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9年12月25日-1459)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9年12月25日-1459)1:对于不成熟的学习者,通过锥形顶端的“言语符号”进行阅读学习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判断题对错 2: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培养方案是()单项选择题A、应用智力法B、头脑风暴法C、横向思维训练法D、创造力训练法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突出那些强度低但重要的要素,使它们充分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是利用了教学中的()单项选择题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 4:程序性教学实际上是()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单项选择题
2、A、学习的操作性条件作用B、观察学习C、认知学习D、认知同化 5:学习的定义说明()。多项选择题A、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B、学习引起的变化是持久的C、学习引起的变化是短暂的D、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E、学习是生理心理成熟的结果 6: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我们可以把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单项选择题A、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B、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C、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D、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7:教师_的流畅性与他们的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相关。单项选择题A、记忆B、思维C、现象D、观察 8: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是根据客观结果,而不是考虑主观动机。单项选择题A、自
3、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性阶段D、公正阶段 9:测验的正确性、准确性指的是测验的()。单项选择题A、信度B、效度=_=(_)C、难度D、区分度 10:自我意识的成分包括()。多项选择题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监控D、自我感觉E、自我调节 11:从课堂中学和教的角度,教学应包括“三重四面”,这是下列哪位人物的观点?()单项选择题A、珍妮特沃斯B、布鲁纳C、泰勒D、布鲁姆 12:_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规律的认识。()单项选择题A、情绪B、认知C、人格D、道德 13:定势对迁移的发生起着促进作用。()判断题对错 14: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o单
4、项选择题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B、20世纪80年代以后C、20世纪60到70年代末D、20世纪90年代起 15: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的记忆策略单项选择题A、感知性B、理解性C、计划性D、调节性 16:个人在工作中的状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多项选择题A、蜜月期B、适应期C、先期厌倦期D、后期挫折期E、淡漠期 17: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单项选择题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 18:在心理学中,最早明确强调内部心理结构并以此来解释学习过程的心理流派是()单项选择题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C、格式塔学派D、认知心理学
5、 19:柯尔伯格研究道德采用的是()单项选择题A、对偶故事法B、道德两难故事法C、投射法D、问卷法 20:感知一运动不协调属于哪一类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单项选择题A、学习困难儿童B、情绪与行为问题儿童C、营养不良儿童D、淘气儿童 21:1920年首创人工概念研究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霍尔B、皮亚杰C、赫尔D、布鲁纳 22:个别教学系统,也称PSl系统,它可用于一门完整的课程,其开发者是()单项选择题A、加涅B、布里格斯C、凯勒D、波思尔思韦特 23: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单项选择题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欲望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 24:
6、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由于受遗传、环境等多因素的制约,人与人在发展速度、成熟早晚和最终达到的高度等方面都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说明个体心理发展具有()单项选择题A、连续性B、顺序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 25:()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单项选择题A、重组性B、顺应性C、同化性D、具体 26:是指潜藏在意识层面之下的感情、欲望、恐惧等复杂经验。()单项选择题A、前意识B、潜意识C、下意识D、焦点意识 27: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
7、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单项选择题A、多血质B、胆汁质C、黏液质D、抑郁质 28:下面体现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单项选择题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B、“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 29: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称为()。单项选择题A、讨论法B、头脑风暴法C、启发法D、用途扩散法 30:抑郁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判断题对错 31:按我国心理学家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划分,少年期相当于我国在校学生
8、的()。单项选择题A、大学阶段B、高中阶段C、初中阶段D、小学阶段 32:心理自我调控方式包括()多项选择题A、专一型B、等级秩序型C、多头并进型D、随意无拘型 3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下面所列能够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的学生要素有()。多项选择题A、年龄差异B、性别差异C、社会文化差异D、已有认知结构差异E、学习方式差异 34:知识的同化反映的是新旧知识的()。单项选择题A、改造性B、累积性C、矛盾性D、对立性 35:皮亚杰认为,11至15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单项选择题A、思维准备阶段B、思维阶段C、感觉运动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 36:恐怖症可分为()。多项
9、选择题A、强迫恐怖症B、单纯恐怖症C、广场恐怖症D、社交恐怖症E、焦虑恐怖症 37:在各类学习评定中,一般是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进行的,目的在于了解教学结果,探究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便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的是()单项选择题A、配置性评定B、形成性评定C、总结性评定D、综合性评定 38:经常在一起游玩、娱乐的学生小团伙属于()单项选择题A、消极型非正式群体B、正面型非正式群体C、中间型非正式群体D、破坏型非正式群体 39:动作技能形成过程的第三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联结阶段B、自动化阶段C、认知阶段D、熟练阶段 40:儿童的思维运算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但思维运算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说明
10、儿童的认知发展所处的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感觉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 41:以下属于学生群体差异的是()。多项选择题A、年龄差异B、学习方式差异C、兴趣差异D、性别差异E、社会文化差异 42: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是()。单项选择题A、班杜拉B、奥苏伯尔C、布鲁纳D、苛勒 43: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心理学规律主要涉及的是学校情境中的()单项选择题A、学生与教师B、学习C、教师与教学D、学与教 44:下列属于正迁移的是()。多项选择题A、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B、在学校爱护公物的言行影响在校外规范自己的行为C、外语学习中,词汇的掌握对阅读的影响D、学习
11、汉语字母发音对英语字母发音的影响E、举一反三 45: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单项选择题A、设置学习目标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C、测验先做简单题目D、考试时监视自己速度和时间 46:动作技能获得的基础是()单项选择题A、认知水平B、大量练习C、社会实践D、情感态度 47: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是()多项选择题A、逻辑性B、过渡性C、闭锁性D、社会性E、不坦率性 48: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B、活动定向C、有声的外部言语D、无声的外部言语 49:行为目标的陈述应具备的要素有()多项选择题A、具体目标B、概括目标C、产生条件D、行为标准E、行为结果
12、50:学习策略一般包括()、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单项选择题A、记忆策略B、认知策略C、思维策略D、学习方法 查看答案 1:答案错误 解析 利用“言语符号”进行阅读学习,对于成熟的学习者才是有效的。 2:答案A 解析 3:答案A 解析 4:答案A 解析 程序教学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并以此设计了教学机器。 5:答案A,B,D 解析 生理成熟和短暂的变化不属于学习。 6:答案C 解析 7:答案B 解析 8:答案B 解析 9:答案B 解析 测量的正确性就是效度;信度是测验的可靠性;区分度是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这三者是有效测验的特征。
13、10:答案A,B,C 解析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监控。 11:答案A 解析 12:答案B 解析 13:答案错误 解析 【系统解析】定势对迁移究竟是积极的影响还是消极的影响,取决于许多因素,但关键要使学习者首先能意识到定势的这种双重性。 14:答案C 解析 如上题。 15:答案B 解析 16:答案A,B,C,D,E 解析 17:答案C 解析 西方教育心理学的产生极其发展: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本解析由小三刀提供) 18:答案C 解析
14、19:答案B 解析 皮亚杰研究道德采用的是对偶故事法;柯尔伯格研究道德采用的是两难故事法。(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0:答案A 解析 21:答案C 解析 赫尔于1920年首次用汉字的偏旁部首作为概念,用无意义音节给它们命名,首创人工概念研究。(资料来源普通心理学)(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2:答案C 解析 23:答案D 解析 略。 24:答案D 解析 25:答案B 解析 26:答案B 解析 27:答案A 解析 28:答案B 解析 垂直迁移主要是指处于不同层次(概括性和抽象性的差异度)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在题中所给的四个事例中,只有“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体现了垂
15、直迁移。因为角和直角、平角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不同,前者高,处于认知结构的上位;后者低,在认知结构中处于下位,这两个概念在认知结构中形成了两个层次。 29:答案B 解析 30:答案错误 解析 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31:答案C 解析 32:答案A,B,C,D 解析 心理自我调控方式主要包括专一型、等级秩序型、多头并进型和随意无拘型。 33:答案A,B,C,D,E 解析 ABCDE【解析】本题考查中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具体考查学生这一要素。学生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
16、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34:答案B 解析 35:答案D 解析 36:答案B,C,D 解析 【解析】恐怖症可分为单纯恐怖症(对一件具体的东西、动作或情境的恐怖),广场恐怖症(害怕大片的水域、空荡荡的街道)和社交恐怖症。 37:答案B 解析 38:答案C 解析 中间型非正式群体介于正面型非正式群体和消极型非正式群体之间,没有明显的积极或消极作用。例如,经常在一起游玩、娱乐的学生小团伙。 39:答案B 解析 40:答案C 解析 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有可逆性和守恒性的特征,并且能凭借具体形象的支持进行逻辑推理。 41:答案A,D,E 解析 学生这一要
17、素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等。 42:答案A 解析 班杜拉最早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理论。 43:答案D 解析 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心理学规律主要涉及的是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 44:答案A,B,C,E 解析 【答案】ABCE【解析】所谓正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能促进另一种学习。已有的知识、技能在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得到利用,产生“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这种表现就是学习的正迁移。D项不存在直接影响。 45:答案A 解析 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元认知计划是在活动前计划活动。 46:答案B 解析 47:答案B,C,D 解析 48:答案B 解析 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包括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有声的外部语言阶段、无声的外部语言阶段、内部语言阶段。 49:答案A,C,D 解析 50:答案B 解析 第 12 页 共 12 页