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8 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 5.4 周今天复习:近代中国经济发展【2018 年高考命题预测】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属于高考命题热点区。从近几年年高考试题分布情况来看,本专题命题的高频区域主要是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和影响、洋务运动的目的和性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曲折发展和特点等。题型上以选择题为主,大都设置微观历史情境,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材料分析能力。关于该考点的预测,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1.抓住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解体洋务企业兴办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线索,综合分析其表现形式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2.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要注意分析其表现形式;结合变动的
2、原因和产生的影响,深刻理解中国与世界政治与经济间的相互关系,综合分析近代中西方文明的冲突与融合。3.对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要从宏观上掌握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轨迹: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曲折发展萎缩。注意分析每一阶段的发展背景、特点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4.注意从理论层面分析影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因素,深刻认识中国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加深对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的理解。【2018 年高考考点定位】(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重点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
3、逐步解体的表现和影响、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及概况。(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着重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发展特征、历史原因和影响。(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考查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近代化(资本主义化)过程- 2 -中的作用。我要练习1、 (2015 年北京卷文综 17)近代某全国性咨询议政机构获准成立后,上呈公文,请求将北京原用于科举考试的贡院改为其办公地。公文中有“仰慕天恩,准予改拨“等语。该公文应出
4、现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预备立宪时期 D.中华民国时期【答案】C【解析】:由“仰慕天恩”可以看出当时有朝廷存在,题干中还说到有全国性咨询议政机构,所以应该是在提倡政治上的民主,办公地在“原用于科举考试的贡院” ,从这一信息可知这是在 1905 年废除科举制之后;据这三项信息可知是在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故选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时期,全国性咨询议政机构未能获准成立,故排除 AB;中华民国时期,清政府已经不存在了,故 D 不符合题干中的“仰慕天恩”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清末预备立项【名师点睛】准确提取和解读信息是考生应考的一项基本能力要求,这一题需要考
5、生从题干中提取出“全国性咨询议政机构” 、 “原用于科举考试” 、 “仰慕天恩” ,并得出民主政治形式出现、封建朝廷还存在和科举考试已废除等三个信息。所以考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注意信息准确提取和解读的长期训练。2、 (2016 年新课标 3 卷文综历史 29)1903 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 ,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 “膨胀” “舞台” “影响” “组织” “运动” “报告” “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末新政,如何对待中学和西学的问题。材料中列举的这些词都是外来
6、词,禁止使用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应该选 D.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只是表象,并不是根本目的。排除 B。张之洞属于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并不反对学习西方,也不抵制维新思想传播,只是限制维新思想,比如曾写过劝学篇 ,排除 AC。【考点定位】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潮流.辛亥革命.清末新政- 3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本题以西学新名词为切入点,考查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正体现了新课标高考能力定位的命题思路。本题反映的逻辑现象是“西学新名词-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解题思路是“表象实质”
7、。这启示我们平时复习备考时加强对考生的解题能力的训练,一定要掌握根本目的类试题的解法,一般规律就是维护统治。3、 (2017 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 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 分)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 “朕即民族” ,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 ,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
8、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924 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 (8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 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
9、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17 分)【答案】 (1)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2)相同:追求民主与平等。不同: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 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原因: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帝国主- 4 -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者都属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同之处都追求民主平等。第二小问可从斗争对象、革命目标的角度概括不同之处
10、。第三小问结合当时中国和法国的社会主要矛盾、近代中国国民革命的时代背景,分析不同之处产生的原因。【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与实践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以民族主义为主题,考察了国民党“一大” 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既符合新课标高考的考查理念,又契合了民族主义这一热点问题。本题难点在于对材料信息的提取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体现了当前高考长淡化教材意识,注重能力考查的趋势。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中,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注重自己相应能力的提高,不能拘泥于教材,而应该在熟练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发展进一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