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2月12日-2780)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2月12日-2780)1: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论,儿童思维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思维阶段B、思维准备阶段C、抽象思维阶段D、感觉动作阶段 2:()是对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是对材料领会的一种形式。单项选择题A、转换B、解释C、推断D、记忆 3:根据人格发展阶段论,45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单项选择题A、信任感B、自主感C、主动性D、勤奋感 4:主要着眼于教学组织形式的教学策略设计,往往以某一教学内容为主导
2、策略,来解决教学组织形式等核心问题。()判断题对错 5:需要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在形成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后才发生迁移,这是()。单项选择题A、一般迁移B、同化迁移C、顺应迁移D、重组迁移 6:陈述性知识又叫描述性知识,如()。多项选择题A、字词B、人名C、时间D、观念E、怎样骑车 7:长时记忆的容量()单项选择题A、较大B、没有限制C、非常之小D、为72个组块 8:依从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他人相接近。()判断题对错 9:认知心理学家在研究推理、决策、问题解决等复杂认知过程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主要原因是采取了()手段。单项选择题A、统计分
3、析B、测验C、调查研究D、口语报告 10:布鲁姆提出的学习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掌握学习B、认知学习C、情感学习D、行为学习 11:有些人状态好、睡眠少,认为自己失眠,这是()失眠。单项选择题A、情景性B、新奇性C、假性D、正常性 12:心理学,特别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多、最活跃的一个领域是()单项选择题A、心理健康B、记忆C、智力D、学习 13:评价使用的测验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多项选择题A、标准化测验B、教师自编测验C、心理测验D、学业成绩测验 14: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引起或改变某种心理现象并加以记录的心理学方法,叫做()单项选择题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
4、、教育经验总结法 15:通过学习,个体的行为和能力应当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判断题对错 16: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包括()。多项选择题A、前道德阶段B、他律道德阶段C、合作道德阶段D、公正道德阶段E、后道德阶段 17: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与关心,缺乏羞耻心与罪恶感这种心理问题属于_。单项选择题A、强迫症B、依赖型人格障碍C、恐怖症D、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18:下面不属于健康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身体健康B、心理健康C、社会适应D、智力超常 19:以下哪些是基本的测量方法?()多项选择题A、自我报告B、直接观察C、测验D、教师或同伴的评判 20: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
5、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适度竞争,不但不会影响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养成竞争意识导致教师管理公正促进团结协作单项选择题 21:心智技能的对象具有()。单项选择题A、外显性B、客观性C、展开性D、观念性 22: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主动请求帮助时,教育者所做的工作称为()单项选择题A、心理辅导B、心理咨询C、心理治疗D、心理教育 23:生理发展处于_的动物只能对单一的刺激形成反射,即只能把单一性的刺激作为信号。()单项选择题A、知觉阶段B、思维阶段C、感觉阶段D、思维萌芽阶段 24:程序教学的创始者是()。单项选择题A、斯金纳B、普莱西C
6、、加涅D、布鲁纳 25:对教学目标的科学表述的要求,不正确的项是()。单项选择题A、表述的应是学生的学习结果B、尽可能表述的具体、可测量C、应反映学习结果的类型和层次D、精确规定每个学生应达到的最后结果 26:在心理学发展史上,桑代克提出了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联结说B、发现说C、顿悟说D、认知说 27:资源管理策略包括()多项选择题A、时间管理策略B、环境管理策略C、努力和心境管理策略D、学习工具管理策略E、社会性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28:桑代克总结的三条主要的学习规律不包括()单项选择题A、准备律B、练习律C、失用律D、效果律 29:下列理论关于智力理论的是()多项选择
7、题A、二因素论B、群因素论C、组因素论D、多重智力论E、智力三元论 30:儿童能运用表象来表现他们的世界所发生的事并能据此进行想象,从而获得知识。这种认知表征是()。单项选择题A、动作表征B、符号表征C、映象表征D、表象 31: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斯金纳B、巴甫洛夫C、艾里斯D、雅各布松 32:学生在记圆周率314159时,用“山颠一寺一壶酒”来记,这是利用了()。单项选择题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调节策略 33: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单项选择题A、人和动物B、动物C、儿童 34:广义的知识是指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一切信息及其
8、组织。()判断题对错 35:在教育心理学中,学习过程是该门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判断题对错 36:师父带徒弟的教学模式属于()单项选择题A、发现教学B、情境教学C、合作学习D、程序教学 37: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认为,动机和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单项选择题A、低相关B、高相关C、不成比例D、呈倒“U”型曲线 38: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单项选择题A、正迁移B、负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 39: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属于()。单项选择题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做笔记策略 40
9、: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著教育心理学开始的,该书出版的年份是()单项选择题A、1803年B、1879年C、1903年D、1923年 41:一位学生这样来管理自己的学习,“如果我能在40分钟内完成好学习任务,那么就出去和玩。”这里他所运用的是()单项选择题A、外部强化B、替代强化C、自我强化D、负强化 42: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多项选择题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动作技能E、态度 4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艺术性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也永远没有止境。()判断题对错 44:以下不属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是()单项选择题A、
10、教学认知能力B、教学操作能力C、自我反省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 45:“如何造就天才儿童”这类问题属于()的问题。单项选择题A、有结构B、无结构C、感性D、逻辑性 46: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单项选择题A、苛勒B、托尔曼C、桑代克D、巴甫洛夫 47: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依从B、接受C、认同D、内化 48: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技能分为闭合性操作技能与开放性操作技能。闭合型操作技能对外界的帮助依赖程度较低,在大多数情况下靠内部反馈信息控制。以下属于闭合型操作技能的有()。多项选择题A、打排球B、自由体操C、汽车驾驶D、游泳E、跳水 49:相
11、同要素说认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判断题对错 50:通常人们所说的态度和欣赏属于情感目标的()。单项选择题A、反应B、接受C、形成价值观念D、价值体系个性化 查看答案 1:答案A 解析 2:答案C 解析 领会是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推断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3:答案C 解析 4:答案错误 解析 5: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C【系统解析】顺应性迁移也叫协调性迁移,是指将原有的经验应用于新情境时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变化。当原有的经验结构不能将新的事物纳入其结构内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
12、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经验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顺应性迁移的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需要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在形成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后才发生迁移,这是顺应迁移。 6:答案A,B,C,D 解析 E选项为程序性知识。 7:答案B 解析 长时记忆保存时间长,容量没有限制。 8:答案错误 解析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他人相接近。 9:答案D 解析 认知心理学家在研究推理、决策、问题解决等复杂认知过程时采取口语报告的方法。口语报告法也称“大声法”,即经过一定训练后,让被试者在解决某个问题的同时,大声说出头脑内部进行的活动,事后由心理学家
13、对其进行分析。 10:答案A 解析 11:答案C 解析 【解析】失眠按其成因分为四种,即情境性失眠,失律性失眠,药物性失眠和假性失眠。假性失眠是睡眠正常的人因为没有意识到个体差异,以为自己比别人睡的少而造成的“心理上”的失眠。 12:答案D 解析 13:答案A,B 解析 14:答案C 解析 15:答案错误 解析 16:答案A,B,C,D 解析 ABCD【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他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的转化过程,即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公正道德阶段。 17:答案D 解析 18:答案D 解析 D 19:答案A,
14、B,C,D 解析 测量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自我报告法、直接观察法、测验法、教师或同伴评定法。 20:答案A 解析 竞争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21:答案D 解析 22:答案B 解析 23:答案C 解析 24:答案B 解析 程序教学始创者是普莱西,但直到斯金纳发起新的程序教学运动而为人知。 25:答案D 解析 26:答案A 解析 27:答案A,B,C,D,E 解析 28:答案C 解析 29:答案A,B,D,E 解析 关于智力的理论有二因素论、群因素论、多重智力论、智力三元论等。(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0:答案C 解析 31:答案D 解析 【解析】全身松弛训练由雅各布松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 3
15、2:答案B 解析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33:答案A 解析 34:答案正确 解析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一切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5:答案正确 解析 略。 36:答案B 解析 37:答案D 解析 38:答案D 解析 垂直迁移,主要是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层次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 39:答案B 解析 40:答案C 解析 略 41:答案C 解析 42:答案A,B,C,D,E 解析 加涅根据学习结果的不同,
16、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及态度。 43:答案正确 解析 (P384) 44:答案C 解析 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学操作能力。教师的自我反省能力是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检讨的过程,不属于教师的教学能力。 45:答案B 解析 46:答案A 解析 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曾在19131917年间,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与当时盛行的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学习理论相对立的完形顿悟说。在苛勒的黑猩猩问题解决的系列实验中,他把黑猩猩置于笼内,笼外放有食物,食物与笼子之间放有木棒。对于简单的问题,黑猩猩只要使用一根木棒便可获取食物,复杂的问题则需要黑猩猩将两根木棒接在一起(一根木棒可以插入另一根木棒),方能获取食物。因此,答案选A。 47:答案C 解析 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是:依从-认同-内化。(本解析由小熊提供) 48:答案B,D,E 解析 BDE【解析】本题考查对各种类型的操作技能的掌握。打排球、汽车驾驶属于开放性技能,它们对外界变化的情况有处理能力,并对由此所发生的事情有预见能力。 49:答案错误 解析 答:错误。概括说认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 50:答案C 解析 第 12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