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1月21日-1730).docx

上传人:陈十三 文档编号:1644869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1月21日-173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1月21日-173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1月21日-173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1月21日-1730)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1月21日-1730)1: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_。单项选择题A、松散群体B、联合群体C、非正式群体D、集体 2:维纳认为,学生学习成败的主要因素包括()多项选择题A、能力B、努力C、运气D、任务难易E、教师 3:()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单项选择题A、学校B、家庭C、社会D、工作单位 4:影响个体从众的因素主要有()。多项选择题A、群体个数B、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吸引力C、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D、人的心理特点E、群体的性别比例

2、5:新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用于问题表征的时间一般多于专家。()判断题对错 6:以下代表人物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的有()。多项选择题A、桑代克B、贾德C、安德森D、加特纳E、吉克 7: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单项选择题A、品德B、态度C、意向D、个性 8: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依次经历了认同、依从与内化三个阶段。()判断题对错 9:_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单项选择题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光环效应D、投射效应 10:达到最低限度

3、领会以后,或者在达到勉强可以回忆的程度以后,对某一课题继续进行学习的现象称为()单项选择题A、过度学习B、复习C、记忆恢复D、强化 11:下列对关键期理解不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关键期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B、关键期是突然开始和停止的C、鸟类的印刻、人类语言的习得能证实关键期的存在D、在发展的关键期内,如果能在一定时间内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就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 12:认为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的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形式训练说B、关系转换说C、共同要素说D、经验类化说 13: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单

4、项选择题A、重要力量B、主要力量C、内部动力D、外部动力 14:某中学生精力旺盛、情绪发生快而强、言语动作急速、热情、急躁、遇事常欠思量、做事也常常感情用事、难于自制。他属于传统气质类型中的()单项选择题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 15:周总理在学生时代,曾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的学习动机属于()单项选择题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近景性外部动机C、远景的间接性动机D、远景性外部动机 16: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刺激泛化B、刺激比较C、刺激分化D、行为强化 17:在我国,心理学通常按照个体把141

5、8岁的人群叫做()单项选择题A、少年期B、学龄中期C、青年初期D、青年中期 18:两种任务在学习过程、学习材料、学习目标等方面具有的共同成分越多,迁移效果越明显。这表明何种因素起主要作用?()。单项选择题A、相似性B、概括经验C、学习策略D、心向 19:认知内驱力、自提高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单项选择题A、儿童早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 20: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包括()。单项选择题A、对学习潜能的推测和对个性发展的推测B、对学习潜能的推测和对品德发展的推测C、对记忆潜能的推测和对个性发展的推测D、对记忆潜能的推测和对品德发展

6、的推测 21:一般说来,以下哪一类能力被认为不属智力范畴?()单项选择题A、人际交往能力B、学习能力C、言语能力D、运算能力 22:课堂上学生不认真听课,故意捣乱,课堂纪律极差,教师不能集中精力讲课,时常为了维持课堂纪律而中断讲课,完成不了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气氛属于()单项选择题A、积极的课堂气氛B、反抗的课堂气氛C、消极的课堂气氛D、中立的课堂气氛 23: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的问题解决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分析问题B、提出假设C、发现问题D、检验假设 24:倾听比询问更有利于搜集资料。()判断题对错 25:爱国主义情感属于()的道德情感。单项选择题A、直觉的B

7、、想象的C、行为的D、伦理的 26: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的某种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为()。单项选择题A、内在强化B、负强化C、替代强化D、无意强化 27:课堂交往的性质是()单项选择题A、非正式交往B、正式交往C、同事交往D、“一对一”交往 28:由于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是()单项选择题A、外在动机B、内在动机C、有意识动机D、生理性动机 29:学习动机强弱的标志主要是活动水平和()。单项选择题A、原发性B、习得性C、后继性D、指向性 30:()内驱力将学业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

8、自尊的根源。单项选择题A、学习B、认知C、自我提高D、附属 31:周围神经系统分为植物性神经、脑神经和_。()单项选择题A、交感神经B、副交感神经C、脊髓D、脊神经 32:布鲁纳认为,人类成功地理解知识的手段有()多项选择题A、联想表象B、思维表象C、动作再现表象D、图像再现表象E、符号再现表象 33:斯金纳认为,“教学就是安排可能发生强化的事促进学习”,所以他建议利用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安排程序教学,以便更有效地呈现于学习教材。其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多项选择题A、小步子逻辑序列B、要求学生做出积极反应C、及时反馈D、学生自定步调E、低的错误率 34: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

9、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单项选择题A、与他人基本相同B、与大家保持一致C、被他人认可D、与他人相接近 35: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有()多项选择题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内化D、操作整合E、操作熟练 36: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单项选择题A、学习动机B、学习需要C、学习期待D、成就动机 37: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对相互传递信息或影响的工具、设备、媒体的科学运用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媒体B、教学手段C、教学技术D、教学条件 38:如果学生已有了“哺乳动物”的观念,然后再学习“鲸”这种动物,这种学习属于()。单项选择题A、概念学习B、上位学习C

10、、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39: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判断题对错 40: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单项选择题A、怪异观念B、强迫行为C、强迫洗手D、强迫恐惧 41: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B、教学媒体C、教师的爱好D、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42:下列不属于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的是()单项选择题A、分析教学对象B、制定教学目标C、选用教学方法D、掌握教学内容 43:认为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学生就对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的是()。单项选择题A、程序教学B、掌握学习C、情境教学D

11、、计算机辅助教学 44:皮亚杰认为,2至7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单项选择题A、思维准备阶段B、思维阶段C、感慌运动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 45: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判断题对错 46: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单项选择题A、创造性B、聚合思维C、发散思维D、智力 47:教学目标对教学行为具有“引火线”式的引发作用,表明教学目标具有()单项选择题A、聚会功能B、导向功能C、激励功能D、启动功能 48:能力是相对稳定的,也是完全不可控的。()判断题对错 49: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多项选择题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止时间上的不同

12、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D、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优势领域的不同E、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50:儿童一般伦理原则开始形成,但自控差,常出现前后自我矛盾,这时期是()单项选择题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初期D、青年期 查看答案 1:答案D 解析 2:答案A,B,C,D 解析 维纳认为,学生学习成败包括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答案A 解析 4:答案A,B,C,D,E 解析 群体的特点与个体的特点对个体从众都有影响。 5:答案错误 解析 6:答案C,D,E 解析 桑代克和贾德是早期迁移理论的

13、主要代表。 7:答案A 解析 8:答案错误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9:答案A 解析 10:答案A 解析 略 11:答案B 解析 12:答案B 解析 13:答案C 解析 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动机。 14:答案B 解析 15:答案C 解析 16:答案C 解析 17:答案C 解析 18:答案A 解析 相似性的大小主要是由两项任务中含有的共同成分决定的,较多的共同成分(如学习材料、学习目标、学习过程等)将产生较大的相似性,并导致迁移的产生。 19:答案A 解析 20:答案B 解析 21:答案A 解析 能力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智力则只是表现在人的认知学习方面。 22:答案B

14、解析 23:答案B 解析 提出假设就是提成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4:答案正确 解析 倾听比询问更有利于搜集资料,因为询问会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倾听可以减少对方的心理防卫。(本解析由233网校学员提供) 25:答案D 解析 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 26:答案C 解析 27:答案B 解析 课堂交往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属于正式交往。非正式交往是指课下教师和学生在没有任何规则制度的约束的自由交往。(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8:答案B 解析 29:答案D 解析 学

15、习动机强弱的标志主要是活动水平和指向性。 30:答案C 解析 自我提高内驱力不直接指向知识和任务本身,而看重学业成就。 31:答案D 解析 32:答案C,D,E 解析 33:答案A,B,C,D,E 解析 34:答案D 解析 根据认同的概念,选D。 35:答案A,B,D,E 解析 心理学家通过分析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动作特点,并从教学实际出发,整合了有关研究,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36:答案B 解析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

16、标的主观估计。 37:答案C 解析 38:答案C 解析 39:答案错误 解析 最近发展区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故,是错的。 40:答案B 解析 41:答案A 解析 略。 42:答案D 解析 43:答案B 解析 44:答案A 解析 45:答案正确 解析 (P328) 46:答案C 解析 47:答案D 解析 从“引火线式的引发作用”一词可以判定出选择启动功能。它们的意思是相近的。(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8:答案正确 解析 根据维纳的理论,能力属于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 49:答案A,B,C,E 解析 心理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见心理发展特征的论述。 50:答案B 解析 第 12 页 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其他考试类文档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