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1月04日-5052)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1月04日-5052)1:权威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特点。多项选择题A、服从B、懦弱C、幼稚D、消极E、自私 2:因材施教就是承认差别,设法在()基础上对学生实施帮助。单项选择题A、一对一B、一对少C、一对多D、少对多 3:测量主要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判断题对错 4:在一个测验正式付诸使用以前,测验的编制者
2、都需要建立一个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使得对分数的解释更加清晰,明确,这一参照指标指的是_。单项选择题A、常模B、效度C、难度D、信度 5: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单项选择题A、构造一种完形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6:观察存在着主观的成分,“纯客观”的观察是不存在的。()判断题对错 7: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判断题对错 8:操作技能就其动作的进行而言,具有()。单项选择题A、外显性B、客观性C、展开性D、观念性 9: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获得物体守恒概念是在()单项选择题A、感知运动阶段
3、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10:避免失败者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如果成功的几率大约是50,他们会()。单项选择题A、选择这项任务B、回避这项任务C、看实际情况选择D、找人帮忙解决 11:如果学生已经有了“哺乳动物”的概念,再来学习“鲸”这种动物,进行的是()。单项选择题A、上位学习B、总括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12:注意的功能有()多项选择题A、调节和监督功能B、维持功能C、抑制功能D、选择功能E、启动功能 13: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分期的理论1115岁儿童处于()单项选择题A、感觉运动阶段B、思想准备阶段C、思维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 14:小军
4、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是()。多项选择题A、低级的学习动机B、高尚的学习动机C、外部学习动机D、内部学习动机E、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15:将本身没有逻辑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某些意义,以便于记忆,也是一种形式的有意义学习。判断题对错 16: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包括()。多项选择题A、反馈过程B、学习过程C、教学过程D、评价/反思过程E、相互作用过程 17:你认为该班级学生心理发展可能处于()。单选题多项选择题A、幼儿期B、童年期C、少年期D、青年期 18:维纳认为,学生学习成败的主要因素包括()多项选择题A、能力B、努力C、运气D、任务难易E、教师 19: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5、一方面可以决定着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判断题对错 20: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认知技能目标;二是情感技能目标;三是动作技能目标。()判断题对错 21:一般来说,元认知策略可分为()。多项选择题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计划策略D、监视策略E、调节策略 22: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称为抑郁症。()判断题对错 23:奥苏贝尔认为教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多项选择题A、整体性原则B、逐渐分化原则C、发展性原则D、整合协调原则E、适应性原则 24:班主任主要依靠少数几个干部维持班上工作,多数学生对班集体的支持仅属一般。这种班集体
6、属于()单项选择题A、团结的班集体B、散聚的班集体C、离散的班集体D、发展的班集体 25:正确的健康概念应指()。单项选择题A、没有疾病B、身体壮实C、不但躯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D、心理素质高 26: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培养儿童信任感的最佳时间是()单项选择题A、015B、23C、612D、1218 27: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拦河坝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属于()。单项选择题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概念学习D、并列学习 28: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引起或改变某种心理现象并加以记录的心理学方法,叫做()单项选择题A、观察法B、调查法C
7、、实验法D、教育经验总结法 29:教师扮演的中心角色是()单项选择题A、学者B、办事员C、教员D、权威人物 30:群里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就是_。单项选择题A、群体凝聚力B、课堂气氛C、群体规范D、学校人际关系 31:发展的最本质的倾向表现为()的过程。单项选择题A、分化与整合B、同化与平衡C、分化与对抗D、对立与统一 32:仅仅是简单的记忆提取等单一的认知活动,都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判断题对错 33: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划分为()两个范畴。多项选择题A、需要动机B、内部动机C、本能动机D、外部动机 34:个人面对某种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数量的观念,表示的是创造性的什么特征?(
8、)单项选择题A、独创性B、变通性C、流畅性D、新颖性 35:建立学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单项选择题A、认知策略B、计划策略C、组织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 36:()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单项选择题A、学校B、家庭C、社会D、工作单位 37:学习策略是一种技能。()判断题对错 38:一般来说,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_单项选择题A、内化B、行为C、实行D、反馈 39:心理健康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社会的评价标准。()判断题对错 40:完形一顿悟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斯金纳C、苛勒D、加涅 41:示范法由于范例的不同有()。多项选择
9、题A、辅导教师的示范B、角色的示范C、他人提供的示范D、电视、录像的示范E、有关读物的示范 42: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是知识直观。()判断题对错 43:声音的质量特征称为()单项选择题A、音强B、音高C、音色D、音波 44:焦虑是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等在内的各种神经症的共同特征。()判断题对错 45: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通现象。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等属于哪种迁移()。单项选择题A、同化迁移B、顺应迁移C、重组迁移D、逆向迁移 46: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单项选择题A、对象不同B、概念不同C、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D、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47: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
10、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这种现象叫做()。单项选择题A、集中思维B、负迁移C、功能固着D、前摄抑制 48: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单项选择题A、行为参照B、省力C、服从D、强迫 49:以下不属于学习者练习曲线的特点的是()。单项选择题A、开始进步快B、中间有高原期C、后期进步慢D、一直是进步的 50:智力技能形成的最高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活动定向B、内部言语C、有声的外部言语D、无声的外部言语 查看答案 1:答案A,B,D 解析 家庭教养方式有权威型、放纵型和民主型三种。权威型下的孩子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中表现过分支配,一切由父母控制。这种环境下成长
11、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幼稚、自私是放纵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的特征。 2:答案A 解析 3:答案正确 解析 略 4:答案A 解析 5:答案B 解析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6:答案正确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7:答案正确 解析 略。 8:答案A 解析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B 解析 当成功几率大约是50%时,避免失败者会回避任务。因为选择容易的任务可以保证成功,使自己免遭失败;而选择极其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可以归因于任务的难度,得到自己和他人的原谅,从而减少失败感。 11:答案C 解析 下位学习是一
12、种把新的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12:答案A,B,D 解析 13:答案D 解析 14:答案A,C 解析 本题是对动机的综合考查。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动机(intrinsicmotivation)又称内部动机作用,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改善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愿望等内部动机因素,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外部动机(extrinsicmotivation)又称外部动机作用,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例如,某些学生为了得到教师或父母的奖励或避免受到教师或父母的惩罚而努力学习,
13、他们从事学习活动的动机不在学习任务本身,而 15:答案错误 解析 16:答案B,C,D 解析 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及评价反思过程。 17:答案C 解析 18:答案A,C,E 解析 19:答案正确 解析 答:正确。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它一方面决定着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因为儿童的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是动态的,它取决于教学如何帮助儿童掌握知识并促进其内化。只要教学充分考虑到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而且能根据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给儿童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就一定能促进儿童的发展。 20:答案正确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21:答案C,D,E 解析 复述策略
14、和精细加工策略是认知策略。 22:答案正确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23:答案B,D 解析 24:答案B 解析 班主任主要依靠少数几个干部维持班上工作多数学生对班集体的支持仅属一般。这种班集体属于散聚的班集体。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25:答案C 解析 我们将健康归结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内容。 26:答案A 解析 27:答案A 解析 28:答案C 解析 29:答案C 解析 教师是课堂心理气氛的制造者和学与教过程中问题的提出者,其中心角色是教员。 30:答案A 解析 31:答案A 解析 儿童的身心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是一个分化的过程,儿童的各方面的能力越发的精细,比如在情感方面分化出悲伤、忧郁,
15、在动作方面各种动作越来越精准。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整合的过程,比如他们可以做到手眼协调、可以利用元认知调节自己的各种活动等。(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2:答案正确 解析 33:答案B,D 解析 34:答案C 解析 35:答案D 解析 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学习时间管理统筹安排学习时间,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合理安排时间就是“预算”生命。对每一天的学习活动,都要列出一张活动顺序表来,在制定学习计划时,要注意将学习计划落实在学习成果上;在执行学习计划时,要有效防止拖拉作风。建立学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
16、的学习时间管理,属于资源管理策略。 36:答案A 解析 37:答案正确 解析 略。 38:答案A 解析 39:答案正确 解析 不同社会由于其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社会规范不同,对于同一行为正常与否,往往会作出不同的判断。 40:答案C 解析 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曾在19131917年间,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与当时盛行的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相对立的完形顿悟说。因此,答案为C。 41:答案A,B,C,D,E 解析 范例不同,示范法有多种情况。 42:答案正确 解析 知识直观就是学习者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材直观信息进行加工,从而获得感性知识的过程。知识直观是领会和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43:答案C 解析 44:答案正确 解析 略。 45:答案A 解析 46:答案B 解析 问题行为是一个教育性概念,差生、后进生、优秀生都有可能发生问题行为。故两者概念不同。 47:答案C 解析 48:答案A 解析 49:答案D 解析 它的总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会有暂时的退步。 50:答案B 解析 见“内部言语”定义。 第 12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