对错 47:在归因理论中,属于内在的、稳定的因素是()单项选择题A、能力B、努力C、运气D、任务难度 48:何种迁移理论认为迁移是具体的,而非一般的?()。单项选择题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 49: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单项选择题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分现象 50:()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
11、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单项选择题A、内部反馈B、外部反馈C、动觉反馈D、过程反馈 查看答案 1:答案正确 解析 略。 2:答案C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3:答案D 解析 强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 4:答案正确 解析 略 5:答案A 解析 6:答案B,E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7:答案错误 解析 学生解决抽象而不带具体情节的问题时比较容易,因为这些问题的本质特征明显易发现。解决具体而接近实际的问题时比较困难,是因为这些问题包含了某些多余的信息,干扰了学生的思维。 8:答案错误 解析 单独孤立地进行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是舍本逐末的做法,有效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应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 9:答案B 解
12、析 10:答案A 解析 前习俗阶段中的第一期为惩罚与服从的定向;第二期为操作与关系倾向。 11:答案C 解析 见“成就动机”定义。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B,D,E 解析 班杜拉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14:答案D 解析 研究发现,教师期望效应的大小要受学生年龄的影响,一般而言,更容易受到期望效应影响的是年龄较小的学生。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15:答案A 解析 16:答案D 解析 17:答案A 解析 在正常条件下,意识具有四种不同的状态:可控制的意识状态、自动化的意识状态、白日梦状态、睡眠状态。在可控制的意识状态,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做成一
13、件事情,是意识的第一状态。 18:答案D 解析 19:答案B 解析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注意状态、情感状态、意志状态、定势状态与思维状态,可将课堂心理气氛分成积极的、消极的与对抗的三种类型。 20:答案C 解析 21:答案D 解析 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1-15岁儿童处于形式运算阶段,该阶段的儿童的主要认为是发展抽象思维。(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2:答案正确 解析 23:答案D 解析 强迫行为是情绪障碍的表现,主要是指产生一系列呆板、机械的重复行为,在受到他人干涉时,就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发脾气,也就是产生焦虑行为。 24:答案C 解析 25:答案错误 解析 道德虽有其社会共同性
14、,但在阶级社会里,人们的社会关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6:答案C 解析 见“熟练技巧”定义。 27:答案B 解析 28:答案A 解析 29:答案A 解析 30:答案A 解析 31:答案错误 解析 教学研究的第一步是选定研究问题。 32:答案C 解析 根据社会意义,可分为高级和低级。 33:答案B 解析 A、C、D三项分别是学校教育的第二、四、五个目标。 34:答案D 解析 35:答案A 解析 36:答案错误 解析 答:错误。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应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一般来说,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动作的精确性、速度、协调性等会逐步提高。 37:答
15、案D 解析 38:答案错误 解析 把学习分为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等八种的是加涅。 39:答案B 解析 罗杰斯提出“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其含义应是较少有“直接性、命令性、指示性”等特征,而带有“较多的不明示性、间接性、非命令性”等特征。这种自我评价使学生更能为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从而更加主动、有效、持久地学习。(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0:答案C 解析 41:答案B 解析 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所以青年初期是世界观初步形成时期。 42:答案A 解析 43:答案C 解析 44:答案A 解析 45:答案A,B,C,D,E 解析 两任务的共同成分可以是学习材料、环境线索、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学习目标等方面的,也可以是态度、情感方面的。 46:答案正确 解析 47:答案A 解析 韦纳的归因理论将原因分为两个维度,即内外控和稳定性,一个人的能力是内部的,而且是不易改变的,即内部而稳定的因素是能力。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48:答案B 解析 共同要素说认为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 49:答案C 解析 在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高原现象。 50:答案B 解析 内部反馈是操作者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外部反馈是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 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