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1

类型LYT 2802-2017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 白蜡树属.pdf

  • 上传人:wrn
  • 文档编号:16444830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PDF
  • 页数:21
  • 大小:378.1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LYT 2802-2017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 白蜡树属.pdf
    资源描述:

    1、 ICS 60.020.20 B61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 28022017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 白蜡树属 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tests for distinctness,uniformity and Stability(DUS)Ash(Fraxinus Linn.)(标准发布稿)本电子版为标准发布稿,请以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7-06-05 发布 2017-09-01 实施国家林业局 发布 LYLY/T 28022017 I 目 次 前言.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2、DUS 测试技术要求.14.1 测试材料.14.2 测试方法.24.2.1 测试周期和时间.25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评价.35.1 特异性.35.2 一致性.45.3 稳定性.46 品种分组.46.1 品种分组说明.46.2 分组性状.47 性状和相关符号说明.47.1 性状类型.47.2 性状表达状态及代码.47.3 性状表达类型.57.4 标准品种.5附 录 A(规范性附录)品种性状.6附 录 B(资料性附录)技 术 问 卷.15参 考 文 献.18LY/T 2802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编制。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

    3、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的附录 A是规范性附录,附录 B 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宇丹、张会金、韩艺、姚涓等。LY/T 28022017 1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 白蜡树属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木犀科白蜡树属(Fraxinus Linn.)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白蜡树属植物品种的测试。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4、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557.1-2004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 19557.1-2004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 DUS测试技术要求 4.1 测试材料 4.1.1 品种权申请人按规定时间、地点提交符合数量和质量要求的测试品种植物材料。从非测试地国家或地区提交的材料,申请人应按照进出境和运输的相关规定提供海关、植物检疫等所需文件。4.1.2 提交的测试材料应是通过嫁接或扦插繁殖的 2 年或2 年生以上植株,通过嫁接繁殖应注明选用的砧木名称。4.1.3 提交的测试材料数量不得少于 15 株。4.

    5、1.4 提交的测试材料应为无病虫害感染、生长正常的植株。4.1.5 提交的测试材料不应进行任何影响性状表达的额外处理。如果已经被处理,应提供处理的详细信息。LY/T 28022017 2 4.2 测试方法 4.2.1 测试周期和时间 在符合测试条件的情况下,至少测试一个生长周期。4.2.2 测试地点 测试应在审批机构指定的测试地点进行。4.2.3 测试条件 测试应该在测试材料相关性状能够完整表达的条件下进行,所选取的测试材料至少应在测试地点定植三年以上。4.2.4 测试设计 4.2.4.1 测试材料在测试区应栽种15株。测试材料应与标准品种和相似品种种植在相同地点和环境条件下。4.2.4.2

    6、如果测试需要提取植株某些器官作为样品时,样品采集不得影响测试植株整个生长周期的观测。4.2.4.3 除非特别声明,所有观测应针对10株植物或取自10株植物的相同部位上的材料进行。4.2.5 同类性状的测试方法 4.2.5.1 目测典型性植株、主干、当年生枝、叶、花、翅果等性状(见附录 A 中的表 A.1 性状)(a)植株:冬季或生长季选取正常生长的测试植株从不同角度目测相关性状,数量性状特征应与标准品种比对。(b)主干:选取 15 年生以上成年测试植株距地面 60-100 cm 处的树干作为树皮相关性状的测试材料。(c)当年生枝:夏季选取正常生长的健壮测试植株树冠中上部当年生枝中部作为测试材料

    7、。(d)叶:夏季选取正常生长的健壮测试植株树冠中上部当年生枝中部的成熟叶作为测试材料。(e)顶生小叶:夏季选取正常生长的健壮测试植株树冠中上部当年生枝中部的成熟复叶的顶生小叶作为测试材料,单叶品种按照(d)取样方法观测。(f)花:进入盛花初期,选取正常生长的健壮植株树冠中上部花枝作为花性状的测试材料。(g)翅果:在果熟初期选取树冠中上部果枝的翅果作为翅果性状的测试材料。4.2.5.2 颜色性状的观测评价(见附录 A 中的表 A.1 性状)(h)按照 4.2.5.1 取样方法对采集的测试材料以英国皇家园艺学会)(R.H.S)出版的比色卡(RHS colour chart)为标准。)该比色卡是由英

    8、国皇家园艺学会提供的产品的商品名,给出的这一信息是为了方便本标准的使用者,并不表示对该产 品的认可。如果其他等效产品具有相同的效果,则可使用这些等效产品。LY/T 28022017 3 4.2.6 个别性状的测试方法 4.2.6.1 一年生枝:冬季表皮颜色(附录 A中表 A.1 性状序号10)(i)冬季选取正常生长的健壮测试植株树冠中上部当年生枝中部作为测试材料。4.2.6.2 休眠芽:裸露(附录 A中表 A.1 性状序号 17)性状(j)冬季选取正常生长的健壮测试植株树冠中上部当年生枝顶芽作为测试材料。4.2.6.3 叶:新叶上表面颜色(附录 A中表 A.1 性状序号18)性状(k)生长季选

    9、取测试植株树冠中上部枝条完全展开的新生叶作为测试材料。4.2.6.4 叶:秋季季相颜色(附录 A中表 A.1性状序号 21)性状(l)秋季叶片颜色发生季相变化中期时选取测试植株树冠中上部枝条的上部叶作为测试材料。4.2.6.5 侧生小叶:叶柄(附录 A中表 A.1 性状序号38)性状(m)夏季选取测试植株树冠中上部枝条中部的成熟复叶的中间侧生小叶作为测试材料。4.2.6.6 秋季叶变色期(附录 A中表 A.1 性状序号 51)性状(n)秋季观测树冠外部阳面 10%树叶开始变色时间,并与标准品种比较。4.2.6.7 落叶期(附录 A中表 A.1性状序号 52)性状(o)秋季观测树冠 50%树叶开

    10、始脱落时间,并与标准品种比较。4.2.7 附加测试 某些性状测试在一般栽培环境条件下不足以表达,通常需要特定环境条件下与标准品种同时栽培比较。当上述性状为品种的特异性时需要进行附加测试。4.2.8 技术问卷 申请人除递交植物材料外还应提交技术问卷表(参见附录B)。5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评价 5.1 特异性 5.1.1 差异恒定 如果测试品种与相似品种间差异非常清楚,只需要一个生长周期的测试。在某些情况下因环境因素的影响,使测试品种与相似品种间差异不清楚时,则至少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生长周期的测试。5.1.2 差异显著 质量性状的特异性评价:测试品种与相似品种只要有一个性状有差异,则可判定该品

    11、种具备特异性。LY/T 28022017 4 数量性状的特异性评价:测试品种与相似品种至少有 2 个性状有差异,或者一个性状的两个代码的差异,则可判定该品种具备特异性。假质量性状的特异性评价:测试品种与相似品种至少有 2 个性状有差异,或者一个性状的两个数字不连贯代码的差异,则可判定该品种具备特异性。5.2 一致性 一致性判断采用异型株法。根据1群体标准和95可靠性概率,15株观测植株中异型株的最大允许值为1。5.3 稳定性 5.3.1 待测品种在测试中符合特异性和一致性要求,可认为该品种具备稳定性。5.3.2 特殊情况或存在疑问时,需要通过再次测试一个生长周期,或者由申请人提供新的测试材料,

    12、测试其是否与先前提供的测试材料表达出相同的性状。6 品种分组 6.1 品种分组说明 依据分组性状确定测试品种的分组情况,并选择相似品种,使其包含在特异性的生长测试中。6.2 分组性状 6.2.1 植株:主枝伸展姿态(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序号6)6.2.2 叶:小叶数量(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序号22)6.2.3 顶生小叶:形状(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序号32)7 性状和相关符号说明 7.1 性状类型 7.1.1 星号性状(见附录A中的表A.1中被标注*的性状):是指新品种审查时为协调统一性状描述而采用的重要的品种性状,进行DUS测试时应对所有星号性状进行测试。7.1.2 加号性状(见附

    13、录A中的表A.1中被标注+的性状):是指对附录A中的表A.1性状表中进行图解说明的性状(见附录A中的图A.1至A.2.)。7.2 性状表达状态及代码 附录A中的表A.1中性状描述已经明确给出每个性状表达状态的标准定义,为便于对性状表达状态进行描述并分析比较,每个表达状态都有一个对应的数字代码。LY/T 28022017 5 7.3 性状表达类型 GB/T 19557.1-2004 已经提供性状的表达类型:质量性状、数量性状和假质量性状的名词解释。7.4 标准品种 用于准确、形象地演示某一性状表达状态的品种。7.5 符号说明 附录A表A.1中出现的符号说明如下:QLQualitative Cha

    14、racteristics,质量性状;QN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数量性状;PQPseudo-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假质量性状;MGMeasurement for a Group of Plants,对一批植株或植株部位进行一次测量;MSMeasurement for a Number of Single Plants,对一定数量的植株或植株部位的单个测量;VGVisual Observation for a Group of Plants,对一批植株或植株部位进行一次目测;VSVisual Observation for a

    15、a Number of Single Plants,对单个植株或植株部位目测。LY/T 28022017 6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品种性状 A.1 性状表 表 A.1 性状表 序号 测试方法 性状 性状 描述 标准品种 代码性状性质性状类型 中文名 学名 1 VS(a)植株:主干数 1 2-3 3 1 2 3 PQ(*)2 VS(a)植株:高度 很矮 矮 中 高 很高 球型 雅致 秋紫 F.excelsior Globosa F.angustifolia Elegantissima F.americana Autumn Purple 1 3 5 7 9 QN 3 VS(a)(f)植株:性别

    16、 雌性 雄性 雌雄同株+1 2 3 PQ 4 VS/VG(a)植株:主干形态 通直 较直 微弯 弯曲 鲁腊5#秋紫 金叶金枝 雅致 F.pensylvanica Lu La 5#F.americana Autumn Purple F.excelsior Jaspidea F.angustifolia Elegantissima 1 2 3 4 PQ(*)5 VG(a)植株:枝密度 疏 中 密 垂枝 鲁腊5#球型 F.ornus Pendula F.pensylvanica Lu La 5#F.excelsior Globosa 3 5 7 QN(*)6 VG(a)植株:主枝伸展姿态 近直立 斜

    17、上伸展 斜平展 近平展 半下垂 下垂 1 2 3 4 5 6 PQ(*)(+)7 VS/VG(b)主干:表皮裂纹形态 平滑 细纹 中粗纹 粗纹 近方块状 1 2 3 4 5 PQ(+)8 VS(b)主干:表皮具栓质 否 是 1 2 QL 9 VS/VG(b)主干:干皮颜色 灰白 灰褐 灰 灰绿 冬红 骗子 鲁腊2#鲁腊6#F.angustifolia Dong Hong F.pensylvanica Lu La 6#Fvelutina Lu La 2#F.excelsior Grift 1 2 3 4 PQ LY/T 28022017 7 灰黑 鲁腊2#Fvelutina Lu La 1#5

    18、10 VS/VG(i)一年生枝:冬季表皮颜色 灰白 中绿 黄 褐红 褐紫 灰 灰黑 1 2 3 4 5 6 7 PQ 11 VS/VG(c)当年生枝:夏季表皮颜色 浅绿 中绿 深绿 黄绿 褐绿 黄 紫红 褐紫 1 2 3 4 5 6 7 8 PQ(*)12 VS/VG(c)当年生枝:皮孔密度 无或近无 疏 中 密 很密 金叶垂枝 鲁腊5#冬红 椒叶梣 Fexcelsior Aurea Pendula F.pensylvanica Lu La 5#F.angustifolia Dong Hong Fxanthoxyloides 1 3 5 7 9 QN 13 VS(c)当年生枝:横切面形状 近圆

    19、形 近椭圆形 近方形 1 2 3 PQ(+)14 VS(c)当年生枝:扭曲 否 是 1 9 QL 15 VS/VG(c)当年生枝:夏季表面被毛 无或近无 稀 中 密 很密 冬红 鲁腊1#布瑞达 白枪杆 帕里斯白蜡 F.angustifolia Dong Hong Fvelutina Lu La 1#Fvelutina Berrinda F.malacophylla F.pallisae 1 3 5 7 9 PQ 16 VG(c)当年生枝:轮生叶 无 有 1 9 QL 17 VS(j)休眠芽:裸露 否 是 1 9 QL 18 VS/VG(h)(k)叶:新叶上表面颜色 浅绿 中绿 黄绿 黄 橙黄

    20、橙红 紫红 1 2 3 4 5 6 7 PQ(*)19 VS/VG 叶:成熟叶上表面颜色 浅绿 中绿 1 2 PQ(*)LY/T 28022017 8(d)(h)深绿 黄绿 灰绿 褐绿 黄 紫红 褐紫 3 4 5 6 7 8 9 20 VG(d)(h)叶:成熟叶下表面颜色 浅绿 中绿 深绿 黄绿 浅灰绿 灰绿 黄 1 2 3 4 5 6 7 PQ(*)21 VS/VG(h)(l)叶:秋季季相颜色 绿 黄绿 黄 橙黄 橙红 紫红 褐红 深紫 中褐 黄褐 1 2 3 4 5 6 7 8 9 10 PQ(*)22 MS/MG(d)叶:小叶数量 1(单叶)3 5 7 9 11 1 2 3 4 5 6

    21、QN(*)23 MS/MG(d)叶:小叶间距 小 中 大 异叶 秋紫 冬红 F.excelsior Crispa F.americana Autumn Purple F.angustifolia Dong Hong 3 5 7 QN 24 VS/VG(d)叶:质地 薄纸质 纸质 近革质 革质 鲁腊4#冬红 紫泰 Fvelutina Lu La 4#F.angustifolia Dong Hong F.americana Purple Tahi 1 2 3 4 PQ 25 VS(d)叶:表面光泽 无或近无 微有 有 鲁腊3#鲁腊4#冬红 Fvelutina Lu La 3#Fvelutina L

    22、u La 4#F.angustifolia Dong Hong 1 2 3 PQ 26 VS/VG(d)叶:上表面被毛 无或近无 稀疏 中等 密 冬红 鲁腊2#光叶绒毛白蜡变种 白枪杆 F.angustifolia Dong Hong Fvelutina Lu La 2#Fvelutina var.Toumeyi F.malacophylla 1 3 5 7 PQ LY/T 28022017 9 很密 帕里斯白蜡 F.pallisae 9 27 VS/VG(d)叶:下面被毛 无或近无 稀疏 中等 密 很密 冬红 鲁腊2#紫叶 白枪杆 锡金梣 F.angustifolia Dong Hong F

    23、velutina Lu La 2#Famericana Purple Ash F.malacophylla Fsikkimensi 1 3 5 7 9 PQ 28 VG(d)叶:小叶形态 平展或近平展 两侧起翘 波状 扭曲 两侧下卷 1 2 3 4 5 PQ(*)(+)29 VS(d)叶:小叶复色 否 是 1 9 QL 30 VG(de)叶:小叶复色颜色(仅复色叶品种)白 浅黄 黄 黄绿 灰绿 1 2 3 4 5 PQ 31 VG(d)叶:小叶复色位置(仅复色叶品种)边缘线形 边缘 沿中心 散布 图 1 3 5 7 PQ 32 VS/VG(e)顶生小叶:形状 卵圆形 披针形 近圆形 菱形 椭圆

    24、形 条形 倒卵圆形 倒披针形 1 2 3 4 5 6 7 8 PQ(*)(+)33 VS/VG(e)顶生小叶:大小 小 中 大 单叶白蜡 秋紫 单叶 F.anomala F.americana Autumn Purple F.excelsior Diversifolia 3 5 7 QN 34 VG(e)顶生小叶:叶缘 全缘 圆钝锯齿 细锯齿 粗锯齿 波状 浅裂 1 2 3 4 5 6 PQ(+)35 VG(e)顶生小叶:叶尖形状 凹 圆钝 突尖 锐尖 渐尖 1 2 3 4 5 PQ(+)LY/T 28022017 10 36 VG(e)顶生小叶:叶基形状 窄楔形 楔形 圆形 浅心形 耳形 1

    25、 2 3 4 5 PQ(+)37 VS(m)侧生小叶:叶柄 无或近无 有 1 9 QL 38 Vs/VG(f)花序:着生 一年生枝 二年生枝 1 2 PQ 39 VS(f)花:花冠 无 有 1 9 QL(*)40 VG(f)花冠:裂片形状(仅对有花冠品种)卵圆形 披针形 窄椭圆形 带形 线形 倒卵圆形 倒披针形 1 2 3 4 5 6 7 PQ(+)41 VG(f)花冠:裂片颜色(仅对有花冠品种)白 浅黄 黄 黄绿 1 2 3 4 PQ 44 VS/VG(g)翅果:形状 窄长椭圆形 长椭圆形 三或四棱形 窄长倒卵圆形 窄倒卵圆形 1 2 3 4 5 PQ(+)45 VS/VG(g)(h)翅果:

    26、幼果颜色 黄 黄绿 绿 橙黄 红 红褐 紫红 1 2 3 4 5 6 7 PQ 46 VS(g)翅果:幼果复色 否 是 1 9 QL 47 VS/VG(g)(h)翅果:幼果复色颜色(仅翅果复色品种)橙红 红 紫红 1 2 3 PQ 48 VS(g)翅果:扭曲 否 是 1 9 QL 49 VS/VG(g)翅果:顶部形状 缺刻 平截 圆钝 1 2 3 PQ(+)LY/T 28022017 11 锐尖 突尖 4 5 50 VS(g)翅果:果翅下延至果核部位 基部 下部 中部 上部 1 2 3 4 QN(+)51 VG(n)秋季叶变色期 早 中 晚 秋欢 秋焰 冬红 F.americana Autum

    27、n Applause F.americana Autumn Blaze F.angustifolia Dong Hong 3 5 7 QN 52 VG(o)落叶期 早 中 晚 垂枝 单叶 冬红 F.excelsior Pendula F.angustifolia Monophylla F.angustifolia Dong Hong 3 5 7 QN(a)、(b)、(c)、(d)、(e)、(f)、(g)测试方法见4.2.5.1(h)测试方法见4.2.5.2(i)、(j)、(k)、(l)、(m)、(n)、(o)测试方法见4.2.6 LY/T 28022017 12 附录A.2 性状图解2)A.2

    28、.1 表A.1 中序号 6 性状(植株:主枝伸展姿态)图解见图 A.1 图A.1 A.2.2 表A.1 中序号 7 性状(主干:表皮裂纹形态)图解见图 A.2 1 2 3 4 5 平滑 细纹 中粗纹 粗糙纹 近方块状 图 A.2 A.2.3 表A.1 中序号 13 性状(当年生枝:横切面形状)图解见图 A.3 1 2 3 近圆形 近椭圆 近方形 图 A.3 A.2.4 表A.1 中序号 28性状(叶:小叶形态)图解见图 A.4 1 2 3 4 5 平展或近平展 两边起翘 波状起伏 扭曲 两边反卷 图 A.4 A.2.5 表A.1 中序号 25 性状(顶生小叶:形状)图解见图 A.5 2)A.2

    29、各图中出现的 1、2、3、4、5、7、9等表示的是 A.1性状表中的代码,不是数字编号。1 2 3 4 6 7 近直立 斜上伸展 斜展 近平展 半下垂 下垂 LY/T 28022017 13 6 条形 2 5 8 披针形 椭圆形 倒披针形 1 4 7 卵圆形 菱形 倒卵圆形 3 近圆形 图 A.5 A.2.6 表A.1 中序号 34性状(顶生小叶:叶缘)图解见图 A.6 1 2 3 4 5 6 全缘 圆钝锯齿 细锯齿 粗锯齿 波状 浅裂 图 A.6 LY/T 28022017 14 A.2.7 表A.1 中序号 35性状(顶生小叶:叶尖形状)图解见图 A.7 1 2 3 4 5 凹 圆钝 突尖

    30、 锐尖 渐尖 图 A.7 A.2.8 表A.1 中序号 36性状(顶生小叶:叶基形状)图解见图 A.8 1 2 3 4 5 窄楔形 楔形 圆形 浅心形 耳形 图 A.8 A.2.9 表A.1 中序号 40性状(花冠:裂片形状)图解见图 A.9 5 线形 2 4 7 披针形 条形 倒披针形 1 3 6 卵圆形 窄椭圆形 倒卵圆形 图 A.9 A.2.10 表 A.1 中序号 43性状(花萼:萼筒形状)图解见图 A.10 LY/T 28022017 15 图 A.10 A.2.11 表A.1 中序号 49性状(翅果:顶部形状)图解见图 A.11 1 2 3 4 5 缺刻 平截 圆钝 锐尖 突尖 图

    31、 A.11 A.2.12 表 A.1 中序号 50性状(翅果:果翅下延果核部位)图解见图 A.12 1 3 5 7 基部 下部 中部 上部 图 A.12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技 术 问 卷 编号(申请者不必填写)1 2 3 4 5 窄长椭圆形 长椭圆形 三或四棱形 窄长倒卵圆形 窄倒卵形 LY/T 28022017 16 1.申请注册的品种名称(请注明中文名和学名):2.申请人信息 姓名:共同申请人:住址:邮政编码:电话:传真:电子邮箱:3.新品种起源:新品种发现者:发现日期:育种者:育种时间:杂交选育:(母本)(父本)实生选育:(母本)其它育种途径:选育种过程摘要:4.主要性状(第 1栏

    32、括弧中的数字为附录 A中表 A.1中性状序号,请在相符合的性状代码后的 中划)4.1(1)植株:主干数 1 1 2 2-3 3 3 4.2(3)植株:性别 1雌性 2雄性 3雌雄同株+4.3(4)植株:主干姿态 1通直 2 较直 3微弯 4弯曲 4.4(5)植株:枝密度 1 很疏 2很疏至疏 3疏 4疏至中 5中 6中至密 7密 4.5(6)植株:主枝伸展姿态 1近直立 2斜上伸展 3斜平展 4近平展 5半下垂 6 下垂 4.6(11)当年生枝:夏季表皮颜色 1浅绿 2中绿 3深绿 4黄绿 5褐绿 6黄 7紫红 8褐紫 4.7(18)叶:新叶上表面颜色 1浅绿 2中绿 3黄绿 4黄 5橙黄 6

    33、橙红 7紫红 4.8(19)叶:成熟叶上表面颜色 1黄 2黄绿 3浅绿 4灰绿 5中绿 6深绿 7褐绿 8紫红 9 紫褐 4.9(20)叶:成熟叶背面颜色 1浅绿 2中绿 3深绿 4黄绿 5灰绿 6褐绿 7黄 8紫红 9 褐紫 4.10(21)叶:秋季季相颜色 1绿 2黄绿 3黄 4橙黄 5 橙红 6紫红 7褐红 8深紫 9 中褐 10黄褐 4.11(22)叶:小叶数量 1 1(单叶)2 3 3 5 4 7 5 9 6 11 4.12(28)叶:小叶形态 1平展或近平展 2两侧起翘 3波状 4扭曲 5两侧下卷 4.13(32)顶生小叶:形状 1卵圆形 2披针形 3近圆形 4菱形 5椭圆形 6条

    34、形 7倒卵圆形 8倒披针形 4.14(38)花序:着生 1一年生枝 2二年生枝 4.15(39)花:花冠 1无 9有 4.16(51)秋季叶变色期 1很早 2 早 3较早 4略早 5 中 6略晚 7较晚 8 晚 9很晚 4.16(52)落叶期 1很早 2 早 3较早 4略早 5 中 6略晚 7较晚 8 晚 9很晚 5.相似品种比较信息 LY/T 28022017 17 与该品种相似的品种名称:与相似品种典型差异:6.品种性状综述(按照附录 A中表 A.1性状表的内容详细描述)7.附加信息(能够区分品种的性状特征等):7.1抗逆性和适应性(抗旱、抗寒、耐涝、抗盐碱、光敏性、抗病虫害等特性):7.

    35、2繁殖要点:7.3栽培管理要点:7.4其它信息:8.测试要求(该品种测试所需特殊条件等):9.有助于辨别申请品种的其它信息 注:上述表格各条款预留空格不足时可另附 A4纸补充说明 申请者签名:日期:年 月 日 LY/T 28022017 18 参 考 文 献 1.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关于测试指南制定的相关文件:TGP/5 Experience and Cooperation in DUS Testing TGP/6 Arrangements for DUS Testing TGP/7 Development of Test Guidelines TGP/8 Trial Design and

    36、Techniques Used in the Examination of Distinctness,Uniformity and Stability TGP/9 Examining Distinctness TGP/10 Examining Uniformity TGP/11 Examining Stability TGP/14 Glossary of Terms Used in UPOV Documents 28.GERTRUDE N.MILLER.The Genus Fraxinus,the Ashes,in North America,North of Mexico.Agricultu

    37、ral experiment station,Ithaca,New York 1954.155 3.Mark Griffiths.Index of Garden Plants.Timber Press,Inc.London.480481.4.Michael A.Dirr.Manual of Woody Landscape Plants Their Identification,Ornamental Characteristics,Culture,Propagation and Uses.Stipes Publishing L.L.C.Champaign,Illinois.1998.392394.5.Sean Hogan.Flora A Gardeners Encyclopedia.Timber Press,Inc.Portland,Oregon.V olume(A-K)610612 6.W.J.BEAN,C.V.O.,I.S.O.,V.N.H.Tree and Shrubs Hardy in the British Isles.Great Britain for John Murray by Oliver and Boyd LTD.,London.1949.V ol.:20 36 7.中国科学院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科学出版社.北京.1992.61卷:539.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LYT 2802-2017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 白蜡树属.pdf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1644483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